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规划建筑相关术语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规划建筑相关术语

  1、建筑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2、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地房屋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3、建筑间距:建筑平面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

  (1)城市规划特别是在详细规划中对建筑间距有很严格的要求。主要是为了考虑日照(南北向建筑)、通风以及地下管线的布置以及消防问题,沿街建筑还要考虑街景的需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筑消防设计规范规定多层建筑之间的建筑左右间距最少为6米,多层与高层建筑之间为9米,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为13米。这是强制性规定。

  4、建筑基底面积:建筑物首层的建筑面积。

  5、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容积率越低,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所谓“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绿化率也是如此。绿化率较高,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这两个比率决定了这个项目是从人的居住需求角度,还是从纯粹赚钱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社区。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低于30%。但由于受土地成本的限制,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做得到。

  6、建筑密度: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1)建筑密度是指在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2)建筑密度是反映建筑占用地面积比例的一个概念建筑密度大,说明用地中房子盖得"满",反之则说明房子盖得"稀"。

  (3)比如一块地为10000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3000平方米,这块用地的建筑密度就是3000/10000=30%;建筑密度不可能超过1,一般不会超过40-50,因为用地中还需要留出很多面积作为道路/绿化/广场/停车等等.

  7、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指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道路红线一般是指道路用地的边界线。有时也把确定沿街建筑位置的一条建筑线谓之红线,即建筑红线。它可与道路红线重合,也可退于道路红线之后,但绝不许超越道路红线,在红线内不允许建任何永久性建筑。

  8、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车的停车数量与住户的比率。

  9、绿化率: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树的影子、露天停车场、可以中间种草的方砖都可算入绿化覆盖率,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

  10、绿地率:绿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绿化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用语,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技术指标,但绿地率不等同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是规划指标,描述的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比如一棵树的影子很大,但它的占地面积是很小的,两者的具体技术指标是不相同的。

  11、建筑面积:住宅的建筑面积是指建筑外墙外围所围成空间的水平面积,例如计算多.高层住宅的建筑面积,则是各层建筑面积之和。建筑面积包含了房屋居住的可用面积.墙体柱体占地面积.楼梯走道面积.其他公摊面积等。

  12、使用面积:住宅使用面积,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使用的净面积之和。计算住宅使用面积,比较客观地反应住宅使用情况,但住宅不采用使用面积计算价格。

  13、得房率:得房率是指套内建筑面积与套(单元)建筑面积之比。

  套内建筑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

  套建筑面积=套内建筑筑面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14、公寓酒店式:是指按公寓式(单元式)分割出租的酒店,按旅馆建筑处理。

  15、酒店公寓式:是指按酒店管理的公寓,按居住建筑处理。

  16、裙房:是指与高层建筑紧密连接,组成一整体的多低层建筑。裙房的最大高度不超过24米。超过24米的,按高层计算。

  17、低层建筑:是指高度小于.等于10米的建筑,低层居住建筑为一至三层。

  18、多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米,小于24米(10米<高度<24米),且建筑层数大于3层,小于等于7层(3层<层数≤7层)的建筑。

  19、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高层居住建筑为八层以上(不含8层)。

  20、居住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事项用地的总称。

  21、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22、开间:住宅设计中,住宅的宽度是指一间房屋内一面墙的定位轴线到另一面墙的定位轴线之间的实际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住宅的开间在住宅设计上有严格的规定。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规定:住宅建筑的开间常采用下列参数: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

  我国目前大量建造的砖混住宅,住宅开间一般不超过3.3米。规定较小的开间尺度,可有效缩短楼板的空间跨度,增强住宅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都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在住宅的高度(层高)和宽度(开间)确定的肖前指提下,设计的住宅进深过大,就使住房成狭长型,距离门窗较远的室内空间自然光线不足。进深大的住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

  开间5米以上,进深7米以上的大开间住宅可为住户提供一个40—50平方米甚至更大的居住空间,与同样建筑面积的小开间住宅相比,承重墙减少一半,使用面积增加2%,便于灵活隔断、装修改造。

  23、进深:在建筑学上是指一间独立的房屋或一栋居住建筑从前墙皮到后墙皮之间实际长度。进深大的住

宅可以有效地节约用地,但是为了保证建成的住宅可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住宅的进深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要求,不宜过大。目前我国大量城镇住宅房间的进深一般要限定在5米左右,不能任意扩大。

  24、塔式高层住宅:以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25、通廊式高层住宅:以公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道进入各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26、单元式高层住宅:有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

  27、楼面地价=招拍挂成交价÷项目地上准建面积*1.03(契税)

  是8·31土地规范销售后的地价单位,标准是“元每平米”。

  比如**地块:8亿÷102400平米*1.03≈8047元每平米。

  避免了8·31以前按亩卖地,再由开发商申请容积率的弊端。

  宗地楼面地价=楼板价

  因为宗地楼面地价=地面地价÷容积率

  而地面地价=宗地总地价÷宗地面积(红线面积,不包括代征地面积)

编辑:www.pmceo.Com

篇2:项目建筑规划设计目标设计理念

  项目建筑规划设计的目标及设计理念

  (一)设计目标

  1、目标设计基本依据

  (1)北京区域市场竞争特征

  (2)北京区域市场现存及潜在竞争对手设计目标

  (3)北京区域市场有效需求特征

  (4)项目设计目标的可操作性

  (5)项目发展商的实力与信念

  (6)项目地块固有特征(区位、自然景观、地态、规模等)

  2、目标锁定

  (1)北京高尚住宅市场的"后起之秀"

  (2)北京最具文化特色的高尚住宅小区

  (3)具创新风格的京城现代四合院

  (4)北京21世纪住宅样板小区

  3、目标设计检验标准

  (1)符合21世纪社区住宅发展潮流

  (2)注意建筑成本与市场接受能力

  (3)注意北京居住文脉背景与文化背景

  (4)符合目标客户的审美品味

  (5)具新闻价值意义而非哗众取宠

  (二)设计理念

  设计理念即设计的纲领与基本原则。

  就该项目而言,其要旨如下:

  1、北京胡同,北京墙;北京院子,北京房。以地域特色为设计原点,发酵创新出京城现代四合院的特色产品,这一产品并非刻意苛求类同北京传统四合院的严格比例尺寸和固有的传统功能配比,但必须有传统四合院的空间层次感和祥和的居家氛围,即它不是单一追袭传统四合院的"形",而是求其"神",求其实在的居家感受,延续四合院情愫,让居住其中的人同时感受到居家的祥和及生活的现代与舒适。

  2、以明快、现代、亮丽的建筑语言为主体,融入地域特色的建筑语言及文化符号;

  3、引领21世纪住宅潮流,并将北京优秀的民族居住宅文化特色与国际都市化形象有机融合;

  4、以功能为本,形式的节奏、韵律、比例、尺度与协调跟着功能走,在成本控制下,去创新建筑形式美;

  5、在与城市风格的相对统一中创造出特色,既能对应北京首都的开敞、宏伟、现代、气宇轩昂,又能品味其中古都居住文化的神韵、意境与情愫;

  6、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合理充分兑现其环境资源价值(区位资源、城景资源、工体景观资源、体育文化资源、使馆区资源、酒吧文化资源……)

  7、为特定目标客户群"量身定做",并让居者实实在在感悟到现代新生活方式的精髓所在。

篇3:大型购物中心建筑本体规划1

  大型购物中心的建筑本体规划1

  在建筑物兴建之前,开发者应能针对未来承租户设计一套发展计划。虽然如此,在进行建筑设计、商店单元设计时仍应能保持弹性,以倍数的形式来加大尺度,即所谓模矩概念的应用,保持设计的弹性,以适应未来可能的用途改变的需要。

  一、 结构

  (一)建筑的通用性

  任一建筑的结构均应能在该栋建筑物的生命期中满足安全的需求,同时亦应能有部分的弹性以适应未来可能改变用途时所需。但是经济层面亦应同时考虑。若掌握合适的跨距,则材料的选择及施工技术通常为成功与否的关键。

  购物中心需要高度的适应性。承租户、传输方式及贩售层级皆可完全地变更。因而空间必须可以依不同的需求而做再区分,楼梯及楼板抬高的部分可以被重新安装或移动,建筑物中任一部分的空间照明及给排水系统均能彻底地更改。

  (二)商店单元(Shop Units)

  有两种形式的结构经常被使用。中小型商店可使用一至数个标准单位,但大型商店因为有特殊的需求因而可能需要特殊的结构。典型的矩形格状的柱列其跨距为5到10公尺。经济的跨距应为5到5.5公尺。对于有大空间需求者可将上列数据乘以2。即使是在最经济的情况下,结构形式及跨距的选定乃是依据结构本身所能提供的条件,所以没有一种结构形式可称为是最好的,但其形式的优劣仍可做比较。

  1.梁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可在不造成削弱楼板结构的情况下提供大面积的挑空;其主要缺点为梁容易受服务管线的影响而造成楼层净高的减少。

  2.平板结构的最大优点在于其所提供的楼层净高最大,但在挑空时,尤其靠近柱子时容易削弱楼板结构。

  3.预铸钢筋混凝土系统运用于购物中心的情况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它们全然依靠梁,这使得它们在不规则平面及特殊要求时并不适用。但无论如何,预铸一些建筑元素如梁、楼板等,在兴建时为较快速及较经济的方式。

  4.钢骨结构通常用于跨距超过15公尺以上的建筑物。尽管在多层建筑内需在钢骨上施做防火被覆,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仍可无须其它的外装而轻易地使用,尤其是柱子需要大量荷重时更佳。

  (三)停车场及地下室

  需要建筑地下室时,开挖、护堤壁、下水道、防水及机械通风等项目为主要的工程,因而建筑地下室远比在地面上建筑所需的花费要高的多。意外问题通常在开挖地下室时产生,而其发生的原因,通常与毛细水压力或水路的阻断有关。地下室开挖越深,地下室的墙面越高,所需的花费越大。

  虽然如此,以地下室空间作为汽车停车场、服务入口及通路或储藏空间都是不错的配置。当然如果最低楼层位于可支持整栋建筑物的土壤上或可打桩的岩层上,且建筑物外围的排水系统可以降低周围土壤的水压力,土壤的开挖为自然边坡的方式,则其花费是最少的。

  柱间的空间应能适于停车所需,方为理想的购物空间柱距。虽然如此,最经济的柱距应被求出,因为中间层再分配的柱载重总是被高估。

  在水平配置的购物中心,汽车停车场可以放在购物层的上层。例如一组停车位所需空间为16.5m×5.5m,则可以5.5m×5.5m的柱距面积作为商店空间的单位,梁深60cm,12-15cm厚的楼板,便可适用停车及商店所需的机能空间。

  (四)大跨距屋顶

  最常被用来施作大跨距屋顶的结构形式有如下数种:

  1.钢构架及空间衍架。

  2.拉美拉式构架(Laminated Timber)或portal式衍架。

  3.混凝土制的皱板或薄壳。

  4.预力梁。

  影响大跨距屋顶结构最大的两项因素为跨距及面积。跨距越大,重量的减轻便越重要,钢结构便越需取代钢筋混凝土及木架构。

  二、室内购物廊-Mall

  (一)一般原则

  有关室内空间的部分主要是建立亲切感、对比及活动。在购物中心上方加顶盖不是只为了拥有平和的天气--冬暖夏凉--,同时也利用特殊的植物、鸟类、声音及香味,并要求商家将店面及其货品直接开放至人行步道,以塑造独特、良好的购物空间。无论如何,购物中心因此在其环境中更加独特。

