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5-09

  城北办邵火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实践内容:(略)

  五、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六、工作措施:

  (一)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培训要求:

  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

  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学习;

  ③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

  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四)

  课程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核心问题。

  (1)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编写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2)建设实践基地,如语文学科基地,英语学科基地等;

  (3)建立人才资源库,加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

  (4)继续开发、落实非指定性领域的课程内容,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竞赛、大课间操、班干部轮换等。

  七、评价奖励: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测试、观察、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竞赛等。

  (一)评价内容:

  1.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

  2.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

  3.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式:

  1.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议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将学生参与每一项活动的过程及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期末进行综合评价。

  3.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

  4.恰当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5.评价要客观、公正、合理,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6.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重视用文字说明学生活动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奖励措施:

  每学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一次公开课活动,一次论文撰写活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评比,一次学生研究小论文评比。每学期末,学校拟表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和学生。

  八、操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确保每周每班的信息课、劳技课、研究性学习课安排。

  2、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和理论培训,了解其内涵理念、目标、操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规划和设计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学校将派出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开展校内培训,并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3、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开好家长会,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的支持。联系社区,与周边居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范围。

  4、做好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后勤管理,落实责任制,并制订好安全工作方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障活动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5、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三步走,第一阶段为模仿阶段,模仿其他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使我校的教师感悟综合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为摸索创新阶段根据前阶段的模仿感悟,结合我校的特点提出切合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并予以实施;第三阶段为总结模式,根据操作的结果确定符合我校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方案。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罗定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罗定中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社会实践的目的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6、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

  二、社会实践的内容

  1、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也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社团活动:可以郊游,参观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

  三、组织管理形式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德育处统一负责实施。年级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一般以由5-10个学生经自由组合形成的小组为单位开展,每小组推举小组长一名,根据活动项目聘请指导老师1-2名,根据活动项目的需要可聘请校外人士充当指导老师。

  四、学分配置、认定与时间安排(社会实践课程共6学分)

  1、军训(2学分):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时间不少于一周,①考勤记录

  ②个人总结

  ③班任或教官签名

  ④相片和奖状等证明材料。时间1周,且满足相应条件,可获得2个学分。

  2、社会参观、社团活动与社会调查活动(2学分):社会参观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社团活动和社会调查由学生自行安排,小组成员不能少于5人,时间安排在高二阶段,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①参加活动证明(由学校或活动单位提供)②调查计划、报告③相片和奖状等有效证明材料④教师签名。时间累计1周以上,且满足相应条件,可获得2个学分。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2学分):①参加学校安排的学生值周活动,每学年第一学期安排高二级学生值周,第二学期安排高一级学生值周,人人参与。②当班主任助理,管理班集体,填写管理表。③参加包干区清洁,有小组长的证明。④参与宿舍轮值,有宿舍舍长的证明。⑤参加课室值日,有劳动委员的证明。时间累计1周以上,且满足相应条件,可获得2个学分。

  五、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新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召开开题报告会,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成员职责,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服从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评选出10个活动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交流大会,评选出优秀活动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时间安排在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后(5月上旬)。

  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完成学分登记。

  六、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

  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②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③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④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⑤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3、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管理。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具体考评方法如下:

  ①军训评价:详见《罗定中学学生军训实施方案》。

  ②主题活动(社会调查)评价:

  评价内容:主题活动评价要考察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考核等级:考核得分实行百分制,其中活动选择与活动设计占10分,出勤情况占20分,实践活动态度占20分,承担任务完成质量10分,活动成果和社会效益占20分,活动创新性和实践性占20分。得分在90分以上的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89分为B等,60~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其中C等及以上可获相应的学分,D等不能获相应的学分。

  ③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也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考核等级:从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等方面进行考核。活动用时合计不少于7日;活动态度和活动收获可进行定性评价,使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描述性语言。

  4、评价学分认定程序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主任或导师初评、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教导处登记学分

  七、奖励与重修

  对于那些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强,有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精神的学生个人或小组,他们付出了努力且有了丰硕的收获,等级认定为A者,学校给与表彰;对于三项活动评价均获A等的学生,学校给予专项奖励;如果社会实践成果经专家认定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科学价值或实用价值,学校给予特殊奖励。凡在考评中等级认定为D等者,要求重修,也可另选活动项目。

篇3:杭锦旗第四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方案

  杭锦旗第四小学德育实践活动方案

  《*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并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本学期,我校将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丰富多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一、挖掘校内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1)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的实践

  首先是遵循儿童直观、形象、具体的认知规律,继续有效地利用校园的主体墙、内操场墙壁、各种评比栏、优秀教师、优秀学生风采展示栏,走廊风景画框、七彩小屋、爱心超市、消防室、以及各班教室,创设具有育人氛围的浓浓的校园文化环境。并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1、组织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于9月2日进行新生入学培训,在教师、校园小导游的带领下参观校园。

  2、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学校的昨天、今天、明天》、《杰出校友知多少》、《我为学校添光彩》、等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学校资料和校友情况,进一步了解学校。

