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结构化学》课程模拟教学的体会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4-10

  《结构化学》课程模拟教学的体会

  摘要:本文针对《结构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对该门课的实践教学,提出了通过引入模拟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结构化学;教学;模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09-0141-02

  《结构化学》是一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材料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已成为从事化学、材料和物理专业深入研究材料特性的一把钥匙。但由于该门课是从微观结构研究原子、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与宏观世界对物质的认识有很大差异,进而使学生感觉该门课抽象、复杂甚至混乱。因此,本文将主要对该门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探讨。

  一、课程特点及难点

  《结构化学》课程包含两个核心内容:一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波函数,即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通过轨道的相互作用了解化学键的本质;二是分子和晶体中原子的空间排布,了解分子和晶体的立体结构。与其它化学课程不同,该门课看物质的角度不同,涵盖的相关知识多,内容涉及面广,如需具备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量子力学等知识,同时包含的新概念比较多,如波函数,杂化轨道,点阵。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很难,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很快跟不上老师讲解的速度,相当一部分学生死记硬背,甚至有个别学生由于太难太抽象而放弃对该门课程的继续学习。事实上,这个问题的源头在于学生对该门课基础知识理解的不足,具体来讲,很多学生不明白什么是波函数,什么是晶体。因此,如何更好地理解与数学和量子力学有关的波函数概念和不同于分子的固体的晶体结构成为学生学习的两大难点。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兴趣低

  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的原因很多。从学生角度来看,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且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造成学生对该门课产生误解,从心理上学生觉得该门课抽象、难学、难懂,导致学习非常被动,最终学习效果较差;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学方法必须要求多元化,如果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尤其对该门课难懂的波函数,如果使用文字的方法来讲解,势必会使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值得授课老师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教学方法

  目前,对该门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使用板书和多媒体形式讲解。这些方法有如下几个缺点:1、缺少学生的参与,课题气氛呆板;2、对具有立体空间结构的可观性差,学生理解受到限制;3、对数字化的波函数缺乏形象化的表示,成为学习该门课其它知识的瓶颈。这些将阻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三、解决措施

  该门课不像有机和分析等化学课程,没有实验教学部分,因此,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以下措施。

  (一)引入实验教学

  由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该门课程的课时数明显减少,即使采取板书、多媒体和演示相结合的讲述方式完成该课程系统的教学也已经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方式上,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通过教学,发现采用一种新型方法,即类似实验教学的方式对该门课的教学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清晰地阐述这一方法,本文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现以二氧化碳分子中存在的两个离域π键为例来说明。在使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中,老师的分析可能如下:

  假设二氧化碳分子在直角坐标系的*轴上,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氧原子有6个价电子,分子中的两个氧原子分别表示为o1和o2。碳和氧原子采用spx杂化,碳和每个氧原子形成σ键,每个氧原子的另一个spx杂化轨道被其上的一对孤对电子占据。碳原子剩余的两个电子,分别占据在py和pz轨道上。氧原子剩余的三个电子中,如果o1原子中一对孤对电子占据在py轨道上,另一个电子必将占据在pz轨道上,它的pz电子将会与碳原子的pz电子形成πz键,那么碳原子的另一个py电子必将与o2原子的一个py电子形成πy键,此时,在o2原子中pz轨道上必须安排一对孤对电子,那么,o2中由孤对电子占据的pz轨道将会与碳和o1原子形成的πz轨道重叠,形成π4z3离域键,o1中由孤对电子占据的py轨道将会与碳和o2原子形成的πy轨道重叠,形成π4y3离域键。此时老师可能会将这两个离域π键的图片放在多媒体中。但大部分学生听完之后,由于不能看到一个三维的直观图像,而且讲起来描述语言颇多,最终教学效果不佳。

