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基础梁计算问题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基础梁计算问题的商榷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工作,考虑基础梁在计算时,不能按弹性地基梁分析内力,规范及大部份文献均有不妥之处,应予修正。
关键词: 基础、梁、设计

基础梁在工程中颇为多见,但其计算方法多不一致,例如墙下基础梁、柱下基础梁(即一般文献中所称的墙下承台梁,柱下承台梁),在一些文献中,视其为不同情况的弹性地基梁进行有关的计算。但这些计算方法是不符合基础梁的实际工作状态的,故此,本文就此问题予以商榷,并提出建议方法,以供设计参考。

一、现有观点
在基础梁的现有计算方法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对墙下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承台梁以上墙体为半无限平面弹性地基,基础梁与墙体(半无限弹性体)共同变形,视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按弹性理论求解基础梁的反力,经简化后作为作用在基础梁上的荷载,然后按普通连续梁计算内力。
(2)对柱下条形基础梁,现有观点认为,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即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为梁的支座,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其内力,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架计算确定。
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情况的基础梁,现有观点在计算过程中,均曾视其为弹性地基梁,所不同者,墙下基础梁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而柱下基础梁则视为弹性地基梁。但应指出的是,现有观点的以上处理方法,是与弹性地基梁的定义不符合的。

二、笔者观点
⑴墙下基础梁
现有观点视基础梁上墙体为半无限弹性地基,基础梁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此处,问题的症结在于,能否视墙下基础梁为倒置弹性地基梁?笔者认为墙下基础梁不能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其原因如下所述。
①基础梁以上墙体,高度一般在18m(例如8度区)左右,宽度在12m左右,抗弯刚度极大,加之该墙体还承受着相当数量的楼面荷载及墙体自重,故该墙体在桩顶荷载作用下,并不会产生变形,亦谈不到弹性,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假定条件中关于弹性的假定条件。
②基础梁以上墙体,因每层均有圈梁,故各层墙体间,被圈梁分隔成独立部分,已不存在连续性,整片墙实为砌体与混凝土梁的组合构件,但砖砌体与混凝土梁的弹性模量相差甚大(约10倍),故在受力中,二者是不协同的。因此,墙下基础梁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关于连续的假定。
③基础梁以上墙体,系由砖砌体与混凝土梁两种构件组成,且砖砌体系弹塑性材料,其弹性模量从一开始,应力与应变就不成比例。而在地震发生时,即使在小 震作用下,根据震害调查,8度区框架,填充墙亦将产生较多裂缝,而中震和大震下,则裂缝更为普遍,即使是框架梁、柱,亦将产生裂缝。此外,砖砌体与框架梁 亦不属各向同性构件,故墙体是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的假定条件的。
由上述可知,基础梁上墙体,并不符合半无限弹性地基的匀质、连续、弹性假定条件,故墙下基础梁不应视为倒置弹性地基梁进行有关计算。

⑵柱下基础梁
现有观点认为,柱下基础梁可视为弹性地基梁计算,与该观点相应的计算原则有两种:其一是将桩顶反力作为集中力作用在梁上,柱作为梁的支座,桩顶反力按弹性地基梁计算确定,然后按普通连续梁分析内力;其二是视基础梁为弹性地基梁进行分析计算。
按照前者,基础梁受桩顶集中力作用,柱为梁的支座。须知此时,由于桩顶集中力与桩底轴向力平衡,则桩顶集中力并不在基础梁内产生内力,仅底层填充墙在基础 梁内产生较小内力。此外填充于框架梁和框架柱之间的填充墙,系彼此隔离的小面积独立墙片,同时填充墙目前多采用大孔洞免烧砖,故基础梁以上之填充墙是不符 合半无限弹性地基条件的,且因基础梁底部只与回填土接触,并不与地基土接触,只有桩头才与地基土接触。虽然地基土(例如卵石层)在端阻力作用下将产生一些 变形,桩身亦会产生弹性压缩变形,但柱下基础梁并不符合倒置弹性地基梁定义。
而对于后者,由于同样的原因,柱下基础梁亦不能视为正置弹性地基梁。
综上所述可知,问题的要害是应区分弹性地基梁与普通基础梁的界限,因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弹性地基梁与普通基础梁在两个主要方面存在不同:
A普通基础梁的超静定次数是有限的,弹性地基梁的超静定次数是无限的;
B普通基础梁可略去地基的变形,弹性地基梁由于梁与地基共同变形,故必须考虑地基变形,方能满足变形连续条件

