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住宅窗户设计60个细节(2)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住宅窗户设计的60个细节(2)

  窗的形状、风格:

  32.选择窗的形式时要照顾到建筑的整体外观和风格,注意协调、统一。

  33.同一立面上不同房间的窗,其形式要能够形成一定的节奏、韵律。

  四、进行窗的划分、确定窗的开启

  划分

  34.在满足通风、开启等要求的基础上要推敲窗划分的比例关系。

  开启

  窗扇的开启形式:

  35.目前大量应用于住宅建筑中的窗的开启形式有:平开(分内开和外开)、推拉、悬窗(分上悬和中悬)、立转、固定、折叠、复合开启(倾开平开窗)等等;其中平开窗、推拉窗应用最为广泛。

  开启扇的大小

  36.满足规范中对通风开口面积的要求——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厨房的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

  37.考虑到玻璃的整体强度以及构件的承受能力,平开窗的开启扇,其净宽不宜大于0.60m,净高不宜大于1.40m;推拉窗的开启扇,其净宽不宜大于0.90m,净高不宜大于1.50m。

  开启扇的位置

  38.确定开启扇位置时,需考虑室内流场分布,以免影响居室自然通风的质量。

  39.应设置自然通风器或小开启扇以便在寒冷的冬季能够引导室内空气微循环。

  40.要能够方便、安全地擦拭窗扇,避免设计中出现难以清理的“卫生死角”。

  五、选定窗的部件

  窗框

  41.窗框材质的选择需考虑其物理性能,如强度、气密性、水密性等;当有保温隔热的要求时,要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

  42.在一定强度质量范围内,尽量选用断面尺度小的型材并进行合理划分,控制窗框所占窗面积的比值,避免将窗划分过于细碎,阻挡入射光。

  43.应注意窗框材料的颜色与建筑外立面、栏杆等构件的用色协调;一般深色框在视觉效果上比白色框对视线遮挡少。

  44.挑选窗框型材时要考虑窗轨沟槽的形式,应保证其易于清洁,并不易被积灰堵塞排水口影响雨水排出。

  玻璃

  45.注意玻璃品质的选择,使其满足保温、隔热、降低噪声以及节能等需求。

  46.合理选择窗玻璃的色彩,提倡使用无色透明的玻璃,选用有色的如蓝色或绿色玻璃时要考虑对室内光线及立面的影响等问题。

  47.要注意作为防护措施的固定窗应采取夹层玻璃,玻璃边框的嵌固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防冲撞要求。

  窗扇

  48.窗扇的开启程度应能够控制,并做到不同程度的开启均可固定,避免刮风造成窗扇损坏。

  纱窗

  49.外窗开启部分宜设纱窗防蚊蝇。

  50.纱窗应易于安装、拆卸和清洗。

  51.当选用平开窗时,尽量做到在不开纱窗的情况下,可方便的开关外窗。

  52.窗纱的选用应注意其颜色、可透视性,网眼密度及挺括度等产品性能。

  开启把手

  53.窗扇把手的形式要利于抓握操作。

  54.窗扇把手的设置高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其位置还要满足窗框整体的受力特征。

  55.推拉窗中要防止开窗后抠手隐藏于前一窗扇后,给操作带来不便。

  窗锁

  56.窗锁应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不易损坏。

  57.纱窗也应注意配置窗锁。

  窗台

  58.确定窗框在窗洞内外位置时,要考虑对窗台空间的充分利用。

  59.关注外窗台的排水设计,重点是窗台下滴水的设置以及窗台与窗洞侧边节点的处理,防止雨水冲刷积灰的窗台后沿窗台两侧流下,浸染墙面。

  60.外窗台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宽度,考虑能够踏在上面擦窗。

  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建筑中,影响住宅窗户设计的因素错综复杂。如何快速、综合地整合分析、系统设计是建筑师必备的创作思维方法;而如何准确、全面地判定优劣、为业主带来高质量的窗是作为开发商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本文结合实态调研和实际工程,归纳总结出若干住宅建筑窗的设计要点;希望能够在住宅建筑中,对窗的设计系统化,窗的检验标准化方面作出一些初步的尝试。

采编:www.pmceo.cOm

篇2: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控制7个比值

  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控制的7个比值

  高层设计的难点在于竖向承重构件(柱、剪力墙等)的合理布置,设计过程中控制的目标参数主要有以下七个:

