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强电工程监理要点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强电工程监理要点

  1质量控制点设置

  本工程质量控制实行分级负责制。依据本工程特点、工序的重要程度,将工序分为A、B、C三级。A级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检工序;B级为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共检工序;C级为施工单位检查的工序。对检查需提供检查记录的工序以AR、 BR、CR表示。

  电气工程A、B、C三级控制点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控制点

等级

备注

1

变压器安装

11

设备材料核对

BR

12

土建安装交接检查

BR

13

基础型钢安装

C

14

本体安装

BR

15

绝缘油

CR

16

整体密封检查

C

17

接地安装

C

18

电气试验

BR

19

受电前检查

A

110

空载运行

AR

2

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柜安装

21

设备材料核对

BR

22

土建安装交接检查

BR

23

基础型钢安装

C

24

盘、柜安装检查

BR

25

母线及盘、柜内部电气调整

B

26

手车式、抽屉式配电柜单元检查

B

27

接地及接零

C

28

电气调整试验

CR

29

受电前检查

A

210

受电试运行

A

3

配电箱安装

BR

31

设备材料核对

C

32

配电箱安装检查

B

33

管与箱体连接检查

C

34

配电箱的接地(接零)检查

A

35

受电前的检查

A

4

电缆桥架安装

41

材料规格、材质核对

BR

42

支、吊架安装

C

43

桥架组装

C

44

桥架的接地

C

5

电缆敷设

51

材料规格、材质核对

BR

52

土建安装交接检查

BR

53

支架制作安装

C

54

电缆导管安装

C

55

接地安装检查

B

56

防腐处理检查

C

57

敷设前绝缘检查

C

58

电缆敷设

B

59

保护密封检查

B

510

隐蔽工程记录

AR

511

保护密封检查

B

512

隐蔽工程记录

AR

513

电缆标志桩、标牌

B

514

电缆试验

BR

515

受电试运行

A

6

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热缩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

61

材料规格、材质核对

BR

62

电缆头的制作

C

63

电缆头的安装

C

64

接地线的焊接

C

7

钢管暗敷设

71

材料规格、材质核对

BR

72

钢管的连接

C

73

钢管煨弯

C

74

管路保护

B

75

接地安装检查

C

76

防腐处理检查

C

77

隐蔽工程记录

BR

8

钢管明敷设

81

材料规格、材质核对

BR

82

支、吊架安装

C

83

管子敷设

C

84

管子连接

B

85

接地安装检查

C

9

电机试验及接线

91

设备及材料检查

BR

92

电机接线检查

C

93

电机及线路绝缘检查

CR

94

电机接地保护检查

B

95

电机试运转

AR

10

管内穿线

101

材料规格及材质核对

BR

102

穿管

C

103

校线及接线

C

104

绝缘电阻检查

BR

11

电气照明器具安装

111

设备材料核对

BR

112

灯具开关安装检查

C

113

接地检查

C

114

防爆、防护密封检查

A

115

绝缘电阻测定

CR

116

通电检查

AR

12

避雷针/网及接地安装

121

材质及规格核对

BR

122

接地体安装检查

B

123

接地母线连接检查

B

124

接地网整体检查

B

125

隐蔽工程记录

BR

126

避雷引下线检查

B

127

避雷网检查

B

128

避雷针制作安装

B

129

静电接地跨接及连接

B

1210

防腐检查

B

1211

接地电阻测定

BR

  2监理检查方法:

  监理部组织A、B级共检点的质量检查,对C级进行随机抽查。施工单位组织C级点检查。无论是那级检查,施工单位都必须在报检前进行严格的自检,否则监理工程师有权拒检。

  3工序交接检查

  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专职检,认为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检单"并附自检记录报监理单位,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会同检查。检查确认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隐蔽工程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自检、专职检、初验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送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对其进行复检,检验合格后在"隐蔽工程记录"上签署认可,施工单位方可隐蔽。如果不合格,应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进行处理,经处理自检合格后,再进行验收与签证。

  5行使质量否决权,下达停工令

  为了保证安装工程质量,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

  5.1擅自采用未经认可或批准的材料,或材料达不到质量要求标准,违章作业者。

  5.2擅自变更设计图纸的要求;

  5.3没有可靠的施工措施,贸然施工安装、或出现质量下降征兆,经指出后未采取有效改正措施,或采取了一定措施而效果不好,继续作业者;

  5.4擅自将工程专包;

  5.5未经检查即进行下道工序作业者。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电梯安装施工监理要点