  如果我们利用一种软件,如chem 3d和dmol3,通过计算得到二氧化碳分子的各个σ和离域π键的三维空间构象,通过空间旋转可以让学生清晰看到碳与氧原子之间的σ键和两个不同方向的离域π键,且通过查看计算结果文件得到这些轨道的波函数。在这里学生还可以学到如下几点:1、通过简单的类实验计算,学生获得来自书本上与波函数、杂化轨道和分子轨道等相关理论知识;2、能获得由原子轨道波函数线性组合成分子轨道波函数的明确数学表达式,并能与轨道图一一对应,解决了学生关于分子轨道理论复杂的薛定谔方程,能从图像上理解书本上的纯理论内容,进而达到实践教学的效果;3、对杂化轨道理论,很多学生从书本上仅仅知道杂化的原因、目的和杂化后的原子轨道,但大多不明白杂化后这些轨道形成什么样的键。通过这个实验的教学,学生可以从轨道上清晰看到碳和氧原子的sp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π键,同时也能看到氧原子的一对孤对电子占据在氧的2p轨道上的分子轨道图。

  通过比较上面两种教学方法,我们发现,由于该门课的教学内容偏重纯理论,学生经常感觉晕晕乎乎,似懂非懂,因此,引入类实验教学部分,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来自书本的较多知识点,同时,可以让学生清楚各个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就该门课的课堂教学来说,将教学内容与其它化学课程及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让化学专业学生感到该门课非常有意思或对学生学好其它课程起到重要作用,如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中,关于乙烯加氢气反应活化能大或反应速率慢等现象,离不开该门课关于前线轨道理论知识的理解。再如,在实践中,我们看到的物体表面总是一个宏观的结构,如果额外引入晶体表面结构的教学内容,学生将了解到肉眼看到或感觉光滑的物体表面其实有很多原子缺陷,让学生对常规认识有新的视觉和认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好奇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改革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面,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有助于促进学生注重过程学习,进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该门课常用的考核是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来自出勤、书面作业和期中考试。如果在平时成绩中引入课外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类似于实验设计的材料模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结构化学》课程教学中,针对“教”与“学”双方存在的不足,在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手段上主要引入实验教学部分,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充分研究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手段的最佳组合,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公度,段连运.结构化学基础(第4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

  [2]曾荣英,唐文清,冯泳兰,陈志敏.结构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5).

  [3]庄志萍,陈玉锋,左明辉.结构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大学化学,20**,(2).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安排及考试规定

  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安排及考试规定

  20**年5月修订

  下述教学安排与考试规定是为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同济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制定。

  一、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总述

  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以下简称“硕士生英语”)学习时间为两学期,教学组织安排采用课程选修与英语综合水平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为提高促进硕士研究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以英语从事专业研究工作的能力,硕士生英语开设具有较高要求的各类应用型和研究型课程。总课程分4个模块,共7门子课程,详见二、教学组织与安排。

  每学期期末,各选修课程根据教学要求组织考试;为促进硕士生英语基础能力的提高,第二学期期末,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组织统一英语综合水平考试。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成绩由课程考试成绩和英语综合水平考试成绩组成。选修课程考试与综合水平考试均通过者,获3学分。综合水平考试不通过者须重考。重考不通过按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办理;课程考试不通过者须补考,补考不通过须重修。

  二、教学组织与安排

  硕士生英语采用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导、课堂面授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学业能力考核与综合水平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参加三门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三门课程分两个学期修完,每学期可选读一门或二门课程,每门课程每周两学时。学生在第二学期期末通过硕士生英语综合水平考试,并且通过三门选修课程考试,方可取得学分。为达到教学所规定的目标,硕士生英语课程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网络教学和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硕士生英语课程设置如下:

  《文献阅读与翻译》

  1.写作模块

  《论文写作与发表》

  《高级写作》

  2.视听说模块

  《视听说》

  《高级口语》

  3.阅读模块

  《高级阅读》

  4.综合模块

  《商务英语》

  《口译》

  三、免修免考规定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硕士研究生可免修免考硕士生英语课程:

  1、同济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排名前5%内;

  2、获全日制英语专业本科学位;

  3、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80分或新评分标准568分(5年内有效)。

  4、TOEFL纸考成绩620分或网考105分、机考260分(3年内有效);

  5、IELTS成绩7.0分(3年内有效);

  6、PETS

  5级考试笔试80分,口试3分(3年内有效);

  除条件1、者外,免修免考由本人提出申请,外语学院英语系审核同意,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符合条件者,可免修免考硕士生全部英语课程和英语综合水平考试,英语成绩登录为“免修”。

  四、课程选修规定

  硕士生英语三门课程的学习必须分别从四个不同模块(跨模块)中选择。原则上一个模块内只允许选修一门课程;在同一模块内选择两门课程者,其中有效成绩为一门,其余完成的课程学习作无效处理,并须补修其它模块的课程。

  五、综合水平考试细则

  1.综合水平考试时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周内。

  2.综合水平考试内容:综合水平考试为英语基础技能考试,包括听力、词汇、阅读和写作四部分。(含网上教学内容)

  3.综合水平考试计分方法:综合水平考试满分为100分,及格分为60分。

  4.综合水平考试成绩占英语成绩70%。

  六、选修课程考试细则

  1.选修课程考试成绩占英语成绩30%,每门课程占10%。

  2.课程考试时间:每学期末教学周内进行。

  3.课程考试内容:所设课程的教学内容。

  4.课程考试要求与计分方法:

  课程考试为学业能力考查,考试成绩满分为10分,及格分为6分。不及格者须补考。

  七、硕士研究生英语的成绩核定办法

  1.硕士生英语考核包括综合水平考试和选修课程考试。

  2.硕士生英语成绩由综合水平考试成绩(70%)和三门选修课成绩(30%)组成。最终成绩为百分制的实际得分。

  3.凡综合水平考试成绩未及格者或任一选修课成绩未及格者,英语成绩均为不及格。

  4.综合水平考试不及格者须重考,重考通过,成绩为及格。英语登录成绩为60分。

  5.选修课程考试不通过者须补考,补考通过,成绩为及格。英语登录成绩为60分。

  6.硕士生英语成绩登录方式:按百分制成绩登录在成绩单上。

  表一.硕士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考核及成绩核定

  占每部分成绩的%内容

  成绩核定办法

  综合水平考试

  (百分制)(70%)

  ≥60%

  实际得分

  课程考试(百分制)(30%)

  选修课1

  选修课2

  选修课3

  每一部分合格要求

  ≥60%

  ≥60%

  ≥60%

  成绩记录

  实际得分

  实际得分

  实际得分

  总成绩核定

  ∑(总成绩)=

  综合水平考试(70%)+选修课1(10%)+选修课2(10%)+选修课3(10%)

  八、硕士研究生英语重考、补考、重修和缓考规定

  硕士研究生应在中期考核前完成英语课程学习,并取得学分。

  1.重考补考规定:综合水平考试未通过者,须重考。允许重考次数为两次。重考时间:每学期开学第二周。硕士生英语选修课程未通过者,须补考。补考时间:每学期开学第二周。

  2.重修规定:硕士生英语选修课程补考未及格者须重修,允许重修次数为一次。重修成绩为及格。英语最终成绩为60分。

  3.缓考规定:学生因病或突发事件,可以申请课程缓考和(或)综合水平考试缓考。缓考由本人提出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核批准。被批准课程缓考和(或)综合水平考试缓考的学生,统一参加下学期开学第二周统一组织的考试。未在考试前申请缓考而不参加考试者,作“缺考”处理。

  九、本规定自20**级(秋)开始执行。

  十、20**级(秋)以前的硕士研究生,凡未获得硕士研究生英语成绩者,按原规定执行。

  十一、本规定由研究生院与外国语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负责解释。

篇3: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注重通过创设情境来吸引学生。因为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只把它当作点缀,因此迷失了教学的方向。