  商家的店面不宜距离太远。由人行步道的两侧上、特别是作为注意力焦点的开放性空间上便应能看见商店内的展示细部。另外根据购物者的人数,空间应勿过窄以至感觉太过拥塞。人行步道9-4公尺宽似乎是合宜的。购物中心应该不要太长以至于令人打消由一端走至另一端之念头,在大型购物中心内,建议使用沿街商店及其它方式使卖场更紧凑。

  双层式的商店街有时可用来使商店更加靠近。双层式商店可以一层在停车层上半层处、另一层在下半层处,以缩短上坡及下坡的距离。

  在水平配置型式的大型购物中心内,有时很难诱使购物者离开楼层,前往另一个楼层购物,因而很可能产生一层卖得很好另一层却很差的情况。因此,停车场也可分为两层,每一层停车位数都不要超过停车总位数的60%,以避免该层成为主要层。

  购物中心的公共区域必须创造出吸引人的环境,使其能至该处购物。将Mall加上顶盖主要便是籍此控制室内的环境。但如下数项论点则是无意义的:

  1.室内与室外的温度应有很大的不同(冬天较暖、夏天较凉)。虽然需维持购物中心内合宜的温度,但并不代表全年需维持一定的温度,相反的,这反而可能是不利的因素,例如在冬季时购物者必须脱下大衣,反而不利购物。

  2.巨大的声响能够创造生命力及活力。若依此概念,所有的楼层都应较其它楼层更为大声以便吸引顾客,整个购物空间可能因此变得嘈杂混乱。

  3.对外在环境而言,Mall的入口应大而显著,但对内则不需要。事实上,入口对于在购物中心内的顾客而言,也是一项重要的空间指标,因而也应能有明显易辨的特性。

  (二)焦点中庭

  在围封型的购物中心内,多会有中庭作为购物中心的焦点。中庭广场多位于各个主要商店形成的动线交汇点,亦即人行活动最频繁处。它一方面提供场所供购物以外的活动使用,如*、流行展示、动态表演等,另一方面也是公共活动及休息的场所。在此应利用照明及装修、家具等塑造空间张力,使其成为购物中心的意象焦点。

  (三)挑空

  在购物中心内设挑空及屋顶采光,具有将购物者的视线引导向上的效果,对于吸引购物者上楼选逛有良好的推动力。

  (四)垂直动线

  垂直动线分有各种形式,各有其特点及适用性:自动手扶梯提供一个购物者的连续动线且减轻Mall内的拥挤情形,同时它连接不同水平标高的楼层,也能将位于下层的购物者视线引导至较高的楼层。但它有两个缺点:所占的空间过大,且需要运转费用。

  自动步行走道比自动手扶梯更好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承载婴儿车及手推车,虽然目前

也有一些自动手扶梯的阶梯够宽,足以承载婴儿车等,但它主要的缺点便是它需要比自动手扶梯更大的空间以能达到合适的坡度。

  电梯比上述二者更为普通,且它所使用的面积比上述二者都少很多。顾客使用时也比较不会紧张。若与自动手扶梯比较,它的运转费用也比较便宜。它可运载大多数物品,小至婴儿车大至轮椅皆可运载。同时它也比自动手扶梯快,安装费用也较为便宜。但反过来说,它形成拥塞,且容易故障。虽然有透明电梯可以选择,但大部分电梯在移动时仍没有可见的景观。

  然而电梯对于连接Mall及停车场时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故需确定它有足够的尺寸以容纳婴儿车及手推车,所以一台大容量的电梯比两台小容量的电梯来得好。

  (五)入口

  购物中心的入口以大片的双向玻璃门最为普通。自动门也经常被使用,但当出入的顾客很多时容易产生问题。在入口处应有清晰的引导系统以引领顾客进入购物中心。

  (六)亭式摊位(Kiosk)及自动贩卖机

  独立的亭式摊位可作为香烟贩售摊、咖啡店、报摊、花店及美发店等,同时也适合贩售纪念品、艺术品、手工艺品等。

  在Mall内空白的墙面或其它不常用的角落放置自动贩卖机,也是一种收入来源。它们可以贩售各种物品,包括面纸、饮料、零食、香烟等,但避免贩售价值过高的物品,以避免盗窃、抢劫事件的发生。

  独立的亭式摊位虽然不能有许多的收入,但它可以成为显著的视觉焦点,所以也具有展示的效能。

  在购物中心内通常也设有寄物柜,也有地方将亭式摊位作成储物柜。

  (七)Mall的设施与配件

  雕塑作品能在购物中心中创造出强烈的视觉焦点,但需注意其尺度应与Mall的尺度相配合,卵石通常用来作为雕刻周围的地面材料,以避免顾客接触或攀爬雕刻。

  开放式的喷泉在围封式的购物中心内较难看到,但水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装饰,因而像SOGO百货中庭及福华饭店中庭流水的做法是颇为适当的。

  在某些购物中心是以钟作为重点装饰,如SOGO百货入口广场即是。在购物中心内背景音乐也应该当成一种家具来设计,因为它足以影响购物者的心情与购买欲望,背景音乐应统一由控制中心做全自动播放。

  超过50家商店单元的购物中心,其商店位置标示板及引导地图便很重要,集中放在购物中心各入口处及服务台的印有商店名称的简单平面图、背景说明等便是最有效的指导与广告。

  (八)图案与招牌

  招牌应该大而简单、以一至两色显著地书写与于单纯的底色上。对于购物中心而言,应发展出自己的商标,并将该符号用于所有的招牌上。

  (九)装修

  在地板部分,吸音状况不佳的材料如橡胶等应该避免。当然有时相对的高分贝环境可用来创造"市场意象"的气氛,但这并不适用所有的案例,如在以强调气氛格调的精品服饰店等为主的购物中心便不适用此种设计。

  (十)购物中心内单元商店的典型外观装修标准

  店面装修的材料使用通常因个别的商店设计而有所差异,但仍有一些一般性的原则:

  1.一般商店

  应采用适宜的高品质装修材料装饰商店的墙壁。可使用多种材质以塑造高品质而多样化的设计,但过于冲突、对立的组合应避免。

  2.地下室层

  (1)服务区的最小净高,即到楼板下方或梁底为5.5公尺。

  (2)在商店储藏区内的最小净高为5.0公尺。楼板荷重应可达730千克/平方米。

  (3)在商店储藏区内的墙面即天花应有防火的被覆。

  3.地面层

  (1)商店单元的最小净高,即到楼板下方或梁底为4.8公尺。

  (2)楼板荷重应可达390千克/平方米。

  (3)商店单元的墙面及天花应不抹上石膏,且楼板不可用粉光混凝土,便利承租户进行内部装修。

  2及3所要求的净高及荷重为最小的要求,在一些跨距较大的案例其净高及荷重皆需加大。

  4.楼梯

  混凝土楼梯在开发期配置商店单元时便需一并被设计。装修及栏杆则可依承租户所需由承租户自行负责。

  5.盥洗设备

  盥洗设备的设置比例可以用一间商店单元、男女盥洗设备各一套的标准配置。其装修包括:

  (1)隔间墙及天花板需上二度漆。

  (2)地板需用防水材料。

  (3)木工部分需上三度油漆。

  (4)在每一间厕所内皆有一组马桶及洗手台。

  6.服务区

  (1)电力系统皆统一集中于地下室的服务区内。开发者应在每一间商店单元储藏区装设光源及盥洗室的水龙头,承租户则应与开发者的建筑师及水电顾问讨论后于其承租的商店单元内装设电器用品。

  (2)给水及排水系统皆接往各商店单元的厕所。

  (3)统一考虑是否供应瓦斯。

  (4)消防设备依法规要求设置于各处。

  7.商店店面及招牌

  商店店面及招牌的设计需要在开发早期由承租户向建筑师咨询后,与开发者的建筑师共同设计。

  8.法令的遵行

  开发者在进行开发时应能就法规部分做完善的检查,避免日后因法规的问题造成使用的禁止或中断,导致承租户损失。承租户部分也应对法令限制有所了解,避免不当的使用,尤其是变更使用等,以免造成自身及开发者的损失。

  9.其他

  开发者的工作并不包括如下各项:

  (1)商店店面及入口大门。

  (2)商店的装修。

  (3)油漆、地板装修。

  (4)除厕所外的天花板。

  (5)除厕所外的装潢。

  (6)服务线路的安装。

  以上数项依欧、美的惯例都是承租户的工作,需与开发者协商后进行。台湾地区在实际开发时对欧、美的做法可采取参考的态度,是否依循仍要取决于开发者与承租户的协商结果。

  三、立面设计

  建筑设计主要是建构于了解每一栋建筑物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环境本身及建筑物可能对其造成的影响及改变,其二是建筑物的需求及设计本身所能提供的程度。

  (一)影响面

  环境中的每件元素对于环境本身、建筑物以及在其间活动的人们都是具有影响力的,且其影响都显著可见。因而如果有任何对于环境上的影响,建筑师都必须有所了解。

  (二)设计准则

  建筑物外墙的实际功能是作为内部空间的屏障与隔离,同时也提供安全的屏障。因而建筑师需注意每一立面的品质。

  建筑外墙

立面的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成功与否有相当大的关系。种种的立面装修使建筑物能融合入环境中、赋予周围环境生气、定义其范围、创造公众的认同感及好奇心,创造公司的意象并给予建筑物艺术层面的表现。另一方面立面能配合地景规划,提供一舒适愉悦的都市空间。

  (三)地面层立面

  在沿街式商店地面层立面通常都作为展示面。因而,它也提供了一种最便宜、多样多彩且通常是具有说明性的立面。虽然,这不是指那些大多数店面开向内廷的围封式购物中心。对于面向内廷的购物中心而言,无开窗的地面层墙面可能是必要的,但也仍应尽可能尝试将其设计的活泼、多彩及多样化。除此之外也应考虑招牌、旗座等位置。

  (四)雨棚及突出物

  在购物中心外部商店店面设雨棚有许多好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将人行步道拉近商店,且它也像是一个广告以说明入口所在,同时能避免所展示的物品被太阳直晒。当然,雨棚有许多种形式,它也可以配置于二楼的高度,使其能与人行步道有较大高差,避免形成压迫感。雨棚最小高度多半取决于:

  1.雨棚的宽度,以达到适当的保护。常用的准则是由人行道的边缘划45度线到雨棚的前端。

  2.人行道上方的高度不会破坏立面,多半是2.5公尺左右。

  3.人行道上能使适当大小的光线进入,而无须过多的人工辅助光线。

  4.避免影响到交通信号、指示系统及标志、旗帜及光源。

  5.避免影响店门口的招牌。

  6.二楼立面所能提供或避免使用的程度。

  7.建筑设计上的需要。

  8.预算。

  9.对建筑结构而言,最合适的雨棚深度。

  10.街道设施如共车站牌等位置。

  就设计的观点而言,若能将雨棚等突出物与建筑物一并设计将是较好的做法,如果它是后来再加上的,也需考虑建筑的景观。以此观点而言,不透光的雨棚是比较具有可行性的,它同时也较能控制室内阳光的射入量。

  (五)二楼立面

  在水平配置形式的购物中心,二楼多作为储藏空间及服务空间,因而容易形成无开口的空白立面。此时需与雨庇、广告招牌、企业标志等结合,塑造活泼有力的立面。

  (六)服务区

  由于服务区作业量很大,因而对于购物空间的景观来说有较为不利的影响。服务区的立面以砖砌及混凝土皆可,不必使用精美的面材或装修,因为它们很容易因货物的搬运造成瑕疵。

  服务区通常会有一些无法确定的位置或预知的孔、管线等需要在墙面上开口,因而使用较小尺寸的装修单元较为适当(如墙砖、可塑性材料如混凝土等)。

  四、商店店面及可见的内部

  围封式的购物中心比起传统的商店有一突破性的特点,即是它将商店的店面及展示的橱窗放在购物中心的内部,而将天气的限制排除在外。

  在围封式的购物中心内,没有天气的问题。商店橱窗则丧失了传统的展示功能,因为在此类购物中心内,就像在百货公司,顾客与货品的关系成为直接面对面的形式。而且在夜晚的时候,购物中心安全上的要求可以很轻易地满足,因为它只要将Mall的入口关闭即可。

