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煤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4-26

  煤尘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煤尘危害因素:

  煤矿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石被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和其他物质的细微颗粒总称为煤矿粉尘,其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10%时,一般称之为煤尘。煤矿生产的主要环节如采煤、掘进、运输、提升、地面煤泥干燥车间的几乎所有作业工序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煤尘。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会发生剧烈氧化反应,伴有高温和压力上升,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这就是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时会产生高温、高压、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机械设备和巷道的破坏,强大的冲击波会造成风流逆转,通风系统紊乱,可能引其他地点连续爆炸。

  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将影响本采区内,当引起连续爆炸时将扩大影响范围,直至影响整个矿井。进风井附近发生煤尘事故时将影响其回风流中的所有工作地点,反风不及时将影响整个矿井。故煤尘爆炸事故一般为重大或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地面煤泥干燥车间发生煤尘爆炸将对地面原煤运输系统、洗选厂等建筑、设备等造成严重危害。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根据煤尘爆炸的特点,煤尘易沉积及浮游煤尘易超标的地点最容易发生爆炸,容易积聚煤尘地点一般如下:

  ⑴矿井:主皮带运输巷皮带头及皮带尾、总回风巷、皮带运输转载点等。

  ⑵采区:回风巷、采区皮带头及皮带尾,采区皮带运输转载点、矿车运输装卸点等。

  ⑶机采工作面:机组截割煤、刮板运输机转载点、破碎机、迁移支架、回风顺槽等。

  ⑷炮掘巷道:放炮落煤、转载点、矿车装卸点等。

  引燃、引爆煤尘热源:各类明火、失爆电气设备、摩擦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明炮、糊炮等。

  1.3事故可能发生季节

  爆炸事故季节性不明显,一般年末和节假日较多。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爆炸前,事故地点浮游煤尘浓度一定达到爆炸界限,并且有引爆火源,爆炸时,一般都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很强的高温气浪。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矿井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处理程序

  矿井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当调度室接到井下(或地面)煤尘爆炸事故的汇报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根据灾害程度启动相应响应等级):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召请矿山救护大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救人→指挥部根据灾区路况制定救灾方案→救护队现场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2.2煤尘爆炸事故的决策要点

  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作出决定,下达救灾命令。

  2.3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爆炸地点及其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设施损坏情况……)。

  (4)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一氧化碳浓度及它们的流向)。

  (5)是否发生了火灾?

  (6)主要通风机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是否有变化?)

  2.4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

  可根据灾区通风情况和主风机房内水柱计的读数值变化情况作出判断。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增大,说明灾区内巷道冒顶垮落,通风系统堵塞。比正常值小时,说明灾区风流短路,其产生原因可能是: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被冲击波破坏;人员撤退时未关闭风门;回风井口防爆门被冲击波冲开;反风进风闸门被冲击波冲击落下堵塞了风硐,风流从反风进风口进入风硐,然后由风机排出;也可能是爆炸后引起明火火灾,高温烟气在上行风流中产生火风压,使主要通风机风压降低。

  (2)是否会发生连续爆炸?若爆炸后产生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可能吹起其它巷道的沉积煤尘,并存在高温热源,则能产生连续爆炸。

  (3)能否诱发煤尘爆炸?若爆炸后产生冒顶,风道被堵塞,风量减少,继续有瓦斯涌出,并存在高温热源,则能产生煤尘爆炸。

  (4)能否诱发火灾?若爆炸地点附近有可燃物堆积、存在(如积煤、坑木、木支护、皮带、油料等),则能诱发火灾。

  (5)可能的影响范围。根据综合各种信息作出判断。

  2.5必须作出决定并下达的命令

  (1)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3)向新泰市煤炭局救援中心汇报并召请救护队。

  (4)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5)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

  (6)保证升降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

  (7)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8)矿山救护队到矿后,按照救灾方案布署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

  (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2.6现场处置方案

  2.6.1现场处置的主要任务

  现场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救援人员积极抢救遇险人员;

  对充满爆炸烟雾的巷道恢复通风;

  抢救人员时清理堵塞物;

  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

  2.6.2自救互救

  井下发生煤尘爆炸等重大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遇难人员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总调度室汇报。并按照如下要求积极展开应急避灾自救工作:

  ⑴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当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响或空气冲击波时,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脸朝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迅速卧倒。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爬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障碍物后面。

  ⑵立即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⑶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盖严,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肉。

