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北京建筑批判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9

北京建筑批判(一) 北京五大争议建筑

XX纪念堂:长官意志的幽默范例

选址是否草率?当初曾有几个提议:

1.*城楼。因为北京是中国的心脏,*是北京的心脏,心脏的心脏,喻示XX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2.香山。南京中山陵般有着长长甬道的陵墓。

*广场明显给人以尴尬的联想。 这是明代大明门(清代更名为“大清门”)的旧址,在封建王朝的“国门”上建陵,略有历史常识的人都将啼笑皆非。另外,为建陵墓,原广场南侧环境幽雅的绿草古树被毁,令人心痛。今天的广场上,绿化不足仍被视为缺憾。

设计方案荒唐,XX纪念堂的基本造型与美国林肯纪念堂极为相似。

东方广场:权力与利益的完美结合

投资20亿美元,号称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 距*仅1200米,东长安街,王府井南口,可能是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一个地块 ,在1992年归李嘉诚。近500米长、200米宽,有78米之高,超限高一倍。极大威胁古都风貌,势压故宫,也让38.29米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变成小可怜。当时北京市长陈希同亲自批准了由投资方提出的方案。东方广场还隐含的观念之争是:究竟什么是现代化?陈希同:专家们没有跟上北京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步伐。

现代化不只是高楼大厦的排列组合。恰恰因为现代建筑已很难做出民族特色,古城才愈显其珍贵。1995年陈希同离职。东方广场工程暂停进行方案修改。1997年8月重新开工。修改后的方案仅靠近故宫一侧减了两层,以示尊重规划要求:“旧城要保持舒缓开阔的空间格局:由内向外局部提高建筑层数”。 1999年7月的北京晚报已称其“将为北京添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有一家周刊说它是“长安街上的一颗明珠”。

北京西客站:失败的复古

建筑面积130万m2,京九铁路终点站,号称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工程。小亭子造价是8000万元。西客站的另一个争议之处:任务书的提出是否先天不足?超规模设点是大忌,交通建筑首先应保证让人流迅速抵离。“最大”并不值得骄傲,“好用”才是真的。北京站设计时期,就有专家提出:太大,宜分散。而今天而西客站是北京站的7倍!为突 出“门”的造型,追求对称、堂皇,站内除已有的庞大复杂的流线,还设置了许多不相干的内容以撑大站房体量,还有吸引人流的大型商场。建成后让人拎着行李晕头转向。施工质量也有问题。华而不实、大而无当、费而不惠 ,三条,它都占全了。

凯旋大厦: 新殖民主义

凯旋大厦自称“中国的凡尔赛宫 ”。挤占了动物园绿地。

一:这是不是欧式建筑?西方古典建筑有严格的法式,对整体和局部的尺度、比例、形状等都有严格规定,偏离了,反不美。这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常识。
二:为什么做欧式建筑?用小亭子和大屋顶夺回古都风貌幼稚,但至少还意识到北京作为古都的特殊性,而今天的洋古典,连这点幼稚都没有。 许多年前,很多租界模仿欧美,大量建造这样的“欧洲古典式”建筑,梁思成先生曾感“痛心”,因为其背景是“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后”。如今的“欧式建筑”意味着什么?“难以根除的殖民主义的奴性 。”建筑评论家陈志华说。

香山饭店:朴实的奢华

选址:建筑师终于选定了幽雅的香山。批评者认为:

1.景旅游区不适宜建旅馆。 在完整的旅游区内划出禁区,少数人霸景。
2.香山客源:游北京住香山不方便;若看香山,一天足矣,无须住宿。

规划:建筑师精心布局,尽量保存利用风景园林。批评者说:毕竟还是拆了金代的花园 ,砍了176棵300多岁的老松树。

建筑:大胆探索现代建筑与民族传统结合之路,借鉴步移景易的江南园林的平面布局与以往总在立面屋顶戴帽子的“民族形式”迥然不同。批评者说:平面铺得太大,不适合旅馆建筑。客人出来拐两个弯就迷路。

装饰:青砖贴面、卵石铺地,朴实的建筑细腻优美。 批评者说:磨砖对缝的青砖每块十元。观赏石从云南石林弄来。到山东长岛挑选的颜色、直径都一样铺地卵石,运到北京后,一个的价钱相当于一个鸡蛋。

劳伦斯哈普林在台北演讲前的一段话:我不希望你们记笔记,因为我所说的与我所做的都发生在另外一个与你们经济社会结构完全不同的世界,根本就没有抄袭与模仿的价值。

关于贝大师,还有这样一件事:20年前,贝提议不要在紫禁城附近修建高层建筑,为此,

他特地选在香山盖饭店;20年后,他亲手设计了一座靠近故宫的高层写字楼。

北京建筑批判(二) 限高和城市规划

50年前,北京城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中世纪都城,按照《考工记》规划建设。北京在“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间挣扎。结果,古都风貌逐渐遭高楼大厦凌迟,“历史文化名城”变成“历史文化名块”。恰恰是在近年制订了详细保护规划之后,古都反而遭受了大规模的拆改。 北京市最早出台保护旧城的规定是在1985年:确定旧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对景观走廊和传统风貌街区进行保护。在这个方案中,王府井地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1991年—20**年 总体规划再次明确了“保护”要求,提出“以故宫、皇城为中心,分层次控制建筑高度。 旧城要保持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由内向外逐步提高建筑层数”。 如果照此实施,尽管经历了1949年后拆牌楼、城墙 、古建筑等磨难,旧城的基本格局还保存得相当完整。除了50年代的十大建筑和长安街和几个部委的办公楼,旧城里基本没建大房子。紫禁城外仍舒缓开阔。 1990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危旧房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房地产开发商参与政府的“安危解困”。各区提高建筑容积率去争取开发商投资。最需要改造的房子没人理睬,首先被拆掉的倒有王府和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因为它们地段好、人口少、拆迁费用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顺成郡王府拆掉了,最具规模、最豪华的清代私宅“那家花园”拆掉了。旧城建筑高度控制几乎全线突破。距故宫仅500米处,东方广场还是盖起来了,同时流传下来的是当时北京市负责人的那句名言:谁反对,谁退休。王府井路口东南角,“光彩大厦”将比东方广场还高。 古都风貌的消逝只是一方面。过高的容积率又给城市交通、环境和防灾留下了难以克服的后遗症。拆房建高楼,楼高车必多,车多再修路、路边又盖楼,旧城陷入了“水多加面, 面多加水”的恶性循环。

