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 导航

多层住宅优良分部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多层住宅优良分部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本工程土建部分确定基础、主体、装饰、楼地面及屋面、电气工程达到优良,因此针对土建优良分部特制定其防治质量通病措施,以保证本工程一次性交付达到合格以上标准,并争取创造优良工程。

  1主体工程:

  1、模板工程: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爆模、未起拱、缝隙大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①模板工程应有设计施工方案,模板支撑(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架)应能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模板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②砼梁≥4 m时应按规定起拱

  ③木模板应弹线修边,安装拼板应严格控制缝隙。

  ④砼浇筑前,木模要充分润湿。

  ⑤旧模板翻转使用时板上的原砼渣、浆等应清除干净。

  2、钢筋工程: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钢筋表面锈蚀、柱子外伸钢筋错位、绑扎节点松脱、钢筋保护层不足、梁抗震135°箍筋漏弯、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折或偏心、钢筋搭接焊不符焊接规定、板的负弯筋没有设马凳或被踩弯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①钢材应按公司指定的符合要求厂家采购。

  ②对锈蚀严重、带有颗粒状或片状的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③浇筑砼前对伸出板面的柱筋应认真核对位置,并至少绑有两个箍筋固定,以防错位。

  ④铁丝绑扎应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扎形式,如节点松脱时重新绑牢。

  ⑤搭接焊的钢筋的预弯应保证两钢筋的轴线在一直线上,再行施焊。

  ⑥钢筋的保护层数量应满足需要。板的负弯筋应用垫块保护,安装预埋管线或浇筑砼时,不得踩踏板的负弯筋。

  3、砼工程: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表面损伤如蜂窝、露筋、孔洞、夹渣,成型规格偏差如板面不平、歪斜、凹凸,内部缺陷如强度偏低、匀质性差、裂缝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①浇筑时应认真振捣、严防漏振。

  ②施工缝处夹有木屑、水泥浆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③模板安装完后应测量板面标高,并做板厚的控制点。

  ④为防楼板裂缝,主体结构工程应备有足够模板供周转使用。

  ⑤预埋塑料管如有两根塑料管重叠处应适当加筋,以防因塑料管与砼握裹力差而产生板裂缝。

  ⑥悬挑构件砼应在强度达到 100%之后方可拆模。

  ⑦负筋采用马凳筋进行架设,砼浇筑时,派专人护筋,避免负筋踩踏而降低有效高度。

  ⑧严格控制砼的质量和振捣时间,防止离析现象。

  ⑨砼楼板采用麻袋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4、砖砌体工程: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砖的规格尺寸差;砂浆强度不稳定;干砖上墙、砂浆不饱满;预埋件拉结筋漏放或少放;砖拱砌筑不规矩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①实心砖选用规格及强度好的红砖。

  ②砌筑用的砂浆应按配合比下料,严格按照重量比,严禁采用体积比。

  ③砂浆试块的制作、取样应按规范标准执行。

  ④砌筑时砖块要湿水,严禁干砖上墙砌筑,以免因砂浆过早脱水、干硬而削弱砂浆与砖的粘接。

  ⑤砌筑时要经常用百格网检查砖与砂浆的粘结面积,判断砌筑砂浆的饱满度,饱满度应不小于80%。

  ⑥拉结筋应按规定放置,不得漏放,放置间距、钢筋的长度应满足规定要求。

  ⑦砖墙砌筑时应按水准面立皮数杆拉线控制,保证砖缝平直,严禁出现波浪墙。

  2地面与楼面工程

  1.砂浆找平层及水泥抹面: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基土沉陷、找平层空鼓、裂缝。水泥砂浆面层裂纹、空鼓、起砂及厨、厕间地面渗漏、倒返水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回填土前如室内有积水应排除,严禁水夯。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并按规定做好土壤密实度取样试验。室内四周应夯击到位,以防产生不均匀沉陷。