  ⑷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⑸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以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⑹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立即选择避难硐室,充分利用现场的一切器材和设备来保护人员及自身安全。进入避难硐室后,要注意安全,最好找到离水源近的地方,设法堵好硐口,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同时要注意节约矿灯用电和食品,室外要做好标记,有规律的敲打连接外部的管子、轨道等,发出求救信号。

  2.6.3回采工作面发生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小型爆炸事故时,进、回风巷一般不会被堵死,通风系统不会造成大的破坏,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当遇这种情况时,处于采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严重中毒,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

  当回采工作面发生严重爆炸事故,爆炸形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时,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所有在该范围的人员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近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时,首先要把自救器佩戴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当附近有独头巷道时,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把矿灯、衣物挂在显眼处,静卧待救。

  2.6.4掘进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自救、互救应急措施

  掘进工作面一旦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风筒往往被摧毁、风机移位、通风设施破坏、支架倒塌、巷道局部或大部垮落,使巷道变成不通风巷道。这些盲巷内充满了爆炸后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遇险人员极易中毒。据此,现场人员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小型煤尘爆炸,支架和井巷基本未遭破坏时,在盲巷内的遇险人员在未受到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的情况下,要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按操作方法佩戴,迅速撤出盲巷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其撤出险区。对于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m范围的,要设法抬运到新风中。对距离远的重伤员,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遇到这种情况,灾区人员撤出后,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当掘进工作面发生大的煤尘爆炸,井巷遭到严重破坏,退路被阻时,遇险人员在受伤不太严重的情况下,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出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巷道难以疏通,要坐在支护良好的地方,稳定情绪,等待救护队员前来抢救。对于受伤严重的伤员,也要给其佩戴好自救器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待救。

  2.6.5现场救援具体措施

  ⑴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救护力量少时,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行进,对保护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有利。如果爆炸后,进风巷道垮塌、冒项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可是,这一带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点。救护力量多时,可以进、回风两侧同时派人进入。

  ⑵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方法。恢复通风时,要有外向里,先侦察、后恢复,侦察一段、恢复一段。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恢复通风段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

  ⑶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到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并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已安全撤退出井的情况下,可考虑是否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分慎重。不经过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成扩大事故。

  ⑷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煤尘爆炸后产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且通过其它相邻巷道无法及时到达灾区,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他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政党政办公室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在此情况下,救护队员应在旁进行监护并要作好准备,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⑸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制止火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蔓延,特别是在火源地点附近有瓦斯聚积的盲巷、窒息区,尤应千方百计防止火焰蔓延到盲巷、窒息区附近引起煤尘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工作。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火势特大,并有引起煤尘爆炸危险,用直接灭火法不能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牺牲无法救出活人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用综合灭火法灭火。待火灾熄灭后,再寻找遇难人员的尸体。

  ⑹发生连续爆炸时,为了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灾区,救护队指战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抢险。但应严密监视通风和瓦斯情况并认真掌握连续爆炸中时间间隔的规律,考虑在灾区内的停留时间。当间隔时间不允许时,严禁进入灾区,否则,难以保证救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⑺最先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担负对灾区进行全面侦察,查清遇险遇难人员数量及分布地点,发现幸存者立即佩戴自救器救出灾区,发现火源要立即扑灭的任务。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察时,救护队员应沿巷道排成斜线分段式前进。发现还有可能救活的遇险人员,应迅速救出灾区。发现确已牺牲的遇险人员,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时,除抢救遇险人员外,还应特别侦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点的情况,顶板冒落范围,支架、水管、风管、电气设备、局部通风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

  灾区风量、风流方向、灾区气体成份等,并做好记录,供救灾指挥部研究全面抢救方案。

  ⑻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将局部通风机安在新鲜空气处外,应按照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3、应急处置

  3.1人员紧急疏散、安置。

  井下发生煤尘重大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需撤人时,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的性质、地点及灾害范围人员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立即向矿值班领导和总调度室汇报。并按照如下要求积极组织撤离工作:

  险情发生时,除各重要岗位工(绞车房、信号工、配电室、泵房)及抢险人员外,其它受灾人员和受威胁地点人员全部升井,具体升井顺序及避灾路线为:

  (1)三采区、五采区

  ①若3403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3403轨道巷→三采轨道巷→-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3403轨道巷→三采轨道巷→-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煤尘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三采轨道巷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3403运输巷→三采四层轨道下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3403运输巷→三采四层轨道下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因3403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三采四层运输巷,因此三采四层运输巷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三采四层运输巷片口和五采四层运输巷片口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三采轨道下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②若5203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的人员