  一、轴压比

  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见抗规6.3.6和6.4.5,高规6.4.2和7.2.14。

  轴压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增大该墙、柱截面或提高该楼层墙、柱混凝土强度。

  二、剪重比

  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见抗规5.2.5,高规3.3.13。这个要求如同最小配筋率的要求,算出来的地震剪力如果达不到规范的最低要求,就要人为提高,并按这个最低要求完成后续的计算。

  剪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勾选“按抗震规范5.2.5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后,SATWE按抗规5.2.5自动将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直接乘以该层及以上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用以调整该楼层地震剪力,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按下列三种情况进行调整:

  a.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大时,说明结构过柔,宜适当加大墙、柱截面,提高刚度;

  b.当地震剪力偏大而层间侧移角又偏小时,说明结构过刚,宜适当减小墙、柱截面,降低刚度以取得合适的经济技术指标;

  c.当地震剪力偏小而层间侧移角又恰当时,可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中输入大于1的系数增大地震作用,以满足剪重比要求。

  三、刚度比

  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2;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则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刚度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如果某楼层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要求,SATWE自动将该楼层定义为薄弱层,并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降低本层层高和加强本层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提高上部相关楼层的层高和削弱上部相关楼层墙、柱或梁的刚度。

  四、位移比

  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见抗规3.4.2,高规4.3.5。

  位移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SATWE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五、周期比

  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见高规4.3.5。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结构扭转效应过大。

  周期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扭转刚度;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

  六、刚重比

  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风载或地震力的作用下整体失稳,见高规5.4.1和5.4.4。刚重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度相对于重力荷载过小;但刚重比过分大,则说明结构的经济技术指标较差,宜适当减少墙、柱等竖向构件的截面面积。

  刚重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布置,加强墙、柱等竖向构件的刚度。

  7、层间受剪承载力比

  控制竖向不规则性,以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薄弱层,见抗规3.4.2,高规4.4.3;对于形成的薄弱层应按高规5.1.14予以加强。

  层间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在SATWE的“调整信息”中的“指定薄弱层个数”中填入该楼层层号,将该楼层强制定义为薄弱层,SATWE按高规5.1.14将该楼层地震剪力放大1.15倍。

  2.人工调整:如果还需人工干预,可适当提高本层构件强度(如增大配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加大截面)以提高本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或适当降低上部相关楼层墙、柱等抗侧力构件的承载力。

  如果结构竖向较规则,第一次试算时可只建一个结构标准层,待结构的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刚度比等满足之后再添加其它标准层;这样可以减少建模过程中的重复修改,加快建模速度。

篇3:房企控制成本五个设计细节

  房企控成本的五个设计细节

  带外窗卫生间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在设计过程中,某些做法虽然满足了明卫生间的需求,但却增加了过多的建筑成本。例如,在外墙上开槽是一种常见的明卫生间做法,但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一、取消车库边角设计最经济

  方案一:六级人防-正方

  工程费用表

  方案二:六级人防-三角

  工程费用表

  方案三:六级人防-凹三角

  工程费用表

  方案一土建造价约5.2万元,方案二土建造价3.3万元,方案三土建造价约2万元,可见,将无用的车库边角取消的做法是最经济的。

  二、护窗栏杆重复使用可节约6千万

  时下的住宅设计,落地窗、飘窗等手法屡见不鲜,其不仅可以丰富住宅的立面效果,还可以增加室内的采光量,增大室内的观景视角等。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净高低于0.90米时,应有防护设施。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米,七层及七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米。阳台栏杆应有防护措施。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米。(《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版)5.1.5条规定)。

  按上述规范规定,飘窗、落地窗等做法均需做防护栏杆。但业主购房进户之后将此栏杆自行拆掉的数量比重逐渐增加,而现状栏杆的直接焊接件焊接的做法导致了业主自行拆掉栏杆后,栏杆的净高无法达到重复利用,故只能按废品回炉重铸,这样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市场上普通铸铁栏杆的价钱为110元/米,栏杆数量约为3.5米/80平方米, 如按50%业主进户之后将防护栏杆自行拆掉,20**北京市将新建住房2750万平方米,故不完全计算20**年一年因防护栏杆不能重复利用而浪费费用为2750万*3.5/80*110*1/2=6617.1875万元。

