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心得体会 导航

《三毛文集》读书有感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7-04-27

  为了梦想,展翅飞翔

  ——《三毛文集》读书有感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婉转清亮的旋律似乎又在耳畔回响,我爱上《三毛文集》,只因为三毛的美丽善良、纯真率直,为了自我,全力坚守,为了梦想,展翅飞翔。

  依稀记得,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爸爸房间的大书柜勾起了我无穷的乐趣。我仰脸张望着那里面一本本透着清香的书,有点眼花缭乱,懵懵懂懂选了一本米黄色封皮,最不起眼的《三毛文集》,就是她开启了我的阅读之路。也许那时候真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看了里面描写的沙漠中的冒险,海边的奇遇,异域的风情,还有那哀伤的骆驼的眼泪,最后都化作了一个词“神秘”。那时的我真不懂得撒哈拉大沙漠的雄伟、壮观,也不懂得三毛一个弱女子为何要抛弃所有,跑到茫茫荒地去,更不懂得荷西为何要丢弃自己的梦想,跟随三毛一同去那没有人烟的大沙漠去……难道撒哈拉沙漠真的如此迷人吗?所有一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岁月流逝,一转眼几年过去。前年暑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床底拾起了已是伤痕累累、落满尘埃的《三毛文集》。它像一位陌生而熟悉的朋友,勾起我的情思。我轻轻掸掉上面的灰尘,小心地翻阅,一阵墨香扑鼻而来,那是一种久违的味道。此时的我已十四岁了,带着青涩的年华将再次阅读《三毛文集》。窗外和风吹拂,细雨飘飞,我伏案*,品读文集,沉醉其中,不时的为三毛的勇敢欢呼叫好,为三毛和荷西的探险惊奇担忧,为他们真挚的爱情祈祷祝福。冥冥之中,我对那遥远而又无比广阔的撒哈拉沙漠,产生了无比向往之情。三毛笔下的沙漠生活仿佛是一道美丽的彩虹,那些干燥贫穷的日子因她的存在而丰润富足,光鲜亮丽起来,最喜欢她在《白手起家》里的一句话:“我坐在这个鸟窝一样的吊篮中,感觉好似一个君王。”虽然我没有站在那浩瀚雄伟的非洲大地上,但我已体会到沙漠的瑰丽神奇,我知道了让三毛追寻沙漠的,是她心中亘古不变的梦想,我知道了让荷西抛弃自己所有去追随三毛的,是那坚贞不屈的爱情。

  撒哈拉沙漠是个不毛之地,是个使人干渴难熬的地方,三毛对它如此向往和迷恋,是因为在那里她可以坚守自我,追逐梦想。她以极大勇气和智慧行走在沙漠里,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浪漫的故事。她犹如开在沙漠里的繁花,绽放美丽,又如沙漠中的仙人掌,顽强吐翠。

  我轻轻合上书本,眺望窗外,依旧和风柔柔,细雨霏霏,我要像三毛那样坚守善良,守望坚强,我的梦想啊,早已插上翅膀飞向远方。

采编:www.pmceo.cOm

篇2:《文化苦旅》读书有感

  《文化苦旅》读书有感

  眼下,说盗版商最喜欢印的盗印书,《文化苦旅》首当其冲。今年,徐州第五届职工读书节,推荐书目中余秋雨的代表作《文化苦旅》历历在目,其历史价值,艺术魅力可见一斑。余秋雨不走寻常路,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全书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历代文人的人格构成。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扣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

  细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理。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纵横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让他的落笔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更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他的笔触时而小溪宛然,曲径通幽,《白发苏州》2500年历史上的苏州给人感觉过于阴柔,仿佛潮湿气候里纠结出一个浅酌低饮的姿态,如同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身着旗袍,半抱琵琶,在一低头的温柔里巧笑嫣然。她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承载了千古风流却依旧素雅,古典的表情里,如一个永不退色的媚眼,瘦弱的苏州让人怜惜。突然又十分奔放,气势磅礴,这位婉约的老者(苏州),也包含扞卫着真实与善良。那为万古祸水红颜的西施,玩世不恭却正气的唐伯虎,那嬉笑怒骂中点评了千秋红楼的金圣叹,……这些被世人贬评的才子佳人在苏州的怀抱中得到了孩儿般的呵护与溺爱。喊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更成苏州人的骄傲。