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控制本来是政府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现在为了眼前的利益把它放弃了,一味迎合开发商的利益 ,这样的实际受开发商控制、为开发商利润服务的旧城改造,其结果不仅不能缓解原有的矛盾,反而只能使环境和交通等状况恶化的大城市病更为加重。

一条街道:混乱的表达

如果以丧失古都风貌为代价,真能收获优美的现代化环境,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首先不可思议的做法是一边“拆”着一边“夺”。新的形式主义流行病是:洋古典。

看看旧城内北京的两大建筑群。

东长安街:交通部紫铜色的办公楼,在“夺回古都风貌”时期出现的伪古典,大屋顶,戏语是“交通部盖大庙”。淡绿色的全国妇联办公楼倒是曲线玲珑,顶着同样不小的屋顶,依偎在交通部雄浑身影西侧。恒基中心是夺风之后的新时髦:洋风建筑。 从北京站一直铺陈到长安街的体量臃肿如恐龙,方锥型顶部用意不明。现代派的国际饭店名列80年代十大建筑,如今身处尴尬所在,令人同情。

西城金融街,金融街上黑色的建设银行、青色的投资广场、五花的通泰大厦、银 色的工商银行……它们虽然拥挤在一起,但各说各话的杂乱程度令人目瞪口呆,似乎每栋 楼都在大喊:向我看!而我们看到的只是业主们“露露脸儿、摆摆谱儿”的浮躁心态。“这是北京建筑形象不佳的重要因素。建筑首先应与总体的环境气氛协调。走在街上,尤其是现在有汽车,人们看的是整条街而不是单体建筑。”绝大部分房子还是平凡中又很耐看,细部很精心的建筑,才能获得城市的整体美感。 经常被专家提及的例子是巴黎的香榭里榭大街,街旁的建筑外观、比例、颜色都差不多, 单独看某座建筑可能并不精彩,整个街道却是丰富、严整而有秩序。

旧城内平安大街经过了城市设计。与长安街相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专家的建议下有关部门作出“平安大街沿线不搞房地产开发”的承诺,然而几公里长的街道两侧,匆匆草就的仿古小房子如电影布景般惊人相似,只能令人想到一个词:众蚁排衙。人们只能看路牌而无法从街景辨别所处方位。

一座建筑:多数建筑师对观众评选的“十佳”之类不以为意:这是儿戏。因为如何评论建筑,多数人不得要领。这叫“外行领导内行”。儿童剧场,大门紧贴着车流繁忙的大街。每到演出散场,孩子们都很兴奋,到此时,带队的老师紧张。当初建筑师是在大门和大街之间留了一段隔离带的。审图时,公安部门坚决反对:万一有首长到剧场来,走这一段隔离带,谁保证安全?

国家大剧院,至今有建筑师对国家大剧院的任务书存疑:是否一定要投资35.5个亿,盖个包容四个剧场的大房子?以目前中央歌剧舞剧院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每年在京演出总共不超过50场的现状,将来拿什么来充实四个剧场每年300场的演出任务?会不会是“外面金煌、内里空空荡荡”?将来文化事业巨大发展、四个剧场演出空前繁忙,到时停车场600辆车又该如何疏导?评价一座建筑是否成功首先看项目提得合理不合理,适用不适用。盖房子就象做衣裳,要量体裁衣。

老板用形式包装商品,长官用形式包装政绩。“我连建筑的颜色都确定不了。”长安街边一栋著名银行 的设计者说。这类事情不奇怪。即使图纸完成,施工时都可能再被添加削减。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有几个中国建筑师能象美国 SOM事务所那样,在被问及“若有机会是否会设计东方广场”

时义正辞严地答一句“NO”?建筑是社会的编年史,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建筑。从好大喜功的西客站,到急功近利的东方广场,再有比富竞奢的“中国凡尔赛宫”,无不在提醒:我们没有健全的法制程序,没有尊重知识的习惯,没有起码的美学基础——我们欠缺的太多。

北京建筑批判(三)北京建筑50年回顾

立国之初:落败的梁陈方案:1953年因交通问题引发牌楼拆迁论战,周恩来总理亲自做梁思成的工作,梁以诗意的语言描述夕阳西下西山景色中历代帝王庙前的一对牌楼,总理答: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0年代两次批判与十大建筑:经济水平所限,50年代初的建筑特点是重视功能、朴实无华,砖木结构居多。有些重点建筑物,由有经验的建筑师设计,在风格上有所追求,一类是复古主义,另一类采用现代派的手法和样式,如和平宾馆。

1952年,批判开始,重视实用和功能、不加装饰的建筑都被认为是受资本主义影响的“结构主义”作品。为追随苏联提出的“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复古之风逐渐加强。甚至出现了大屋顶的仓库和监狱、琉璃瓦的洗衣间和厨房。 1955年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反对建筑中的浪费现象。建筑界开始针对“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批判,大屋顶成为浪费的典型。前两年建成的几栋“大屋顶”式建筑如友谊宾馆成了反面活证,西郊三里河一带盖到大半的“四部一会” 办公楼由此成了一半是大屋顶、一半是平顶的样子,保持至今。之后出现过于节俭的倾向使公共建筑内部设备和外部装修被减至最低。新住宅的标准“窄、小、低、薄”。一批中小学没有屋檐,也不做女儿墙,被称做“削鼻子”、“削耳朵”。竹筋混凝土和芦苇拱被当作先进技术推广。三年后大跃进放出的卫星使决策者认为:“鸡蛋吃不完、牛奶喝不完、人人穿狐皮袍子过 冬的共产主义”指日可待。十周年国庆工程决定上马。十年大庆,将邀请数千名外宾和华侨参加,不但社会主义国家要来人,资本主义国家也要来人。“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作出回答!”这是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当时北京市副市长万里的讲话。反对浪费的大屋顶的框框取消了,政治批判后噤若寒蝉的建筑师们又被鼓励“讲究美观、大胆 创新、不拘一格”、“古今中外、一切精华,皆为我用”。 仅*广场的规划设计竞赛,全国1000多名建筑师、艺术家和年轻大学生参加。十大建 筑风格一般很浮夸,为追求体量可以随意增多面积,多采用对称格局、威严壮丽、气势高傲。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采用了欧洲古典式立柱,但内部和外部装饰采用的 是民族建筑手法。民族文化宫、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干脆直接顶上了几年前还被 批判的中式屋顶。十大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仅仅用了十个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明显违反 设计和施工的科学规律,设计、施工的粗糙在所难免。 必须提及的是:为支持北京耗资巨大的十大建筑,全国基本建设延缓。包括国家大剧院在内的四座科技文化类建筑最终还是因为缺乏资金而停建。随后中国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 建筑界的绚烂也转瞬即逝。