三、结论
(1)对于墙下基础梁,梁上墙体不应视为半无限弹性地基,基础梁不应视为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倒置弹性地基梁;
(2)对于柱下基础梁,不应视为弹性地基梁
(3)墙下基础梁及柱下基础梁,均应按普通连续

梁计算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住宅电气负荷计算中需要系数之确定其它

  住宅电气负荷计算中需要系数之确定与其它

  目前,我国住宅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进行住宅电气设计时,对于负荷计算,尤其是其中的需要系数如何确定,每个电气设计人员都不可回避。

  需要系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数据,直接影响到负荷计算结果。而恰恰就是这个关键系数,在现行电气设计手册中,表述得较为笼统、模糊。如一些手册中推荐,住宅需要系数(K值)选取方法为,“20户以下,取0.6以上;20户~50户,取0.5~0.6;50户~100户,取0.4~0.5;100户以上,取0.4以下”。该方法有以下不足之处:a. 不确定性过强。如95户、200户时,K值分别应为多大?无从得知。b. 可能导致反常结果。例如,按上述方法,95户、100户时K值分别可取0.43、0.4,每户安装功率取6kW,则95户时的Pjs=95?6?0.43=245.1kW;而100户时的Pjs=100?6?0.4=240kW。即95户计算功率反而大于100户计算功率!这显然是不合常规的,而其根源就在于需要系数(K值)的不确定性。

  到底如何确定需要系数?能否实现住宅户数与需要系数一一对应?下文将着重解决这一问题,并对负荷计算中的住户安装功率、进户开关选择等问题亦作简单探讨。

  2 模拟公式推导

  众所周知,建立住宅户数与需要系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实际上只能是推想的模拟公式。下述推导,虽属“经验型”与“数学型”之结合,却较客观地虚拟了实际工程情况,提供了较高的模拟精度,因而必将大大地方便工程设计,值得向大家推荐。

  探索模拟公式之前,有三点规律值得注意:a. 户数(N)较少时,需要系数(K)为1;b. 需要系数(K)随着N值增大而逐渐减小,即KN≤KN-1(KN系N所对应的K值); 而且减小速率先急后缓;c. 每户安装功率P相同时,小户数总计算负荷恒小于大户数总计算负荷,即(N-1)?P?KN-1<N?P?KN,或KN>KN-1?[(N-1)/N]。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定,户数N≤6时,K0=1;其后,每递增3户,K值作一次调整。调整后之K值,等于调整系数乘以调整前之K值。而调整系数如何选取呢?令N为3的整数倍,且N≥9,则因KN>KN-1?[(N-1)/N],故有KN-2>KN-3?[(N-3)/(N-2)]; 又根据约定可知,KN-2=KN-1=KN,故有KN>KN-3?[(N-3)/(N-2)]。因(N-1)/N>(N-3)/(N-2),故不妨令KN=KN-3?[(N-1)/N)],亦即调整系数取为(N-1)/N。(注意,KN与下述的Kn意义有所不同)。

  举例说明。当N=7、8、9时,K值均相同,且此时K1=K0?(9-1)/9=1?(8/9)=8/9;当N=10、11、12时,K2=K1?(12-1)/12=(8/9)?(11/12);当N=13、14、15时,K3=K2?(15-1)/15=(8/9)?(11/12)?(14/15);……;当N=3n+4、3n+5、3n+6(n=1、2、3、4、……)时,

  Kn=Kn-1?[(3n+5)/(3n+6)]

  =(8/9)?(11/12)?(14/15)?……?[(3n+2)/(3n+3)]?[(3n+5)/(3n+6)]

  =2?8?11?14?……?(3n+2)?(3n+5)/[3 ?(n+2)!] (1)

  式(1)即为需要系数Kn的模拟计算式(由数学归纳法可证明,此处从略)。它体现了需要系数K与户数N之间的一种内在联系。当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若直接套用上述公式进行手工计算,则过程极为繁琐;即使是普通电脑运算,至N=500户左右时,也告“结果溢出”。此时,只要巧妙利用Kn/Kn-1=(3n+5)/(3n+6)这一间接关系式,并借助于电脑编程,则诸多麻烦迎刃而解。随后即给出由电脑编程计算出的K值。

