最新文章 导航

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2-12

20**年高中政治会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4、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5、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成正比。

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8、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9、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预期、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

10、消费类型:

按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

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心理

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

4、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地位和作用

主要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司的法定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6、如何使公司(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如何经营才能成功)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劳动者:每个劳动者都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8、评析劳动者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典型案例

第一、应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

第二、签订劳动合同制度;

第三、劳动者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应增强

9、

理解股票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股票投资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来源于公司的利润;二是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

10、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

投资方式有:

(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

(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

我国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的分配方式主要有:

1)

按劳分配(公有制)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包括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和管理等。)

2、

评述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财富涌流,以造福人民。

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4、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两者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第二,两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矛盾。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5、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和分配政策。

6、财政支出的渠道和财政作用

财政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保支出、债务支出。

1)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7、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增值税——对企业的增值额征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个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8、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9、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一、公民有自觉纳税的必要。税收是国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二、自觉诚实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

第三、依法履行基本义务的同时,还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注意纳税人意识包括义务与权利)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

市场调节:无形手(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实现)

国家宏观调控:有形手(三个手段)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实施严格的市场规则(准入、竞争、交易)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哪些?(为什么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3)后果: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

6、我国的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主要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手段【经济计划+经济政策(财政、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7、***: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动经济战略结构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9、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

(1)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国家为主导的。(3)载体:跨国公司

10、评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1、

世界贸易组织原则

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12、说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前中国已经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13、我国自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主动防范风险,自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必修2《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

我国国体及本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

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

3、

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有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③坚持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5、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

民主选举:四种方式

2)民主决策

①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A、有助于集中民智,体现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B、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社会参与感,责任感。

3)

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有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是村委会和居委会;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4)民主监督

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评议会等)

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的行使监督权。①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②采取合法的方式;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6、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要求:是有序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政府的宗旨:

为人民服务

2、.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对人民负责。(

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

我国政府的职能:

4、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④加强社会建设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我国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另一

6、政府的权利行使三个环节:决策、执行、监督

决策环节: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执行环节:履行职能+依法行政

监督环节:外部监督和自觉接受监督

7、怎样监督政府的权力?

1)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2)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5个)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4个)。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有: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有:上级政府的监督,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的监督。

3)实施政务公开

8、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必要性+意义)

必要性:权利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可能滋生腐败,贻害无穷。意义:

(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3)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4)才能更好地适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5)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1、政府权威

政府能否具有权威从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

我国的政体: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性质和职能

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

地位: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大

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职权:最高的四权。

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全国人大

和地方各级人大

3、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义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一种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及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

地位: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华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三、科)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政党制度的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2)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

自治机关:人大和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不是。

(四)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包括:①宗教信仰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四单元

走进国际社会

1、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

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的特征:对内至高无上性,对外独立自主性。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是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6、为何以及怎么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态度: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7、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8、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gg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3)要坚决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必修3《文化生活》

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会区分文化现象与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

2、文化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4、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

(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7、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和原则)

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8、文化传播的形式:

商业贸易

,人口迁移,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

9、传统文化的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

10、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4)传统思想的继承

11、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2、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3、

(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思想运动

(4)教育

1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途径)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重要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4、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5、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①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16、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7、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20、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最重要的是发挥

“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什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4、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5、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8、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两个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9、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你如何判断和选择?

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0、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是怎样的?(为何要坚持二者的统一?)