60年代,干打垒与拆城墙*时期:北京市规划部门被撤消,设计部门被打散,设计人员被下放到建筑工地劳动改造思想。 大型公共建筑基本停止,胡同里的变化悄然开始,贯彻“干打垒”精神的简易楼越来越多 。——所谓简易楼,就是由破平房改建成的既不适用、又不安全更谈不上美观的二、三层 楼房低标准楼房。由于没有规划,不少地方的简易楼建得横七竖八,堵胡同、断交通, 进不来车、排不出水。现在数十万平方米的简易楼已普遍成为各区的包袱。 拆城墙和修地铁是那时唯一的大型工程。城墙的命运早在50年代就被决定了,激烈的城墙存废之争,梁思成“城墙花园”的构想没能阻止有关部门1958年作出“城墙、坛墙一律拆 除”的决定。60年代拆城墙付诸行动后有了二环路和环线地铁。所幸周总理的关照下,正阳门和前门箭楼得以保留,*结束尚未及拆除的德胜门箭楼也幸免于难。出于战备考虑而修建的地铁,今天成了北京交通的大动脉。当时考虑不周之处也已显现:由于地铁埋深太浅,给今天的市政管线铺设带来诸多困难。

70年代,住宅楼与大杂院:70年代的北京建筑是大量住宅,他们以空前未有的规模,见缝插针地存在,城市的底色变得有些含混。今天这些清水砖墙的单元楼和大板楼还随处可见。 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城市人口激增。背景是三个“返回”:被下放至农村“五七”干校改 造思想的大批干部返回,为备战而外迁至三线的大批企事业单位和科研单位返回,70年代 末携家带口涌回城的则是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们。 “允许各单位在自己的用地内挖潜建楼,以解住宅紧张之困”,1974年开始一直实行到80 年代的这项政策今天看来过于轻率:城市布局被搞乱,中小学操场被挤占,煤球场里也建 了住宅,旧城的空地被挖光用尽,密度较稀的王府、好四合院开始遭到破坏;生活服务设 施和城市基础设施无人投资;旧城平缓开阔的空间、绿树成荫的环境被大量出现的楼房分 割包围。70年代末在前三门大街修建的一长川串火柴盒式的高层建筑让许多人一下子有了 置身于水泥森林中的陌生感。民间评语是:拆了小城墙、盖起大城墙。 70年代后期的另一项政策则给四合院带来了灾难。“允许在四合院住宅内推出一点、接长 一点、扩大一点以解燃眉之急”,本来在50年代急于改造旧城思想的支配下,就已导致房 屋失修失养,这次无节制的“推、接、扩”终于使旧城本来还规矩的四合院普遍变成了大 杂院。 两项政策执行的结果:好房有人拆、破房无人改,城市越改越破败。

&nb

sp;80年代,大酒店与写字楼:80年代值得一提的首先是这样两件事:一是对北京旧城的态度,从50年代的“改”,变为 80年代的“保”。北京市总体规划确定了旧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提出了对景观走廊和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另一件事是《城市规划法 》实施。 建筑与经济的兴衰密不可分,与50年代注重“庄严宏伟”的纪念性风格不同,这个时期的北京建筑开始有了商业气息。由于外商、华侨来华投资、旅游、探亲人数的增多,80年代 国内开始出现大量的星级酒店。国内第一座广州的白天鹅酒店被誉为创举,轻松拿了那年建筑设计的大奖。北京的第一家外资酒店是建国饭店,参考美国一家汽车旅馆设计 。随着外企的增多,北京又出现了写字楼。建国门东边棕色塔楼的中信大厦出现较早,被戏称“巧克力冰棍”。随后长富宫、赛特,旧城外出现了一个商务化的时尚所在。 几代的国际建筑文化同时涌进了中国,在中国建筑师特别是中青年建筑师间引起了混杂的反响,建筑创作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性和多样性,也免不了出现饥不择食和生搬硬套的早期痕迹。 1988年,一次北京市民投票活动选出了80年代十大建筑,借鉴了民族形式的北京图书馆新 馆名列榜首,另外入选的建筑风格各异。旧城外长城饭店、国际展览中心等现代派建筑热烈地表达着一个历经沧桑的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渴望。 80年代末的亚运会工程再次挑起了北京人昂扬的热情,在北郊修建的这座庞大的体育城, 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新北京的标志。

90年代,在尴尬与混乱中前行: 1990年,北京市政府做出了“危旧房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决定。在房地产开发中,旧城建筑高度控制几乎全线突破。古都风貌如何保护?北京城,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编辑:www.pmceo.Com

篇2:当代中国建筑艺术

  关于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发展史,目前还正在总结和研究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要比较确切地描述它,可能还要有一段回顾的时间。据笔者的意见,大致说来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以前,创作方法以复古主义为主导;第二阶段为50年代至60年代中,是对复古主义的一种不完全恰当的纠正,可称之为简约化时期;第三阶段为60年代中和整个70年代,即所谓“*”和它的影响时期,建筑艺术创作被错误地引上了一条“政治化”的道路,可称之为庸俗政治论时期;第四阶段从80年代开始至今,以中国进入新时期为契机,建筑艺术创作才步上了一条健康的道路,可称之为多元建筑论时期。

  复古主义可以说是此前“民族形式”建筑运动的延续,其主张大致是希望将狭义的“民族形式”即传统建筑样式赋予新建筑,而甚少顾及新建筑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它的一个值得肯定的思想基础是“中华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事实对爱国建筑师所起的激励作用,但“建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物,企图将曾适用于木结构和手业操作方式建造的宫殿、庙宇等样式硬加在功能、材料、结构、施工方法及人们的审美情趣都与之大不相同新建筑上面,肯定是一条岐途。复古主义曾经盛行的外部条件则是当时倡导的学习苏联的运动,当时的苏联建筑正是走在复古主义的道路上。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如北京西颐宾馆、重庆人民大会堂、长春“地质宫”、北京三里河“四部一会”办公楼等。它们大都有一个庞大的有如宫殿的大屋顶,覆盖着彩色琉璃瓦,檐下布满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斗拱,所有钢筋混凝土梁和柱都模仿木结构构件,其上满绘彩画,门窗也是古代木门窗的式样。

