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工作报告 导航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报告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报告

  结合本校和数学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了“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子课题,围绕着问题这个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尝试、探索、修改和完善过程中,以完成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题的含义

  所谓“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是指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主动地感受问题、发现问题、自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感受问题、探究问题,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小学数学“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具有四个显著的本质特征:一是它强调学习的主体性。“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实验研究,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开始,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二是它强调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三是它强调学习的活动性。“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获得和应用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参与的时间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取新知识。四是它强调学习的策略性。“自主合作,解决问题”并不满足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应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创造性地挖掘问题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模式的提出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提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就是说不论师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都必须学会提出有现实意义和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地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多数采取注入式,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没有创设问题情境,没有提供给学生质疑机会,没有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学生根本没有问题意识,也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选择“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教学课题研究,为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

  三、选择该课题的理论依据(即遵循的原则)

  1、“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在教师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教学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的欲望。

  2、“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伯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提示认知对象内在规律,着重解决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3、“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探索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有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四、基本模式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是把问题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但这个教学基本程序相对稳定,并非一成不变,它具有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灵活调整,使之适应教学的动态性,以便于教师灵活运用。

  五、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没有问题的教学,在学生脑海里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也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本节课以“校园的早晨”引入新课,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让学生在画面中找角,学生亲身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的过程,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拉近了数学于生活间的距离。

  2、自主探究,分析问题

  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教学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问题的探究活动师分不开的,两者在教学中师辨证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过程是线索,探究是中心。过程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来龙去脉,展示、暴露数学思维活动及思维方式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获得恰恰是学生问题自主探究的基础。提出问题并不等于分析解决问题,还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研究信息、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应做到:

  ⑴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提供给学生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自由地活动,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本课通过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角的样子,有利于学生形成角的初步表象,同时,这样安排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

  ⑵创设一个实践活动环境。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新知。这节课通过折角、摸角、画角的动手操作活动,意在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角各部分的特点,比让老师讲,感受更深。

  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是思维的源泉,有了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知识展开问题化,就是将知识发生过程变成问题形式,利用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研究与探究,这就需要师生、生生间相互交流信息,尤其师让学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在分析和交流过程中去分析数

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探究比较角的大小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形象且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总结出比较角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说明哪个角大;并发现其中规律,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是由角的夹口大小决定的,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4、实践应用,深化问题

  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不仅巩固对所学新知的理解与掌握,还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达到求异创新。设计“数一数下面一共有几个角”的题型,通过对角的进一步认识,加强对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采编:www.pmceo.cOm

篇2:小学四年级(1-2)班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城北小学四年级(1-2)班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学生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四(1)、(2)共有学生97人,全部参加本次数学期末考试考,满分共4人,最低分学生成绩是6。四(1)共51人,平均分85.52分。四(2)班共46人,平均分82.29

  二、学生答题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试卷来看,本次期末试卷所考内容全面、灵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从“填一填(第4题2分,第6题5分,其余每格1分,共26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计算题(口算每题1分,共10粉,怎样简便怎样算每题3分共18分)、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分,并画出整个图形的面积3分(共6分),解决实际问题(4+6+4+6+7,共27分)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以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具体情况有第一大题填空:出错率最高的是第7题:用3厘米、7厘米和()厘米长的小棒能构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好几位孩子填上5厘米,说明孩子已经懂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出错原因是没有认真读题,关注到等腰三角形的“等腰”字样。出错率最高的是第8题,1千米67米=()千米。很明显,有部分同学是没有掌握好名数之间转化的方法,也有部分是没有清楚的知道各名数之间的进率,还有一位孩子竟然落题。第二大题选择题:7小题中第1题是关于观察物体的,第2题是关于运算定律的。第3、5题是关于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孩子出错率较高,在3和4之间的一位小数共有()个。A.10B. 9C.8孩子没有理解“之间”,故而选了A.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第6题是关于三角的特性。侧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考验孩子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数。第7题是关平均数的。我个人觉得此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合理。第三大题:计算题型经典,题量适中。在整张测试卷中失分率最高就是“怎样简便怎样算”了,有方法用错了,计算错了等等。第四大题:画一画此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学们做得都挺好。只是在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时部分孩子落写单位。第五大题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此题共5小题,知识覆盖较全。题型都是常见的,难度不大,题量也适中。其中第3小题具有灵活性,相对来说有难度,设计路程最短?画一画。有部分孩子没有画垂线的方法去完成,只是任意的过B点连线AB上的一点,这一题让孩子明白三角形ABC中过C点作BC的垂线段最短,也就是BC边上的高。

  三、对今后数学教学的建义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坚持锻炼,相信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所进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篇3:三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分析报告

  三年级数学下册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本次数学试卷题型多样,覆盖全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第五题的我会画也会算,考查了面积和周长的关系,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1、3、7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卷面分析

  数学试卷分为我会填、我会判、我会选、我会算、我会画也会算、我会解决问题共六道大题。概括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细化考察体系:本套试题考查面广,涉及知识点多,突出了教学重点,题量适中,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儿童心理,其中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是本次考察的重点。

  2.题型设计新颖,试题结构均衡:试题做到了计算技能考查与思维水平考查相结合。其中填空、选择、判断题重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注重了数学概念,思维方式,解题技巧的检测。而四、五、六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4.得分情况:两班参加考试的有82人,平均分为90分,优秀率为86%。其中100分有8人,90-99分以上的有53人,80-89分的有13人,70-79分的有3人,不及格的有4人。