  3、组织学生亲自布置教室,并每月更新一次黑板报。

  (2)校园日常活动中的实践

  1、参与学校管理的岗位实践活动

  道德实践需要有岗位,在岗位上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本期将继续有目的地给学生创造一个个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岗位实践中进行自我体验。主要岗位有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少先队鼓号队、“红领巾文明岗”、“校园110值勤岗”、“红领巾广播员”、“队报小记者”、“环保卫生巡查队”、“校史室邓六金陈列室”讲解员、“光荣升旗手”等,坚持“自主参与、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实践”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先是广播宣传,再自由报名、民主选举、培训上岗,多人轮岗,实施“自我体验”。

  “红领巾文明岗”每周10名队员,早上7:30分,下午1:30分到岗,要求身着校服,整齐地佩戴着红领巾和“今天我值日”的授带站在校门口向进出校门的师生行礼问好。

  “升旗岗”上的升旗手每次上岗前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每一个步伐,每一个眼神都要规范到位。“环保卫生巡查队”负责全校一周的卫生工作,参与巡视、督促,从学生的角度来处理校园卫生问题。“陈列室、展览馆”讲解员由老队员带领新队员培训,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增加学习交往机会。示范岗、文明岗、巡查岗等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协助大队部开展各项活动。此外,各中队还要自主开发“民主岗位”,把电灯、门窗、电视、图书角、课桌椅等每个角落都交给学生自己管理。学校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的机会,体现学校里人人是主人,中队里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学生们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觉去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参与的真实、快乐与辛劳,从而获得实现自我价值的真情实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道德。

  2、践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践活动。

  加强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提高一代人思想、行为素质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行为规范是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性训练来养成的。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大门,教师就花大力气抓好“坐、立、行”的规范姿势训练。学生不仅要把“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走起路来一阵风”的儿歌背熟,还要充分理解“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的意思,再加上教师的示范、反复训练和评比,要让学生最终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初步养成“走、立、行”的良好习惯。此外,各班还要继续开展《学规范,做规范》的主题班队活动,经常以故事、小品、知识竞赛、游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遵守规范的意义。

  3、主题宣传教育日活动。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活动,营造独特的节日文化。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了解相关的节日知识或纪念日的由来,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感受节日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教育魅力和吸引力。本期将抓住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元旦等几个典型节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

  (二)挖掘校外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仅仅靠校内的教育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引导他们广泛接触社会。本期将在校外进行如下的实践活动:

  1“重阳节小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活动。敬老爱亲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从小感知孤寡老人的孤苦,理解爱护孤寡老人,我校大队部特组织了本次在节日里问候孤寡老人,让老人们在节日里感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2、“寻找身边的凡人“为拓宽学生的实践活动渠道,本期还将在国庆长假和寒假期间,设计推出几个假日小队活动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并自由组合成假日小队,借助家长辅导员的力量来参加实践活动。学校大队部设计专门的社会道德实践调查表,如下图所示:

  表一:

  “寻访身边的凡人”调查表

  对象类别

  工作特点

  工资

  其他事务

  闪光事例

  透露的精神品质

  必填

  家庭成员

  自选

  或多选

  送水工

  钟点工

  超市服务员

  清洁工

  建筑工

  其他

  表二:

  到农村“留学去”调查表

  农村

  城市

  感受

  穿着

  饮食

  娱乐

  休息

  节日

  学生认真填写实践过程记录,带回学校以便和其他同学交流所见所感,学校定期展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业,并评选出“假日小队活动先进个人”。

  3、家庭中的道德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教育的成败与家庭的配合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紧密地关注家庭中的实践,密切家校的联系,利用家长的力量,同化家庭的教育,以使教育取得最佳成果。本学期,我们准备每月定期在家庭中安排一次的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年级

  内容

  要求

  一、二年级

  自己穿衣服、学习扫地和整理文具、书包

  能口述顺序和方法要领,并进行实际操作,参加部分项目的竞赛活动。

  三、四年级

  学习折衣叠被、整理房间和书桌,学习收拾餐具洗碗筷

  五、六年级

  学习煮饭炒菜、招待客人、整理厅室和管理花草

  杭锦旗第四小学大队部

  20**年9月

篇4:二年级户外活动实践方案

  二年级下册《户外活动》实践活动方案

  天福实小

  一:课标解读:

  本次实践活动最好是在学生学习了时、分、秒和统计知识之后安排的,既是对时间知识的巩固,也是对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一定时间的长短,同时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提高分析和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幅活动图。第一幅图是学生户外参加跳绳的和推铁环活动的场景。第二幅图通过小朋友户外活动时间的对话,引发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活动时间的兴趣,展开调查户外活动时间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建议

  1、真正进行调查,注重方法指导。

  2、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时间观念和时间单位的问题。经历统计全过程的问题。

  3、发挥活动的最大功能。

  四、活动设想:

