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1)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5-05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这个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二)过程性原则。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激励性原则。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使评价成为一种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科学性原则。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努力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五)互动性原则。评价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交流互动,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三、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一)评价内容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项内容。

  1、基础性发展目标主要有: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家乡、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维护民族团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行为习惯。

  (2)学习愿望和能力:具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交流与合作: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各项文体及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学会尊重和理解对方。

  (4)个性与情感:能够注重情感体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对生活、学习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极乐观地对待困难,逐步养成勤奋、自律、宽容、自强的个性品质。

  (5)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和一定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学会质疑、调查和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6)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具有一定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7)审美与表现:拥有健康的审美世界,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能用适当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或有一项艺术特长。

  2、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即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二)评价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主要指基础性发展评价标准。

  1、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方面的评定,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凡有突出问题,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级,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

  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保护环境、参加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县(区)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2、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级分A、B、C、D四级。

  凡符合标准并有突出表现,且有详细、明确证据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评定为A;凡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定为B或C;不符合基本要求者,评定为D。

  凡评定为A等级的学生,必须有突出表现的有效记载,否则,视为无效。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评定为A: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一贯优秀;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文学艺术作品;在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评定为A: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身体素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秀等级;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相关部门组织被认可的体育比赛的前十名获奖者,音乐、美术等比赛获三等奖以上(含集体项目);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的前六名获奖者和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获得者(含集体项目)。

  四、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1、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和单元测试评价

  (1)课堂教学即时评价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在学习目标或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表现,给以及时的肯定、表扬、鼓励或纠正。

  (2)单元测试评价: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单元学习内容,采用书面、口试或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每单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情况。

  2、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的综合性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成绩、期末学科测试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三者相加,最后形成终结性评价并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五、评价结果

  (一)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客观、公正的整体描述。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注意积极鼓励,正面肯定成绩为主。

  评价等级分为A、B、C、D、E五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不合格,描述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对学生某一方面表现评价为“不合格”时,应极其慎重。

  (二)小学生毕业标准由小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两部分组成。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及格以上和综合素质评价一般以上,准予毕业。

  小学生升入初中时,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小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和成长手册应一并装入学生个人档案带到初中。

  六、评价的组织实施

  (一)建立组织机构。各市(县)区教育局要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地区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各小学要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校评价工作的领导和仲裁机构。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一般为7—9人,在本校公示后报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成员5—7人,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二)建立公示制度。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应向学生及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并负责。

  (三)建立申诉和举报制度。对评价的结论,如果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存在分歧,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经过广泛和深入调查和讨论后做出决定。

  (四)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评价过程中的违纪行为,可向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举报和投诉,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调查和处理。对评价工作委员会答复或处理不满意的,可向本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详细记录各项举报、申诉、查处过程及结果。

  (五)建立诚信制度。对参加评价工作的人员建立信用记录,如果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取消其参与评价工作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建立监控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应组织人员对评价工作不定期进行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估,全面了解评价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评价工作结束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在各学校按照一定的比例抽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核实,尤其是对获得“优秀”等级学生的状况进行复核。

  退沙办中心校

  20**年10月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教育教学预定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实施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过程性原则。

  评价要关注学生成长历程,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测试结合起来,把书面测试与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3、激励性原则。

  评价要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肯定成绩,表彰先进,树立榜样,使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动力。

  4、科学性原则。

  评价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既反映学生学业成绩,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努力获取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的全面信息,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特长发展,扩大评价的涵盖面。

  5、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

  6、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三、评价对象

  小学1—6年级学生。

  四、评价内容及依据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操行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和个性特长评价等三项内容。

  1、操行表现评价:对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养成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习惯与生活能力、个性品质与情感态度等个人操行表现。

  2、学业发展评价:

  根据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学业评价的内容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检测评价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

  3、个性特长评价:学生个性特长形成与发展的状况及学生在体育、科技、艺术比赛和各类学科素养竞赛获奖情况。

  五、评价标准

  1、操行表现评价(附表1-3)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及家长评价按★

  ★★

  ★★★三个等级分别评价。小项合评根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及教师评价的情况按★

  ★★

  ★★★三个等级分别评价。大项合评根据栏目内几个小项合评按★

  ★★

  ★★★三个等级分别评价。操行表现总评根据学生几个大项合评的情况按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评价。