(1)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31、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

(3)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32、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gg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党课讲稿

两学一做“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党课讲稿

主讲人:

20**年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章程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其中提出,“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可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讲政治、有信念”是成为合格共产党员的首要前提。

本讲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为什么强调共产党员要讲政治、有信念;二是共产党员讲政治、有信念的具体指向包含哪些方面,怎么去做。

1、

为什么要强调讲政治、有信念

(一)讲政治、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政权的根本缘由。理想信念是个人的精神内核,是支撑人坚定事业信心的动力源泉。

第一,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以自己的光辉人生践行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1936年*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次谈话中说,他曾在北京读了很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书籍。*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周恩来在入党之后给他的友人写信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而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奔走。他还写了一首诗: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最是难堰事。别了,牵肠挂肚。死了,毫无轻重,何如作个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梦想赤色的棋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他,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也随着死生,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别,永远的感人。

不用希望人家了!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飞向光明,尽由着你!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种子散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什么?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执着信念的表现。

第二,选择理想不易,坚守理想更难。在坚守理想的道路上铺满了荆棘。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1万余人死在国民党*派的屠刀之下,其中就有26000多名共产党员。期间有不少人*,但是有更多的人入党,叶剑英就是那个时候人党的。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无私无畏舍小家为大家就是因为他们对祟高的信念坚信不已。

第三,强调讲政治、有信念,能使军队真正作风优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有“说话态度要和好”“买卖价钱要公平”“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这样几条。这些革命纪律实行得很好,就是因为我们在革命军队当中广泛传播了理想信念的种子。

(2)

讲政治、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得以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为了取得政权,革命时期党需要讲政治、守信念,但是取得政权后为什么还要讲政治、有信念呢?

1986年***同志视察天津时,讲道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xxx也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多次批评那种认为共产主义虚无飘渺的观念。他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但我们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是个漫长的过程就认为那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就不去做个忠诚的共产党员。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的。

共产主义不是虚无飘渺的概念,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体现,学习掌握唯物史观是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根本。我们有些同志之所以理想飘渺、信念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史观不牢固。xxx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的时候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xxx的讲话朴实而又形象地向全党和全国人民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带领实现全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光荣使命。

讲政治、有信念很重要的点就是看齐意识。看齐意识就是要向xxx的信念和情怀看齐。如果我们丧失了理想信念,脱离了人民群众就有可能丧失执政的合法性。执政的合法性是说人民在政治层面认不认同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脱离群众丧失了理想信念,长期执政是很难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保持长期执政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讲好共产党人的政治,守住共产党人的信念。苏联丧失政权与其丧失信念、不代表苏联人民利益是紧密相关的。苏联解体之前苏联社科院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这些被调查者中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利益的占4%,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全体人民的仅仅占到了7%,认为苏共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却占到了85%,这反映出当时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已经大部分丧失,怎么能够长期执政呢?

中国共产党是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从苏共的参痛教训中吸取教训,讲政治、有信念。

(三)讲政治、有信念是应对现实考验的必要法宝

为什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突出强调,讲政治、有信念?这是因为信念缺失、政治不坚定的问题突出存在于一些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中。

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党风政风社风有了很大好转,但在纪律上、作风上有些问题树倒根存还需要抓长、抓久、抓细。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形形色色的诱惑给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带来新的挑战。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就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在这种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一旦在思想上政治上信念上守守不住,就有可能在作风上行动上操守上有所松懈,很容易滑落到腐败堕落的深渊。近年被查处的领导干部最终之所以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思想上政治上信念上出了问题。领导干部如果沉醉于物质享受追求低级趣味,思想上必然会蜕化变质,以至于在觥筹交错之中丢了原则,在蝇头小利当中败下阵来,最终身败名裂。

信念缺失、政治上不坚定在一些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身上是能够看出来的。gg开放之后,枪毙的第一个省部级官员——胡长清,曾经就对移居国外的儿子说过,“总有一天中国是不行的。”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就曾经对部下说过“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出路”。从这些案例当中,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共产党员信念的缺失、理想的不坚定最终也葬送了自己和家人。因此之所以强调讲政治、有信念,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四大挑战”“四大威胁”。

2、

讲政治、有信念的具体指向

(一)牢固增强和树立“四个意识”