  撤离路线为:5203轨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5203轨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煤尘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五采二层轨道上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5203运输巷→5203运输巷绕道→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避灾路线为:5203运输巷→5203运输巷绕道→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因5203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五采运输上山,因此五采运输上山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5203运输巷片口和-510第六联络巷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五采二层轨道上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③若5206轨道(运输)巷、5207轨道(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附近的采空区发生煤尘事故,最先发现的人员应尽快摸清灾害性质、地点和灾害过程及伤亡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向矿调度室汇报清楚,并设法通知所有受灾地点的人员按规定线路撤离。

  具体撤离路线为:5206(5207)轨道(运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二段→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5206(5207)轨道(运输)巷→五采二层轨道上山二段→五采二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地面。

  因5206(5207)运输巷、轨道巷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五采二层运输上山,因此五采运输上山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5203运输巷片口和-510第六联络巷、五采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联络巷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五采轨道上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④若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煤尘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五采四层轨道上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五采四层轨道上山→-510北大巷→行人暗斜井(轨道暗斜井、皮带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因5401轨道巷、切眼、运输巷、5403运输巷、5403回风绕道、五采东运输巷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五采四层运输巷,因此五采四层运输巷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五采四层运输巷片口和五采四层运输巷第一、第二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五采四层轨道上山,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2)、一采区

  ①若1409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

  1409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

  1409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自燃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四层轨道下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

  1409运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1409运输巷→一采四层轨道下山→--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

  ②若1410运输巷、轨道巷掘进工作面附近的采空区发生煤尘事故,最先发现的人员应尽快摸清灾害性质、地点和灾害过程及伤亡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向矿调度室汇报清楚,并设法通知所有受灾地点的人员按规定线路撤离。

  具体撤离路线为:1410运输巷、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巷→-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1410运输巷、轨道巷→一采四层轨道巷→-350南大巷→副井→地面。

  因1410运输巷、轨道巷工作面回风流流经一采四层运输巷,因此一采四层运输巷皮带系统需要切断电源、停止运转,在1409运输巷片口、1409联络巷、1405联络巷、-350南大巷10、12号风门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该范围人员如需撤离时,应选择最近路线进入一采四层轨道巷,再迎新风流方向撤离至地面。

  (3)下组煤11层2采区

  ①若22101工作面发生煤尘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21101轨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22101轨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位于自燃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四层轨道下山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21101运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21101运输巷→下组煤轨道暗斜井→--350南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

  (4)八采区

  ①若八采轨道(运输)下山发生自燃发火事故时:

  撤离路线为:八采轨道(运输)下山→三采集中轨道巷→-510大巷→行人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八采轨道(运输)下山→三采集中轨道巷→-510大巷→行人暗斜井→--350大巷→副井、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

  (3)其它掘进迎头煤尘灾害

  ①按作业规程规定的避灾路线行动。

  ②处于煤尘灾害的进风侧时,要迎新风流方向撤退;位于煤尘灾害的回风侧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

  器,选近路到新风流;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

  ③为防止风流紊乱,短路,各通风设施要保持良好正常使用,未经救灾指挥部许可不得破坏。

  4注意事项:

  (1)佩带自救器呼吸时感到稍有烫嘴,是正常现象,不得取下口具和鼻夹,以防中毒。

  (2)救护队员进入灾区探险或救人时一定要计算氧气消耗量,保证有足够的氧气返回。

  (3)救护队员不可长期在一氧化碳很高的环境下工作,防止中毒。

  (4)抢险救灾期间不得停井下压风,以供灾区人员呼吸。

  (5)掘进工作面因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导致发生爆炸或火灾时,对正在运转的局部通风机,不可随意停止,对已停运的局部通风机,不得随意启动。

  (6)做好各预案的衔接工作。其他地点因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导致发生爆炸或火灾时,按照实际情况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7)要做好灾区现场保护,除救人和处理险情紧急需要,一般不得破坏现场。

  (8)有电话的岗位工接到煤尘灾害电话后,必须迅速通知附近地点工作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

  (9)采、掘工作面人员撤离包括上、下平巷、工作面、出口及其他辅助单位工作人员。

  (10)险情发生时,由调度室下达撤人升井命令,并通知井下所有工作地点人员;