  由于复古主义建筑的昂贵造价,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仍十分困难之特别不合时宜,很快就引起了注意并加以纠正。但这种纠正却相当缺乏理论深度,多半只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行为,必然导致了简约化的出现。简约化的关键词是节约,显然有它的合理性,但过于片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一时间,似乎节约造价成了一切,建筑师的工作就像是在制造一件普通工业产品一样,放弃了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追求。

  但在这段时期,因着国庆十周年的庆典,以北京为中心,也一度出现过一段对建筑艺术价值的肯定与追求,其代表性作品如北京国庆十大工程中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北京火车站、农业展览馆和中国美术馆,以及*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它们的处理方式多半是在建筑上集中置放一个或数个缩小了的宫殿式屋顶,或者采用平顶,虽然也采用了琉璃,造型和装饰都有所简化和创新,代表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但这几个作品只能算作是特例,而且基本上仍是折衷主义手法,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多数作品仍是比较平庸的。

  在“*”时期,与中国其他领域所受到的破坏一样,建筑创作也受到了极大摧残,被十分不恰当地要求必须体现某种被歪曲和吹胀了的“政治”概念,于是在各地兴建的所谓“万岁馆”、城市中心广场或其他城市标志性建筑中,就出现了可称之为政治具象象征主义或抽象象征主义,以及无原则的模仿北京国庆十大建筑等的“创作方法”。

  庸俗政治论毫无群众基础,随着“*”的结束,也迅速被抛弃。

  从以上事实,可以深切体会到宏观文化环境对于建筑艺术的健康发展是何等重要。这些观念并不相同,有些还尖锐对立,但可以认为,它们都同属于一元建筑观念,即不是片面地强调建筑的这一个侧面就是片面地强调另一个侧面,总是不能认识到建筑的矛盾复杂性也即多元性的基本性质。而且所强调的一元不是被极化就是被扭曲,终于也不能成为多元论建筑论中的一个正常的构成。

  从80年代开始,由于gg开放的不可逆转,促成了思想的活跃,关于人的价值的全面思考,关于传统的再认识,关于几十年所走道路的反思,以及中外文化和思想的交流,美学热、文化热的兴起,还有建筑创作任务的空前规模,都推动了建筑理论的加速发展,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建筑多元论的崛起。这是中国历史从未出现过的局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已深切认识到,建筑艺术应该与时代紧密同步,应该立足于中国现代生活的坚实土壤上,坚持创造既具有时代特色同时又具有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文化。“中国”是对应于异域而言的,基于共时性的理由,其中就不能不包含那些可以吸收为自己一部分的因素,这部分因素,就既是异域的,也是中国的。同样,“现代”是针对过去而言的,基于历时性的理由,也不可能不包含那些可以溶化为自身一部分的因素,这部分因素,就既是传统的,也同时是现代的。所以,立足于中国现代,既包含“中国现代”本体生发出来的活力,也包含可以为它接纳的异域和传统。这个“包含”,就不是全盘照搬,既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全面复古,而是以之为营养,作出自己的创造。

  80年代以来的大量作品正是建筑艺术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的最好证明。这些优秀作品又可以有多种创作方法,既有侧重于从传统吸取营养,开拓出具有时代感的作品,也有侧重于从异域借鉴灵感,转化为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建筑艺术家所取的态度是从自身出发,不拘一格,古今中外皆为我用。所有这些作品,如果要用几个字或称“流派”来概括,大致可划分为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新民族主义和本土现代主义几种。

  古风主义是一种特殊情况下更多借鉴传统建筑外部形象的严肃创造,几乎全是在名胜之地原有古代建筑已毁,作为旅游建筑重建或新建的,如武昌黄鹤楼、南京夫子庙与秦淮河、北京琉璃厂文化街、天津天妃宫文化街等。旅游有它的特殊要求,如需要文化品位,触发思古之幽情,所以,作为一种特殊创作方式,古风主义并不是复古。

  黄鹤楼历史悠久,是武汉三镇的标志,最后一次毁于本世纪初,有重建的理由。新黄鹤楼基本按照人们记忆犹新造型也比较成功的清代黄鹤楼重建,层数从三层加到五层,气势更大,周围布置成民俗文化旅游公园,已成为武汉游客必到之处。

>  新古典主义对传统建筑的外部形象有更多改造,侧重于借鉴其神态意趣的一种创作,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山东曲阜阙里宾舍、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北京西客站等。这些作品对传统是以借鉴而不是以模仿为主,本身也不是被毁古建筑的重建,多因处在著名古建筑附近而采取的一种协调的处理手法,或建筑本身的性质要求人们更多地联想起传统文化。

  如阙里宾舍紧邻在曲阜孔庙之东、衍圣公府之南,它就不能只突出自己,而应该与这两座著名古建筑群协调,体量不能太高太大,色彩不能过于鲜明,形象更要与原有古建筑呼应对话。其实阙里宾舍也并不缺乏新意,如它的空间系列,就借鉴了国外共享空间公共大厅的观念,采取自由式平面布局,又以水面、庭园和细部及其他环境艺术作品构成和谐的整体,显示了时代的追求。它的典雅、温文、古朴的高尚文化格调更令人难忘。

  陕西是在汉唐时代演出了多少壮阔史剧的地方,唐代是中国艺术史的发展高峰,陕西历史博物馆主要借鉴唐代建筑形象并加以改造和简化,显得气度不凡,雍容大度,明朗而简洁。传统中往往也有许多很符合现代观念的东西,越古的也可能越现代。

  雨花台纪念馆虽然是全对称的构图,但仍有明显新意,采用了简化了的古典建筑重檐庑殿屋顶,米色的外墙,只缀以少量纯白,性格庄重、沉静,纪念性十分突出。

  北京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首都,现在仍保留有大量优秀的古建筑,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透出浓郁的古都气息。所以,在作为北京的大门甚至中国的大门的西客站,更多借鉴传统建筑形象,给到达这一古都的中外旅客一个强烈的第一印象,是有充分理由的。西客站座南向北,以北立面为正面,常处于逆光之中,为减轻大片逆光面不可免地会产生的朦胧而沉重的印象,立面处理更强调天际轮廓线的高低错落,在正中开了一个大空洞,显得比较通透,又寓意为“大门”,构思是成功的。