讲政治、有信念首先需要牢固树立和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xxx的党中央保持高度致,使中国共产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尤其是要深刻学习领会xxx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要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中央要求的全力去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决不允许出现与中央要求不致的言行,也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增强大局意识就是要树立大局观,要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从大局,始终心有大局。始终站在党和国家的全局的立场上来想问题、做决策、看工作,自觉在大局下行动自觉为维护大局、服从大局作贡献。

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坚决地、自觉地、主动地、经常地、全面地、具体地向党中央看齐,向xxx看齐。这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xxx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五个必须”。

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

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这是xxx强调的“五个必须”。

牢固增强和树立“四种意识”要与xxx所强调这“五个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同志为xxx的党中央保持高度致。这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议题。

(2)

要把好总开关,补足精神上的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代表着人们对世界、人生和价值追求的趋向。因此,具有总开关、总闸门的作用。

领导干部讲政治、有信念就是要竖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总开关上下功夫。总书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教育也向来是党的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什么是首要问题?这是由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所决定的。在革命年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是需要我们终身学习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gg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各种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一些错误思想,比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质疑gg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也对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冲击。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面对这些错误的思想和挑战,共产党员一定要敢于亮剑,给予坚决的抵制。这就需要我们毫不动摇、矢志不渝地坚定理想信念。

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定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共产党人要立足中国的实情,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世界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同时世界观也决定着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强调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旗帜鲜明、毫不舍糊、敢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于亮剑、从诸多的矛盾当中把握主要矛盾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是我们强调的***,要牢固树立***。

在树立世界观方面党的历届的领导人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就通过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成功指导了中国的革命实践取得了政权。同样***同志也正是在领会和把握了历史辩证法的精神基础上,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否正确,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言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漫长的奋斗历程当中,许多革命家都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典范。周恩来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坚定地表达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是在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下周恩来后来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中。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时期也有大量的例子。任长霞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自己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现了崇高的价值追求。孔繁森为人民而活着,为人民而奋斗,在他看来个人爱的最高精神是爱别人,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多么振聋发聩的一句话!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疾苦放在心上,坚持深入基层深人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在他身上就体现出来了共产党人的这种爱,这种爱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谷文昌、李素丽等一大批模范人物也都是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是共产党人的楷模。相反*、*、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人,因为经不起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考验,经不起诱惑,最终堕落为腐败分子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深重的危害。

从这些不同的事例当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同志在中央党校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谈到,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这里正确的权力观就是人生观、价值观在具体实践、具体行动中的一个体现。

就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首先就要做到对党忠诚。必须心中有党,牢牢地把握政治方向,明确组织意识,时刻铭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铭记自己是党的人,不忘自己对党对人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相信党,依靠党,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并且自觉维护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这个“心中有党”当然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能够经得起风浪的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偏了,要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决杜绝做党中央所禁止的行为。

同时,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不断领悟和参透马列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认真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

而且,必须要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心里始终想着群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谋私利,克己奉公。

(3)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xxx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这是xxx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的。怎样做到讲政治、有信念?党性教育作为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所在。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每一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这从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这样的历程中都是有所体现的。

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加强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地位,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遇到的系列难题。《古田会议决议》(别称《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就明确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强调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了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要经常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党员,注意用无产阶级思想来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因此,党的建设最早就包括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三大建设;后来又发展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我们看到在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是*同志在井冈山时发现的党的建设的一条规律。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性教育始终是党的建设的个重要支撑。1985年11月,*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就发出了关于整党的一个部署,通知首次提出了从严治党的论述。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19*6月,***在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要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1992年南巡谈话时,***再次提醒全党要强调把共产党员教育好。从历届的整党、整风运动中我们看到党性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和作用。十八大以来,我们从八项规定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宴”专题教育,再到“两学做”学习教育,中央非常重视党性教育。无论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还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共产党员要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4)

