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 导航

花境设计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5

  花境设计

  花境是花卉应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手法。花境是人们参照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式花带,其艳丽的色彩和丰满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花境布置一般以树丛、绿篱、矮墙或建筑物等作为背景,根据组景的不同特点形成宽窄不一的曲线或直线花带。花境内的植物配置为自然式,主要欣赏其本身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组合的群体美。

  花境设计首先是确定平面,要讲究构图完整,高低错落,一年四季季相变化丰富又看不到明显的空秃。配置在一起的各种花卉不仅彼此间色彩、姿态、体量、数量等应协调,而且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也应大体相近,植株之间能共生而不能互相排斥。花境中的各种花卉呈斑状混交牞斑块的面积可大可小,但不宜过于零碎和杂乱。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能作为花境的材料,但以多年生的宿根、球根花卉为宜。因为这些花卉能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养护起来比较省工,还能使花卉的特色发挥得更充分。设计者要了解花卉的不同生长习性,选择不同种类合理搭配,使花境具有持久和良好的观赏效果。

  花境分单面(2至4米宽)和双面(4至6米宽)观赏两种,单面观赏花境植物配置由低到高,形成一个面向道路的斜面。双面观赏花境,中间植物最高,两边逐渐降低,其立面应该有高低起伏错落的轮廓变化,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轨迹可寻的平行曲线,并且最少在一边用常绿木本或矮生植物(如麦冬、葱兰、绣墩草、瓜子黄杨等)镶边。

  花境植床一般应稍高出地面,内以种植多年生宿根花卉和开花灌木为主,在有路牙的情况下处理与花坛相同。没有路牙的,植床外缘与草地或路面相平,中间或内侧应稍稍高起,形成5°至10°的坡度,以利于排水。

  花境管理方便,应用广泛,独具特色。在国外,尤其是居家小庭院中,花境应用非常普遍。最近,在广州、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公共绿地、庭园中,花境的应用日渐增多。不久的将来,一批高质量、优美的花境将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采编:www.pmceo.cOm

篇2:小庭园设计要素

  小庭园设计的要素

  1要素-色彩:对比色与互补色。色彩、色相及色调。原色和轻淡色彩。它们是色彩因素的所有组成部分。色调可使气氛活泼也可镇定情绪。最终选择取决于个人品味。

  2要素-质感:平滑的、粗糙的,柔软的、多刺的、有光泽的或有绒毛的。尽量采用高对比度---将精致混以粗犷,柔软配以粗硬。植物的叶片、花朵、茎干及硬质的造园材料都有其特殊的质感。

  3要素-香味:有什么比蔷薇、茉莉、瑞香、迷迭香或丁香的花香更好呢?在窗口及室外座椅旁种植一些具有香味的植物。应为每个季节都准备一些香花植物。

  4要素-声音:溪流的潺潺声,泉水的叮咚声,小鸟的啁啾声,叶片的沙沙声或柔和悦耳的钟声都可以扫除精神上的烦乱,使心灵得到安宁。

  5要素-触觉:从Lamb’sears毛绒绒的叶片至装饰性草类怕痒的叶片都意味着触摸甚至爱抚的存在。别忘了古树、光滑的卵石及其它无生命材质的触感。

  6要素-功能:如何使用园中空地?作为儿童游乐场?种植菜蔬?用作休憩沉思?还是户外娱乐?应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设计。别忘了天然材料的使用,象落叶与堆肥。