  新乡土主义另辟蹊径,不是向以宫殿庙宇的传统主流而转向地方民间建筑采撷精英,其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具有浓厚的闽北民居风味的福建武夷山庄宾馆、具有皖南民居特色的黄山云谷山庄宾馆、呈现河西土堡式民居风貌的甘肃敦煌航站楼等。

  它们同样也不缺乏时代气息,在单体,都对传统手法了大胆的改造;在群体,更是灵活之至,为小小民居所未曾有。例如敦煌航站楼,由一个方形旅客厅、一座圆形综合楼联以塔台组成。方厅借鉴河西以高外墙封闭,隔绝严酷气候称为“庄窠”的土堡式民居,也围以高墙,墙面全刷土色,以许多不规则排列的浅龛暗喻莫高窟,性格凝重厚实。方厅内有天井,植花通水。圆楼白色,呈螺旋上升动势,与高耸的圆形塔台相接,引起升空的联想。“天圆地方”,也切合航站楼的主题。

  新民族主义是指80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兴起的带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创作,代表作如乌鲁木齐新疆迎宾馆、新疆人民大会堂、西藏拉萨饭店和云南西双版纳体育馆方案等。

  新疆迎宾馆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十分鲜明,也很细腻,又十分现代化。室外那一对喇叭形的冷却水塔高高耸立,内轮廓组合成尖拱,表面嵌砌来自维吾尔石膏花饰意匠的花格,造型秀雅而富特色,标志性很强。根据地区气候较冷,绿化期短的情况,在二层设置了室内花园。新疆人民大会堂的转角塔柱是体现性格的点睛之笔,那是礼拜寺叫经塔的简化变形,内部是管道井。

  拉萨饭店也是很好的作品,抓住西藏传统建筑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重视简单团块体量的组合,意在传神。庭园小品和室内装修与传统有更多形似,浓烈而鲜丽。

  西双版纳体育馆在体育馆和傣传统竹楼之间找到了结合点,无疑是形象很美的作品,功能也很合理。看台外侧的“干阑”楼面是开敞的休息平台,凹曲的大屋顶与竹楼屋顶声气相通,明显具有傣乡风情。傣族传统建筑风格倾向于开朗、轻灵、秀丽,体育馆敏感地抓住了这一点。

  本土现代主义是采用得更加普遍的方法。如果说,古风主义、新古典主义、新乡土主义和新民族主义的创作多少都带有些特殊的性质,使它们与传统的联系更富有内在的有机性,那么,在更多情况下,建筑却不一定和传统有那么明显的直接的关系。虽然如此,这类建筑的优秀作品仍然是从中国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建筑师仍然没有忘记使它们在多元创造中赋予作品以鲜明的时代感与中国气派。之所以冠以“本土”二字,是因为它们与西方正统现代主义有所不同,是中国式的现代。

  这样的优秀作品也不少,如具有强烈时代活力同时又隐含有中国式的审美观的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深圳体育馆和上海华东电业管理大楼;重视整体环境艺术氛围的创造,取得突出成就的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一次成功创造了中国园林式中庭的广州白天鹅饭店;结合具体需要、部分模仿西方古典主义的上海龙柏饭店;以传统的神韵为重,部分采用传统构件为“符号”的杭州文化中心等。

  国际展览中心的意义在于,在不一定直接借鉴传统的创作中如何走出中国人自己的路子。在这个作品中似乎看不到任何“传统”,甚至连“符号”也没有,显示出一定的国际式的倾向,但它的内在的富于理性节奏的造型逻辑还是中国式的。国际展览中心还成功运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钢筋混凝土凌空构件作为装饰的手法,在单元体之间的上空横连折板。钢筋混凝土的拱廊也是后现代式的,与折板上下呼应。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在当年日寇在南京的13个大屠场之一江东门“万人坑”原址。基地东北角最高,陈列馆就放在这里,平顶,通过大台阶把凭吊者引上陈列馆平屋顶,可俯瞰屠场全景。全场几乎铺满白色卵石,宛如死难同胞的枯骨,寸草不生,象征着死亡,与周边一线青草表达出生与死的鲜明对比,一片凄厉惨烈的悲愤之情弥漫全场。沿院绕行一周,在断垣残壁似的围墙上有长段浮雕,再现出种种惨剧。经枯树、母亲像,遗骨室里尸骨累累,再现“万人坑”的土层断面,悲愤之情更加深化。建筑物低平简洁,摒弃一切琐细装饰,其体形、体量、流线、色彩、浮雕和单体的组合,都极其单纯简

炼,尽量不使突出,重点在于整体环境气氛的渲染。色调统一为灰青色,深沉而庄重。场庭布局借鉴了传统建筑园林的布局手法。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主场馆,其总体构思充分考虑了功能与形式、现代与传统、环境与建筑的结合。两座最主要的建筑—游泳馆和体育馆造型相近,两端采用60~70米的塔筒,以斜拉钢索吊起双坡凹曲屋顶,十分强劲有力,符合体育建筑应具有的力度,同时又使人产生传统建筑凹曲屋顶的联想。双坡顶上再突起一个形似传统庑殿顶的小屋顶,形象新颖,既加强了与传统的联系,又富有时代感。

  中国建筑艺术还在发展,有理由充满信心地期望,新的中国建筑艺术,在非常杰出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成就的强大荫庇之下,经过与新的生活的融合,必将取得无愧于祖先也无愧于时代的更大辉煌。

篇3:建筑城市 不应当是遗憾艺术


城市与建筑是一个社会当下文化,经济和科技状况的真实写照。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他还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我们阅读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同样能发现许多东西。
十几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揭开了城市发展史的新篇章。整个中国就像个大工地,不断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新建筑。以"日新月异"这句成语来形容城市面貌的变化是非常准确的。在初步形成的东部沿海特大城市地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地区有三个:以北京为中心,面向渤海湾的大首都圈和京津城镇群;以上海为中心,长江黄金水道为主干,沪宁杭三足鼎立的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以广洲为中心,向深圳、珠海方面轴向发展,穗港澳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外向型都市化地区(以上观点引自吴良镛先生等在1996年北京大城市发展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旨报告)。这三个地区在全国的位置极为重要,它们的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成为中国当代建筑的"样板",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建筑都是从这里:"拷贝"过去的。