  电梯安装施工监理要点

  1、总则:

  1.1监理人员在认真熟悉和掌握电梯的安装图、规程、电梯的功能、性能、技术参数、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有关质量标准,电梯厂家的标准及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监理细则具体实施电梯安装的监理工作。

  1.2进行必要的监理工作交底,明确监理工作目标、任务、范围,统一监理程序和各项质量检查、报验、验收、签证制度。

  1.3加强预控:审验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资质、质量保证体系,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各分项工程划分主要重点工序,对安装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制定必要的措施。

  1.4安排监理人员负责现场的报验、巡查、安装质量检查。采取巡回监理、抽查、测控、检查记录、工序质量检查验收等方法,严格控制各主要工序的安装质量,每道工序完成必须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经监理人员检查验收签认,上道工序未经监理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5做好电梯安装的档案资料整理。

  2、主要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2.1施工准备阶段

  电梯安装开始前,认真检查、审批电梯安装单位的资质、安装人员的上岗证,审查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劳动部门颁发批准的电梯施工许可证,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

  2.1.1参加设备的开箱检查验收。

  2.1.2组织安装单位与土建单位进行电梯井道的验收移交。

  2.1.3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电源、脚手架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1.4审核、批准开工申请。

  2.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2.2.1井道定位检查:检查现场井道定位记录,现场检查井道定位线。

  2.2.2导轨安装:

  导轨检测点:

  (1)每两条导轨中间接驳螺丝收紧;

  (2)自最底部望上收紧计算最初之两条导轨中间距离。

  重点检测项目:

  (1)导轨支架固定、连接处螺丝收紧;

  (2)导轨压板螺丝收紧;

  (3)导轨支架倾斜≯5mm;

  (4)导轨驳口紧贴、平直、没有台阶;

  (5)轿厢及对重的两导轨侧面在一个面上,无扭曲;

  (6)实际轿厢导轨与图纸尺寸之偏差≯+1mm;

  (7)实际对重导轨与图纸尺寸之偏差≯2mm。

  (8)导轨垂直度每5m容许偏差不能多于0.6mm;

  (9)每侧导轨整体累计偏差不能多于1.2mm。

  2.3电梯安全装置:

  2.3.1安全钳:

  (1)安全钳锲块面与导轨侧面间隙为2~3mm,且两侧间隙应相均匀。

  (2)单锲块安全钳座与导轨侧面间隙为0.5mm。

  (3)安全钳用手推位自动复位,瞬时提拉应为15~30公斤力。

  (4)安全钳开关水平状态与绳头拉手间隙应为5~10mm。

  2.3.2、限速器:

  (1)绳轮的不铅垂直度不应超过0.5mm。

  (2)绳索至导轨的距离a、b的偏差不应超过±5mm。

  (3)绳索涨紧装置距底坑高度甲类梯750±50mm

  乙类梯550±50mm

  丙类梯400±50mm

  (4)断绳开关安装正确、动作可靠。

  2.3.3缓冲器:

  (1)轿厢下梁对重底的碰极至缓冲器的越位应符合V=1.5~3m/s,油压型式、越程毫米150~400。

  (2)缓冲器安装应垂直,同一基础上安装两个缓冲器其顶面相对高度差不应超过2mm。

  (3)弹簧缓冲器顶面不水平度不超过4/1000。

  (4)弹簧中心与碰板中心偏移不超过20mm。

  (5)油压缓冲器活塞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mm。

  2.3.4曳引绳:

  (1)钢丝绳截绳时,应用汽油将绳擦洗清洁检查有无打结、扭曲、松股等现象,并消除内应力。

  (2)制作绳头时,先将合股钢丝作回环弯曲或花结再用巴氏合金浇灌(透出钢丝10-15mm)。

  (3)曳引绳头组合螺丝调至各绳张力相似,其相互差值不应超过50%。

  (4)导轨垂直偏差≤0.7/5000,导轨接头处缝隙≤0.5mm,导轨接头处台阶≤0.5mm,导轨接头修光长度≥200mm。监控方法:检查安装记录资料、现场测量。

  2.4主机安装:

  2.4.1承重梁上表面的水平度均不超过1.5/1000,两梁之间高度误差不应大于1.5mm。

  2.4.2承重粱相互不平行度不应超过6mm。

  2.4.3主机座避震胶垫是否按随机安装图安装。

  2.4.4导向轮轴架是否按照图方向安装。

  2.4.5导向轮是否安装有5~10mm定位销。

  2.4.6挡绳板是否安装好。

  2.4.7曳引轮与导向轮中线位偏差≯1mm。

  2.4.8曳引轮及导向轮垂直偏差≯0.5mm。

  2.5轿厢静止平衡及导轮调校检查:

  2.5.1平衡重块分布数量。

  2.5.2平衡重块用螺丝压紧。

  2.5.3随行电缆及补偿绳(补偿链)是否按图纸安装。

  2.5.4导轮座底铁板距离导轨5mm,±1mm。

  2.5.5导轮是否可以用手转动。

  2.5.6当用手转动时,每个轮压力是一样。

  2.5.7导轮安装垂直、没有倾斜。

  2.6钢丝绳安装:

  2.6.1钢丝绳直径符合图纸的规格。

  2.6.2&n

bsp; 钢丝绳有无碰及其它物件。

  2.6.3钢丝绳末端是绳夹夹紧。

  2.6.4绳夹的规格与钢丝绳配合。

  2.6.5绳尾按要求做好。

  2.6.6绳夹的方向与安装方向是否正确。

  2.6.7绳与绳之间张力相同(没有松紧)。

  2.7轿厢门检查:

  2.7.1安装位置、间隙符合规范要求。

  2.7.2手动推拉无异常。

  2.7.3安全触板动作符合规范要求。

  2.8电梯电气安装:

  2.8.1电线管敷设各层应设有接线箱,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2/1000。

  2.8.2操纵箱、盒安装平整、牢固,各指令、召唤、选层装置方向一致。

  2.8.3电线槽敷设,导线不应超槽内净面积的60%,电线管敷设,导线不应超过管内净面积的40%。

  2.8.4动力线和控制线路应分别敷设,导线接线应编号完整、连接牢固,护口、套管等保护完整。

  2.8.5电梯的供电应单独供给,每台电梯分设动力、照明开关。电源开关应装在机房入口处,距地面高1.3~1.5m的墙上。

  2.8.6轿顶、轿底安装36V照明灯、36V插座与220V三眼插座。

  2.8.7电梯电缆的移动弯曲半径应符合:

  A、8芯电缆不应小于250mm;

  B、16~24芯电缆不应小于400mm。

  2.8.8感应器和感应板安装应垂直平正,插入两侧的间隙应一致。感应器插口端与感应板间隙为10mm,偏差不大于2mm。

  2.8.9上下平层感应器离感应板的中间位置应一致,偏差不大于3mm。提前开门感应器装于感应板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2mm。

  2.8.10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应大于0.5MΩ。

  2.8.11所有设备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接地用多股铜芯线,截面积不小于4mm2。

  2.9试验调试验收:

  2.9.1制动器闸互动作应灵活可靠。在制动时应与制动轮接触紧密,松闸时与制动轮无摩擦,且间隙的平均值不应大于0.7mm。

  2.9.2电梯以检修速度运行时,运行应平稳、无异常。

  2.9.3厅门轿门开闭应平稳,间隙符合规范要求。

  2.9.4平衡系数调整:

  (1)平衡系数应调整为40~50%。

  (2)平衡系数测量应在轿厢以空载和额定载荷的25%、50%、75%、100%、110%作上下运行,当轿厢与对重运行到同一水平位置时,记录电压、电流、转速各参数。

  2.9.5额定速度运行调试:

  额定速度调试试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轿厢内置入平衡负载单层、多层上下运行,反复调整,升至额定速度,启动、运行、减速应舒适可靠、准确。

  (2)在电动机接入额定电压时,轿厢半载向下运行,至行程中部时的速度应接近额定速度,且不超过额定速度的5%,以确保电梯安全运行,加速度段和减速度段除外。

  2.9.6运载试验:

  (1)运转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指令、召唤、选层定向、程序转换、启动运行、截车、减速、平层等装置功能正确可靠,声光信号显示清晰、正确。

  (2)安全功能、紧急通讯功能、信息功能、出入轿厢、监控保护功能、运行舒适度、控制功能、特殊服务功能、优化运载流量的功能达到合同要求。

  2.10电梯电气调整和交接试验;

  2.10.1电梯试运行前的检查:

  (1)为保证电梯稳定可靠运行,机房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在25℃时环境相对湿度≯85%。

  (2)电梯在整体试运行前,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必要的单体检查、试验和调整,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安装应具备调整试车的条件。