  三、失分情况

  1.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

  2.我会判:共5题。是失分最多之处,就是孩子没有静下心好好审题的原因,或者就是因为语文水平没有过关,根本就是读不懂文字,而造成的错误。

  3.选择题:共5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

  4.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

  5.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6.解决问题:5大题。应用题做的比较好,有个别的学生则因漏写单位,计算错误而扣分。

  四、改进措施

  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

  4.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总之,这次考试成绩展示出了一定的成绩,也暴露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们会用心总结经验,以便教育出更优秀、更有能力的一代新人。

文章来自www.FDCEW.com

篇4: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报告

  本次期末考试,从内容上看,不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内容的考查;从形式上看,增加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题目,注重把“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考查。总体上来看:立足课本、关注过程、重视方法、体现应用、开放渗透、题量适当、难度适宜。

  一、考试情况:

  三年级人数43人,参加检测人数42人,1人请假。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平均分为90.1分,其中满分3人,90发以上35人,优秀率为88%,不及格2人,及格率为95.2%。从学生做题情况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二、试卷分析:

  1、基本概况

  试卷共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六个大题,其中所有计算题占24分、填空题占26分,判断题占10分,选择题占10分,操作题占3分、解决问题占27分。

  2、试题活而不偏,巧而不繁。

  试题的“难”并不是繁,“易”也不是死。题目出得活不活,不在于难度大小,而在于是否富有启发性,

  3、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从错题来看,具体情况有第一大题填空:出错率最高的是第,4题,原因可能是他们对知识点(除数比最大的余数大1)还没有掌握;第二大题判断题第5小题,被除数末尾有0,伤末尾也有一定有0,对一定理解错误。选择题中错误率最高的是4,5小题。学生对面积及数字搭配组合的知识点没有很好的理解……试卷中的题型也是教学中经常练习到的。题型新颖,灵活多变。理论联系实际是命题的一大原则,从试卷分析可以看出,许多试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注意了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将日常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不但有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成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思想教育。

  三、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 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程度不够。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对某些知识理解的准确性和运用的灵活性还有待于加强。其次学生书写习惯欠规范,计算准确性不高,个别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较多,计算能力较差。再次学生审题太马虎,个别学生不假思索便将答案写出

  2、教师方面 对待学困生缺乏情感倾注与沟通,每个知识点地落实和辅导不够。教材地发掘和拓展运用欠深度。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与实际运用忽视直观模型操作这一环节。不太注重数学概念的记忆、比较、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改进的措施

  针对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仔细的分析后,今后有如下打算。

  (1)、抓好常规的练习。一定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低,每个学生我们都要严格训练,特别是最基本的计算和概念的学习理解,

  (2)、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书写、计算时的验算、课内外作业的主动完成、做题时的细心、积极的思考。

  (3)、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只要是教材中的操作题都得让全体学生尝试操作,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归纳出结论,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扎实。

  总之,这份试卷充分发挥了试题的诊断性、激励性、导向性这三大功能,力图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考查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应用,努力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同时在试题创新上有所作为,既有意使用各种传统的题型,又适当采用新颖的题型。因此,命题反映了“立足教材基础,体现数学本质,注重思维品质,关注学生差异”的基本特点。

篇5:小学四年级下册(3-4)班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小学四年级下册(3-4)班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四(3)、(4)共有学生99人,全部参加本次数学期末考试考,满分共4人,最低分学生成绩是6。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班级 人数 总分 平均分 优秀率 合格率

  四(3) 51 4298 85.96 68% 94%

  四(4) 48 3969.5 82.7 68.8% 85.4%

  三、学生答题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试卷来看,本次期末试卷所考内容全面、灵活,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卷从“填一填、选择题、计算题、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分,并画出整个图形的面积3分,解决实际问题”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检测。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以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具体情况有第一大题:填空(第4题2分,第6题5分,其余每格1分,共26分)。出错率最高的是第7题:用3厘米、7厘米和()厘米长的小棒能构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好几位孩子填上5厘米,说明孩子已经懂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出错原因是没有认真读题,关注到等腰三角形的“等腰”字样。出错率最高的是第8题,1千米67米=()千米。很明显,有部分同学是没有掌握好名数之间转化的方法,也有部分是没有清楚的知道各名数之间的进率,还有一位孩子竟然落题。

  第二大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7小题中第1题是关于观察物体的,第2题是关于运算定律的。第3、5题是关于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孩子出错率较高,在3和4之间的一位小数共有()个。A.10B. 9C.8孩子没有理解“之间”,故而选了A.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第6题是关于三角的特性。侧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考验孩子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数。第7题是关平均数的。我个人觉得此题的知识覆盖面较合理。

  第三大题:计算(口算每题1分,共10粉,怎样简便怎样算每题3分共18分)题型经典,题量适中。在整张测试卷中失分率最高就是“怎样简便怎样算”了,有方法用错了,计算错了等等。

  第四大题:画一画(共6分)此题重在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学们做得都挺好。只是在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时部分孩子落写单位。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4+6+4+6+7,共27分)此题共5小题,知识覆盖较全。题型都是常见的,难度不大,题量也适中。其中第3小题具有灵活性,相对来说有难度,设计路程最短?画一画。有部分孩子没有画垂线的方法去完成,只是任意的过B点连线AB上的一点,这一题让孩子明白三角形ABC中过C点作BC的垂线段最短,也就是BC边上的高。

  四、对今后数学教学的建义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够细心,比较浮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坚持锻炼,相信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会有所进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尤其是检查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后进生的表现,做到每天都能落实好一项学习的任务,让他们学会学懂。培养好学困生的阅读和审题能力,让学困生的知识能够为他们自己所灵活运用。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抓好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完成量,及时查漏补缺,抓好待差生的转化工作。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