  在商店店面及可见的内部设计上,具有如下一般性原则:

  (一)商店位于购物道上

  每一间商店单元与Mall的关系乃取决于商业准则,但每一个商店单元关系的影响层面则是取决于各家单元的设计。在某些案例中,开发者会对某些方面的设计予以控制。

  (二)商店的外观及大小

  很明显的,有不同的承租户会塑造不同外观及大小的商店。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在开发购物中心时会有很多"标准单元"出现。因而,在规划每一个零售店时应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避免设计出很多专用、独特却无更改弹性的空间单元。例如,家具店需要大片的楼地板面积但仅需小的正面,它们同时希望能有足够长度的橱窗来展示它们的产品;糖果店不仅需要小的正面(3公尺-5.5公尺之间),而且需要小的贩售区深度(6公尺-9公尺之间)。这两种不同空间需求的店面应能找出其间的模矩关系,最好的结果即最大的卖场乃是最小卖场的楼地板面积的倍数组合。

  每一个承租户对于商店的外观及大小都有其独特的注重点。因而在商店的设计及配置的细部讨论时,承租户及其建筑师应该要参与,使它们的店能符合购物中心的一般形式。

  在法国,购物中心的开发者必须提出一份完整的规划给未来的承租户。其中包括贩售预测及预算,商店室内配置计划,建筑师所建议的商店店面形式等。这对于塑造整体的空间形式及企业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篇4:大型购物中心建筑本体规划2

  大型购物中心的建筑本体规划2

  五、残障者使用计划

  区内供公众使用的室内、外空间的各类通道及设施,均应依照相关规范及法令规定,就残障者使用的便利性、安全性妥为规划设计。需管制的要点如下:

  (一)在购物中心内设有供残障者使用的设施,应于明显处设置残障者使用设施的标志。

  (二)依建筑技术规则规定,百货商场必须设置的残障者使用设备包括:

  1.室外引导通路。

  2.坡道及扶手。

  3.避难层出入口。

  4.室内出入口。

  5.厕所盥洗室。

  而视实际需要自由设置的设备包括:

  1.室内通路走廊。

  2.楼梯。

  3.升降机。

  (三)供残障者使用的坡道,其坡度不得超过1:12。供残障者使用的内外通路、走廊有高低差时亦同。

  (四)前项坡道、通路、走廊之高低差未达75公分者,其坡度不得超过规定。

  (五)供残障者使用的避难层出入口、室内出入口、剪(收)票口,其净宽度不得小于80公分,且地板应顺平,以利轮椅通行。

  (六)其余,如楼梯、升降梯、卫浴设备、观众席构造及停车位皆需依法规规定所示予以管理。

  〔建筑美学〕崇尚色彩建筑

  色彩:建筑的霓裳

  建筑色彩关系一个城市的形象,特色和品位至关重要。北京大学教授朱自煊说,以老北京来说,灰墙、灰瓦和绿树构成了北京城市色彩的基调,透出古都浑厚、朴实、宁静的文化底蕴,也衬托出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气派。老城青岛的红瓦朱色外墙、碧海、蓝天,也充分显示出这座美丽滨海城市的风采。城市色彩是与环境相互融合,长期形成的,贵在统一与和谐。

  谈到如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看城市色彩时,中国建设文协环境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王明贤对此颇有共识。他举例说,深圳的高楼和道路构成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强烈的现代色彩,颇有视觉冲击力;厦门以碧蓝色的大海为背景,带有装饰性的建筑色彩鲜艳,三角梅点缀在大街小巷,显出城市的特殊魅力。

  建筑更新与色彩的混乱

  现在城市的发展迅速,使许多城市在色彩中迷失了自己。一些城市对色彩缺乏认真研究,竞相模仿,相互攀比,追求豪华,反倒形成了色彩上的混乱与无序,失去了特色。

  中国建筑师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学术委员、高级建筑师布正伟从建筑师的角度,提出了清除城市色彩的视觉污染的措施。他认为,面对城市色彩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现代环境艺术理论方面去提高,而且,更应当强化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的务实精神。首先,从视觉心理卫生的高度,下决心去抵制甚至最终禁止那些色泽恶劣的屋顶琉璃瓦、室内外墙瓷砖、幕墙玻璃、广场铺装等材料的使用和生产。其二,大张旗鼓地整顿杂乱无章的大小广告和字标,还城市建筑原形、原色以清白。再者,不能让烟灰、沙尘夺去城市的色彩。我们有信心系统而深入地从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城市文脉、场所意义以及个性表现等不同层次和层面上去探索未来城市的色彩创造。

  传承文明 负载历史

  城市色彩的美感建立在和谐的秩序之上,这种和谐应体现于城市环境中的统一与变化的关系中。过去的城市建筑由于取材于自然,更由于有较持久而稳定的文化观念、伦理习俗的影响,往往能够获得协调的色彩效果,古都北京即为一例。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建筑色彩在城市环境中逐渐呈现混乱的局面,这多少反映出社会转型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的社会价值观。

  城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城市的颜色在这系统工程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城市的色彩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今天的文化意味,让市民直接体会到城市的精神。城市的色彩是历史积淀的过程,不能人为地规定在短时间内满城涂上一种颜色,弄得整个街道像劣质的布景,缺乏历史的真实性。而立交桥等构筑物,化妆似地刷上各种涂料也没什么必要,应以混凝土的本色显出力量感。画蛇添足既是金钱的浪费,又是美学的堕落。