  针对上述不合理现象,可拆卸并可重复利用的防护栏杆势必成为住宅建设领域的主流。

  当然,如果在设计落地窗时,将窗体设计成0.90米以下为3+0.38+3厚夹层玻璃,也可满足规范要求。

  市场上普通平板玻璃价格为20元/平方米,6.38厚夹层玻璃价格为120元/平方米。此做法不存在拆卸浪费问题,所以与时下流行的铸铁栏杆做法相比,如按50%业主进户之后将防护栏杆自行拆掉,不完全计算,落地窗改夹层玻璃做法会增加的造价为108,281,250-66,171,875=4210.9375万元。

  (注:防护固定窗的水平荷载由横档承受,玻璃与框之间应以结构胶连接,窗边框的嵌固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一定的冲撞要求。)

  窗台的安全防护措施依据《建筑专业技术措施》第10.2.10条规定。

  综上所述,将0.9米以下窗做防护安全玻璃的方法既满足了室内外美观、适用的要求,又可以避免户主装修时的二次浪费,虽然一次投入费用略有所增加,但这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之道。

  可拆卸并可重复利用的防护栏杆仅仅是针对时下采用的栏杆做法不能重复利用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种节约措施。

  三、整砖铺设墙面节约6.57%的瓷砖花费

  裁砖是目前在住宅装修中出现的最普遍现象之一。以一个2米×2米,面积为4平方米,吊顶高度为2.3米的常规卫生间为例,计算其用砖量。如果选用市场上较普遍的0.3米×0.3规格的瓷砖。

  卫生间在不算耗损率的情况下:

  地面需要瓷砖:7×7=49块。

  墙面需要瓷砖:7×8×4-14(门洞)=210块。

  卫生间合计需要瓷砖:49+208=259块。

  因卫生间净尺寸不合理需裁切的瓷砖为:24+16×4=88块。而以均价9元/片来计算的话,88块瓷砖共计 88×9=792元。

  需裁切的瓷砖占瓷砖总量:88/259=34%。

  259块瓷砖的总面积:0.3×0.3×259=23.31平方米。

  地面浪费的瓷砖面积:0.05×2×2+0.05×1.8×2 =0.38平方米。

  墙面浪费的瓷砖面积:

  0.14×2.4×2+0.1×2.4×2=1.152平方米

  浪费的瓷砖面积占总瓷砖面积为:(0.38+1.152) /23.31=6.57%。

  但是,如果将卫生间的户型调整为2.15×2.11米,瓷砖铺设按照成整模数排布的形式,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首先,避免了对于瓷砖的浪费:由于每个面的尺寸都严格按照瓷砖整倍数的尺寸而设计,因此在为地面以及墙面铺设瓷砖时,不会出现剩余部分需要裁减瓷砖的现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装修的成本。

  其次,缩短了装修的时间:如果地面铺设的瓷砖不出现裁砖的现象。那么其工期就会明显缩短。

  四、外墙不开槽节省相当可观建筑成本

  明亮的卫生间不仅可以提高居住品质,更可以愉悦人们的心情。因此,带外窗卫生间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在设计过程中,某些做法虽然满足了明卫生间的需求,但却增加了过多的建筑成本。例如,在外墙上开槽是一种常见的明卫生间做法,但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假设卫生间深度为3.9米,宽度为2.4米;建筑层高2.9米;外墙厚度200毫米;每个卫生间开窗尺寸0.9米×1.5米,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暗卫生间和为外墙开槽的明卫生间建筑结构及成本。

  建筑计算:

  1、每层增加外墙外保温(3.9+3.9)*2.9=22.62平方米。

  保温按70厚聚苯板计算,每层增加1647元。

  2、每层增加的外墙饰面层(3.9+3.9)*2.9=22.62平方米,外饰面按贴砖计算,每层增加2448元。

  3、增加了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既不节能,又间接增大了建筑物整体保温的厚度。

  结构计算:

  1、双墙方案:墙长 2*(3.9+1)+(2.4-1.8)+2*1.2=12.8米暗柱面积 0.7立方米。

  2、单墙方案:墙长 3.9+2.4+2*2=10.3米 暗柱面积 0.38立方米。

  3、墙体按构造配筋双层双向直径8@200,每层共增加混凝土:0.2*(12.8-10.3)*2.9=1.45立方米混凝土按C30标号计算,每层增加144元。

  4、每层墙体节省钢筋:2*2.9*13+2*2.5*15=150.4米 150.4*0.395=59.4kg 暗柱按二级抗震等级构造配筋0.006Ac,选用直径14钢筋。每层共节省钢筋0.006*(0.7-0

.38)/0.000154=13根。

 

  13*2.9*1.21=15.6kg

  每层增加钢筋费用490元。

  每层增加模板费用250元。

  5、从结构角度看,两个方案结构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上。

  从平面来看,双墙方案形成了“刀把形”的异形板,计算时,异形板的凹角部位是应力集中最明显的地方,结构需加强配筋,一般做法是在相应部位设构造暗梁,在阴影部分加强配筋,当作横向钢筋的支座。因此双墙方案的板配筋与单墙方案的板配筋区别较小。

  另外,单墙方案的横墙和纵墙连续,抗震验算时,水平力传力简洁,所以此种情况下墙和暗柱以及连梁配筋基本为构造配筋。

  而双墙方案的凹槽切断了横墙和纵墙的连续性,此处计算时非常容易形成墙柱梁的超筋,即使不超筋,墙柱梁的配筋也要远大于构造配筋。

  综上所述,暗卫生间比为外墙开槽的明卫生间节省的建筑成本是相当可观的,总计每层节省费用4,979元,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以外墙开槽来达到明卫生间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五、加强成品保护,避免二次防水处理

  通过加强对施工成品的保护工作,我们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材料。比如:对于卫生间防水的保护。我国目前大部分住宅是以毛坯房的形式进行交付。按照一般的做法,毛坯房的卫生间地面从下至上为: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最薄处30厚C15细石混凝土从门口处向地漏中找1%坡。

  3、素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4、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及竖管根部位抹小八字角。

  5、1.5厚聚氨酯涂膜防水层。

  6、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

  其中第6步完全是出于对成品保护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的原因造成保护层开裂而导致业主进行第二次防水处理的普遍存在。在房地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于施工成品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加强对于成品保护,我们可以:

  1、取消卫生间20厚的1:3水泥砂浆保护层,这样做的同时也是在减少所有房间的地面垫层厚度。

  2、避免对于防水的二次开工,并省去再做一遍防水的材料。我们以一个最紧凑的三件器具卫生间为例,临淋浴间的两面墙面防水高度为1800毫米,其余两面墙防水高度为250毫米,经过计算,一个卫生间一遍防水面积为1.8×1.8×3+1.8×0.25×2=10.62平方米。

  北京20**年住宅建设量为2750万平方米,按照每户的平均面积为80平方米,则北京20**年将建设34.375万户住宅,每户住宅按照一个1.8×1.8的卫生间设置,就可以节省10.62×34.375万=365.06万平方米的防水。

  根据预算报价,1.5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造价为28元/平方米,上面节省的防水造价共计28×3,650,600=102,217,500元,即一亿零两百多万元。

篇4:楼盘社区商业配套设计要点

  楼盘社区商业配套设计要点

  根据楼盘项目特点及整体布局,可建设以下不同类型的商业配套:住宅底商、独立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

  一、商业配套的建设类型

  根据楼盘项目特点及整体布局,可建设以下不同类型的商业配套:

  1.住宅底商

  即利用住宅楼盘底层或首层作为商业用房,以基本满足就近区域内居民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便利性需求。

  2.独立商业街

  位于住宅社区内的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其沿街两侧设有独立商铺,以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3.社区商业中心

  设置在楼盘人流集中地区,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地域,包括超市、肉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各类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与酒店、运动中心等高级配套共同组成楼盘的综合配套体系。

  二、商业配套规划原则

  1.便利性原则:商业从空间上实现就近性,从而形成时间上的便利性,体现满社区居民便利性需求的原则;

  2.和谐性原则:实现住宅与商业的相对分离,充分体现商业与居民的亲和性及商业设施的不扰民,确保商业内外环境与居住环境的相互和谐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在楼盘内实现商业布局和规划的不内闭,保证能同时服务于外部客流和通过性客流,符合政府对区域总体商业规划的要求;

  4.适度开发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建设以服从住宅需要为基本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要适量,根据居住人口情况及楼盘开发进度,分期分阶段开发商业配套;