  b.铺筑找平层时,对其下一层表面必须清理干净并要求粗糙,如表面光滑应进行斩毛处理,确保找平层与基体粘结牢固。

  c.水泥砂浆面层抹面前,基层表面有积灰应清理干净,同时基层表面应适当湿润,刷素水泥浆后及时铺灰,水泥砂浆水灰比不能过大,面层压光不能过早,以免产生游离水,造成强度和抗磨性能降低,易起砂。

  d.卫生间管道四周孔洞堵塞,应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操作者应认真,堵塞孔洞应分二次施工,孔洞堵塞完后要蓄水试水24小时,察看有否渗漏,做好试水记录,并经甲方、监理单位认可,所作记录为内业资料之一而入档。

  e.卫生间应按设计图纸找坡,不得有积水和倒反水现象。

  3门窗工程:

  1.铝合金门窗工程: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槛渗水、门窗连接件厚度(1.2mm)不够,连接间距过大,窗(指推拉窗)无设置安全卡,窗框四周打胶马虎、门窗表面污染、痕迹、腐蚀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铝材材质应保证,窗材厚大于1.2mm。门材厚大于1.4mm。

  b.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厂家应是建委认定的厂家。

  c.窗、门框安装须牢固,连接件的数量、位置应按操作规程规定设置。连接件除不锈钢外,应有防腐。

  d.门、窗框连接件在砖墙处严禁用钢钉钉和射钉固定。

  e.安装过程中要加强产品保护。内粉刷时应及时清理门窗框表面的水泥砂浆,以保护表面不受污染和腐蚀。

  f.外墙窗框外侧打胶应认真,打胶应用玻璃胶,严禁使用建材胶(劣质胶)。推拉窗应设置安全卡,确保窗扇不脱落不出事故。

  g.铝合金门窗安装后应注意保护,塞缝时拉线控制,避免人为破坏,产生变形。

  4木门安装: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门窗弯曲、干缩开裂、框松动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①选用含水率较小的木材,制框选用锯割料中靠心材部位。

  ②门框重叠堆放时,应使底面支承点在一个平面内,以免产生翘曲变形。

  ③立框前应涂底子油,防止其干缩或膨胀。

  ④木砖的数量应按有关规定设置,一般不超过10皮砖一块。要用5"铁钉钉牢。

  ⑤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塞灰要分层

进行,以免收缩过大。

  ⑥门窗安装后应安装铁皮护角进行保护,避免受到破坏。

  5装饰工程:

  1、抹灰工程:

  (1)常见的质量通病有:空鼓、裂缝、爆灰、起泡、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等。

  (2)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保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砖墙、砼表面的砂浆、污垢均应事前清除干净。砼面层过于光滑的基层,要事先凿毛,再用1:1水灰比渗10%的107胶薄抹一层粘结层。

  b.抹灰前,墙面应浇水。

  c.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严禁使用熟化不透的石灰膏,以防爆灰。

  d.面层砂浆标号不能高于打底砂浆,而打底砂浆不能高于基层墙体,以免在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破坏强度较低的基层,产生空鼓、裂缝、脱落等质量问题。

  e.抹灰前应认真做灰饼或冲筋。

  f.抹阴阳角时,应随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如不方正应随时修正。

  g.抹天棚四周应弹线,控制水平面。

  6屋面工程

  1.水泥砂浆找平层: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水泥砂浆找平层空鼓、表面开裂、天沟内积水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措施有:

  a.屋面基层土头垃圾应清理干净。

  b.找平前应浇水湿润,并经蓄水48小时不渗漏,有记录资料。

  c.砂浆配合比或水灰比要掌握好。

  d.找平层施工前应先根据跑水方向、坡度进行打点、冲筋,保证跑水方向正确、坡度均匀。

  e.找平层施工完工后应及时养护,避免早期脱水。

  2.涂料防水层:

  ①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防水层起皱、剥离渗漏等。

  ②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有:加强找平层质量控制,基层应完全干燥并清理干净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严禁雨天施工;每次刷的厚度应控制在1mm以内,在施工前应检查管根,地漏等处是否松动,并及时修补,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加强对特殊部位处理:平立面交接处、排汽道口、泛水、变形缝等均应增刷一次等加强措施。