  规划内容上应考虑的重点

  艾柏哈德,柴德勒(Eberhard Zcider)长期以来大力倡导复合式使用开发计划的先进,他认为这种开发方式,可以为市区环境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他的公司所开发的港湾广场购物街(Gdllery at Harborplace),是一个集合四种使用机能的开发计划,有独门精品商店、餐厅、办公室、旅馆,还有停车空间,这一些东西全部都出现在一个街廓之内,该案就紧邻班哲明·汤普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在巴尔地摩内湾畔所设计的港湾广场北面。柴德勒简单的解说图,很清楚地解释了,如何将建筑物内部使用的计划与外部都市空间的规划内容,相互结合在一起。建筑师以图文并茂的解说文字,说明如下:

  规划内容方面的考量重点

  l. 虽然港湾广场,已经抓到一个都会型人行空间场所的重要精神,不过,这些人行通道与市中心地区的连系关系,还是相当薄弱。《二者主要的连系,是透过卡佛特街(Calvert Street,是往北通往市中心商业区的主要道路)》。

  2. 之想要在这一块介于普瑞特街(Pratt Street,通往巴尔地摩内湾)与卡佛特街之间的街廓上开发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把这一条人行轴线上的活动,延伸越过卡佛特街,并创造出一个很能吸引人目光的焦点(包括许多家商店、餐厅、街道活动、表演)。

  3. 将这一类人行轴线的活动焦点再往下延伸,延着普瑞特街的港边散步道,来到东端的旅馆入口;另一方面,延着卡佛特街,一条骑楼空间通到市中心以及办公大楼的大厅。

  4. 除了西南角有活动焦点之外,其他三个角落也都有不同的‘活动’,以便在环绕基地四周的街道上,创造出一个适合人行的环境。但除此之外,还赋予这 一栋建筑物三个面向的立面,都各具不同的格调,以区分出其不同的使用机能--分别是购物、旅馆及办公空间。

  5. 为了把西南角的人行焦点,在视觉上及实质空间上,延伸进入建筑物,就必 须注入各种不同活动的活力泉源(例如:商店、餐厅、酒吧、旅馆大厅及办公大楼),使这一栋建筑物更加丰富。

  6. 电扶梯把人潮往上带,穿过整栋建筑物空间到达高处,这一个举动,本身就可以变转成一件‘活动’。电扶梯缓缓地往上移动,人们的视野因而展开,可以俯瞰到整个采光大厅,而且也可以看旅馆、办公大楼与海港。

  7. 在第五层楼配置了旅馆的公共性机能,但是也同时在南侧提供了一个公共平台,海港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海港的活力。

  8. 把旅馆的入口放在西南角的目的,在于使人潮可以由普瑞特街的港边散步道,或是南大街(South Street),进入本旅馆。

  9. 旅馆的走道,增加了景观,并且可以通达空中花园的

平台,使走道空间更为丰富、有变化性。

  10.本建筑物的量体高度,与旁边的IBM大楼相仿,并且与其他港边的建筑群,维持和谐的量体关系。

  11.办公大楼的入口从卡佛特街的骑楼空间进入,让办公大楼有其独特的自明性,并与市中心的方向,产生紧密的衔接。而办公大楼的大厅,也透过电扶梯与购物廊之间产生连结。

  12.汽车与巴士可以停靠在旅馆的南大街入口。有很充裕的停等空间,并可从此处直接进入旅馆的停车场。

  13.旅馆大厅的接待区,设置于一楼,可以由普瑞特街及南大街进入。

  14.旅馆的附属性设施:餐厅、会议厅、酒吧,可以由旅馆的大厅或是购物廊,直接进入。

  15.公共停车场,可以由卡佛特街与南大街进入。所有的装卸货与服务动线,都设于建筑物内部的室内通道中,也一样可以由卡佛特街与南大街进入。

  建筑意象方面的考量重点

  16.创造建筑物外观的整体感,在视觉上整合成一栋建筑物的感觉(而不是把低层部突显出来,处理成一段基座的造型)。

  17.将本建筑物的造型,作为衔接市中心的高层建筑群之量体尺度,与港滨低矮的亭篷式建筑物之中介角色。

  18.运用既有的元素,让这一栋建筑物融入基地所在的环境当中,但是同时也赋予其强烈的独特性格,以助于本开发在市场竞争之下,还可以存活下来。

  19.在视觉上展现出动线垂直移动的特性,以增加此建筑物的动感。

  20.电扶梯持续不断的往上移动,将活动以对角线的方向,带进本建筑物里。这种手法有点类似罗马西班牙大阶梯的效果。

  21.透过各个平台,把这一栋建筑物内的各种活动,在人们一踏入大厅时,就可以一览无遗,而且可以掌握很清楚的方向感。

  22.透过这一栋建筑物的造型,使之与基地的既存条件产生关联性,并将之转换,使它与环境结合成一个整体的都市景观。

  从上述这一系列的论述,我们了解设计如何处理建筑物的量体、在基地上引入的活动、入口设置的位置、以及建筑立面上的特色,甚至包括建筑物内部公共空间的安排,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延伸或强化基地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这就是任何一位设计者,在做一个都会型购物中心开发案时,应当表现出来的都市设计观点。在这个案例中,这种都市设计的观点,关心如何在一个全面推动的都市更新案中,强化该地区的特色,并且修正现存都市环境中,空间在尺度上、人行动线上、视觉上的不连续性。在其他不同的都市环境条件下,可能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但是,都是以同样的论述观点来发展。

篇5:住宅产品策划内容规划立项和建筑设计关系

  住宅产品策划内容及与规划立项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住宅产品策划的领域。由第一领域到第二领域,住宅产品策划受规划立项的指导,接受总体规划的思想,并为达成项目既定的目标整理准备条件,确定设计内涵,构想建筑的具体模式,进而对其实现的手段进行策略上的判定和探讨。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五个内容:(1)对开发目标的明确;(2)对开发项目外部条件的把握;(3)对开发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4)开发项目具体的构想和表现;(5)开发项目运作方法和程序的研究。