  (11)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中央泵房、中央配电所,斜井绞车房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12)安监站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检查,保证人员全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井口信息站负责下井人员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室(以表格形式)汇报一次。调度室利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及时核对上井人数。

  (13)各工区值班人员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出勤情况汇报调度室。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XX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事故类型:直行事故、追尾事故、超车事故、左右转弯事故、窄道事故、弯道事故、 坡道事故。

  危害程度:由机械造成的人员受伤、死亡或财产损失。

  事故征兆:路况不佳、恶劣天气、违章驾驶、违规运输、车辆存在隐患等。

  发生条件:没有避让时间 、没有避让空间、没有避让能力。

  应急组织及职责

  组长:Z

  联系方式:13***756

  职责:负责事故处置的总体协调及资源保障。

  副组长:Z

  联系方式:136**5

  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处置的具体协调及指挥。

  安技部:Z

  联系方式:13***3

  职责: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具体实施,负责组织保卫人员进行物资抢救,救援人员和救援工具、机械的组

  织和协调。

  成员:操作部:Z

  联系方式:157**06

  职责:负责组织人员的紧急疏散和撤离,协助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阻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综合办公室:Z

  联系方式:139**99

  职责:负责报告总部及相关单位的对外联系,安排车辆。

  应急处置

  1.现场人员第一时间报警,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

  2.现场负责人、现场处置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应立即联系各应急处置部门及时赶到事 故现场。

  3. 组长到达现场后应根据现场情况,按照应急处置措程序 施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

  4.事故超出应急能力时,向 119、120 以及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请求支援。

  应急处置措施

  1. 发生交通事故,必须立即停车,开启应急灯;夜间需开启示宽灯、尾灯;在高 速公路上,需在肇事点两头按规定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做好防火防盗措施;

  2. 若驾乘人员未受伤或受伤不影响行动的轻伤,应拨打 122 电话报警,同时向交 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

  3. 若现场有人受伤或驾乘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 120急救电话和 122 报警电话, 说明事故地点、伤亡人数等信息,等待救援。

  4. 若有人因为外伤流血,应采用包扎、指压、止血带、填塞等方法进行止血,等 待 120 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做进一步治疗。

  5. 若有人被困无法进行救治,应立即拨打 119 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 时,利用现场工具,尝试自救。

  6. 若现场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 119 报警电话,说明情况,等待救援。同时,根据 现场火势,可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注意事项

  1. 及时报案。

  2. 做好防火防爆措施。

  3. 受伤者无法从车内下车时,设法将其移出,避免二次受伤。

  4. 现场保护:做好现场原始状态,车辆、人员、牲畜、遗留物、散落物等不得随意 挪位置。为现场抢救伤员必须移动位置的,应做好原始位置标记,不得故意破坏、在交警部门未到达之前,可用绳索等设置警戒线,以保护现场。

  5. 配合处理:当事人必须如实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陈述事发经过,不得隐瞒,歪曲 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积极配合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并听后处理。

篇3:sd学院重要信息及突发性事故、事件报告和处置办法

  sd学院重要信息及突发性事故、事件报告和处置办法

  为了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和管理,保证我院各类突发性事故、事件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确保学院的稳定安全,根据本市和教委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重要信息的报告、程序和要求

  (一) 发生、发现下列紧接、重要信息和突发性事故、事件的,应当立即向院报告:

  1、事故和隐患。包括教学、交通、火灾、食物中毒及由管理不当造成的其他责任事故和隐患;

  2、 不稳定因素。涉及师生人身安全,影响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等重大突发性事件;涉及师生利益或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信息;因对教学、管理、后勤、就业等工作不满而引发的躁动以及可能影响社会或学院安全稳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和苗头;

  3、情况反映。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工作部署后师生员工的反映; 国内外重大政治性事件在本院的反映;敏感日子、重大事件期间师生思想动态及反应;

  4、治安管理情况。学生严重违纪或违法现象,学生因精神障碍和严重心理障碍出走、失踪、自杀或未经请假擅自离校未归,或未按时注册,或请假后未按期归校,学生宿舍中的失窃,起哄现象等;

  5、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各类信息;

  (二)紧急、重要信息上报的程序

  1、各部门对本部门发生或发现紧急、重要信息应当在24小时内,以书面向院办、保卫处报告。遇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可及时先口头报告,再书面报告,不得延误。