  以下几种情境皆是存在误区的:

  一形式化的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

  二假问题的情境:提的问题没有思维价值或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三缺乏真情的情境:有些看似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其实并有多少积极情感的食粮。比如:一位教师上《董存瑞舍生炸暗堡》一文时,为了活跃气氛,问学生最崇拜谁?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球星罗纳尔多,有的说影星赵薇,有的说棋圣聂卫平……当老师反问学生让他们猜自己崇拜谁,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了董存瑞。这么整齐的回答,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呢?相信你也想到了,是的,“假”,在情境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虚假的。如果教师只是以一种机械的方式来展示情境,就会失去其教学功能了。

  四“猜谜式”的情境:类似兜圈子、猜谜语这种的情境,通常会让学生不知所云,反倒影响和干扰学生的学习。

  五“电灌”的情境:广受欢迎的多媒体情境虽然以其特有的优势帮助学生对图像等有了更好的认识,事实上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也有负面效应,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着。

  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生,我们要做的是抓住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而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基于生活: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所以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

  二注重形象性: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其次是形象的、具体的,既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更多事物,又能促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三体现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

  四内含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

  五融入情感:真情实感的教学情境能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凡卡》一文,当讲到对于九岁的凡卡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的时候,这位教师控制不住自己,潸然泪下,甚至无法接下去讲,全班学生竟然在寂静中做了很久,连平时不受管的淘气包也在这无意创设的情境中被无声的语言“管住了”。教师入境入情,他的真情流露引起了学生的心灵共鸣。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引人入胜的,它的成功也是毋庸置疑的。可见,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篇4:功能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成果导向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工程教育认证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探索性地将成果导向理念引入到功能材料的课程建设体系中。充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成果为导向,从教学理念的定位、授课内容的选取和教学形式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引入实例教学、翻转课堂和企业导师制多模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功能材料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水平的培养。

关键词功能材料;成果导向;工程认证;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自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协议签订成员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帷幕正式拉起,这也预示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逐渐向国际标准接轨。所谓工程教育认证,是实现工程学位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1]。工程教育认证的开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理念:成果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这些理念对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2]。其中,OBE已成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先进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并成功应用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因此,用OBE理念来引导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功能材料是指具有优异的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化学和生物学等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用于非承载目的之先进材料[3,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能源和信息成为当代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而功能材料是未来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功能材料在近数十年得到了高度重视,功能材料的种类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功能材料课程是学生了解当今各类先进功能材料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以材料的功能性为主线,围绕不同种类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阐述了功能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功能材料,结合不同类型功能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结构特点,进行功能材料的选择和优化设计。然而,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大量地将专业基础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这种被动式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存在很大弊端,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易造成缺乏独立思考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的能力。OBE理念的提出很好地贴合了功能材料课程的教学初衷。基于OBE理念,本文从分析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主要问题着手,提出了相应教学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

2教学大纲的重新制定

紧密围绕学生应该取得什么学习成果为主线,对国内开设本课程的学校进行广泛的调研,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学习。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趋势要求,对原教学大纲进行研究,保证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课程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本课程以材料的功能性为主线,阐述功能材料的组份、结构、性能、应用和发展方向。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功能材料,结合不同类型功能材料的物理性能和结构特点,进行功能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备初步的功能材料的设计能力。本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我们将其分为电、光和磁功能材料三个模块,按照不同模块、不同功能对于现有教学目标的支撑程度来进行切换。此外,紧跟科技步伐,新添加了新型功能材料模块进入教学体系,使得本专业人才更快更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3.1实例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功能材料”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各类功能材料在科学研究者的努力之下,日新月异。因此,在讲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新鲜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实例成为讲解对象,以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例如,我们举了济南南绕城高速的全国首条承载光伏路面能够实现电动汽车一边行驶一边充电的例子,解释了能实现能量存储就是利用了我们所学的光生伏特效应,并详细分析了储能的具体过程,引出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同时,在后续讲述磁性材料的同时,将其无线充电过程做了进一步解释。通过生活常见及实际生产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可以了解到功能材料无处不在,该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付诸实践的信心。