  7要素-光照:注意花园中阳地及阴地的状况。在夜晚光线的衬托下花朵变得半透明,草状羽形植物闪闪发光。为了夏季炎热的气候,可种植高大乔木,创建一个阴地。

  8要素-风格:节点花园,黄杨花坛,砖质铺地,木桩式围栏,所有这些形成了花园的风格。所花时间及精力越多越完美。有时小细节会强化风格,也会破坏风格。

  9要素-形态:多考虑植物的立体形状以求得变化。它们可能是圆形、圆柱形、披散状、波浪式或喷泉式。硬质的造园材料和花园装饰物也都有自己的形状。

  10要素-对比:对比以吸引注意力,得到礼堂的享受。对比度小能起镇定作用,对比度大则有令人兴奋的作用。色彩、结构、外形、亮度都可用来进行对比。

  11要素-透视:你从什么角度观赏你的花园?从平台、透过窗户还是平地上?是一览无遗还是移步异景?透视改变了观赏花园的方式。

  12要素-动势:你是怎样穿过花园?是漫步开蜿蜒的小径上,还是从笔直的大路上匆匆路过。功能决定了它们的外形。

  13要素-变化:树木长大后,原先的阳地环境变成了阴地,园中多年生植物会越长越大。柔和的晨曦会变成耀眼的午后阳光。花朵会变成子实。对花园中的变化应作好充分准备。

  14要素-方位:找出指南针,找到正北方。你如何安排你房子和花园的朝向?记住:一个季节中的阴地在其它季节可能变成明亮的向阳环境。

  15要素-个性:传统花卉,旋转木马、球形器皿、规则的意大利式建筑,古代建筑小品或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园雕塑。哪一个对你更有意义?让人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你的花园。

  16要素-焦点:小径尽头的瀑布,混合花境中的红枫,门旁美丽的花钵,都为眼睛创造了一个可休息的景色。选用焦点景观时要慎重,过多的焦点只会变得杂乱无章。

  17要素-生态:引入一些野生的植物。种一些本土的植物。尽可能选择能丰产及自我循环的植物,少用硬质园景。

  18要素-感观:花园应与当地景观相协调。使用乡土的植物或本地的石材。运用当地常用的表现形式。同时加入具有你个人特色的东西,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只属于你的花园。

  19要素-建筑:让花园与建筑相匹配。重复使用相同的主题、外形、颜色、式样及建筑材料。通过使用院子、平台、乔木、阳台、围栏及其它东西将建筑融入花园。

篇3:园林景观规划中无障碍设计探讨

  园林景观规划中无障碍设计的探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公共设施需要适应各种类型人群的问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并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取得了很大进展。70年代以来,日本吸取了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探索并提供便利的物质环境条件,提高这部分人的自立程度,使得他们的生活圈子大为扩展。我国自80年代起开始这方面的努力,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50-88),发行了有关无障碍设施的通用图集(88J12),并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对一些公共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但一般只局限于部分医院、学校、图书馆、车站大厅等公共建筑或公用设施上,很少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本文拟对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与同行切磋。

  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园林中无障碍设计是福利社会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园林是公共设施,它是以植物、建筑、山石、水体及多种物质要素,经过各种艺术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提供大众游赏的公共设施。它同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行为模式联系十分密切。在城市园林化的进程中,园林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如何在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适应各种类型游人的需要,体现对各类游人的关爱,创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宜人的无障碍园林环境,是我们园林工作者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1.2老年人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

  老年人在生理上,体力弱,感官衰退、反应迟钝;在心理上,重人情、重世情、重乡情;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人交往,要求独立自主。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园林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园路通行及使用公用设施的系列环节上。老年人的经济地位发生了变化,一般都由主导变为辅助;由忙于工作无暇休息变为余暇时间大幅增加;由以社会工作环境为主变为以社区居住环境为主。这些变化又势必会对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情绪上的波动,导致出现孤独、失落、自卑和抑郁感。因此,他们迫切希望走出居所,到园林中呼吸新鲜空气、淋浴阳光、锻炼身体、与人交流、愉悦身心并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

  1.3园林中无障碍设计的可行性

  从现有的资料看,无障碍设计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复杂,也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更不妨碍总体设计布局,而且可以做到基本上不增加造价。眼下关键的问题在规划设计人员的无障碍意识,以及实施过程汇总细部构造的处理。因此,只要我们在园林规划设计初期能认真地考虑并重视,无需花费很多的精力和财力,就能够消除游赏过程中给游人带来的不便及障碍。

  2、无障碍园林设计

  2.1无障碍园林空间的设计原则

  2.1.1无障碍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无障碍物和危险物。这是因为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变化,自身的需求与现实的环境时常产生距离,随之他们的行为与环境的联系就发生了困难。也就是说,正常人可以使用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可能成为障碍。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为老弱病残者着想,要以轮椅使用者和视觉残疾者为基准,积极创造适宜的园林空间,以提高他们在园林环境中的自立能力。

  2.1.2易识别性系指园林环境的标识和提示设置。老年人由于身心机能不健全或者衰退,或感知危险的能力差,即使感觉到了危险,有时也难以快速敏捷地避开,或者因错误的判断而产生危险。因此,缺乏空间标识性,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方位判别、预感危险上的困难,随之带来行为上的障碍和不安全。为此,设计上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的手段,给予他们以重复的提示和告知。并通过空间层次和个性创造,以合理的空间序列、形象的特征塑造、鲜明的标识示意以及悦耳的音响提示等等,来提高园林空间的导向性和识别性。