  2、各部门对于紧急、重要信息,必须全面、准确汇报,上报后应及时续报事态进展、处置措施、事件的原因及后果、针对事件所开展的工作情况等。

  3、上报的学生信息,在一般情况下实行逐级上报,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汇报。

  (三)信息报告工作要求

  1、做好紧急、重要信息的报送工作。提供快捷、准确、全面的信息,能使院领导及时掌握、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和问题,防范重大突发性事件。同时,信息也是学院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能为院党政了解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服务,保证学院各项事业在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中顺利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各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重视和做好紧急、重要信息的报送工作,院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强化信息责任意识,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

  2、一岗双责,高校党委和行政领导都是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办、校办是安全稳定工作的牵头协调部门 ,保卫处是维护校园安全的职能部门。院各部门要确定由主要领导负责,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工作,紧急、重要信息和发生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向院党办、校办和保卫处报告。学院发生、发现的紧急、重大信息统一由校办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定期对本单位不安定因素和苗头进行排查。依据相关规定和工作实际,各学院、各部门每月对本部门师生员工思想状况、可能影响学院安全稳定各因素开展一次常规性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和问题,积极进行疏导化解,防止矛盾激化,并落实责任和措施。如解决不了,要及时报校办、保卫处处理。

  4、紧急、重要信息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事故、事件以及紧急、重要信息的内容、时间、地点、规模、起因、造成的影响以及严重程度、已采取的措施、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5、对重大信息要做到一事一报。其中,各项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后师生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本单位传达贯彻情况3天内必须报送;对于影响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稳定等重大突发性事件,应妥善处理,避免事态扩大。有关部门必须在事发后1小时内以电话和书面方式报校办公室,并要根据事件发展及时上报后续情况;师生员工中带有苗头、倾向性和可能产生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一经发现当日内必须报送。

  6、各部门报送信息工作必须真实准确。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客观反映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切忌主观臆断;坚持针对性原则,增强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坚持时效性原则,切忌因工作拖拉,失去搜集、报送有价值信息的时机;坚持准确性原则,力求信息内容准确,时间和数字准确。对于情况不明或无法确定其准确性的信息不能草率报送;坚持全面性原则,使信息的内容能够全面反映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师生员工的真实思想。切忌信息内容的片面性和只报喜不报忧现象。

  7、强化对报送信息情况的督促检查。各部门要强化信息报告意识,做到遇事必报,大事即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处置得当。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迟报、漏报、误报、瞒报紧急、重要信息,因玩忽职守、报告不及时或者避重就轻不如实报告,压制不报、影响妥善处置或造成后果的,视情节追究有关部门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突发事故、事件及重大问题的处置

  1、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内紧外松”和“宜疏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宜解不宜结,宜快不宜迟”的原则。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及社会稳定的言论、动向或事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部门要积极应对,果断处置,尽快平息,杜绝事态扩大,及时疏导各种矛盾;及时疏散介入突发事件的各类人群,避免人群聚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快速决断,不可迟缓,在有效时间和空间内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同时注意要依法办事,依法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处置突发性事故、事件和重大问题应在三个主要环节上引起足够重视:一是问题发生前,要立足防范,超前工作,掌握主动;二是问题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依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事件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防止出现反复。力争将各类突发性事故、事件以及重大问题的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基层。

  2、发生突发性事故、事件以及重大问题后,相关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保卫处必须迅速赶到现场,在校领导的指挥下,各司其职,开展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妥善有序地做好处理工作。涉及刑事、治安、交通、消防的事故、事件,要保护好现场,及时与公安交通消防部门联系,协助调查处置。处置时要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并会同有关单位和部门采取教育疏导、降温化解等方法进行处置。工作中,要讲究方法、依法办事,既不能犹豫不决,贻误战机,也不能简单行事,激化矛盾,扩大事端,力争做到对突发群体性事件处置早、控制住、解决好。

  3、突发性事故、事件以及重大问题基本平息后,保卫处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分析各种因素,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查找事故原因,改进工作,堵塞漏洞避免再度发生突发事件,并将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及时报校领导。

  4、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保卫处负责进行整改的跟踪督查。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区分性质分清主次,按性质、责任不同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我校突发性事故、事件以及重大问题的有关情况由校办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发生事件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市教育工委、民办高校党工委及公安机关报告情况,争取主动。