  2、学业发展评价(附表4)

  学业评价分为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检测评价和综合评价四个方面。其中课堂评价占10%,作业评价占20%,检测评价占30%,综合评价占40%。具体计算方法:

  课堂评价和作业评价按评定等次分别权重为:优秀(1)、良好(0.8)、合格(0.6)、不合格(0.4)计算出该项目得分。(如某学生课堂评价中“认真倾听”项目评定为良好,则折算得分为:2×0.8=1.6分,与其他四项累计即为课堂评价得分)

  检测评价和综合评价按综合评定成绩和所占比例计算出该项目得分。(如某学生检测评价为85分,则折算得分为:85×30%=25.5分)如总分为120分制,则计算时再乘5/6,折算成百分制。

  学生学期综合评定得分为:课堂评价得分+作业评价得分+检测评价得分+综合评价得分。然后按照优秀(90分以上)、良好(75~89分)、合格(60~74分)、待合格(60分以下)给出该学生学期综合等第。

  3、个性特长评价

  在校内外大型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参加市教育行政部

  门组织或认可的各项音乐、

  美术等比赛中获一等奖的

  (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可以评为优秀;基本符合标准者视情况评为良好和合格;经常不参加艺术活动、体育、音乐、美术课,学习不努力者评为待合格。

  六、评价方法

  1、重视日常评价。班主任、学科教师要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学习状况与发展、学习特点与潜能等情况,对学生达到的学科和学段目标进行随机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成长记录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社会实践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期末考试和单元测试的信息等。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七、实施步骤

  1、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详细的评价工作方案,指导学校的评价工作,监控评价过程,查处违规行为。成立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每班都要成立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个小组成员5—7人,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2、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要充分体现学生个体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评价重视过程,依据年段具体行为目标达成情况,在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等意见的基础上,每月由学生自己记载完成,但每次评价结果必须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签字认可。

  3、学生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由班主任依据月评情况,分析学生发展状况,给予客观评定。

  4、学校在组织实施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要本着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扎实做好考核工作。学期结束,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告知学生及其家长。

  八、评价结果的呈现及使用

  1、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行等级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个等级。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中要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操行表现、学业发展和个性特长评价等三方面的过程性资料。成长记录要典型、客观、真实。

  3、填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必须填写等级。

  4、评价结果作为评选、表彰优秀学生的主要依据。

  附表1

  学生操行表现评价表(1~2年级)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总评

  项目

  要素表现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小项合评

  大项合评

  品行素养

  爱国守法

  1.认识国旗,国徽,知道国歌并逐步做到唱好国歌。2.认真参加升旗仪式。3.知道学校与社区的基本行为规范,无违章行为。

  诚实守信

  1.不说谎话,有错就改。2.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关心集体

  1.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2.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尊重他人

  1.听从长辈的教育,外出或回家时主动向长辈打招呼。

  2.不取笑别人,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不随意翻动他人的物品,不随意打扰别人的谈话和休息。

  文明守纪

  1.知道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会使用基本的礼节。如握手、招手、敬队礼等。`2.按时上学,不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3.说话文明,不打架不骂人。4.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定,不拥挤,不喧哗。

  环保卫生

  1.积极参加班级值日,学会打扫卫生。2.知道爱护花草和树木,不攀折不践踏。3.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安全自护

  1.自觉地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2.记住家庭住址、电话以及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3.知道火警(119)匪警(110)和急救(120)电话,并会拨叫这些电话。

  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

  1.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大胆发言。

  2.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字迹端正,书写整洁。读写姿势正确。

  3.遇到问题能主动大胆请教他人。

  学会学习

  1.喜欢写字、朗读、背诵、讲故事。2.有读课外书的兴趣。

  创新实践

  1.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爱提问题。

  2.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有金点子和小制作。

  合作交往

  乐于交流

  1.能为别人的进步而高兴,乐于接受同学的批评。

  2.有自己的好朋友。

  学会合作

  1.合作时,能与组员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2.积极参与合作,懂得合作的方法。

  生活习惯

  健康状况

  1.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2.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不怕吃苦。3.坐立行姿势正确,体质测评成绩合格。