  然而,最让我触动的却是他那不羁的文思,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让人不禁折服。20**年,我逛过吴江同里古镇,也曾到过昆山周庄,欲笔录江南水乡,余秋雨的《江南小镇》是“圣经”,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我带进文化意识的河流,让我深思。如同余先生所言,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不屑于荣华,因此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在他的笔下,历史是那样的深邃苍凉,令人扼腕,他的散文时,往往总能读到到我们原来不曾意识到的东西……

  西方的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在读《文化苦旅》中,我仿佛在与余大师对话,他用他那渊博的学识,为我们讲述一个又一个沾有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的故事。看到书上一行行的文字,身临其境一般,一不小心就穿越时空,来到另一繁华世界。的确,余秋雨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余秋雨谈古论今,调侃现实准确地可怕。他写到:“几乎全国各地,对上海人都没有太好的评价。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同时,他又说:上海人的精明估算,反映在文化上,就体现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格局。上海文化人大多是比较现实的,不会对已逝的生活现象迷恋到执着的地步,总会酿发出一种突破意识和先锋意识。他们文化素养不低,有足够的能力涉足国内外高层文化领域。一褒一贬,把上海人活生生地勾画出来了,一张沪版的《清明上河图》。

  去年,江苏省人均阅读量只有7本书,低于全国水平,让号称文化大省的江苏人汗颜。“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当我们行走大江南北,长途跋涉的时候,行囊中《文化苦旅》应是必带之物吧。

篇3:《麦田守望者》读书有感

  《麦田的守望者》读书有感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太多的敏感、偏执、荒唐、颓废、甜蜜与欢乐,使日子变得寂寞又温暖。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色麦田中,我想起了一个曾经的坏孩子——霍尔顿。

  我有段时间总是那么烦躁,会因父母一句话而暴跳如雷,会因朋友的一个动作而伤心欲绝。后来我渐渐明白,那段时光,叫做青春。霍尔顿就是在那个时候突然闯进我的世界。他剪一个干净的水兵发型,却满头褐色乱发,邪邪的样子,有些迷人。

  霍尔顿读书的地方叫潘西,一个私立的贵族学校。在这之前他还上过艾尔敦·希尔斯学校。那儿有一个非常势力的校长名叫哈斯先生。到了星期天,哈斯先生见到开了汽车来接孩子的家长就跑来跑去和他们握手,要是学生的父母穿的粗俗又朴素,那老哈斯就只和他们握一下手,然后假惺惺一笑,接着就和别的父母去讲话。青春的日子里,快乐和痛苦很容易被放大,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总是会因为这点或那点而不满或愤怒。霍尔顿受不了这样的环境,于是选择了逃离,戴着自己的猎人帽拎着行李想要去往西部。

  在临走前,他想要再见见自己的妹妹菲苾。于是托人送去一张便条,约在博物馆旁边。过了好一会儿,菲苾终于来了,她拖着霍尔顿在胡敦读书时用的旧箱子装满了行李决心与哥哥一同离开。霍尔顿没办法,只好放弃了去西部。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叛逆霸道却一心想要离开,最后在种种的牵绊下放弃了目的。

  文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诶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我们可能很难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老师之口,但的的确确是这样,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力的伪君子,他们认为为了苟延残喘地活着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为了某种精神或理想的人是可笑的。就连孩子们读书,也是为了日后能买辆凯迪拉克之类的东西。霍尔顿曾经同妹妹说,他想要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一群小孩子。相信也有很多人拥有过类似的理想,只是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长大。长大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成为所谓的“成熟男人”,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是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但绝大多数人会为了生活背叛心灵。最后霍尔顿生了场大病进了医院,至于后来的事,无人知晓。于是留在书中的霍尔顿再也没有长大,我想他依然是那个天真的,单纯的“坏”孩子。