  5.景观再造原则:以景观意境为线索,将商业配套的建筑与空间景观设计融入整个楼盘,创造新的景观,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文化气息的购物、休闲的环境。

  三、商业配套总体规划建设要点

  1.中型楼盘:

  (1)楼盘总人口规模:2000-5000户;

  (2)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5-0.7平米/人的标准进行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5%-7%的标准进行配置;

  (3)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商业街;

  (4)商业交通时间:步行10分钟以内;社区商业中心或社区商业街应配有功能较完善的商业服务业网点15个以上;

  (5)商业功能满足:日常性服务与商品并重,可经营便捷性餐饮或少量中西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商业街的类型。

  2.大型楼盘:

  (1)楼盘总人口规模:5000-15000户;

  (2)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7-0.9平米/人的标准进行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7%-8%的标准进行配置;

  (3)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 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底商的搭配比例以80%:20%为宜;

  (4)商业交通时间:社区商业中心与住宅的距离不少于100米,步行15分钟以内,辐射半径约1000米;

  (5)商业功能满足:可建设全方位服务和商品的社区商业中心的设置,并结合休闲娱乐类商业的补充,餐饮可全业态引进,应有不少于10种业态店铺的规划,各业态搭配协调。

  四、商业业态规划设置要点

  1.各种商业业态建筑面积规划比例宜按照购物(超市或便利店、生活用品专卖店等)40%、餐饮(日常性餐饮)30%和其他便利服务(洗衣、药店、美容美发、各种维修、家政服务等)30%的比例进行设置。

  2.中型楼盘应配置超市或便利店、生活用品专卖店、日常性餐饮以及洗衣、药店、美容美发、各种维修、家政服务等基本服务,肉菜市场或便民菜店依据楼盘具体情况需要决定是否设置;

  3.大型楼盘除设置以上商业业态外,还需要设置大型综合超市、文化娱乐设施,并可设立银行、电信、邮政、医疗设施、酒吧、康体健身设施、电影院、汽车服务店等服务设施;

  4.青少年活动、老年活动中心、自行车库,可根据楼盘开发具体情况进行配置;

  5.建筑规划报建功能原则上为“商铺”或“商业”,不具体明确业态,以保证业态可转换。

  五、建筑布局设计要点

  1.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楼盘(如金碧天下)应在首期小区主要入口处集中建设组团式社区商业中心,并以集中独立商业形式设置,同时在二期、三期组团位置或重要出入口按人口规模和地块条件配置住宅底商或单侧式商业街及小型商业中心;

  2.总建筑面积在20-50万平方米的楼盘(如恒大山水城)可结合项目情况,在首期组团中心位置集中配置住宅底商或单侧式商业街;

  3.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应布置在社区对外开放、人流多、道路相对宽敞、便利的地方,应临街或临路设置,如设置住宅底商,也必须临街或临路;

  4.商业街可根据条件合理布置,但规模不宜过大,长度应控制在 100-150米之间,最长不要超过200米;

  5.两侧式商业街宽度应控制在8-10米,最宽不超过12米为宜,单侧式商业街宽度应控制在5米左右;

  6.单侧式商业街的高度以不超过5.5米为宜,层数以单层为宜;双侧式商业街高度以不超过10米为宜,层数不超过两层为宜;

  7.商业街宜按照东西方向排列,以入口为中轴对称布局,建筑立面宜采用塔楼、骑楼的元素,使空间产生新的划分。

  8.社区商业中心宜与酒店、运动中心等大型配套形成组团,以酒店为中轴进行分散布局,同时社区商业中心应与楼盘屋村巴士停靠点进行整体规划,这样节省停车位空间,又方便居民购买,更能提升商铺的价值。

  六、建筑结构、水电、暖通设计要点

  1.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

  (1)要求层高不少于4.5米,柱距在8米以上,楼层2层以下为宜,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层;

  (2)根据满足超市、餐饮等特殊经营业态对房屋承重荷载的要求;

  (3)设置专用货流通道及专用停车场(原则上只设地上停车场),商业街停车数量不低于1辆/100㎡,社区商业中心停车数量不低于1.5辆/100㎡;