  生活方式

  1.早睡早起,按时作息。2.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

  3.吃喝起居穿戴洗漱打扮能自理,仪表整洁。

  审美表现

  审美情趣

  1.喜欢美的事物,能认真上好艺术课。2.喜欢看少儿艺术节目。

  艺术表现

  1.积极参加艺术活动。2.有简单的艺术作品。

  附表2

  学生操行表现评价表(3~4年级)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总评

  项目

  要素表现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小项合评

  大项合评

  品行素养

  爱国守法

  1.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时,庄重严肃,行好队礼,唱好国歌。2.懂得简单的法律常识。

  诚实守信

  1.待人真诚,言行一致。2.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3.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关心集体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为班级做好事。2.不做有损于集体荣誉的事情,懂得互相尊重和合作。

  尊重他人

  1.知道父母和长辈的生日,关心父母。2.尊老爱幼,平等待人,和同学能友好相处。3.懂得谦让,不任性,能主动为他人着想。

  4.尊敬老师,虚心领教,积极协助老师的教育工作。

  文明守纪

  1.微笑待人,主动向别人问好。2.遵守公共秩序,乘车时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3.上课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环保卫生

  1.认真参与环卫劳动,懂得爱护环境,不乱扔废弃物。2.讲究节约,有随手关灯和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3.爱护公物,不乱刻画,不随意损坏。

  安全自护

  1.珍爱生命,不做危险性的游戏,不疯赶打闹;放学上学能结伴同行。2.遇到紧急或危险情况时知道利用各种紧急电话正确地报警。3.健康上网,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

  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

  1.上课注意力集中,学会倾听和表达。2.自觉按要求完成作业,有订正的习惯。3.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半小时。

  学会学习

  1.乐于学习,善于学习。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预习和复习。

  创新实践

  1.喜欢思考和创造,经常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实践。2.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有金点子和小发明。

  合作交往

  乐于交流

  1.活泼开朗,愿意和同学交往。

  2.愿意把心里话告诉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学会合作

  1.合作时能与组员合理分工,协作完成任务。

  2.学会谦让和宽容。

  生活习惯

  健康状况

  1.积极参加运动,养成锻炼习惯;2.有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体质测评成绩合格。3.知道奥林匹克精神并有主动参与意识。

  生活方式

  1.早睡早起,劳逸结合;2.均衡饮食,不挑食不偏食。3.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审美表现

  审美情趣

  1.认真上好艺术课,达到课程标准要求。2.仪表美,穿戴得体。

  艺术表现

  1.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2.有自己得意的艺术作品。

  附表3

  学生操行表现评价表(5~6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总评

  项目

  要素表现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小项合评

  大项合评

  品行素养

  爱国守法

  1.坚持看报纸或电视新闻,关心国家大事

  2.懂得简单的法律常识,能自觉地做个守法的小公民。

  诚实守信

  1.讲诚实,守信用,有拾金不昧的好品质。2.学会保护尊重自己和别人的隐私。3.知错就改,敢于承担责任。

  关心集体

  1.珍视集体荣誉,积极为集体出力争光。

  2.关心集体活动,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待人友善

  1.学会尊重他人,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2.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尊重残疾人。3.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文明守纪

  1.讲究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设施。2.遵守公共秩序,文明乘车、购物、游戏。3.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自觉抵制不文明现象。4.上课专心听讲,严格遵守课堂内外的纪律。

  环保卫生

  1.积极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不怕脏不怕累。

  2.懂得环境保护的意义,爱惜环境并主动使用环保产品。

  3.尊重别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确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安全自护

  1.远离毒品,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2.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护知识,学会自我保护。3.珍爱生命,善于斗争,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

  1.自觉预习和复习功课。2.课堂上能大胆地发表自己和别人不同的见解。3.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籍一小时以上。

  学会学习

  1.学会制定学习计划,认真实施学习计划。

  2.能利用图书馆、展览馆和网络等渠道搜集相关的信息。

  创新实践

  1.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分析问题。2.在各个学科活动中,有1—2项成果。3.能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合作交往