  2.1.3易达性系指园林游赏过程中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老年人行动较迟缓,因此要求园林场所及其设施必须具有可接近性。为此,设计者要为他们积极提供参加各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规划上确保他们自入口到各园林空间之间至少有一条方便、舒适的无障碍通道及其必要设施,并保证他们有通过付出生理上的努力,能得以实施的心理满足感。

  2.1.4可交往性系指园林环境中应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及配套设施的设置。老年人愿意接近自然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后,是可以消除一些孤独感和抑郁感,宣泄一下心中的自卑失落和急噪烦闷。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上,应多创造一些便于交往的围合空间、坐憩空间等,以便于相聚、聊天、娱乐和健身等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而对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和偏好。

  2.2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

  园林中无障碍设计,除了对环境空间要素的宏观把握外,还必须对一些通用的硬质景观要素,如出入口、园路、坡道、台阶、小品等细部构造,做细致入微的考虑。

  2.2.1出入口宽度至少在120cm以上,有高差时,坡度应控制在1/10以下,两边宜加棱,并采用防滑材料。出入口周围要有150cm×150cm以上的水平空间,以便于轮椅使用者停留。入口如有牌匾,其字迹要做到弱视者可以看清,文字与底色对比要强烈,最好能设置盲文。

  2.2.2园路路面要防滑,且尽可能做到平坦无高差,无凹凸。如必须设置高差时,应在2cm以下。路宽应在135cm以上,以保证轮椅使用者与步行者可错身通过。纵向坡宜在1/25以下。另外,要十分重视盲道运用的诱导标志的设置,特别是对于身体残疾者不能通过的路,一定要有预先告知标志;对于不安全的地方,除设置危险标志外,还须加设护拦,护拦扶手上最好应注有盲文说明。

  2.2.3坡道和台阶坡道对于轮椅使用者尤为重要,最好与台阶并设,以供人们选择。坡道要防滑且要缓,纵向断面坡度宜在1/17以下,条件所限时,也不宜大于1/12。坡长超过10cm时,应每隔10cm设置一个轮椅休息平台。台阶踏面宽应在30cm~35cm,级高应在10cm~16cm,幅宽至少在90cm以上,踏面材料要防滑。坡道和台阶的起点、终点及转弯处,都必须设置水平休息平台,并且视具体情况设置扶手和照明设施。

  2.2.4厕所、座椅、小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的设置要尽可能使轮椅使用者容易接近并便于使用,而且其位置不应妨碍视觉障碍者的通行。

  总之,园林无障碍细部构造设计,所考虑的涉及面很广,这里因篇幅所限,不一一枚举。

  2.3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

  老年人对绿地、庭园的需求欲望比一般人强烈得多。园林植物能释放大量负氧离子,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尘防噪,十分有利于老年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的健康恢复。因此,无障碍园林的绿化设计首先要坚持以绿为主,植物造景的原则,即除了必要的

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外,其余均应绿化覆盖。充分利用垂直绿化来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地形要尽可能平坦或缓起缓伏;植物要适地适树,避免种植带刺或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以免形成障碍。要选用一些易于管理、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作为园林骨干树种。园林植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巧妙地运用孤植、对植、群植和坛植等手法,科学处理好软质景观内部乔、灌、花、草与园林建筑小品之间互相映衬的关系。提倡多植乔木,适当配置花色鲜艳、季相明显的花灌木和色叶树木,要讲究植物群落结构的层次变化,注意营造出一丛丛、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群体效果,种植芳香植物,积极招引益虫和鸟类,使所至之处鸟语花香,洋溢出生命的活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园林无障碍设计势必会成为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它要求园林规划和建设者应考虑这部分人的特殊需要,并贯穿于园林规划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同时,也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篇4:园林水体设计

  园林水体的设计

  园林水体的用途

  园林水体的用途非常广泛,笔者粗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园林水体景观。如喷泉、瀑布、池塘等等,都以水体为题材,水成了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也引发无穷尽的诗情画意。冰灯、冰雕也是水在非常温状况下的一种观赏形式。