就北京、上海、广洲三在城市地区而言,建筑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单体建筑到建筑群,以及建筑群组成的区域,无论是研究其整体,或是分析其中的片断,都能读出城市的精神。城市的文化是可以用建筑来表达的。从明清遗留的建筑即可看到古都北京的风韵。紫金城气势非凡,建筑群中轴线与城市中轴线重合,蔚为壮观,这里演出了多少悲壮的故事。胡同和四合院屋宇参差,古朴庄重,同样构成城市的人文风貌,渗透着历史感。1949年以来,北京经历了革命时代的脱胎换骨,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XX纪念堂是完整的政治性、纪念性建筑群体,*广场建筑群以另一套符号体系创造了人民共和国首都的革命形象。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高潮,外滩建筑群和繁华的南京路街景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城市魅力。30年代建造的国际饭店,高达24层,是当时远东最高的建筑,成为上海城市的标志。经过数十年的沉寂,到了90年代,上海再度崛起,建筑又为城市发展写下光辉的一页。上海今天的新建筑与近代建筑有一种内在的精神联系,它们以一种国际语言讲述关于现代大都市的思考。近代广州凭借地理优势和频繁的对外贸易得以迅速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广州的洋行、银行、俱乐部、旅馆、教堂、学校和商业建筑大量建造,后巴洛克式、新古典式、券廊式应有尽有,引进很多空间信息,勾勒出南国名城的轮廓。80年代初,广州为中国带来新鲜的现代之风,继这是深圳珠海成为全国建筑师的参观学习之地。广州地区新建筑形式简洁明快,布局灵活多样,又夹着香港建筑的影响。香港建筑传递了当代世界建筑的最新信息,广州地区的新建筑又向内地传递了香港建筑的信息。建筑文化在旅行中不断变异、发展。广州新建筑构成了崭新的、充满生机的空间形态,突出了城市的开放特色,预示新的文明浪潮的到来。

这三大城市地区最重要的变化是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单体建筑独语的时代已经过去,建筑群体的组合关系,景观特色、城市的功能与空间结构以及人的活动环境等成为关注的焦点。上海面临着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的重要历史机遇,如何建立21世纪中央商业区和若干个城市副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像上海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上海北外滩城市形态设计、浦东陆家嘴规划等,这些规划设计挖掘了上海的特色。为了使新的市中心的建设具备国际水准,深圳市政府组织了深圳市中心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邀请国际建筑与规划设计事务所参与了此项咨询。这次国际咨询活动的负责人朱振辉先生说:"在经历了商业文化的发展之后, 我们应当考虑从一个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市文化,寻求一种在传统体制下,不可能生成的新的城市人文空间,进一步则是说,如何从‘文化沙漠'中崛起,建立一种新型的城市文化类型?"

我们如果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设计和建筑创作,又会觉得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常常存在不少遗憾。城市与建筑不应是遗憾的艺术,它们的遗憾将带来诸多问题,留下难以冶愈的硬伤。比如广州、深圳的新建筑如何创造自己的意向空间,如何唤醒文化记忆,而不是复制香港建筑,我们似乎还没有很清楚的认识,还需更进一步的探索。上海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重大工程,都是国际投标方案中的入选方案和实施方案,某些投标甚至有国际建筑界高手参与,这在中国确实难得。但也有极个别方案,由于评委知识结构老化,观点陈旧,致使有精彩方案名落孙山,殊为可惜。另外,有些境外建筑设计事务所在我国名气很大,但他们在本国建筑界并没有学术地位,他们的建筑设计是一种商业运作,与中国建筑师分一杯羹而已。为了商业目的,他们不惜采用"伪东方"的折衷主义设计来博取甲方的欢心,此类设计缺乏21世纪的新精神,将给城市带来潜在的危机。

下面该谈谈北京的建筑设计情况。北京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令人感到兴奋,但美中尚有不足。首先是对"保护古都风貌"的误解。80年代中叶,北京市提出要"保护古都风貌",到了1993年,北京市有关领导又提出"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措施却很简单,就是给大型新建筑加上大屋顶、小亭子和垂花门,北京新大都饭店、交通部大楼、妇联大楼、三里河银行大楼等等,都顶着沉重的屋顶,而登峰造极的是北京西客站的屋顶,创世界仿古屋顶之最,这个毫无实际用途的大亭子横跨在45米宽的大空间之上,结构极不合理,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同时,它又是个仿古的形象,对现代交通建筑的快捷便利无疑是讽刺。北京市的大屋顶例子之

多,举不胜举。同济大学王方戟博士曾说:"我们怎么能一方面将一座风貌各异的传统旧城‘改造'成千篇一律‘现代化'的纽约式的方形地块城市;另一方面却希望建筑单体去将传统特色夺回来。城市规划如何去尊重传统特色才是首要的问题。"此话可谓一针见血。