编辑:www.pmceo.Com

篇2:土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土方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下一层。

  2、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3、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4、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5、雨大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排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篇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梁模板

  通病现象: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防治措施: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测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育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3、柱模板:

  通病现象:

  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

  防治措施: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4、板模板

  通病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防治措施: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C、板模按规定起拱。

篇4: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钢筋加工

  A、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B、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二)钢筋绑扎与安装

  A、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B、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C、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D、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E、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F、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就及时调整。

  G、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避免闪光焊工程质量通病。

  (三)对焊焊接

  表面烧伤、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接头结合不良、接头氧化缺陷、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区域有裂纹等现象。

  (四)电弧焊

  A、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B、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C、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等应符合有关规定,保证焊缝尺寸符合要求。

  D、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E、钢筋电弧焊时不能忽视因焊接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应采下列措施:

  ①、对称施焊,

  ②、分层轮流施焊,

  ③、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五)电渣压力焊

  A、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个良。在焊接结束时,应立即措施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钢筋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如不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然后稍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具。

  B、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适用于直径16~40mm的Ⅰ级、Ⅱ级钢筋的焊接,当采用其他品种。规格的钢筋进行焊接时,其焊接工艺的参数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采用。

  C、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变质。

  D、焊接工作电压和焊接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在施工时不得随意变更参数,否则会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E、接头偏心和倾斜: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冷却使上钢筋倾斜;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

  F、咬边:主要发生于钢筋。主要原因是焊接时电流太大,钢筋熔化过快;上钢筋端头没有压人熔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

  G、未溶合:主要原因是在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焊接电流过小或通电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焊接过程中设备发生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及时压下。

  H、焊包不匀:焊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形成的焊包很不均匀,一边大一边小,小的一面其高不足2mm,另一种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厚薄不均。主要原因是钢筋端头倾斜过大而熔化量又不足,顶压时熔化金属在接四周分布不匀或采用铁丝引弧时,铁丝球安放不正,偏向一边。

  I、气孔:主要原因是焊剂受潮,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渗入溶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J、钢筋表面烧伤: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锈蚀严重,焊前未除锈;夹具电极不干净;钢筋未夹紧,顶压时发生滑移。

  K、夹渣:主要原因是通电时间短,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还未形成凸面即行顶压,熔渣尤法排出;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剂熔化后形hRft9熔渣粘度人,不易流动,顶压力太小,上钢筋在熔化过程气体渗入溶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L、成型不良: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大,通电时间短,上钢筋熔化较多,如顶压时用力过大,上钢筋端头压入熔池较多,挤出的熔化金属容易上翻;焊接过程中焊剂泄漏,熔化铁水失去约束,随焊剂泄漏下流。

篇5: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浇筑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 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重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

  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 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 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殷,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 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基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

  (1)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2)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一般高强混凝土比中低强度收缩大(水泥用量较少的中低标号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时间约一年。

  用量较多的高标号水泥混凝土约为二、三年或更长。)。

  (3)砂岩作骨料收缩幅度增加。骨料粒径越粗,收缩越小,骨料粒径越细,砂率越高,收缩越大。粗细骨料中含泥量越大收缩越大。

  (4)环境湿度越大,收缩越小,越干燥收缩越大。早期养护时间越长,收缩越小,混凝土收缩和环境降温同时发生,收缩和裂缝产生加剧。

  (5)水泥活性越高,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收缩越大。矿渣水泥收缩比普通水泥收缩大,粉煤灰水泥及矾土水泥收缩较小,快硬水泥收缩较大。

  (6)暴露面积越大,包罗面积越小,收缩越大。因此,尽早回填土,尽早封闭结构物和装修对减小收缩有利。

  (7)外加剂及掺合料选择不当,严重增加收缩,选择适宜则可减少收缩。

  预防措施:

  (1)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

  (2)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

  (3)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通过混凝土试配,优选材料和配合比;

  (4)优选缓凝型外加剂及掺和料;

  (5)选择合适的骨料品种,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

  (6)做好设备及计量装置的检验。

  (7)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水灰比;

  (8)做好保温保湿养护的技术措施;