  3 需要系数的选取

  需要系数可参照下表选取。

  户 数(N) ≤6 9 12 15 18 21 24 27

  需要系数(K) 1 0.89 0.82 0.76 0.72 0.68 0.66 0.63

  户 数(N) 30 34 38 42 46 50 54 58

  需要系数(K) 0.61 0.58 0.56 0.55 0.52 0.51 0.50 0.49

  户 数(N) 62 66 70 74 78 82 90 95

  需要系数(K) 0.48 0.47 0.46 0.45 0.45 0.44 0.43 0.42

  户 数(N)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80

  需要系数(K) 0.41 0.40 0.39 0.38 0.37 0.36 0.35 0.34

  户 数(N)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330 360

  需要系数(K) 0.33 0.32 0.31 0.30 0.29 0.29 0.28 0.27

  户 数(N) 400 45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需要系数(K) 0.26 0.25 0.24 0.23 0.22 0.21 0.20 0.19

  说明:a. 任意户数的K值均可由程序得知。限于篇幅,上表中仅选取了部分数据(程序中,N≤1200户)。b. 为使负荷计算结果更切合实际,表中的N值系指单台变压器所负担的住宅总户数。例如,某住宅小区共有1000户,拟由两台变压器供电,每台大致承担500户的负荷,则在负荷计算时,宜选取表中N=500、K=0.24这组数据,而不是N=1000、K=0.19。

  4 计算需要系数的电脑源程序

  4.1 源程序如下:</P><P>

  4.2关于源程序的简要说明

  a. 程序运行于DOS中文平台下的QBASIC环境;

  b. 程序除着重计算K值以外,附带给出总计算功率、视在功率及计算电流等值;所选取变压器仅计及住户负荷;

  c. 补偿前COSΦ=0.85; 补偿后COSΦ’=0.92; 变压器负荷率β=0.85;

  5 住户安装功率的确定

  现代家用电器品种繁多。每户所有电器功率累加起来,一般从几千瓦到几十千瓦不等。但若简单地以此累加值作为每户安装功率,显然是不恰当的。确定住户安装功率时,可遵循两条原则:a. 遵照当地供电部门的相关规定;b. 满足若干年限(如15年)内,该地区大多数(而不是全部)住户最大可能达到的用电高峰需要。例如, 目前深圳地区普通用

户的安装功率一般取4kW~10kW/户,具体值视户型而定,其中尤以取值6kW最为常见。

  6 住户进户开关的选择

  对应于安装功率为4、6、8、10kW,户配电箱的总开关额定电流可分别选择为20A、32A、40A、50A(在此,均指单相值)。当然,此作法与<<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3.11.2条存在部分“冲突”。该条规定:“由地区公共低压电网供电的220V照明负荷,线路电流不超过30A时,可用220V单相供电,否则应以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不过,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适时“突破”(即优先采用单相而不是三相供电)该条规定已是屡见不鲜,原因如下:

  a. 该条规范规定的本意是为了降低三相低压配电系统的不对称度;只要设计时,保证了某个门栋乃至整幢住宅负荷就地三相平衡(不平衡度≤15%), 则线路单相电流不超过50A时,均以220V单相供电,似仍是可行的。

  b. 与住户单相总开关比较,住户三相总开关与分开关之间的整定配合较为不易,即配电灵活性较差;

  c. 以三相电表计量单相负荷,结果不够理想;且三相电表及三相开关的成本都显著抬高。

篇3:建筑物面积计算方法

  建筑物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⒈单层建筑物无论其高度如何,均按建筑物勒脚以上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建筑物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筑面积。高低联跨需分别计算建筑面积时,按高低联跨相邻处高跨柱外边线为分界线。

  ⒉多层建筑物按分层建筑面积总和计算,每层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勒脚以上外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⒊建筑物外墙为预制挂(壁)板的,按挂(壁)板外墙主墙面间的水平面积计算。

  ⒋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指挥部等及附属建筑物外墙有出入口的(沉降缝为界)建筑物,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人防通道端头出口部分为楼梯踏步时,按楼梯上口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⒌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层高超过2.2米,设计包括安装门窗、地面抹灰装饰者,按架空层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⒍坡地建筑物利用吊脚楼做架空层,有维护结构者,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⒎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⒏图书室的书库,有书架层的按书架层计算建筑面积,无书架层的按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⒐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附墙烟囱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⒑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实际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⒒建筑物内的技术层、层高超过2.2米的,按技术层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技术层高虽不超过2.2米,但从中分隔出来作为办公室、仓库等,应按分隔出来的使用部分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⒓有柱雨罩,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罩,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⒔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单排柱的独立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⒕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⒖突出墙面的门斗、眺望间,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⒗封闭式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按其阳台净空面积(包括阳台栏板)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⒘建筑物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⒙两个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积的计算建筑面积;没有围护结构的架空通廊,按其的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⒚建筑物内无楼梯,设室外楼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楼梯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室内有楼梯并设室外楼梯(包括疏散梯)的,其室外楼梯按每层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⒛各种变形缝、沉降缝,宽在30厘米以内的抗震缝,均分层计算建筑面积,高低联跨时,其面积并入低跨建筑物面积计算。