  (4)预留水、电、燃气、排污等各项设施的接驳(建议社区商业中心以150-200w/㎡ 标准计算单位建筑用电量,商业街以120-150 w/㎡标准计算单位建筑用电量),餐饮规划区域的给排水量需达到国家标准且要预留烟道,电话线、网络接入商铺内,根据未来用途和商家,在结构上预留强弱电、电梯等设施设备的安装条件,各类水管、线缆等尽量不要外露,即使需要外露也要考虑与整体建筑的美观和谐;

  (5

)单间商铺建筑面积在30~150平方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500平方米;

  (6)商铺进深根据经营业态进行规划,以7-12米为宜,最大进深不要超过18米;

  (7)商铺开间以3.5-8米为宜,如果商家后期经营需要较大门面,则可以通过横向打通的方式扩展空间;

  (8)商铺开间与进深的比例以1:2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3;

  (9)商铺内部原则上不进行室内装修,保持毛坯状态,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需装修公共通道、大堂等公共部分;

  (10)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的商铺原则上不安装空调,但需要预留空调外挂位置,可统一设置百叶窗或其他装置;

  (11)3层以下的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原则上不安装手扶电梯,超市、农贸市场设置在二楼区域的,需预留手扶电梯位置;

  (12)其它照明电源的设置:主要包括户外广告灯箱的电源线路以及防盗电动卷闸门的电源线路、公共照明的电源线路。同时为保证商铺今后可能采用三相电源,需在配电间及电源保护预埋管管径方面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保证今后线路的更换。

  2.住宅底商

  (1)要求层高不少于3.5米,层数以1层为宜,应合理优化剪力墙设计,以保证商铺的使用空间(建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2)预留水、电、燃气、排污等各项设施的接驳(建议住宅底商按照单位建筑用电量以100w/㎡ 标准计算),但不设置餐饮所需的烟道, 电话线、网络接入商铺内,各类水管、线缆等尽量不要外露,即使需要外露也要考虑与整体建筑的美观和谐;

  (3)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需要,预留商家招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

  (4)为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可使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

  (5)单间商铺建筑面积在20~50平方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200平方米;

  (6)商铺进深根据经营业态进行规划,以8-10米为宜,最大进深不要超过15米;

  (7)商铺开间以3-5米为宜,如果商家后期经营需要较大门面,则可以通过横向打通的方式扩展空间;

  (8)商铺开间与进深的比例以1:2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3;

  (9)商铺内部原则上不进行室内装修,保持毛坯状态,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需装修公共通道、大堂等公共部分;

  (10)住宅底商不安装空调,需要预留空调外挂位置,可统一设置百叶窗或其他装置,空调外挂位置一般要高于地面2.5米,但不可设置在住户阳台附近,以避免扰民;

  (11)住宅底商不安装手扶电梯,不预留货梯位置,不设置专用货流通道及专用停车场。

  七、交通设计要点

  1.运动与通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行走习惯和商家的经营需求,根据现有地形的地理高差及出入口条件的布局方式,设计人行道、车道、货物通道,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可考虑设置无障碍通道;

  2.人车分流:人流与车流应避免交叉,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行车道路与人行道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保证行人在购物时的安全;

  3.停车位:商业街可沿街布置停车位,社区商业中心需集中区域布置停车位,并利用适宜的绿化进行分割,合理地布置人行商业空间。

  八、建筑外观及景观设计要点

  1.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照所处位置的不同,适当设计不同的景观区,同时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进行绿化种植以形成景观序列,种植应以常绿树种和观赏性植物为主,适当控制台阶数量,所有景观区应保持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

  2.建造室外休闲空间,因地制宜设置廊架、凉亭、花台、喷泉、雕塑等等休闲功能设施,设置广告灯柱、指示牌、电话亭、栏杆等软性装饰;

  3.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的商业建筑应以暖色为主要基调,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以涂料为主,立面以米黄(明亮)为主色调,门窗饰线,铁艺栏杆用古铜色,建筑功能入口用骑楼来区别,外墙刷米黄色漆,屋檐刷米白色漆,屋顶采用橙黄色西瓦,窗户安装透明玻璃及古铜色铝合金框,外立面装饰柱贴光面金麻黄花冈岩;