牢固树立宗旨观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每名共产党员毕生追求的信念。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党员更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理念。20**年1月,xxx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xxx再次强调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就像***说的那样:我是中华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实践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毕生的学习榜样。沈浩同志在小岗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全村的108户跑了两遍,彻底摸清了小岗的家底,做了大量的工作;20**年他牺牲在工作一线。同志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加强党性锻炼把人民群众的宗旨意识、党性意识、群众观念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

正如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这既是要求也是警示,要求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警示我们应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出发,来实现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

篇3:严明政治纪律和严守政治规矩方案

樊相镇良庙小学

“严明政治纪律和严守政治规矩”集中教育

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省纪委十届五次全会及县委县纪委全会精神,根据县委、县纪委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职工实际,决定在我校全体教师中开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专题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主题,深入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引导我校全体教师掌握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做到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生活上讲规矩,工作上讲表率。

二、重点任务

通过专题教育活动,重点解决以下六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切实解决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以及缺乏大局意识的问题。

(二)切实解决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乱发议论、满腹牢骚、甚至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问题。

(三)切实解决对中央、省委以及县委、县政府做出的决策部署和大力推进之事,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讨价还价,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违背中央、省、县有关作风建设和廉政、效能建设方面的规定,在贯彻执行上不落实集体决策,搞一言堂、家长制,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报告的不报告、该研究的不研究等问题。

(四)切实解决对中央、省、县委、县政府明令禁止的事,置若罔闻,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组织不讲真话、不报实情,只讲部门和个人利益;对上情不了解、下情不掌握,工作只靠感觉,办事凭经验,业务不熟悉,对政策法规一知半解,执行有偏差,不到位,不能正确履行职责以及滥用职权,吃拿卡要,随意裁量等问题。

(五)切实解决敬业精神、服从意识不强,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对组织决定说三道四、挑肥拣瘦、眼高手低、斤斤计较;工作作风不实,工作办法不多,责任心不强,遇到问题不动脑筋,执行力差,行政效能低,遇到困难躲着走,勇于担当不够,慵懒散软拖等问题。

(六)切实解决只对领导负责,不对组织负责;正式场合、桌面上不发表意见,背地里到处乱说;办事不讲原则、工作不讲纪律、行动不讲规矩;只图领导满意,不对工作和下级负责,搞人身依附关系等问题。

三、时间范围

从7

月15日开始,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校组织开展“两严”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是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和教师。

四、方法步骤

教育活动采取学、查、改的办法,做到边学边查边改,在学中查,在查中改,在改中学。各教研组要结合实际,统筹协调,确保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1、学习动员。7月中旬学校制定“两严”教育活动方案,进行动员部署。采取集中和自学的方式组织学校党员、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相关重要论述。

2、集中培训。

7月15日下午4:00组织全校的党员、干部、教师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校长作辅导报告,然后观看警示教育片《较量无声》。

3、交流研讨。各教研组通过集中培训学习,组织本组教师联系个人思想、工作实际,对照熊志刚校长在“两严”主题教育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中指出的突出问题,围绕如何做到守纪律、讲规矩开展交流研讨。交流讨论会上全体党员、干部、教师都要结合自身的实际作检查发言,做到一人不漏。各组安排专人做记录员,将每位教师发言的主要内容记录存档。会后,全体党员、干部、教师都要撰写心得体会并统一上交存档。交流研讨活动在20**年7月20日前完成。

4、整改提高。针对各组分析检查出来的突出问题,学校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内容、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具体措施,明确责任人。整改落实方案要坚持实事求是,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整改提高活动在8月31日前完成。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宅俊中学“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

组长:张涛

副组长:李连任

成员:

崔晓英

于素玲

刘克服

王会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各小组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把开展“守纪律、讲规矩”主题教育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二)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要把主题教育活动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活动和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全体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明确思路、找准定位,坚定信心,加压鼓劲,以实际行动带动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三)