  6、处置学校群体事件,要因时、因地、因情依法妥善处置,严防事态蔓延扩大。对于校园内发生的不稳定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要首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必要时要请求公安机关及时派员深入学校了解掌握情况,掌握动向,同时请求公安机关调集足够警力加强对校园及其周边的外围控制,既要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不法分子混入校内滋事,又要防止学生走出校园,影响社会稳定,全力把事态控制在校园内部。一旦发生群体性严重打砸抢烧等行为,要配合公安机关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封闭校园,保卫重要目标,依法处置,控制局面,平息事态,坚决防止事态升级扩大、蔓延、发展。处置时要依靠学校党团组织、教师和学生骨干开展工作,坚持思想教育在先,法治教育在先,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同时,配合公安机关适时固定违法犯罪证据,为事后打击极少数犯罪分子作好准备。

  7、坚持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切实防止敌对势力插手利用。要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封堵和删除有害信息,防止谣言惑众,特别是要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借题发挥,插手利用高校问题。对群体性事件和有关稳定问题,要报请上级批准后及时向学生和社会各界讲明事实真相,始终掌控宣传舆论工作的主导权。在处置现场,未经现场指挥批准,拒绝任何人进行采访活动。一旦发现未经批准的采访活动,要立即予以制止,追回和销毁有关资料,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篇4:学院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学院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

  为维护师生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有效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饮食服务正常秩序,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特制定《**学院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及学校大局放在首位,贯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落实“预防为主、规范处置”的方针,消除食堂食品安全隐患,杜*品安全事故。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尽一切努力保证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防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处置水平。加强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并排除食品安全隐患,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二)统一领导、依法管理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援工作依法开展。建立由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担任组长的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处置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督各食堂、班组落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各项措施,组织各食堂、食品流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四)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报告和处置。

  三、领导机构

  饮食服务中心成立学校食堂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饮食服务中心主任

  副组长: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

  成 员:办公室及直属人员、各食堂班长

  四、应急处置预案

  在第一时间予以控制和妥善处置,降低事故影响和损失,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患者进行救治、对造成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排查食物中毒原因,并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事故。具体应急措施如下:

  员工立即向食品安全管理员或负责人报告,管理员或负责人要认真核实后,立即在规定时间内按程序报告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中毒单位、地址、发生时间、中毒人数、可疑中毒食品、中毒主要症状,不得隐瞒、缓报和谎报。如果怀疑与投毒有关,还须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立即主动停止食品务经营活动,积极组织救助病患者,尽可能按照就近原则联系医疗单位进行救治。

  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注意应急处置方式方法和维护稳定,避免引发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故原因需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确认。

  加强信息发布管理,统一信息发布口径,作好舆论引导,同时安抚好中毒患者,稳定患者情绪,避免引起社会恐慌、媒体不实炒作和造成执法应急管理资源浪费。

  保护好现场,对制作、盛放可疑食品的工具、容器予以有效保护。保管好可疑食品、饮水及其有关工具、设备和场所以及对可能受污染的区域采取控制措施维持原有的经营状况;对剩余的食物予以暂时封存;将可疑食品及原料放入冷藏箱(柜)并交调查人员,禁止继续食用和擅自销毁,同时主动追回售出相关食品。

  在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专业人员到达后,积极配合收集可疑食品及原料和中毒顾客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同时详细叙述中毒的情况;积极协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及各项后勤保障工作。待现场调查结束后,按照食品安全监督人员要求销毁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对现场和所有餐炊具进行彻底消毒。是否继续营业,听候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处理结果和通知。

篇5:大米工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大米工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1.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规定出相应的措施,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食品安全事故。

  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紧急事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和组织处理。

  3.2公司食品安全小组负责识别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配合制定必要的紧急预案。在紧急事故中对食品安全等问题统筹和协调。

  3.3销售科认定为食品安全事故后,产品召回的具体实施工作。

  3.4生产科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事故后,配合质量管理部门和食品安全小组进行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妥善处置涉及不安全产品和原料。

  4.工作程序4.1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各部门应立即向公司主管领导汇报,并由公司统一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任何个人或部门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4.2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的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和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及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的控制情况等。

  4.3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4.4总结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封存暂扣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产品及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分析和调查。对确认属于污染的产品及其原料,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立即召回并销毁。

  5、纠正与完善

  如有事故发生,由质量科组织进行分析原因,编制质量事故调查报告,针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交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确认后实施。

  食品安全小组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一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事故发生后,食品安全小组组长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