  乐于交流

  1.珍视友谊,乐于和好朋友交流。

  2.敢于在社交场所表现自己,热情大方,文明礼貌。

  学会合作

  1.善于欣赏和赞美别人;2.能与伙伴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愿意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学会吸纳他人意见。

  生活习惯

  健康状况

  1.认真上好体育课,做好两操。.2.知道基本的健康常识,体质测评合格。3.至少一项体育爱好,能参加两种以上体育竞赛活动。

  生活方式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俭朴不攀比。2.生活有秩序,作息有规律,能科学地安排自己的生活。3.能配合父母每周独立干一件简单的家务劳动。

  审美表现

  审美情趣

  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并有自己喜爱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艺术表现

  1.能主动地对某种艺术形式进行了解;2.至少有一项突出的艺术才艺,并能大胆地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

  附表4

  学生学业发展评价表

  (20~20学年第学期)

  班级:

  姓名:

  学科:

  任课老师:

  1、课堂评价(10%)

  2、作业评价(20%)

  项目

  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

  发言质疑

  合作交流

  课堂纪律

  按时独立完成

  书写认真

  格式规范

  版面整洁

  准确率

  分值

  2%

  2%

  2%

  2%

  2%

  4%

  4%

  4%

  4%

  4%

  1

  5

  综合评价

  折算分值

  3、检测评价(30%)

  项次

  专项检测

  综合

  评定

  折算

  分值

  得分

  4、综合评价(40%)

  考核得分

  折算分值

  总得分:

  等级:

篇3: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制度

  长洪初级中学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根据教育局有关精神,为积极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为指导,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要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引导家长、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从而进一步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价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其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三、评价管理制度:

  根据教育部、省市县有关文件和指示精神制定评价方案,并组织实施。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分别按照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四、评定机构:

  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有序实施,学校成立评定工作小组,负责评定的有关工作。具体如下:

  1、学校评定领导小组:

  组长:方飞

  副组长:何马宏伍妹

  成员:全体班主任

  工作职责:①制定学校评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程序;

  ②认定学校评定工作细则并上报;

  ③对各班级评定工作进行指导,审定评定结果;

  2、教师评定小组:

  按班级设定,每班各设一小组,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等5人组成,成员必须任教该班一年以上。

  工作职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表现的评定。

  3、学生评定工作组:由同班全体学生组成,班委牵头负责组织。

  工作职责:每位学生对班级参加评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各方面表现进行公正评定。

  五、评定具体内容:

  1、综合表现评定:

  根据市县教育局相关精神,评定内容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行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六个方面。

  综合表现评价结果由综合表现评定和综合性评语两部分组成。综合性评语主要对学生综合表现内容的五个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尤其应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技能。综合性评语要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撰写。

  综合表现评定:各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定内容的五个方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将其具体化,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综合表现评定结果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①初中三年来曾被评为县级以上三好生、优干、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初中三年中三个学期曾被评为三好生、优干、优秀团员的可直接评定为优。

  ②对不合格等级的评定要特别慎重,并要附加说明理由,对有违法行为或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未撤销的学生可评为不合格。班级要将该学生材料和评定结果报校评定领导小组复核认定,才能确定评定结果。

  ③各班可根据德育考核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活动、学习能力、情感健康、公益活动等有关表现,确定学生综合表现评定等级。

  ④评价实证材料。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学生提交的实证材料作为评价依据,内容包括:学科成绩、代表作品、作业或证书复印件、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的有关记录和证明、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表彰、获奖文件或证书等真实性材料。

  成长材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材料。成长材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能真实完整反映学生三年成长情况。

  2、测评等第:

  主要是对能够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测评项目包括:道德品德(规范行为,文明礼貌),公民素养(尊纪守法),审美与表现(音乐、美术等)、运动与健康(体育与健康等),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与品质),交流与合作(在活动与操作中表现的素质)等六类。

  3、评定要求:

  各班级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学生所有与综合素质测评有关的书面材料要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及时上交。各班级、各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时间完成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工作,并按要求书面上报测评中碰到的问题。及时做好相关资料整理、数据分析、案例收集和经验总结等工作。任何班级、教师和个人不得随意更改学生平时成绩和评价结果。

  4、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评定依据:

  根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三项评定进行综合评定。

  六、评定程序:

  1、各班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教师评定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习评定方案及操作方法。

  3、按照《综合素质测评表》中内容组织学生自评。每个同学对其它同学(包括自己)进行评定。班委对所有参评学生评定等级进行统计,按规定比例分别综合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4、各班级评定组长(班主任)填写“综合性评语”。

  5、学校评定领导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查看学生各评测点的具体打分情况,然后根据各项评定等级所占权重对每个学生进行总评。如认为评定结果有明显偏差,可启动复评程序.