  在这里"目标设定"一点,如前所述与第一领域建立信息反馈关系,它原本属于规划立项范畴,而具体的建筑造型等又是属于设计的范畴。这种再三地将住宅产品策划如此划分,也正体现了其研究领域的双向渗透性和与开发程序的前后阶段的因果反馈关系。

  一般来讲,对开发项目的目标确定,规划立项是决定性的、指导性的,但对目标的规模、性质等内在因素的研究,住宅产品策划则很关键。实际上,这种规划立项和住宅产品策划对项目目标的研究其分界却不是截然的,并不是总是由规划立项开始再到住宅产品策划的单向流程。通过住宅产品策划的实现条件和手段,依据预测评价的定性和定量的结果,不断反馈修正总体规划的情况并不少见。

  住宅产品策划和设计的关系似乎也是如此,对于住宅产品策划来说要决定住宅产品的性质、性格、规模、利用方式、开发周期、开发程序、预算从而拟定建筑设计任务书,如果没有具体的建筑构想和方案决定上述条件是困难的。这种探讨性的方案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设计"。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住宅产品策划的概念设计应属于住宅产品策划的范畴而不是建设项目的正式设计,它只是住宅产品策划的一部分,策划者只是依据这种探讨性的设计方案来为住宅产品策划的其他内容提供参考。但毕竟这一环节具有了建筑设计的某些特性,因此,我们认为住宅产品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分界也非截然。

  既然如此,住宅产品策划与前期的规划立项立项和后期的建筑设计阶段之间建立信息反馈程序就变得异常重要,而且住宅产品策划的内容中也应包含这些环节。

  1、开发目标的确定

  如前所述,这个问题本属于规划立项范畴,但在住宅产品策划阶段对其进行检验、修正和明确化是必要的。为便于理解,我们举一个例子。某开发商拟建造一个住宅小区,规划立项只是确定了建设目标是"住宅小区",可这是一个多目的、多功能的建筑综合体,是以普通住宅为主,还是以高级公寓为主?是主要面向高层次的文化知识界人士,还是高收入的白领人士?其规模大小、使用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构成以及位置朝向等问题是规划立项所回答不了的,但这些问题恰恰要在设计任务书中加以说明。也就是说,开发目标的具体确定和修正也应是住宅产品策划课题的一部分。

  在开发目标的具体确定中,首先要确定的是住宅的主要用途和规模,然后是地域的社会状况及相互关系、使用的内容和建筑物的功能以及做出对未来使用的预测,同时对建筑造价、建筑施工做出明确的设想。

  2、开发项目外部条件的把握

  住宅产品策划应同时考虑建设项目内、外两方面的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指围绕建筑的社会、人文和地域条件。一般说来,住宅存在在于社会环境中,在社会中充当何种角色其基本情况是由相关的社会因素决定的。亦即,社会因素是决定住宅基本性格的基础。社会要求来自各个方面,住宅是和社会地域分不开的。这正如公共设施要考虑使用者分布的范围,其规模和性格也应与使用者的特征相适应;医院要考察地域内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与该地域内其他医院的关系;而学校则要对地域内儿童的数量、分布情况等进行动态预则,并进行校区划分。

  不单是直接使用的问题,住宅在其所处地域中有形无形地受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例如,要研究项目所在地域内的居住习惯及变化趋势,也要研究项目在周边社区中的价值、与周围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关系。建筑的外形也应考虑建筑在城市景观中所充当的角色,以及所在地区的建筑风格特色、建筑限高与体量大小等等。

  此外,住宅产品策划还应研究建筑物与其相关的广义环境间相互关系。例如,要注意住宅在区域中所处的角色,它的开发对全局、对建筑经济和技术方面有无影响和贡献,即必须对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和研究。这里提及的环境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地理、地质、水源、能源、日照、朝向等自然物质环境概念,还包括经济构成、社会习俗、人口构成、文化圈、生活方式等人文环境概念。这些外部条件的综合协调是做好住宅产品策划的关键。

  3、开发项目内部条件的把握

  开发项目内部的条件是对建筑自身最直接的功能上的要求。把握建设项目内部条件,首要一点就是研究开发项目中的活动主体,即建筑的未来使用者,从市场学角度可以将使用者按照职业、文化特点、收入水平、居住地等因素进行划分,即市场细分。不同的使用者,其活动方式和特征以及对住宅的要求也就各有不同。把握这个主体,其他条件可由这个主体通过对建筑空间的使用来实现。这种对使用主体的研究是把握开发项目内部条件的关键。

  其次是对建筑功能要求的把握。通常的方法是将以往同类建筑的使用经验作为基础,住宅产品策划的核心是通过对同类项目使用和生活状态的实态调查,来统计和推断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由于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建筑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调查统计现状,分析推测未来,寻求时代的变化,并对未来住宅功能变化趋向加以论证,以科学的发展的观点指导设计也是住宅产品策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住宅产品策划对其住宅产品需求形态进行预测,研究新的建筑模式,这对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变革是具有深刻影响的。

  近年来,对人类生活方式和与之对应的居住空间的环境研究的方法论有了很大进展。欧美、日本盛行的"以市场立场研究建筑"的运动,使市民在社会这个大建筑市场中参与和听询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于是各种观点和要求如潮水般涌来。建筑师要想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满足全社会各种各样的要求,恐怕只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充分协调以求得一个理性的、完善的提案则是住宅产品策划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这一提案的谋求过程,不是简单地算术平均,而是与近代数学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生出来的。

  把握内部条件,还不只是简单地将生活与空间相对应。住宅建筑空间自身也有其规范和自律的一面,如空间形态如何与用途和性格相适应,构造方式如何与设备系统相适应,组团划分、建筑规模、结构选形如何考虑开发商的资金运作情况、建设周期和工程的投资概算等等。

  内部条件的把握是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关键,同时对外部条件和目标的设定也起到反馈修正作用。

  4、开发项目的动态构想----抽象空间模式及构想表现

  开发项目具体的形态构想是住宅产品策划程序的中心工作。形态构想的基础基于外部和内部的条件要求,由这些条件直接自动地生成一个具体的建筑形象是不可能的,离开理论的逻辑的分析,这个生成过程便难以实现。