  (3)电气接线正确,连接可靠,标志清晰。

  (4)曳引电动机过电流、短路等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5)继电器、接触器动作应可靠,接点接触应良好。

  (6)电气设备导体间及导体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力设备和安全装置绝缘不应小于0.5MΩ。

  B电压在127V及以下,电压控制回路,不应小于0.25MΩ。为防止损坏电子元器件应用万用表检查。

  2.10.2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复查和调整:

  (1)错相、断相、欠电压、过电流、弱磁、超速、分速度等保护装置应按产品要求检验调整。

  (2)开关门和运行方向各接触器的机械和电气连锁应动作灵活可靠。

  (3)急停、检修、程序转换等按钮和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

  2.10.3检修速度运行调试:

  (1)检修速度运行,在此时要完成对各安全装置的检查、调整和确认,为快车调试运行做好准备,检修速度、运行速度不应大于0.63m/s。

  (2)调整上下端站的换速、限位和极限开关,使其位置正确,功能可靠。

  (3)在通电持续时间为40%的情况下,轿厢空载、半载和满载各往返升降2h,进行试验检查电梯的运行情况、电梯运行应无故障,启动应无明显冲击,停层应准确平稳、制动器动作可靠,制动线圈温升不应超过60℃。

  2.11超载试验:

  电梯在投入正常运行前,必须进行超载试验:

  2.11.1检查超载保护功能是否可靠,电梯超载时轿厢内超载灯燃亮,并发出音响信号,这时选层起动不能关门。

  2.11.2电梯在超载试验(110%的额定负载)在通电持续为40%的情况下,往返运行0.5h,应能安全可靠地起动、运行、制动和停层,曳引电机应能工作正常,制动器动作应可靠。

  2.12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试验:电梯轿厢的平层准确度正负10mm。

  2.13技术性能测试。

篇3:设备安装施工监理要点

  设备安装施工监理要点

  1协助业主签订好各类设备的供应合同,明确对其的质量要求和到货的时间要求,保证其质量和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规定,供货的时间满足工程总进度的要求;

  2要求供货单位提前提供设备技术资料,仔细阅读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土建施工时所需留置的洞口尺寸、预埋件、预埋螺栓等必须经二次复核;

  3设备到货时应配合业主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开箱检查,主要检查型号规格是否正确,设备外观是否完好,附件及随机文件是否齐全,质保文件是否符合要求;

  4协调好设备安装专业单位与土建及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工种之间的配合;组织土建与安装承包人进行认真的中间交接验收。安装前,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承包人中土建方与安装方对设备安装现场(包括设备基础、预埋件、管道预留孔、电梯机房及井道等)进行认真的中间交接验收,复核其座标位置、标高、尺寸大小及混凝土强度等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或施工规范中的有关条文。验收合格,及时签认中间交接验收单,否则督促土建方及时整改。

  5设备安装时应跟踪观察,检查施工单位的安装程序是否符合操作规程,绝不允许浮垫铁皮;并对照安装验收规范及产品说明书中的安装技术要求来严格控制安装质量

  6按照工艺流程检查设备位置尺寸。要求设备基础位置、尺寸、标高强度、平整度及预埋数量、位置等准确。设备安装就位、调正找平、复查及一次灌浆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调试、试车时,要求安装单位编制调试方案,经审核后方可实施。对乙方的工作程序注意观察,按规定测试设备抽水温升,若超标应分析原因,令安装单位调整元器件,直至达标。

  8要有必要的试验或技术检验。安装过程中,所进行的强度、严密性试验、电气耐压试验以及某些敏感件试验等,是检验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监理人员应随时到场、进行旁站监督,必要时应亲手自动手检查。试验应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或设计要求进行。不得疏忽,否则将给工程带来隐患,其至损失。

篇4:暖通空调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暖通空调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1材料、设备质量控制

  按设计要求核对主要材料、设备、成品及半成品的型号、规格和技术要求,查对核实是否按标准生产,检查质保书、合格证的原件。

  1.1通风、空调系统所用的材料、设备的品种、规格、性能、技术参数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通风机与空调处理设备运抵现场应进行开箱检查,应具有装箱清单说明书、合格证、检验记录和必要的装配图和其它技术文件。进口设备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有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出具的检验证明和中文安装使用说明书。

  1.2制作风管所用的镀锌钢板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鉴定文件,镀锌钢板的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查,必要时对镀锌钢板进行现场随机取样送选定的实验室进行材质的理化试验。镀锌钢板表面不得有裂纹和结疤等缺陷,应有镀锌层结晶花纹。