  成长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时候,懵懂的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不满和内心的小叛逆藏匿于心中;有时候,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恭维,学会了欺骗,学会了送给别人一个个假笑;有时候,为了追逐名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内心,封锁住心中真实的想法,用一份份赤裸裸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尽全力不让真实的内心显露于外。我们越是这样做,越是会发现——其实别人都在这么做。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象。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酒吧、卡拉OK、棋牌室开始人流如潮,网吧、游戏机房中学生不断……

  天啊!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新生力量,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从小我们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想当科学家、医生、护士、老师……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难道我们年轻人就该让生活变得如此混沌?是的,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他是青春期的少年代表,从他的经历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与家长的代沟,家长总希望他像哥哥一样可以成为出人头地的人,可是他的理想也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总认为霍尔顿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有自己的思想,在他那半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变得那样的细微渺小。

  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个是麦田,另一个就是那些中央公园南边的鸭子,有三次都出现过,开始还以为是作者实在是无聊,他老是问别人,中央公园的那些鸭子到了大冬天,都结冰了,会到哪里去呢?是自己飞走了,还是被卡车运走了?似乎是在说他和那些鸭子一样,无法适应环境,与社会格格不入。

  借书里的话,老实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几乎没有,我说的话并没有违心,虽然退过学,有好多的影子在里面,不过那些都很遥远了,这本书应该在我三年前看,现在我活的并不颓废,但还是为那个守望者而感动,相信很多人都喜欢那个理想,并向往着。

  守望是一种难得的情怀,一种勇气,一种姿势,又饱含着一份期待。我想这也是霍尔顿可爱的地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护一种美好这才是真正的大善良,这种大善良让霍尔顿在颓废中也显得那样的可爱,就像在一片沼泽地中让我们看到了闪光的美好的东西。

篇4:《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书感想

  要学会在逆境中保生存求发展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书感想

  本人积极参与了“职工读书月”活动,在推荐的众多书目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书名很醒目,一看便知道是一本非常励志的书。该书弘扬的是一种面对挫折、面对逆境、面对死亡永不言弃、矢志不移的精神,对即将关井闭坑的夹河人来说,正需要这种精神,激发企业发展正能量。

  书中讲的是在荒凉的沙漠里,屠夫、将军、作家、公务员、工程师和律师都在沙漠中迷了路,都想走出漫无边际的沙漠,于是他们就结伴而行。6人中,除了屠夫,其他的人都各有才华和地位,是最有可能走出沙漠存活下来的人,但在这艰险而漫长的旅途中,看似才华横溢的人都一个个长眠于沙漠中,最后只有屠夫一个人冲出了沙漠,获得了重生,也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为什么?因为与其他5人相比,他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徒步在漫无边际的沙漠里,如果没有意志和向往作为支撑,纵使拥有渊博的学识,也会葬身于沙漠。

  当前,面对矿井年底就要关井闭坑的实际,少数干部职工心灰意冷,工作心不在焉,担心以后还有没有岗,能不能有一官半职,整天工作松松垮垮、得过且过。全矿干部职工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资源开采型企业,关转是必由之路,今年不关明年也得关,就算西二采区打开了,五六年以后还得关。面对煤市经济的持续深度低迷,以及深部开采安全、成本带来的压力,打开西二采区已经不可能,否则亏损将会更多。与其在这里吃苦受累收入低,与其苟延残喘,不如华丽转身,尽快走出去实现转移发展,提高工资收入。要有一种积极的心态,消除“关井闭坑就是关门走人”的认识误区,树立“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的思想,积极向外出创业的先进典型学习,参与到外出创业的队伍中。