  该实践活动是调查学生在一般常态情况下的户外活动时间,体会一定时间的长短。由于学生个体家庭背景不同,因而每天户外活动的内容和时间也不会相同。为了使统计的结果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具有说服力,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把学生上学与放学在路上的时间排除在外,因而早晨、中午基本没有户外活动的时间,这一段可以忽略不计;晚饭后不宜立即活动且活动时间很少,统计的意义不大,因此确定所统计的户外活动时间是指下午放学后到晚饭前这一段。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一个月的时间太漫长,所以一般确定统计学生在最近一周内的户外活动时间,星期六、星期日的活动除外。由于我们统计的是户外活动时间的大约平均值,不是某一天的活动时间,因此需要学生家长协助。

  活动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统计每天下午放学后活动的内容及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下表。家长协助完成。

  户外活动时间统计表

  姓名:________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平均

  第二阶段

  调查与收集阶段

  一、收集数据

  1、统计的必要性:

  课前我们对自己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作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把填好的统计表拿出来,能不能告诉小朋友,你平均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想不想知道其他小朋友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

  怎样才能知道我们全班同学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想到--把全班同学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统计。

  2、收集数据:

  请小组长把每个小朋友“户外活动时间统计表”收上来交给老师。

  二、整理与描述:

  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如下所示的统计图,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整理描述数据的工作。

  1、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想到--为了保证数据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老师读一个数据,小朋友要在统计图中相应的空格里画“√”或“×”符号作统计。

  2、合作整理:教师读原始成绩表中的每一个数据,全体学生在统计图中画“√”或“×”符号作统计。

  三、分析与反思

  首先引导学生把上面的统计图简化成如下所示的统计表。

  活动时间

  半小时以下

  半小时~1小时

  1小时以上

  人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我们班同学户外活动时间在哪一个时间段之间的人数最多等。

  在活动中你们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我们通过对户外活动的调查以及活动时间的统计,你们对安排户外活动有什么建议?

  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是否能对户外活动提出好的建议等。

  第三阶段

  拓展与应用阶段

  教案设计

  一、回顾整理过程

  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统计知识,那你所知道的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统计知识呢?

  同学们最喜欢哪种动物?哪一个学习小组的数学成绩最好?我们平时最喜欢吃的早餐是那些?……

  【设计意图:巩固和回忆学生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统计和应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用所学“统计”知识选出小朋友最喜欢哪动物是什么?

  谈话:这是有一个班的同学统计的他们最喜欢的动物,咱们来看一看喜欢小猫的有几人(8人)……下面我们把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制成统计图。同学们看用一个格子表示一个人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

  那用一个格子表示几个人合适呢?(2个)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题卡,完成你手上的统计图。

  分析:从这张统计图上你能看出什么呢?

  2.下面我们来统计一下我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

  谈话:要完成这个统计,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数据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想到的方法:喜欢哪类菜的小朋友就举手,下面的同学就数…….

  教师提示:我们也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的方法完成统计图。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

  讨论:从这张统计图上你能看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3、反馈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你还想对老师或者同学说些什么吗?

  活动总结:

  1.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经历学习过程。

  本次实践活动,强调对学生调查学习的指导,组织学生制订活动计划然后完成统计表统计图,整个活动过程中强调学生动手实践,经历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和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引导和培养。

  2.联系生活实际,应用知识,拓展练习。

  本节课设计了选取了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和爱吃的水果等项目调查,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使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的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3、重视过程性评价,全面关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准确地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参与、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在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篇5:小学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根据县教育局和老粮仓中心小学关于小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对我校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作如下安排:

活动内容

(一)“我的低碳生活——争当节能减排小先锋”。

在假期中,积极开展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做到“五个一”: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少喝一瓶瓶装饮料、少用一个塑料袋。倡导简朴、简单的生活理念。

1、具体做法:推广低碳生活小窍门,减少铺张浪费。开展“环保低碳、节能减排”小革新、小技能、小技巧的活动。将活动记录好,形成材料,以备开学后评比。

2、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活动,使“环保低碳、节能减排”理念深入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倡导低碳生活的小先锋。

(二)、“我锻炼、我健康——阳光体育运动”。

倡导学生在暑假中继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1、具体做法:号召学生在阳光下、到大自然中锻炼身心,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生活习惯。

2、活动目的: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家庭互动的形式,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树立“阳光、活力、快乐、向上”的学生形象。

(三)、“文明出行、学生先行——做讲文明、有秩序的小学生”。

1、具体做法:文明过马路、文明乘车,自觉做到不乱穿马路、不乱吐乱扔、乱抛杂物。

2、活动目的: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文明出行,走人行道,坚持有序排队、礼貌让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讲规则、讲文明、有秩序的小学生。

(四)、“手拉手、扶困助残——做有爱心的小学生”。

1、具体做法: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公益劳动和社区服务活动。

2、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进行公民道德自我教育,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二、活动形式:

(一)、学生以居住社区为活动小组,各班级认真组织好,划分好活动小组,明确小组职责,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生以家庭为单位,以“大手拉小手”,在家长的引导和辅助下,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活动展示:

根据此活动方案,各班级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发动,积极开展好活动,学生参与的活动要形成文字材料,以期在开学后在学校内交流展示,对优秀活动内容给予表彰奖励。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