  (9)和搅拌站进行协调,做好混凝土的级配及外加剂的优选;

  (10)加强和气象站的联系,掌握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气候。

  11、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13、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14、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15、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扳下冒出导致烂根。

  16、浇筑悬臂梁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7、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①、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抹平。

  ②、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③、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用高标号混凝土捣实,面涂纯水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

灌浆。

  18、严禁踩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生产及运输

  1、遇有雨水影响砂、石含水率,应及时通知试验员进行测检,并调整配合比。

  2、经常检查掺合料、外加剂的自动计量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3、混凝土泵送车卸料前应检查拌简内拌合物是否搅拌均匀。

  4、混凝土泵送车在现场交货地点抽检的坍落度超过允许偏差值时应及时处理。

  5、混凝土泵送车卸车前已超过配比中规定的缓凝时间,应及时处理。

  6、搅拌车的转速应按搅拌站对装料。搅拌、卸料等不同要求或搅拌车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动转,以保证产品质量。

  7、搅拌车开工前要用水浇湿拌筒,并在装料前排清积水。

  (三)输送混凝土

  1、混凝土输送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

  2、混凝土泵与垂直向上管的距离宜大于10m 以抵消反堕冲力和保证泵的振动不直接传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装设一个截流阀,防止停泵时上面管内混凝土倒流产生负压。

  3、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适当减小,混凝土泵前应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弯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应避免垂直向下装置方式以防止离析和混入空气,对压送不利。

  4、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枋等垫固,不得育接与模板。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

  5、垂直管穿越每一层楼板时,应用木枋或预埋螺栓加以锚固。

  6、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

  7、尽量减少布料器的转移次数,每次移位前应先请出管内混凝土拌合物。

  8、用布料器浇注混凝土时,要避免对侧面模板的直接冲射。

  9、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

  10、使用预拌混凝土时,如发现坍落度损失过大(超过2cm),经过现场试验员同意,可以向搅拌车内加入与混凝土水灰比相同的水泥浆,或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经充分搅拌后才能卸入泵机内,严禁向储料斗或搅拌车内加水。

  11、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一般不应大于60min,否则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证泵机连续工作。

  12、搅拌车卸料前,必须以搅拌速度揽拌一段时间方可卸入料斗。若发现初出的混凝土拌合物石子多,水泥浆少,应适当加入各用砂浆拌匀方可泵送。

  13、最初泵出的砂浆应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处浇筑。

  14、若采用场外供应预拌混凝土时,现场必须适当储备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以便制砂浆或自拌少量混凝土。

  15、泵送过程,要做好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塞管及处理记录、泵送混凝土量记录、清洗记录,检修时做检修记录,使用预拌混凝土埋要做好坍落度抽查记录。

  (四)钢筋混凝土板裂缝的施工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比较普遍,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多,其中有设计的原因、规范的原因及环境的原因等,但对施工单位来讲也有诸多因素,我们在施工中,着重对原材料选择及施工过程进行如下控制:

  1、原材料和试配

  (1)对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水泥:进场时必须有生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复试(应有28 天强度),保证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合格。

  (2)石子:石子应按规定进行复试,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风化岩含量、强度、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反应性骨料含量(如易引起碱骨料反应的骨料)等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石子的粒径、级配、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3)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子必须用中、粗砂,不许用细砂。砂子应按规定进行复试,其颗粒级配、含泥量、风化岩含量、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反应性骨料含量(如易引起碱骨料反应的骨料)等应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所用的砂必须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4)砂石进场要有专人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退回。

  (5)混凝土所用的水、外加剂及掺合料应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季节情况适当选用减水剂、微膨胀剂。

  (6)外加剂要选用有资质的生产厂家,严格按批量进行复试,严禁由厂家送样复试。

  2、混凝土的搅拌

  (1)混凝土搅拌前必须经开盘鉴定,根据砂石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2)计量准确(包括外加剂、掺和料严禁用容器计量),严格控制水灰比、坍落度,对坍落度要随时抽查。