  4.休闲小品、附属设施等也应采用暖色调设计,与商业建筑主体形成色彩上统一的效果。

篇5:中海万科地下车库设计优化措施

  中海、万科地下车库设计优化措施

  地下车库由于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存在失误,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本文提炼了万科、中海在地产车库设计优化方面的关键措施,以供同行小伙伴们参考。

  1.地下车库平面布置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设计成半地下室形式,且地下停车库宜集中布置。半地下车库尽量减小地下部分埋深,并利用顶板上部绿化覆土荷载,减少或不采用抗拔桩,节省地下工程量;全地下车库设计时,应尽量综合利用水浮力和上部荷载取值的平衡,减少桩基础抗浮,并控制绿化种植、综合管线埋设要求的最小覆土厚度,减少地库埋深。

  2.地下车库适应的柱网尺寸

  考虑停车效率与工程成本、车型适应范围,综合性最优柱网8.1m*8.1m,建议高档项目采用;经济柱网 7.8m*8.1m,为节省成本,建议大部分项目采用此种尺寸,同时另设10%大型尺寸停车位,解决大型车停车问题。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短跨小柱距的结构方案,尤其是杭州、宁波等对停车位尺寸要求高的城市,虽然理论上停车效率较 7.8m*8.1m 方案,单车面积上升 1.5平米左右,立柱数量增加近50%,但立柱对总成本影响甚微,且优点是层高可以降低200~300。在地质情况复杂、水位较高且基坑维护条件较差的项目中,可以节省相当的开挖量和基坑支护费用,成本节约显著。但此柱网选用,须经过结合具体地库方案的经济性比较后采用。

  3.地下车库面积优化设计

  集中地库面积优化设计方法:

  (1)使用效率最高的高效停车单元进行组合设计。高效单元是经设计研究优化的车道面积最小、停车效率最高、面积是 4000平方米(一个消防分区)的设计模数单元;方案规划设计阶段,增加地库适应性方案比较,使用地库停车标准,进行地库概念方案设计,调整住宅楼栋间距避免出现车辆单排布置、被动利用塔楼地下空间、支护间距预留不够等等问题。

  (2)停车库端头优化停车布置设计:近端式停车布置,在近端的两跨比循环式布置可多停车 7

  辆,因此,在满足规范 50 辆停车分组及防火间距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尽端式布置。

  (3)规整地库外轮廓,减少无效建筑面积。

  (4)充分利用地库角部空间,布置机房及竖向交通口。

  (5)在满足分组(50 辆)布置停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竖向通道 数量;鱼骨状排列为最经济布置方式。

  5.车道宽度

  (1)普通直线车道: 单行车道宽度4米为宜,如考虑停车,车道最小宽度为5.5米;双行车道宽度6米,停车方式为垂直式后退停车;

  (2)车库出入口宽度:单行车道宽度为4米,双行车道宽6米;

  (3)直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防火疏散用单车道4米;双行车道宽6米,防火疏散用双车道7米;

  (4)曲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双行车道宽7米。

  6.车库出入口设计

  (1)车库出入口宽度,国家规定最小宽度为单行车道3.5米,双行车道6米,万科项目设计常用数据,单行车道4米,双行车道宽6米。

  (2)车库出入口数量,停车数量≤50辆,设置一个单车道出入口;51~100辆的地下车库或51~150辆的地上车库(含半地下车库),一个双车道出入口,或者两个单车道出口;>100辆的地下车库,两个单车道出口。

  7.转弯半径设计

  车库汽车环行道的最小内径:一般取3.9~4.2米即可。

  8.车库坡道设计

  在计算坡道坡度时,一定预选考虑缓坡要求。

  直线坡道:单行道为4米,双行道宽为6米,防火疏散用双车道宽7米

  曲线坡道:一般单车道宽4米,防火疏散用双车道宽7米。

  一般坡道的结构参数

  9.停车效率控制指标

  注:车位平均面积计算标准为地下总建筑面积除以总停车数

  10.车库楼面的基本设计

  (1)基本结构参数

  普通停车库的楼面活荷载取值为4KN/㎡,板厚取值为h=110~120,在合理跨度的情况下,配筋基本采用构造配筋。框架梁高一般采用1/10~1/12足够,次梁采用1/12~1/14的跨度。

  (2)面层和找坡

  普通停车库的面层和找坡应一起考虑,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楼面,一般采用1%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面层做法最多为50,面层中需配Φ4@150*150~200*200的钢丝网片,提高面层的耐磨性和抗开裂。