  残酷的现实就像沙漠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深陷其中。必须有屠夫一样的精神,学会在逆境中保生存求发展。夹河的出路在外面,必须举全矿之力,抓好新项目的接替,确保年底前落实好接替矿井,稳定干部职工思想;从现在就着手考虑年底矿井关转的总体部署,包括队伍分流、人员安置、闲置物资处理和工广规划等工作,实现安全有序转移。加强形势任务教育,破除看摊守业思想,把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矿党政决策部署上来,越是矿井关转时期,越要履职尽责,努力抓好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和谐稳定等工作,努力实现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转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强化新时期徐矿文化在异地的贯彻落实,使之融入到异地制度建设、现场管理、人才培养等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成为引领发展的“风向标”,成为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要持续开展好异地创业职工帮扶活动,实行结对子帮扶,真诚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解除广大异地创业职工的后顾之忧。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企业和人生的低谷,如果我们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必然死路一条,若能保持一颗坚强不屈的心,与逆境抗衡,也许会迎来事业的转机。

篇5:用爱铸就中国梦:《平凡世界》读书感触

  用爱铸就“中国梦”--《平凡的世界》读书感触

  闲暇之余,有机会读到《平凡的世界》,结合个人教学生涯,感触颇深。

  记得文中有这样一句“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我喜欢上教师职业,来源于我的父亲,因为他就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好教师。虽然他已经去世很久了,但那些同事和教过的学生们提起他,依然充满感激和怀念。他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甘做人梯的好品德让我继续去做他没有完成的事业,把我的爱传递给我的学生们。

  在我看来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当我从事教育的第一天起,我就暗暗发誓,用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用无私的爱去教育和关爱学生,就像父亲当年做的一样。

  为了我教的孩子们,我很多时候不能回去照顾年幼的女儿,心里很惭愧。有次女儿打电话给我:“妈妈,你只顾得自己的学生,不要你的女儿了吗?”我听了心如刀绞,却又不能丢下那一个个可爱的学生,只有愧对女儿,愧对家庭。

  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我深知爱也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句话果然不假,学生们很多时候都在模仿老师的言行。记得有一年,我教的有个学生叫孙国强,他非常调皮,经常惹他的女同桌哭。我通过调查知道,他母亲离家出走多年,和父亲相依为命。他父亲成天忙生计,哪有时间照顾他呢,结果造成了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放学后,我决定亲自去他家一趟。他很不情愿地带着我,快走到他家的时候,他突然大跑开,玩起了失踪。我没有怪他,依然到了他家。家徒四壁,大门都要散架了,院落里一片狼藉,我说不出的心酸。一不做二不休,把他家收拾好。我在他家扫地洗刷半个多小时的时候,突然看到一双含泪的小眼睛在门口偷看我,原来是孙国强。我把他拉进院子,他红着脸低着头说:“老师你真像我的妈妈,我不惹你生气了。”听到这话,我所有的辛苦都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后来,孙国强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开始团结同学,处处替他人着想。很快由一个后进生变成了优秀生。他现在已经上初三了,成绩非常棒。去年教师节他送我一张卡片,说长大了想做我这样的老师。我不由得笑了。有的人笑我,这样对学生值得吗?他们长大后早把你忘到九霄云外了。我微微一笑,因为他们不明白,老师肩膀上担起的不是一个学生的今天,而是担着很多学生的未来,这种责任之重重于泰山!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同时,爱还是一种坚守,无怨无悔。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我从教转眼十多年了,很多不在教育战线的同学都腰缠万贯,而我依然清贫固守在三尺讲台。再瞧瞧身边那些在教育战线呕心沥血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时青丝已变成白发,带走的除了满箱的教案,剩下的却只有两袖清风。每当这样的时候,我彷徨,我疑惑,也曾动摇:曾令我魂牵梦绕的选择是否正确?我是否真的会无怨无悔走完这一生呢?当我看了那么多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读了那么多教师的爱与人生,特别是大地震中教师的感人场面,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这样做,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们,我想这就是教师的爱与责任吧。孩子们都是一个个希望,无论他们将来成功与否,我扪心自问,无愧于心。

  现在我依然和孩子们一起奔跑在追梦的路上,用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和他们一起为伟大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