  (3)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不能过长、过短。

  3、混凝土的运输、浇筑与振捣

  (1)无论采用哪种运输方法,均应严格掌握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出规范的要求和试配的初凝时间。

  (2)对商品混凝土应就近选择搅拌站,并向搅拌站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坍落度及允许偏差、有否早强及缓凝要求、初凝终凝时间、浇筑速度等)

  (3)泵送混凝土采用高效减水剂,并做水泥与外加剂的匹配试验,适当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保证混凝土施工连续作业,避免水泥用量多而产生的裂缝。

  (4)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配合比,严禁浇筑混凝土时任意加水(包括商品混凝土)。

  (5)在钢筋容易锈蚀的环境中,更要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当设计与规范不符时应与设计协商解决。混凝土振捣足够密实,避免钢筋锈蚀膨胀而沿钢筋出现裂缝。

  (6)厚度在100-150mm 之间的楼板,必须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并在混凝土初凝前,按标高控制点找平,用大杠刮平,终凝前用木抹子搓平(不少于三遍)。

  (7)施工缝处的混凝土除按规范要求处理外,还应加强振捣,使其紧密结合。

  (8)坍落度较大的和较厚的混凝土,做好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二次振捣必须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

  4、混凝土的养护及保护

  混凝土有干缩湿胀的现象,而且最大的收缩是在初期干燥后,因此及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并使之处于潮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1)、常温(+5℃以上)情况下应严格按规定及时对混凝土浇水养护。高温、低湿、高风环境下,浇水后应适当覆盖,使混凝土不致受风吹、曝晒,以保持混凝土足够的湿润状态,以避免混凝土失水过多、过早而干裂;良好的养护也控制了混凝土结构温度和湿度不致变化过大,同时放松徐变约束作用,避免因过大的变形应力超过混凝土拉应力而出现裂缝。

>  (2)、混凝土的养护应设专人负责并做好养护记录。浇水的次数以能保持混凝上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在一般气候条件下,混凝土浇筑完最初三天中,白天应每隔2h 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两次。在以后的养护中,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干燥和阴雨天气应适当增减浇水次数。

  (3)、浇水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应不少于7 昼夜,对抗渗混凝土及掺缓凝剂的混凝土,应不少于14 昼夜,对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不少于21 昼夜。

  (4)、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 前(必须做1.2Mpa 同条件试块),不得在其上踩踏、安装模板、堆放材料;安装、拆除大模板时一定要轻起轻放,不得撞击楼板混凝土;拆下的模板及周转材料要及时转运,不得集中且大量地堆积于楼板上。避免混凝土结构过早受振动或加较大、较集中的施工荷载而产生裂缝。

  楼板上堆放的材料不得超过模板设计的荷载,下部要垫通长木方,木方的位置要靠近楼板根部或与下部支撑对齐(沿通长方向)。

  5、对模板的要求

  (1)、设计模板体系时,要保证模板体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并且地基、基础牢固,模板龙骨、支撑间距要根据选用材料的实际规格经计算后确定。以避免因模板变形、移动、下沉或地基和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混凝土裂缝。

  (2)、专业工长按确定的龙骨、支撑间距绘制各房间的配模图确保上下层支撑对齐;对于快拆体系的顶板模板,必须按快拆体系的要求进行支搭,严禁先拆后顶;支撑下端要加垫木板。

  (3)、安置布料杆的房间要根据布料杆的重量,其支撑、龙骨间距减小。

  (4)、梁板(含拱、壳)结构的模板拆除,必须有可靠的强度依据,(必须留置同条件试块)并经技术主任(或工程师)的批准。

  (5)、设有后浇带的工程,后浇带部位设置独立的模板支撑系统,待后浇带砼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及支撑。

  6、其它

  (1)、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各部位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并且架设专门施工马道,严禁踩踏钢筋,避免因钢筋位置不正确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人看筋,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于楼板内预埋管线(PVC)应设小马凳,固定在中性层附近,在管线较集中的部位,征得设计同意,在管线上方铺设钢板网。

  (3)、对沉降不均及配筋不充分等需要由设计完善的,要做设计变更,从结构设计上合理解决。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