严明组织纪律。

学校集中学习活动都要实行教师本人签到制度,所有教师不得请假,因特殊情况需请假必须写请假条,经校长审批后报中心学校批准并存入活动档案。集中活动时,全体教师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并将通讯工具置于关闭、静音、振动状态,不得在会场接听电话。讨论时,每位教师都要发言,发言要言简意赅,说实话,说短话,说管用的话。全体党员、干部、教师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学习讨论的问题,

凡属尚未决定或不能对外公开的,不得擅自对外扩散。

篇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Ⅰ)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江西省宁都中学

  林玮平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本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

  本单元共有4课,内容跨越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社会发展阶段。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也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其突出特点是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本课内容在必修模块

  (Ⅰ)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升华,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归纳与概括,只有在认真回顾和分析前面所学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本课在论述清代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时,又通过中西政体的比较,得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的结论,从而为下一单元讲述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华人民的反抗”的内容埋下伏笔,使两个单元自然地衔接起来。

  3本课知识与初中教材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从知识层面上讲,初中的内容比较全面,不仅包括本课的几个知识点,还有文字狱和满洲贵族的腐败两个子目;但从理解层面讲,本课内容对学生思维要求比较高。

  联系:本课知识,不仅注意与初中内容的衔接,坚持了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还着重强调以下两点:第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教材客观地指出,封建专制的高度强化,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因而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大落后于西方”。第二,注意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与比较。通过联系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由此彰显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的消极后果。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锻炼用现代政治理念对历代王朝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又应当看到当时的具体条件,做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评判。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是:①初步掌握了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②知道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③初步理解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文化、经济基础之间的辨证关系。

  2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从学习习惯讲,学生习惯于知识的记忆和教师的讲解,不能深入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理解事物的本质;从思维角度讲,学生思维的广度(中西之间政体的比较)和深度(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关系)需要培养;从学习目标讲,学生需实现从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的拓展;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讲,学生受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对明清君主专制的本质认识有一些误区。

  3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从课堂实施的角度讲,学生需要探讨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辨证关系;从心理学角度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设计讲,要突出直观教学,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识记:废丞相、设三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军机处的设立。

  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

  运用:探究中西方社会君主制度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以史料研习、观点辩论、中外历史比较等形式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探究历史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明清时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

  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五、教学设想

  1.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选取课外相关资料(除历史记载外,还应运用文学史和艺术史的有关资料),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历史。

  2.采取自主学习方法,步骤如下:学生课前预习→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延伸问题→课后继续探究思考

  六、教学设计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

  (1)过程:(课件展示史料《明会典》卷二)

  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P18面左下角学习思考: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并严令后世不得重新设立丞相?)

  (2)特点:官员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最后都听命于皇帝。

  [智能拓展]

  师:中国历史上既出现过一些贤相,名垂青史;也有一些奸相,留下万古骂名。请分别举几个例子说明。

  (譬如贤相:文天祥正气永存;魏征刚正不阿;比干直言纳谏;包拯:铁面无私。奸相:赵高颠倒黑白;贾似道祸国殃民;李林甫口蜜似剑;秦桧残害忠良。)

  [观点碰撞]

  辩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请对此展开辩论。

  观点:正方:丞相存在有利于政治清明;

  反方:丞相存在不利于政治清明。

  [问题探究]

  从中央集权的矛盾认识设三司与废除丞相的必然性。

  2、内阁的创立

  (1)原因:明太祖政务繁多,深感“不可无辅臣”。

  (2)确立:①明太祖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入主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3)评价:学生自主学习后讨论教师引导解决。

  二、军机处

  1.设立:时间(雍正帝)直接原因(适应西北军务需要)根本目的(加强皇权)

  2.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

  3.评价: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智能拓展]

  活动1

  中西政体的比较:康熙帝时,中枢结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试将这种分权与西方国家的分权体制(以美国为例)进行一番比较。

  清朝:特点中枢机构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作用确保皇权至高无上;实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影响决策失误,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化盛行,极大地妨碍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美国:特点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作用防止专政,避免暴政;实质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影响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与进步。

  结论: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世界,最终被英国打开大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清朝边疆政策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要点,教师归纳。

  问题一: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问题二:清朝采取了哪些边疆政策?