1995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北京市头戴大屋顶的设计逐渐减少(这两年街上到外冒出的大屋、小亭子乃是前些年设计的),但是这一阶段北京建筑设计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所谓"西洋新古典风格"。如北京东长安街上的恒基中心创意为:据当前世界建筑提倡怀旧风格,在设计上加强了装饰效果,塔楼为中西合璧形式,方尖屋顶。北京某大厦方案,立面造型采用西欧古典建筑风格,拱门、拱窗衬托了银行的华贵。这种风格的盛行,预示了大屋顶泛滥之后出现了双一潮流,这类建筑还被人誉为"高雅艺术"运用西方古典建筑的外在装饰,实质上与运用大屋顶并无二致。盲目地模仿,不论是模仿中国古建筑,或是模仿西洋古典建筑,同样是对创造民族的现代建筑缺乏自信心,都将丧失自己的特征。在建筑多元化的趋势中,出现几幢所谓"西洋新古典建筑"本不足为奇,但如果我们城市的重要建筑的方案都要加上虚假的装饰才能通过,那就不仅仅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轶事,而且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当然近两年北京市的建筑创作状况有了改变,我祝北京的城市建筑有新的突破。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些曲折有它的历史原因。1950年2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著名规划专家陈占祥先生合写《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他的建议"早日决定首都行政中心所在地,并请考虑按实际的要求,和在发展上有利条件,展拓旧城与西郊新市区之间地区建立新中心,并配合目前财政状况逐步建造。"保存旧城,另建新区,梁陈二公对发展北京建设作了详细规划。可惜当年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致使北京市新旧建筑混杂,城市建设陷入两难境地。这是当年有关人士缺乏远见卓识留下的历史遗憾。80年代北京市讨论古都风貌时。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在1986年5月23日《光明日报》上发表《怎样保护北京的古都风貌》,他认为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旧城区和文物建筑的保护;一个是新建筑的风格。只有旧城区和文物才是古都风貌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载体;离开了这些载体,即使所有的高楼大厦都扣上形神俱备的大屋顶,也绝不是古都风貌的要求。《世界建筑》主编曾昭奋在1986年也撰文指出:把旧的"民族形式"(实际上是明清形式或明清宫式)当作建筑样板和标准部件硬塞给我们的建筑师,硬塞给我们的城市,是与城市现代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是对建筑创新和创作自由的束缚和禁锢。但是,北京市有关人士不理睬有识之士的反对意见,企图依靠大屋顶、小亭子大张旗鼓,"夺回古都风貌"。50年代否定梁陈二公的建议是一大失误,80年中期拒绝陈曾等先生的意见是又一失误。这两次失误给我们留下了经验教训,也给城市建筑留下不少遗憾。

1950年,美国学者罗兹·墨菲撰写《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一书,通过经济、地理等因素来论述上海对外开埠到1949年城市发展演变的历程,阐述上海的发展对中国适应世界潮流走向现代化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95年,青年学者史明正的专着《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出版,这部著作论述了1900年至1928年北京的城市建设,认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变革的相互影响是理解近代北京变迁的关键。这两部著作,一部已成为名著,另一部读者甚少,但它们都给人以启示:研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当代城市发展演变,分析这些地区的城市建设成就和遗憾,现在是时候了。

篇4:世界10大建筑艺术风格汇粹

  世界10大建筑艺术风格汇粹

  1、地中海建筑风格

  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地中海风格建筑,原来是特指沿欧洲地中海北岸沿线的建筑,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南部沿海地区的住宅。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和当地乡村风格的建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法国普罗旺斯、意大利拖斯卡纳等地区的经典建筑风格。后来这种建筑风格融入欧洲其他地区的建筑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闲适、浪漫却不乏宁静是地中海风格建筑所蕴含的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长长的廊道,延伸至尽头后垂直拐弯;半圆形高大的拱门,或数个连接或垂直交接;墙面通过穿凿或半穿凿形成镂空的景致。这是地中海建筑中最常见的三个元素。

  地中海风格的建筑舍弃浮华的石材,用红瓦白墙营造出与自然合一的朴实质感。

  地中海风格从建筑的形态上看,经常出现很多不对称的设计,尤其是西班牙风格的建筑,采用了很多圆弧形结构。外立面颜色温润而醇和、材料粗朴而富有质感、建筑中包含众多的回廊、构架和观景平台。

  地中海风格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在西班牙建筑中,经常广泛运用螺旋形结构配件。此外,在地中海建筑中往往采用建筑圆角,让外立面更富动感,并配合以落地大窗和防锈锻铁为装饰的小窗,外墙局部用文化石和特别的涂料;露台上采用弧形栏杆等;而装饰性用的烟囱,则带有传统的英国风味。

  2、意大利建筑风格

  意大利建筑在建筑技术、规模和类型及建筑艺术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无论在建筑空间、建筑构件还是建筑外形装饰上,都体现一种秩序、一种规律、一种统一的空间概念。

  流行于19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式风格,一般为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平面,红瓦缓坡顶,出檐较深,檐下有很大的托架(也称牛腿)。檐口处精雕细凿,气势宏大,既美观有避免雨水淋湿檐口及外墙而变色,使外观看上去始终保持鲜艳亮丽没有污浊。普通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朝向花园的一面有半圆形封闭式门廊,落地长窗将室内与室外花园连成一体,门廊上面是二楼的半圆形露台。

  意大利建筑在细节的处理上特别细腻精巧,又贴近自然的脉动,使其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其中铁艺是意大利建筑的一个亮点,阳台、窗间都有铁铸花饰,既保持了罗马建筑特色,又升华了建筑作为住宅的韵味感。尖顶、石柱、浮雕……彰显著意大利建筑风格古老、雄伟的历史感。

  3、法式建筑风格

  法式建筑往往不求简单的协调,而是崇尚冲突之美,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

  法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建筑的整体方面有着严格的把握,善于在细节雕琢上下工夫。法式建筑是经典的,而不是时尚的,是经过数百年的历史筛选和时光打磨留存下来的。法式建筑十分推崇优雅、高贵和浪漫,它是一种基于对理想情景的考虑,追求建筑的诗意、诗境,力求在气质上给人深度的感染。风格则偏于庄重大方,整个建筑多采用对称造型,恢宏的气势,豪华舒适的居住空间,屋顶多采用孟莎式,坡度有转折,上部平缓,下部陡直。屋顶上多有精致的老虎窗,且或圆或尖,造型各异。外墙多用石材或仿石材装饰,细节处理上运用了法式廊柱、雕花、线条,制作工艺精细考究。法式建筑呈现出浪漫典雅风格。

  4、英式建筑风格

  英式建筑空间灵活适用、流动自然,蓝、灰、绿富有艺术的配色处理赋予建筑动态的韵律和美感。

  淡绿的草场、深绿的树林、金黄的麦地,点缀着尖顶的教堂和红顶的小楼,构成了英国乡村最基本的图案。

  英国的建筑大多保持着红砖在外,斜顶在上,屋顶为深灰色。也有墙面涂成白色的,是那种很暗的白或者可以叫做“灰色”。房子一般是由砖、木和钢材等材料构成,很少看见钢筋混凝土的建筑。英国的建筑保暖性或者说隔热性很好,主要是由于房屋建筑的墙是三层的,外面一层是红砖;中间层是隔热层,用的是厚的海绵,或者是带金属隔热层的薄海绵;里面那层是轻质量的灰色砖,比较厚。这样构成的墙体,其隔热性能可想而知。到了冬天,房间只要开暖气,马上就热起来了,房间的保暖性很好。