  2.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矿泉水具有医疗作用,负离子具有清洁作用,都不可忽视。

  3提供生活用水。生活用水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品茗饮茶,开门七件事,最后一件就是茶。由茶而引发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水的评价:"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4.提供生产用水。生产用水范围很广泛,其中最主要是植物灌溉用水,其次是水产养殖用水,如养鱼、蚌等。这两项内容同园林面貌和生产、经营是息息相关的。

  5.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如游泳、划船、溜冰、船模等。如现在休闲的热点,如冲浪、漂流、水上乐园等。

  6.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的环境。如各种水生植物荷、莲、芦苇等的种植和天鹅、鸳鸯、锦鲤鱼等的饲养。

  7.交通运输。较大型水面,可作为陆上运输的补充,如游艇、交通船等。

  8.汇集、排泄天然雨水。此项功能,在认真设计的园林中,会节省不少地下管线的投资,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立地条件。相反,污水倒灌、淹苗,又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9.防护、隔离。如护城河、隔离河,以水面作为空间隔离,是最自然、最节约的办法。引伸来说,水面创造了园林迂回曲折的线路。隔岸相视,可望不可及也。

  10.防灾用水。救火、抗旱都离不开水。城市园林水体,可作为救火备用水,郊区园林水体、沟渠,是抗旱天然管网。

  以上内容并不是面面俱到,每处园林水体,有其主要功能一二,其中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是园林景观的作用。

  以下分别就水体景观的形成、工程设计、水质及水量的要求、景观设计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园林水体景观的形成

  (1)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本身并无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周围的环境。

  水的各种形状、水姿,都和盛器相关。盛器设计好了,所要达到的水姿就出来了。当然这也和水本身的质地有关。一般来说。水要求是透明、无色、无味的,各种水体用途不同,对水质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污染的水就不是这样,它是景观的反面。个别的时候,也有人为了观赏需要。把水染色的,又当别论。水体周围环境的风、温度、光线等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水体观赏效果。例如刮了大风。波涛汹涌,哪来欣赏水面倒影?温度下降,水结成冰,波光潋滟的湖面,变成光滑耀眼的冰场,观赏的趣味,使用的方向就聚然不同。光线对水体观赏效果更为明显,每一个人都知道白天和夜晚如何去欣赏水景。请读者注意。为了达到效果,往往要在水体中补充人工照明。而这时的观赏效果往往是优于白天的最佳景观。

  (2)园林水体赖以依靠的盛器,有两种主要的分别:

  ·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

  ·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

  虽然大多数人都很容易区别不同的水体,叫得出这种水体得名称,观鱼池、第一泉、彩色音乐喷泉……,但这是"说文解字"。何况上面所举例子,也不是绝对的。城市广场的喷水池是人工构筑的,但日内瓦的100米喷泉,却是在湖中的。在设计实践中,如何处置这个"盛器"。却极易混淆,常有争论不休的时候,尤其是自然式园林中。例如,一段在高级办公楼外的溪流,或一段在高层住宅区内的河水,究竟是做钢筋混凝土的底和驳,还是自然坡、泥底?就会让开发商颇费周折。过去有人在公园的自然河底铺砌混凝土板,以防众人践踏混水,作游泳池的构想。最近有把某城市河流岸底封闭,以治理环境污染者,就是这方面的尝试。但都不甚成功,甚至适得其反。

  (3)笔者认为,有下面的几种情况,在构造水体的人工环境时,值得特别注意。

  水体的设计标高

  当水体的设计标高高于所在地自然常水位标高甚多,而该处之土质疏松(砂质土)不易持水,这时必须构筑防水层,以保持水体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标高,达到景观设计要求。例如,新建的上海虹桥花园中的高水位水池。而低水池是自然底的。

  水体设计中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如游泳池、嬉水池,必须以过滤循环方式保持水质,或定期更换水体。这时,必须构筑防水层,与外界隔断。绝大部分的音乐喷泉、游泳池、水上世界是这样的。

  水体外界的环境

  水体附近若有地下车库、商场、复杂管网等地下构造物,有时甚至是水体就在地下室的上空,这时必须设计人工防水层,以减少水体渗漏对地下构造物的不利影响。这是目前在城市广场经常遇到的情况。凡是有这种情况的自然式河道、溪涧,宜做人工防水层。