3.2翻转课堂,学生做主导

“功能材料”课程既重理论也重实际应用,内容涉及面广。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呈爆发式增长,每天都有大批量的新型功能材料被科学家创造出来。因此,我们在讲授一些书本上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功能材料的同时,还需要紧跟时代前沿,将新发明的功能材料及时介绍给学生,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4课时的反转课堂。采用“PPT分组讨论”教学方式,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对各类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该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教师、学生的双向互动,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过程中,我们围绕新型功能材料,由学生查找国内外最新文献,专题介绍不同类型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及应用。讨论流程如下:①小班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召集人,组织组内各角色分工;②在课堂讨论前,各组内部根据老师给出的课题先行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详细的探讨、磋商,最终将组内讨论过程、结果及主要观点制作成PPT;③“PPT”讨论过程:由小组选出的代表作主题发言,课题组其他成员辅助,剩余同学和教师进行提问和质疑;④授课教师针对研讨课题的角度、深度,课题组团队配合情况、发言者语言组织状况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总结;⑤讨论成绩分为学生打分和授课教师打分两部分。授课教师打分依照第④点进行,学生根据小组成员每次讨论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打分。翻转课堂过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和优势互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之间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动力,极大地符合OBE理念。

3.3引入企业导师,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功能材料课程是本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应用之间的桥梁,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笔者所在功能材料专业组建了以学术导师教学团队和社会导师团队相结合的“双导师团队”,给每位专业同学配备“双导师”,让每位学生在接受专业导师指导的同时,有社会导师进行相应指导。目前,本专业已有包括光电、新能源、磁性和陶瓷等领域精英的社会导师20余人。本着OBE理念,更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围绕专业建设的特点,将企业导师这一概念引入功能材料课程的课堂。在授课之余,每学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设以企业产品项目实施为主题的工程实践类讲座两次,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例如,20**年度我们邀请了千岛湖谷神能源公司研发部工程师来给学生讲解了锂离子电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未来竞争力等,带领学生对新能源领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促进了同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领域的渴望与向往。

3.4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大屏幕、计算机等设备结合各类办公软件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和传统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必不可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前文已提到,“功能材料”课程内容涵盖面广,包括光、电、磁等各类功能材料的制备、性能、机理及应用等方面。教学中仅依靠传统板书和课本的方式,无法吸引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当今社会信息如雨后春笋,功能材料日新月异,新型功能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性需结合图片和视频的方式才能更为完美地达到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思考能力。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突破传统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式。①避免对教材或教案的简单复制,使用简洁的文字替代繁琐冗长的文字说明。采用图片、动画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剖析,层层深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内容难点、重点进行理解和掌握。②从实际出发,多引入实例图片,激发学生创造性。教师在讲述不同材料的应用时,可选取相关领域最新应用图片进行展示,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信息。此外,教师要紧跟时事,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图片和视频信息。③注重PPT排版和配色的美观性。在多媒体的应用中,幻灯片的合理布局和色彩搭配需具备一定科学性,使得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还能享受到美好的视觉效果,从而更易激发教学过程中的抬头率,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4结语

成果导向以紧密围绕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呼应,对国内外未来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的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成果导向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我校功能材料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改变教学大纲,顺应工程认证的要求。实例教学、反转课堂、引入企业导师和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斌,曾美琴,胡仁宗,朱敏.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金属功能材料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75-77.

[2]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7-10.

[3]周馨我.功能材料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

[4]郭驾宇,沈杭燕,吕春菊,王疆锳.“功能材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4-5.

[5]王俊,*飞,苏娟,白玉.浅析多媒体在“功能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75-77.