  问题三:清朝实行的相关措施产生怎样的影响?

  七、课堂反馈

  1历史探究学习:举办一次历史名相评价比赛。

  说明:历史上的明君贤相,是千古传诵的历史佳话。不过,历史的贤相并非全能的“圣者”。通过对历史名相的评价,培养学生体会前贤的风范,这应该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活动方式:①以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的名相为题材,搜集相关人物的资料仔细研读。②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获取有趣的资料之余,也能兼顾历史名相的理政能力与处世哲学等方面的材料,充分发挥历史的思维与批判精神。③各组推选几位代表参加,或者自由报名。历史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审。④比赛结束后,优胜者给予记分奖励或适当的奖品鼓励。

  2知识运用:

  阅读资料后,讨论与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钱宰某日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遂得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天作的诗不错,不过我并没有嫌你迟,你嫌什么!把‘嫌’改作‘忧’如何?”钱宰听了吓出一身冷汗,急忙磕头谢罪。

  资料二:国子监祭酒宋讷,有天在家独坐生闷气,脸色铁青。第二天朝见时,朱元璋问他为什么生气,还把宋讷面有怒容的画像拿出来。宋讷大吃一惊,据实把心事说了。

  问题:①明代并无针孔摄影机,朱元璋为何能够知道钱宰在家吟诗的内容以及宋讷家居生活的情形?②朱元璋为什么随时都要打探臣民的隐私?这种现象反映当时的政治制度有何特色?从钱宰和宋讷的遭遇来看,当时官员的处境如何?

  八、媒体选择:word文档

篇5:人教版历史专题一《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说课稿

专题一

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古代中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个专题。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从文明的类型来看一个属于大河文明,一个属于海洋文明,因为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地形成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请问,古代的中国和西方主要是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生甲:古代中国主要是君主专制,古代西方主要是公民集体民主制。

师: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就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作一个详细的比较,先来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同学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

生乙: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和整个封建时代的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师:西周时期主要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中国是如何发展演变,并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呢?

生甲:从中央来看,秦代主要是三公九卿制,西汉出现中外朝,隋唐设三省六部制,元设中书省,明废丞相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生乙:从地方来看,从最初的郡县制,到汉初郡国并存,再到元设立行省,总体发展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师: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生甲总结回答:

(1)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政治根源:为巩固和维护国家的统一需要。

(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师:那么这种制度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产生过一些怎样的作用呢?

生甲: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生乙:你所说的是积极作用,我认为还有以下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师:回答得不错。下面我们看一组练习题:

例1:有关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王位世袭制的依据是宗法制

B、分封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宗法制

C、宗法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也是依据宗法制进行分封的

生乙:选B,B项说反了,应该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分封制。”

师:不错,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早期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点是对三者关系的理解,审题干明确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运用所学知道排查,得知B项不正确。

例2:我们中国人的敬祖观念、家庭观念是非常浓厚的,这与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着密切联系。现实社会中有哪些思想、风俗和做法与之相关?建议大家就此开展社会调查,组织一次研究生学习活动。赶快行动起来,给你的成长档案装入第一份成功的喜悦吧!

生甲:上家谱、祠堂婚礼、对辈分的看重、宴会座次、对长子的要求、姓氏起源等。

生乙:清明扫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祭祖、台湾国民党主席回大陆探亲、拜谒黄帝陵、中山陵等等。

生甲:09年山东全运会提出“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称山东为齐鲁,源于分封制。

师:很好!在家庭、社区、农村可以搜集很多相关材料,还可以从你们读过的文学作品及互联网上获取资讯。希望同学们回去重点就某一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写一篇议论文,好吗?