  其次,水体周围有建筑、道路、密集人群,或者土质不良,不能形成稳定的自然河坡,尤其是大水面、针对主导风向的河坡。这时水体四周必须构筑人工驳岸,以防坍塌,以策安全。上海城市和园林内的许多水体,就是这种情况。但这时的河底究竟是自然仰是人工,还要看上面两点的要求,不能因由驳而底,一概而论。上海是水网地区,但是极大部分河流是自然底,须注意到这一点。

  从上面三点要求看,第一是强调水体的"量"。保持设计标高,实际是保持水量,也不受自然水位涨落的影响。第二是强调水体的"质"。因此,这时人工环境的水体必须要有一定的面积和容量限制,以控制工程造价和养护费用。我想一个人工景观水体达到几千平方米已是非常大的了;如果再大达到几万平方米,实际上称得上一个"湖",何不让其以自然面貌出现?第三是强调因地制宜,要根据水体得主要功能看周围的环境。

  综上所述,可归纳为:园林水体,能用自然的办法持水,最好。一是节省投资和管理费用,二是取得生态平衡,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三是不管怎样,人工水体总是沧海一粟。不必勉为其难。如决定采用人工水体,要严格控制其规模,才不致背上一个旷日持久的包袱,甚至一个城市,也为一座喷泉叫苦不迭,何况使用频率,极少超过一年中的1/100。

篇5:竹子在景观园林中功能设计

  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功能与设计

  自古至今,竹子在景观园林中的应用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与设计手法不外乎如下几种:

  1、组织空间如游园绿化,步行小道等,用大面积的竹子密植成流畅的线条或成片林,可以在空间上把不同的景点协调统一起来,构成格调一致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将与主格调相悖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遮挡。

  2、渲染空间有相当一部分竹子如紫竹,菲白竹,金丝竹等,由于其枝干色彩上的引人注目,也常常成为景观园林中的焦点。

  3、协调空间如果用竹子做绿篱,如观音竹双行列植于草坪或建筑物的周围,不但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加多样化的美感,而且还与修剪过的植物造型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

  4、分隔空间亦采用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的竹类,将绿地布局分隔成各种观赏或者功能区域。

  5、添景园林风景中主要题材称为主景,围绕主景加添人工布置材料添景,具有实用和美观价值。如用竹建造的竹亭。

  竹类的配置方法竹子品种极多,我国有四百多种之多。在园林置景中,左右逢源,如寺庙园林多采取其佛性而喜植紫竹,观音竹,圣音竹等,一般园林中的墙角,假山坡脚与筑篱,则取矮生形的箬竹,而景区景点的曲折通幽之处,则往往取用密集多姿,秀雅宜人的凤尾竹,琴丝竹等,居住区,生活区等区域,或公共绿地等常用岁寒三友,松竹梅,不但取其形美,更重其意美,与观赏类苗木的配置方法一样,竹类不论自然式可整齐栽培,不外下述几法:

  1、群植群植是株数较多的一种栽植方法,常在小路转弯处,大面积草地旁,建筑物后方及园林中较然而的一隅,大面积栽植成林,创造出绿竹成荫,万竿参天的景观感效果。

  2、丛植较大面积的庭院内的竹林及构成林相者皆为丛植,即用一种或若干种较为变大的丛生形态竹类混栽而成,以不等边三角形栽植方法为主,同时配置美丽别致的景区,或交织栽种一二年生草花。

  3、列植列植是沿着规则的线条等距离栽植的方法,可协调空间,显出整齐美,以强调局部的风景,使之更为庄严宏伟。一般用于园林区界四周,以清界限,但应注意视线通透,稍有曲度,勿流于呆板。

  4、隅植为了使建筑物与四周自然物更好地联系起来,以增加美观,即用观赏性强且四季常绿的竹类,如佛肚竹营造景观。

  5、孤植即单植,有些奇篁异竹,丰姿绰约,光怪陆离,具有神秘的色彩和高雅,奇特的形态,如佛肚竹,黑竹,湘妃竹,花竹,金竹,玉竹以及从头到脚呈现出黄,蓝,白,绿,灰五种颜色的五色竹,单独种植以显示特性。

  6、地被植物以竹类为地被植物搭配草坪,具有延续视觉的效果,也可借地被植物衬托而组合成同一单元,耐修剪的种类可剪成短而厚实的高度,耐荫者栽种于乔木,灌木之下,叶片具观叶效果者可作配色之用。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