篇4: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结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析报告

  为了激励和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保障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根据评价内容,对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方面做好平时记录工作,以便期末进行评价时有据可依,现就本学期的学生评价做一分析总结:

  一、提高方面

  (一)思想道德素质:

  学生能做到爱国、爱家、爱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生能做到知法、懂法、热爱集体,明辨是非,通过晨会、班会熟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及“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的开展,并努力践行,在学校及公共场所做到不大声喧哗,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学生有一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学习态度与能力:

  大多数学生上课大胆发言,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有创新意识,由于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掌握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实际动手能力也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审美与表现:

  由于受素质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也注重孩子的特长的发展,观察孩子对所活动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并和老师共同探讨怎样得到进一步发展,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美术、书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不足:

  (一)心理素质较差:

  1、表现在很多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没有知心朋友;害怕失败、不敢竞争、抗挫折能力差,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

  补救措施:班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信任,友好的群体氛围,让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铲除滋长心理问题的土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学校家庭密切配合,分析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问题入手,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找回健康的心理。

  (二)劳动意识淡薄:

  表现在学生自己的劳动任务需要在老师天天督促下完成。如果自己的任务完成会替别人多干一点就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在劳动过程中不讲究技巧,不会干活。

  补救措施:

  1、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可以创造一切。良好的学生环境是靠大家用双手共同创造的,珍惜劳动成果。

  2、做好家长工作,保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家长不要溺爱孩子,所有的事情包办代替,把学生最起码的自理,自护能力剥夺了。

  以上是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发现的进步地方和不足点,并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为使学生综合素质有更大的提高,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努力!

篇5:音体美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苍山三中小学音乐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并以《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领域为基准,制定我校对学生音乐素质等级评价标准如下:

  一、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并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3、整体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

  二、评价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依照《标准》要求,根据各年级教学目标,我校对学生音乐素质等级评价主要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及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几个方面测评,具体内容见(湘版)音乐教材学生学习评价表:表一

  “音乐小花在开放”、表二

  “在音乐中长大”。

  三、评价方式

  我校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主要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他评有机结合,形成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的、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从评价的时间上看,评价表中“今天的表现真棒”与“小红花的家”等内容属于课堂即时评价,在课堂上(或课后)完成;“一期的收获真大”、“音乐的感觉真好”、“我们班的小明星”、“老师对我说”、“爸爸妈妈对我说”等内容属于期末总结评价,在学期末完成。从评价主体看,“今天的表现真棒”、

  “一期的收获真大”、

  “音乐的感觉真好”、

  “我们班的小明星”、由学生自己填写,其中包括了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老师对我说”由任课教师填写,“爸爸妈妈对我说”由学生的父母填写,两者属于他人评价。

  四、评价等级和标准

  依照评价表的填写结果,给学生打出音乐素质等级评价。测评等级均按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A(优秀):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均为最佳状态;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并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对他人的评价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强;音乐情感的表达准确,并富于创造性。

  B(良好):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状态较好;能比较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对他人的评价较为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较强;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准确。

  C(合格):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表现一般;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参与态度欠佳,与他人合作意识、协调能力一般,对他人的评价欠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一般;音乐情感的表达一般。

  D(待合格):基本没有学习兴趣和习惯;不积极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能与他人合作,对他人的评价不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差;表达音乐情感差。

  音乐组

  20**年9月

  苍山三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为了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推动新课改的实施及深化,增进学生健康体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开创体育教育教学新局面,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新《体育与健康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本评定方案。

  一、评价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的为指导,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健康的成长,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引导发展学生潜能,张扬个性。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新体育课程的建设。