  英式别墅主要建筑结构墙体为混凝土砌块,具有简洁的建筑线条,凝重的建筑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坡屋顶、老虎窗、女儿墙(指房屋外墙高出屋面的矮墙)、阳光室等建筑语言和符号的运用,充分诠释着英式建筑所特有的庄重、古朴。双坡陡屋面、深檐口、外露木、构架、砖砌底角等为英式建筑的主要特征。郁郁葱葱的草坪和花木映衬着色彩鲜艳的饿红墙、白窗、黑瓦,显得优雅、庄重。建材选用手工打制的红砖、碳烤原木木筋、铁艺栏杆、手工窗饰拼花图案,渗透着自然的气息。

  5、德式建筑风格

  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较为纯正的德国建筑设计,具备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外形简练、现代、充满活力,色彩大胆而时尚,属于现代简约派;二是功能讲求实用,任何被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弃;三是材料品质精良,采用德国原装进口的材料和新技术,关注环保与可持续性发展;四是注重细节设计。

  6、北美建筑风格

  在中国发展进行的北美风格,更多体现在别墅这种业态上,北美别墅发展成为既简约大气,又集各种建筑精华于一身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简洁大方、轻松的特点,居住非常具有人性化。

  北美建筑的明显特点,是大窗、阁楼、坡屋顶、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街区氛围追求悠闲活力、自由开放。美式别墅的建筑体量普遍比英式别墅大;美式别墅多为木结构,体现了乡村感;运用侧山墙、双折线屋顶以及哥特式样的尖顶等比较典型的北美建筑的视觉符号;住宅类建筑个性化和多元化风格成分高。

  7、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新古典主义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物,它的精华来自古典主义,但不仿古,更不复古,而是追求神似。

  新古典主义是西方建筑艺术现代变革的产物。它是对18世纪纤巧细腻浮华的洛可可艺术风尚的*,旨在用古罗马文化来振兴当代艺术,推崇高尚质朴的思想和为国献身的英雄主义。比照罗马建筑的经典元素,新古典主义在檐口、栅花、线条等方面可以说都是世界建筑精华的集大成者,因为新古典主义集成的是古典主义及文艺复兴建筑颂扬的人本身的美,在建筑比例上严格符合了人体的黄金比例。这是新古典主义至今仍在世界领域被广为采用、并且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

  当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作品超越了“欧陆风”的生硬与“现代简约”的粗糙,设计更趋精细,品位更加典雅细腻。

  8、新中式建筑风格

  中国传统的建筑主张“天人合一、浑然一体”,居住讲究“静”和“净”,环境的平和和建筑的含蓄。

  新中式建筑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两大派

系:北方的合院派和南方的园林派。北方的合院派建筑在外观上采用了北京四合院的灰色坡屋顶、筒子瓦及一定高度的墙院围合方式;材质上多选用地域色彩浓厚的灰砖,形成雄浑、宏大的气势;空间结构上则是尽可能多地设计庭院空间,以追求四合院的全包围形式。南方园林派则以其“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精致的景观和空间处理手法独步天下。该派建筑多以苏州园林为主要传承对象,亭、台、楼、阁、轩等也多仿造苏州园林样式。景观营造手法借鉴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处理方法。白墙青瓦、高大的马头墙、飞檐是建筑中的突出特点。整体建筑形象可用“粉墙黛瓦”来形容。

  9、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以简洁的造型和线条塑造鲜明的建筑表情。

  通过高耸的建筑外立面和带有强烈金属质感的建筑材料堆积出居住者的炫富感,以国际流行的色调和非对称性的手法,彰显都市感和现代感。竖线条的色彩分割和纯粹抽象的集合风格,凝练硬朗,营造挺拔的社区形象。波浪形态的建筑布局高低跌宕,简单轻松,舒适自然。强调时代感是它最大的特点。

  10、综合类建筑风格

  多种不同建筑风格的组团综合在一起,然后再在不同的区域内建造与之相符的园林景观,使得整个社区体现出浓郁的异域风情。

  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相结合,合理地运用在楼盘的规划设计中,成就了一个个迥异的地方风格,为一个城市的“表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都市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篇5:上林湖别墅建筑艺术

  上林湖别墅建筑艺术

  1.建筑理念

  建筑是生活第一意志,它的格调凌驾于人类对生活意义的理解。清源.上林湖深刻理解银湖气质与别墅内涵,以倡导现代城市人心灵还乡为生活主题,融中国唐诗意境之传统人居精神,精心提炼原汁原味的现代乡村式田园主义建筑。

  精神回归:田园别墅建筑以"天人合一"为理想境界,挖掘城界不可实现的精神存在状态,剖解人类走向科技的生活盲点。

  人文回归:田园别墅建筑追寻传统人居文化精髓,思想人性在建筑上的沟通,提倡人与人之间邻里亲和的场所精神。

  形式回归:田园别墅建筑原生原植,对传统民居是减法,对现代构架是加法,原创性提出形式上符合别墅的视觉审美趋向。

  功能回归:田园别墅建筑是理性的别墅本质深化,结合诸多光艳建筑情绪之外,更多的是对健康、舒适、休闲等居住内涵的提炼。

  2.建筑风格

  清源.上林湖别墅建筑在寻求居住真意的同时,以建筑表达当代人文精神,其风格汲取中国江南民居文化精髓,结合国内外田园别墅经典语汇,全新融入自由、灵动、质朴的审美气质,以现代人文意识诠释田园风情别墅形态。

  立面造型:清源.上林湖别墅采用现代经典主义三段式立面表现优雅内涵,富有江南气息的双坡顶灵秀组合,外挑坡檐的轻盈返朴,配以丰富的退台、露台、外廊、落地窗等设计元素,沉稳不缺变化,平实不缺气度,让人在质朴中找到田园精神的愉悦。

  建筑色彩:清源.上林湖别墅整体造型简约而富节奏性变化,色彩运用接近自然的灰色系为主基调,基座运用稳重的文化石材,上墙体浅色喷涂墙面,与大面积落地门玻、景观窗玻有机相融,形成强烈的建筑质感,同时结合檐口、外廊、窗座的白色系,勾勒出浓郁的艺术价值。

  私家院落:清源.上林湖别墅所有院落均采用前庭后院、有天有地的布局,真正做到最大限度地接触地气与阳光,同时注重景观、休闲、礼仪功能的极致安排,结合周边自然资源,每户设计不同庭院铺装,营造个性独特的私家院景。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