 

 开发项目具体建筑空间的构想,是住宅产品策划对下一步设计工作的建筑化准备过程。设计条件的建筑语言化、文件化为建筑设计制定出设计依据,建筑形态构想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形态的构想基于对开发项目内外部条件的把握。首先从中找出决定建筑形态的条件,以空间的形式加以表现,而后对另外一些非建筑形态的条件进行建筑化的转化,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形态条件。

  为使这种转化进行得顺利,通常将项目条件中的空间关系抽象化,进行图式化的操作和变化,得到一种空间模式。"模式"的概念具有"表象学"的优点,它能进行高水准的机能分析。从"表象学"的观点看,"模式"就是自然物体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在几种行动"倾向"(tendency)和"外力"(force)作用的影响下,彼此不发生冲突而能在空间*存的方式。

  为了便于发现和研究人类活动中的问题,引入"倾向"和"冲突"的概念是必要的。所谓"倾向",就是满足人们要求的外显的行动,这个要求(need)就是人类群体的文化背景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群体生命延续的必要条件与相关系统。与"倾向"相类似,反作用力、非人类的力、风雨等自然力、张力或压力等构造力以及供需的经济力,即各种群体因其所特有的倾向而产生的对系统的影响力就是"冲突",就是倾向的明确表示。"发现冲突,解决冲突就是'模式' 概念的中心问题。如果没有了冲突,模式就是标准。"(G·T·莫阿《新建筑都市环境的设计方法》)。这个求得模式的抽象变换过程可以是多侧面、多方位的。例如,可以从建筑空间内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行抽象,也可以从各种空间的功能的联系进行抽象,还可以从人和物在空间中动线的联系上进行抽象等等。从各个动态角度出发加以抽象,绘制出功能图、关系图、组织图、动线图等等。这些图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建筑师可用多种方式表达,它们是空间关系抽象化的表述,可以称其为抽象空间和空间模式。

  图5按生活事象相关性划分的住宅空间模式

  对于建筑空间模式及关系的表示,除框图的抽象表示之外,还有其他表现形式。例如取建筑的一个断面,将与断面中各场点相对应的事件发生的频率值图线描绘出来,在平面坐标系内标出个点位置(建筑中各场点)的可能性频率,以获得分布图或等值等高线。如果建筑各部分可以图式表达,那么建筑整体亦可以图式表达,其图式的形式选择可与住宅产品策划所要表达的意图和对象的性格相对应地加以考虑。反过来说,如果一个项目做了住宅产品策划,那么一般可以从各个侧面得到多种图式描绘。

  这些图式之间不可避免是会有相互矛盾的,这是因制图的出发点不同而产生的,所以住宅产品策划的任务之一也就是要分析和综合这些图式。在动态构想阶段对实态空间及相关非空间形态抽象化,这一抽象化的操作过程是本阶段的主线。空间形态及相关条件抽象得越精炼就越具有指导性,越不易受到传统经验的误引,也就越容易产生全新建筑构想。这也是住宅产品策划高于传统经验创作的原因。

  但是也应看到,这一抽象和图式化过程对开发项目的全体来讲往往是不大可能的,而且有些情形不可能进行抽象化和图式化。由于操作者的思想方法的差异,同样的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抽象结果,这也就是建筑尽管功能要求相同但仍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原因。影响抽象思想方法的因素可以是历史、风土、环境、民族和社会制度等等,建筑形态抽象过程的这种多元性就决定了住宅产品策划中单一的模式是不切合实际的。

  抽象图式的具象化是住宅产品策划为下一步建筑设计提供依据的准备。这一建筑化过程通常可以通过图面、模型来实现。图面和模型不仅是向他人传达构思的道具,更是建筑师自己考察、检验、发展其构想的手段。模型由于其直观性已被人所理解,而且建筑师又很容易对自己的构想通过模型进行三维立体空间的多方面探讨,以修正最初的构想,所以这种构想的模型表达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建筑师和业主们的青睐。

  5、开发项目运作方法和程序的研究

  开发项目的运作方法和程序的研究是住宅产品策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项目运作的方法和程序主要是指由立项到策划再到设计的运作过程,它关系到各个方面,不能简单划一,它涉及法规、行政管理的方法、设计者和施工者的选择、结构方式和设备系统的选定等因素。例如居住区的建设项目的运作,首先要考虑和接受地域内有关法规性的指令,在法规的限定范围内以争取最大的自由度和可能性,才能充分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争取建筑面积,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法规和制度也是住宅产品策划的一条基本依据。

  设计者的选定一般是业主的职权范围,可以通过委托或公开招标来选定建筑师,但住宅产品策划应对设计者能否满足住宅产品策划所提出的要求,来审查各预选方案的可行性。结构方式和设备系统的选型,与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有很大关系,它直接影响到设计阶段的具体设计环节。

  住宅产品策划向上以"立项计划书"与规划立项相联系,向下以"住宅产品策划报告书(设计任务书)"与建筑设计相联系。它的目的是要将规划立项的思想科学地贯彻到设计中去,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为实现其目标,综合平衡各阶段的各个因素与条件,积极协调各专业的关系。虽然住宅产品策划的结论对设计来讲是指导性的,但在设计阶段对住宅产品策划的反馈修正也不少见。住宅产品策划如同乐队的指挥和电影导演的工作,把作曲者和编剧的思想,通过自身巧妙、科学、逻辑的处理手法传达给演奏者和演员,最终使作品得到实现。超出以往朴素的功能,创造更新的设计理论,开发更高的建筑技术,住宅产品策划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不但研究功能和技术的发展,同时还担当起创造丰富新文化的职责。

  要研究建设项目运作的方法和程序,应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需全面了解与项目运作有关的因素,即住宅产品策划的相关因素,并将它们系统化地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这是住宅产品策划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图6住宅产品策划相关因素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