  二、评价方案目的

  鼓励学生积极上进,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能力,提高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习惯,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评价方法

  评价包括学习过程积累、体能与技能、两部分,即学生成绩=过程积累分(40分))+体能与技能(60分)=100分。

  1、学习过程积累40分

  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活动表现。

  (1)、出勤情况10分

  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定为体育课成绩不合格;出满勤、不迟到、不缺课、不早退的学生得满分;旷课1次扣1分,缺课1节扣0.5分,迟到、早退课4次扣1分。

  (2)课堂活动表现30分

  学习态度10分:喜爱体育活动,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外活动。

  合作精神10分:具有集体荣誉感,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情意表现5分:

  根据体育活动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会动脑、会学习有创新精神。

  回答问题5分:课堂上积极踊跃地发言,认真、准确,每次得1分。

  课堂活动表现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小组长组织,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个别学生的成绩适当调整,最终确定每位学生的量化分数。

  以上是对学习过程积累部分内容及赋分的阐述,40分是最后的折合分,学期末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体委和小组长对平时各项成绩的记载和对每位学生的印象评定出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

  2、测试部分60分

  主要包括体能与技能两方面

  (1)、体能测试30分

  小学体能测试共2项,每项10分。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

  体能测试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参考量化表查成绩,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

  (2)、技能测试30分

  小学技能测试共2项,每项15分。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

  四、学生成绩表述

  将平时积累、体能、技能分数统计得出学生成绩,采用四级评定制予以表述。A(90分以上)、B(76-~89)、C(60~75)和D(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不及格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有进步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测试,重新评价。

  学生体育全面考核后,教师在学生的自评、互评基础上,评出学生的成绩等第。

  美术组

  20**年9月

  苍山三中小学美术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一、评价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体系,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要求。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堂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三、评价的方法

  1、基础知识以书面文字,随堂抽测为主。低年级以命题画形式出现。

  2、基本能力:通过口头和动手相结合,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根据《标准》的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依照年龄分成三个年龄断,即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学习态度(40%)”、“基础知识(10%)”、“基本技能(50%)”、“个性发展(10%)”四个方面总结评价学生成绩。评价总分为110分,“个性发展”作为加分。

  3、评价分四个等级:A90分以上(优秀)

  B75—89分(良好)

  C60—74(及格)

  D60分以下(待合格)

  四、具体操作:

  (一)学习态度

  1、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勤奋踏实,认真有耐心。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活动,按时完成各种美术创作。

  4、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综合能力

  低年级

  1、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能够运用多种工具进行简单表现。

  2、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常用颜色,掌握平涂等着色方法。

  3、能够以添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表现熟悉的生活。

  4、能够利用简便的材料,运用撕、剪、折、染、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

  5、能够用平面材料贴画,了解从实物拓印的表现形式。

  6、了解对称图形和不对称纹样的知识,能作简单的练习。

  7、能够运用揉、团、搓、捏、结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中年级

  1、欣赏与儿童接近的优秀美术作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2、学习线描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

  3、掌握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能够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

  4、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通过记忆画和想象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5、了解简单的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制,并能进行简单的纸版画创作。

  6、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练习。

  7、能够选用简便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设计制作。

  高年级

  1、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能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评述。

  2、了解立体物的透视现象。

  3、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4、了解色彩对比和冷暖的知识,能够进行色彩练习和表现。

  5、能够进行中国画的临摹。

  6、了解浅显的人物比例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7、了解重复、渐变的平面构成知识,能够作简单的练习。

  8、能够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9、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儿歌、故事或学生作文作插图。

  10、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美术组

  20**1年9月

  某小学科学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一、评价原则:

  全程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就不应该发生在学习过程的结束,而应该贯彻和融合于科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来讲包括学前评价,学中评价,及学后评价,即总结性评价。

  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科学课,喜欢评价。

  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承认学生有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败,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功。

  参与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

  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进行评价。

  公正性原则:公正、客观是评价的生命线,没有信度和效度的测试工具以及教师主观、偏袒的评价心态不仅是毫不可取的,而且会极大地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公正的学习机会。

  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法,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评价准则,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二、具体评价措施