作者:肖珍 王焕平 徐时清 单位: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篇5:初三新课程教学建议

  初三新课程的教学建议

  一、从20**年中考看明年命题趋向

  1.加强主观题内容的传授及训练;

  2.基础与能力兼顾,以考查各学科能力为主;

  夯实双基,强调能力立意。如果没有一定提理论基础,能力提高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对学科基础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另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考已不是以选拔性为主要目的考试,而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试卷命题以基础性为主,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不出繁、难、偏、怪试题,从这一点来说,也应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3.加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习惯、活学活用的能力。考试一般是以社会热点材料、考生身边的社会现象为题干,考核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观点、理论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考察考生对课标要求的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对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程度。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习惯和活学活用的能力,又能提高课堂的时鲜性,让课堂常新,竟跟时代命脉,提高应考能力。

  4.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

  5.在情境中运用学科知识;

  提高情景教学的实效性。初中新课程强调情景教学,从课程理念到教材编写无不反映了这一特点。在教学中,至少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效果好,课堂生动了、学生能积极参与了、问题意识强了、发言主动了;另一方面是基础知识感受深刻了、扎实了、运用学科语言思考问题和表达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考试的成绩提高了。因此我们在调动起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热爱学习的同时,更必须注意学生是否真正学习到应有的知识和得到了应有的能力,是否准确地掌握了我们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否真正学会了运用我们学科的知识和原理来思考和表达思想、解决问题。

  6.突出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强化六种意识

  1.强化人文关怀意识

  2.强化质量意识

  3.强化帮、带意识

  4.强化经验分享意识

  5.强化校内外教学资源整合意识

  6.强化学生心理的辅导和调控意识

  三、把握初三教学中的几个要点

  1.制订合理而全面的教学计划;

  2.熟悉并把握新教材;

  3.精心设计教学,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4.突出学生的动、知识的实、思维的活、方法的巧;

  5.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6.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几种状态;观察学生参与的思维状态;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质量;重视学生肢体语言的反馈;

  7.抓好初三教学质量应关注的要点

  目标→措施→落实(过程)→追踪→效率

  抓好能力;联系生活;突出语境;增强效率观念,强化实效性;

  思考:对不对、透不透、够不够

  培养良好习惯,掌握科学方法

  四、处理好初三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扎实基础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2.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

  3.处理好新课与复习课的关系

  4.处理好训练与评讲的关系

  练什么?练能力;练考点;练重点;练薄弱点;练习惯;

  评什么?评解题思路;评问题点(易错点);评学生需要点(薄弱点);评得分点;评本次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评归类的问题;

  怎么评?老师评;学生评;互动评;

  五、强化几个研究

  1.研究课标评价建议及考试说明,把握评价要求;

  2.研究考题,研究评分细则,把握评价趋向;

  3.研究学生,明确层次及存在的问题;

  4.加强备课组的研究,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六、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学生层次,把握好标高;重视巩固学额、切实导优辅差,全面提高各层次考生成绩。

  2.注意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

  3.注重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

  4.注意后期考场答题技巧的指导,强化得分意识;

  5.注意逐渐限制学生训练时间,增强学生答题的时间意识;

  6.注意学校与家长的紧密联系与配合;

  七、几点建议:

  1、根据往年效果来看,如果能过充分利用暑假,对初三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希望各位考生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2、尽量不要报大型辅导班(主要是针对性不强),许多学生报了之后,上课疲惫,精神恍惚,心情不佳,假期过得很累,而收获不大,失去整个假期的轻松学习、调整状态的意义。建议找个好老师,有针对性的辅导。一是查漏补缺,二是总结做题思路,三是开阔视野、接触中考试题,四是学习方法,五是树立学习的目标、增强学习的信心。

  3、暑期学习不应搞题海战术,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多总结做题思路,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开阔视野,主要是一些新题型。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