  二、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⒈突出墙面的构件、艺术装饰以及挂(壁)板突出的艺术装饰线,如柱、垛、勒脚、台阶、无柱雨罩等。

  ⒉检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宽度在60厘米以内的钢梯。

  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住宅的首层平台(不包括挑平台)、层高在2.2米以内的设备层。

  ⒋深基础架空层仅预留门窗洞口,不做地面装饰的。

  ⒌没有围护结构的屋顶水箱间、舞台及后台悬挂幕布、布景的天桥、挑台。

  ⒍单层建筑物内分隔的操作间、控制室、仪表间等单层房间。

  ⒎地下人防干、支线,人防通道,人防通道端头为竖向爬梯设置的安全出入口。

  ⒏宽在30厘米以上的抗震缝,有伸缩缝的靠墙烟囱,构筑物,如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等。

  ⒐建筑物内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及利用建筑物的空间安置箱、罐的平台。

篇4:停车位计算公式

  停车位的计算公式

  停车位计算公式:总停车位数=总户数*0.4

  395(户数)*0.4=158

  其中:地下停车位数=总停车位数*0.45

  158*0.45=71

  地上停车位数=总停车位数*0.55

  158*0.55=87

  地下车库面积=地下停车位数*35平方米/个

  71*35=2485平方米

  公建停车位=公建建筑面积/100*0.45

  10649/100*0.45=48

篇5:房地产建筑成本(按建筑平方米计算)

  房地产建筑成本(按建筑平方米计算)

  1、桩基工程:70~100元/平方米;

  2、钢筋:40~75KG/平方米(多层含量较低、高层含量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层含量较低、高层含量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体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层含量较高、高层含量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墙工程(包括保温):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涂料为标准,如为石材或幕墙,则可能高达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内水电安装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区档次,多层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层含量较高、高层含量较低);

  9、门窗工程(不含进户门):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门窗面积约为0.25~0.5平方米(与设计及是否高档很大关系,高档的比例较大),造价90~300元/平方米,一般为90~150元/平方米,如采用高档铝合金门窗,则可能达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进户门、烟道及公共部位装饰工程:30~150元/平方米(与小区档次高低关系很大,档次越高,造价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价40~100元/平方米(多层含量较高、高层含量较低);

  12、电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与电梯的档次、电梯设置的多少及楼层的多少有很大关系,一般工程约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费: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约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撑、脚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货电梯、升降机等各型施工机械等(约为总造价的5~8%:约60~90元/平方米;

  17、临时设施(生活区、办公区、仓库、道路、现场其它临时设施(水、电、排污、形象、生产厂棚与其它生产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检测、试验、手续、交通、交际等费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费、资料、劳保、利润等各种费用(约为10%):以上各项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国家各种税费(总造价3.3~3.5%):33~70元/平方米,高档的可能高达100元/平方米。

  以上没有算精装修,一般造价约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档小区可达3500元以上。精装修造价一般为500~1500元/平方米,这要看档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简装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档装修(拎包入住)。

  21、设计费(含前期设计概念期间费用):15~100元/平方米;

  22、监理费:3~30元/平方米;

  23、土地费:一般二线城市市区(老郊区地带)为70~100万/亩,容积率一般为1.0~2.0,故折算房价为:525~1500元/平方米,市区中心地带一般为200 万元/亩,折算房价为:1500~3000元/平方米,核心区域可达300万元/亩以上,单方土地造价更高;一线城市甚至有高达20000元/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单方造价; 三线城市、县城等土地单方造价较低,一般为100~500元/平方米,也有高达2000元/平方米以上的情况;

  24、土地税费与前期费,一般为土地费的15%左右,二线城市一般为100~500元/平方米,各地标准都不一样。

  结论:基本建设费是固定的,即使是不收土地款的动迁房,以国家最低标准承建,造价也难以少于1000元/平方米。实际上,多层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约在1200元/平方米左右,小高层与高层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约在1500~1800元/平方米左右,档次越高,造价越高。

  (因各地区情况不同,成本造价不可能每个地区都一样,不可以按该文数据大做文章胡言乱语。以上只能作为工程人员参考。)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