例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送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生甲:选C。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时规定郡县以上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君主控制了用人权,打破了过去血缘亲疏和层层分封体系,有利于避免地方割据,诸侯各霸一方,甚至无视中央的局面,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例4:通过对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生乙:选A。

师:不错,该题概述性强,考查自秦至清中央和地方官制度的理解能力,易在③和④上出错,对于③我们可以从元朝设宣慰司管理边疆民族地区得出结论,④可以从北宋设通判以监督地方长官而得出结论。

同学们,通过讨论和训练,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掌握得很好,下面谁能告诉我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大致情况?

生甲: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最典型的代表是雅典和罗马的民主制。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罗马的民主制主要表现在罗马法上。

师:雅典民主制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生乙:雅典民主制先后经历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机构,保证民主制度的正常运作;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方式。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但也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如妇女、外邦人没公民权等,它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行政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其中找到源头。

师:罗马民主制主要体现在罗马法律体系的建立上,请问其建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生甲:罗马法先后经历了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发展演变,其中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师:罗马法的制订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生乙: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师:回答很好。我们已经看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特征以专制为主,而西方则以民主为主,大家思考一下:雅典的民主制与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相比孰优孰劣?

(学生讨论)

生甲:各自有其利弊

利:

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中国:有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组织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弊:

雅典: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易产生“多数暴政”。

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师:太精彩了,分析得很好!下面我们看一组练习题:

例5: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生甲:选C。因为雅典城邦规定,凡父母祖籍均属本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才具有公民的资格,因此符合这一规定的是C项。

师:不错,分析正确。我们看下一题:

例6: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

)

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生乙:选C。罗马法维护奴隶制,制定严格的债务法规,主要是为了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奴隶处境并没有改善,排除含③的项,故选C。

师: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用选基法,即把含有不符题意的序号的选项淘汰,你分析的很对!

例7: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度民主特征

②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

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

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生乙:选C。《十二铜表法》是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的,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其本质出发点是维护贵族利益的,故含③的不选。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探究很到位,很扎实。请同学们思考并填写下表,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的认识。

例8: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比较

比较内容

中国

古希腊、罗马

总体特点

关键词

实用性、集体、等级、治理等

理性、个体、平等、主宰等

发展趋势

趋向专制

走向民主

政治改革

法律制度

加强君主专制、法制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

古希腊进一步实行民主、并以法律作保证,古罗马先是共和,法律限制其专横,后是独裁,使君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文明延续与否

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当时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进步,并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有力保障,促使文明进一步延续。

缺乏强有力的权威,国家不统一,经常分崩离析,易摧毁文明,破坏文明的发展历程。

认识

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政治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

师:很好!同学们,我们今天对古代中西方政治制度这个专题进行了积极热烈的探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和鲜明的认识,对古代中西政治体制的不同及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懂得不同的政治制度与不同的人文、自然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是中华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今天我们的政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发。好,今天的课程就就到这里。下次,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西方人文精神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专题。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思考题

1、儒家经典《大学》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制定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程序下,从个人到“家”到“天下”的一种层次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共居,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朝庭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现象的根源是(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

3、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

A、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B、地方对皇帝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C、是否与封国制并存

D、郡县长官在所辖区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4、在某校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的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5、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

)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6、中国封建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史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相关朝代加强皇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掌管财权

D、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

7、今天,我们经常听到和使用“创新”一词,“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灵魂,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秦始皇的哪些措施属于首创(

)

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推行郡县制

③修筑长城

④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谙(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9、假如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20万,自由民约为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4.5万人,妇女3.2万人,外邦人约3万人,奴隶约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

A、16.8万人

B、4.5万人

C、7.5万人

D、7.7万人

10、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会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该

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

)

①执政为民

②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

③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④三权分立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

)

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

②一个自由民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遗弃自己的孩子

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

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民主与专制”的明显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C、地域位置不同

D、人口数量不同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B

6、C

7、B

8、D

9、B

10、D

11、A

12、B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