  1、建立学生科学课堂表现观察制度

  课堂表现记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科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角度的发展目标进行观察记录和评定。通过课堂表现记录,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关注的就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更关注了学生整个科学探究中对知识技能、掌握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采用教师定期量评价的方式,划分好、较好、一般三个等级,并记录下学生的课堂精彩表现,最后综合起来给予总评,给出鼓励性的评语或者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发展。

  2、建立小组合作评价制度

  合作评价是指学生的合作学习小组中组评。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不同的表现。例如有谁的解决问题思路广泛,谁的方法最精妙,谁在本次合作中的进步最大,谁的贡献最多等等。

  3、阶段形成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是反映学生在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的评价,通过学生自己、小组成员、教师、家长的定量评价,综合学生在某一阶段中的成长历程。等级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

  4、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目标是给学生的学业和其他发展评定成绩,提供及时的建设性的成绩反馈。终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有:A、考试

  B、课堂表现和阶段性表现评价的综合C、实践测查。

  三、阶段性评价项目及其评价方法

  在每个学期末,或某一学习阶段,学生均应根据自己在这个阶段过程性评价的情况,和自己在进行科学学科学习(包括延伸至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填写阶段性(单元)评价表。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并请求家长协助,依据该生在该阶段探究学习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对主要成绩、突出问题或某些特长写出描述性评语,以鼓励为主,多提努力方向。

  阶段性评价方式宜采用等级制(A/B/C/D),并进行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评价结束时应把评价结果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提醒家长和学生应以不同于对待分数通知单那样的方式来对待等级。

  四、评价表

  综合

  等级

  综合

  得分

  得分项目

  各项

  得分

  老师的话(描述性语言)

  科学课堂表现(40%)

  学生科学研究的成果(40%)

  自评他人评(20%)

  特殊表现

  科学组

  20**年12月

  某小学英语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备注

  口语

  40%

  40%

  30%

  30%

  自测听力

  40%

  40%

  30%

  30%

  统一测试

  笔试

  20%

  20%

  40%

  40%

  评价标准:

  相应级别:

  一、小学英语3、4年级达到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

  二、小学英语5、6年级达到课程标准二级目标要求。

  三、小学英语1、2年级口试,参考课程标准一级目标要求。

  学习成绩呈现小学生的评定应采用等级制。A、B、C、D。

  学科:英语

  人数

  年级

  书面考查卷

  口语测试

  参考人数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说明:1、书面考查卷按100分记录。三、四年级听力占60%,笔试占40%;五、六年级听力占40%,笔试占60%;

  2、书面考查卷等级评价标准。A:90分以上(含90分)

  B:70——89分

  C:60——69分D:60分以下。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

  3、口语测试采用A.B.C.D.等级制。

  某小学品德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一、课程评价目的

  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

  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专业能力。

  二、评价的特点

  1、评价过程化

  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

  2、评价多样化

  ——主体多样化

  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

  ——角度多样化

  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

  ——尺度多样化

  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儿童,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三、评价内容

  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分为三大类:

  1、课前准备。书及资料的准备、静候教师

  2、课堂表现。遵守课堂教学常规、积极举手发言、主动参与活动

  3、学习结果。课内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

  四、评价依据

  1、课前准备。小组长检查带书以及资料准备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课代表组织课前纪律,登记静候教师情况。

  2、课堂表现。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表现,可以自行登记也可以指派课代表及时进行登记。

  3、学习结果。教师对学生课内、课外各种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登记,还可设计问卷和组织学生回答问卷,了解学业生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尽量做到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法收集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这是评价学生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五、评价方式

  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课内行为和课外表现相结合。

  1、师评

  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点点滴滴,对学生课堂表现作出真实客观的评价,期末,将记载情况反馈给学生,并召开一次期末总结会,学生们各抒已见,促使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

  2、自评

  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对评价会从“盲目”逐渐转为自觉。

  3、互评

  以课堂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指导学生对组内成员平时的学习情况和组内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自评、互评优缺点,提出努力目标。

  4、家长评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设计问卷调查或组织家长参与评价。

  5、综合评

  教师结合以上三种或四种评价结果,再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以上每一大类和每一小项均分A、B、C、D四个等次进行评价。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C为待合格。

  品德组

  20**年12月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