  11.地下车库埋深及标高控制

  小高层、高层住宅地下室埋深一般为地上建筑高度的1/15~1/30,约 3.3 至 4.0 米;半地下车库埋深一般在 1.5 至 2.0 米;全地下车库埋深因考虑绿化种植、管线综合及场地设计,一般在 4.2 米至 5.0 米。地库埋深深度应尽量减小,以控制地下水浮力并减小开挖量;高层地下室埋深与地 下车库埋深应进行协调,综合计算高层结构增加成本和基坑支护节省成本之间关系,达到最佳经济性。

  12.地库主体结构含钢量指标

  13.地库主体结构混凝土量指标

  复式机械地下单层车库混凝土用量分布

  自走式地下双层车库混凝土用量分布

  14.地下室顶板

  (1)顶板厚度:顶板厚度和顶板所处的位置、顶板的覆土、跨度等有关。

  (2)顶板梁高:根据顶板的覆土、是否做人防而定,可大概估算:

  注:为降低层高,也可考虑采用宽扁梁,但会增加一些造价。一般不采用将大部分顶板梁上翻形成"水池",如确实要上泛,上泛高度至少≥300,并应在梁上合适位置预留Φ50的过水洞,洞底标高同板面。

  (3)顶板排水找坡:对于双面停车的车库顶面,一般采用≥2%的上下都斜的同厚度结构找坡。面层做法详景观设计要求。

  15.基坑支护成本控制

  基坑支护的大原则是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地质情况、周围环境采取合适的支护形式保证基坑安全。根据基坑形状,从支护形式角度看,狭长基坑使用内支撑较好;方形或圆形基坑采用外支撑较好; 从基坑面积大小角度看, 基坑面积超过 4000 平米,采用逆作法或外支撑比内支撑,便于施工并节省成本;从深基坑角度,用连续墙较安全,逆作法比大开挖安全;周围有重要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对变形要求严格的,采用逆作法较好。

  16.地库排水优化设计

  地库排水设计主要有明沟和地漏排水两种:

埋深较浅的半地下车库,地下水位较低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地漏排水方式,优点是可以节省 200 厚左右垫层高度。缺点是地漏内卫生问题,容易造成异味散发、虫、鼠害等,且因全部水平管线均在底板下,清理疏通和维修均较困难。

  明沟式排水方式一般采用车库底板上做 200~300 厚垫层,垫层厚度主要由明沟长度决定。优点是明沟构造简单,清理维修方便,无虫、鼠害,无车库内异味等卫生问题。明沟设计布置,尽量沿停车位后部墙边或两排车之间进行。 在华东区条件较好的项目外, 应尽量采用明沟排水方式,地面找坡控制在 0.1%;排水沟坡度控制在 0.3~0.4%;

  17.地库底板成本优化方法

  优化排水明沟布置方案,减少集水井数量。据统计现有项目,每百平方米地库面积集水井数量差别在一倍以上,合理数量应在 0.15 左右。

  优化结构设计方案,减少后浇带长度。

  选择合理适当的柱网尺寸,以减少防水板厚度。

  18.地库排风优化设计

  地下车库采用通风采光窗或庭院设计,通过自然补风,可以减少或取消机械补风系统设置,并可进一步减小机房面积。一般通风面积为地库地面面积的 1%,或每个防火分区40㎡。自然补风设计结合诱导风机系统,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投入和维护费用。

  19.地下车库室内排管优化设计控制

  (1)排管设计以尽量避免或减少管线交叉为原则,且所有主管线尽可能集中在地库公共区域内排布,以方便维修。

  (2)风管应尽可能按直线布置,减少转弯和分流,以减小风管尺寸。

  (3)采用标准长度的直线管段,将各种变径管和接头的数量减至最少;只要安装空间范围允许,建议采用螺旋圆风管。

  (4)建议低成本项目,采用镀锌铁管穿线,明装强、弱电管线。投入成本最低且便于检修和维护。

  (5)为节省成本,明沟式排水可仅在行人道、车行道宽度位置设置盖板;注意行车道上的明沟盖板构造设计,避免长时间汽车碾压破坏。

  (6)底板柔性防水层,按照惯例施工时可予以取消(设计施工图不允许),每平米可节约成本30~40 元。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