  1.3各类风口的转动调节部分应灵活,叶片平直间距均匀,且同周边不得有碰槎现象;风阀关闭应严密灵活;防火阀外壳厚度不能小于2mm,以防止失火时变形失效。

  1.4管道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选用保温性能好,阻燃性能好的的材料,消声管的材料应具备防火、防潮、防腐的性能。

  2制作安装质量控制

  2.1土建预留洞的核查

  工程主体结构完成后对土建预留的设备安装孔洞应逐一核查。核查内容:孔洞的坐标、孔洞的尺寸、孔洞的标高及水平等各预留洞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核查时做好记录,凡不符合要求的,应联系修改调整。

  2.2风管制作质量

  2.2.1加工风管时,应采取不损伤镀锌层为原则的放线方法,不得用钢锯条划线,不得采用在放线处剪三角口定位放线的方法。

  2.2.2咬口应采取单咬口形式,以保证咬口质量,咬口处应打密封胶,当风管管径较小,不宜在内表面涂胶时,也可选用粘结力好的胶在风管外侧涂胶,但法兰接口、垫片严禁涂涂料,否则,将加速垫片的老化和粘贴不密实。

  2.2.3对较大截面尺寸的风道应重点检查其加固效果,严防"塌肚"等现象,风管的加固筋、加固框,应设在风管外部。

  2.2.4矩形风管法兰应采用直角对焊,在四角设螺栓的做法,这样有利于密封质量;不应采用45度角对焊,以防止在焊缝处开螺孔。

  2.2.5风管制作应重点对法兰平整度、风管翻边尺寸,翻边后四角是否开裂进行控制,将漏风率减少到最低程度,风管的漏风是质量通病,依据我们的统计结果和实际工作经验,其漏点大都集中在三通及弯头处,因此,对此部位应加以重点监控。

  2.2.6矩形弯管(包括消音弯管)不得采用内方角的形式,当侧边宽度大于等于500mm时,应设置导流片。

  2.2.7风管制作完成后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测量、漏光检测、漏风量试验

  2.3风管安装质量控制

  2.3.1安装前要进行土建条件的验收及移交。土建条件不具备,不得进行安装工序。

  2.3.2风管安装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其吊杆及吊架的尺寸,确保能承担起支、吊的作用以保证安全,重要部位的支吊架型式、强度要经计算、审批后实施。

  2.3.3风管和各种管线穿越不同防火区的墙、楼板,必须用耐火材料封堵严密。

  2.3.4柔性短管(帆布接头)其接缝应严密、牢固,并不得作为异径管使用。

  2.3.5当使用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柔性管连接风管时,其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得出现死弯或它凹现象。

  2.3.6弯管外边和风管终端距支、吊、托架的距离应小于1m。

  2.3.7悬吊的风管应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点。

  2.3.8风管安装中,应同时做好测试孔的预留工作。

  2.4部件的制作与安装;

  2.4.1风阀的结构应牢固,调节应灵活、定位应准确、可靠,并应标明风阀的启闭方向及调节角度。

  2.4.2防火阀及排烟阀(口)在失火时框架(外壳)、叶片应能防止变形失效,其板材厚度不应小于2mm,易熔件应为消防部门认可的标准产品。阀门动作应可靠,关闭时应严密。

  2.4.3风管止回阀的开启方向必须与气流方向一致,且在设计风速下应能灵活开启和关闭,关闭时应严密。

  2.4.4多叶阀、三通阀、蝶阀、防火阀、排烟阀、插板阀、止回阀等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2.4.5防火阀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易熔件应迎气流方向,距墙表面应大于等于200mm,吊顶内相应位置必须设检修口。

  2.4.6风口和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和装饰面应贴实、平整。

  2.5支架制安、刷漆

  2.5.1支吊架制作

  2.5.1.1支吊架的设置:风管支吊架的设置应根据现场支架构件的具体情况,风管安装标高,风管的重量,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可用圆钢、扁钢、角钢等制作。

  2.5.1.2风管支吊架制作要求:支架的悬臂,吊架的吊铁采用角钢或槽钢制成,斜撑材料为角钢,吊杆应用圆钢;扁钢用来制作抱箍。支吊架制作前,要对型钢进行校正,一般用冷矫正,先矫正扭曲,后矫正弯曲。钢材切割和打孔,应机械加工,严禁氧乙炔气切割,抱箍的圆弧与风管圆弧一致。

  2.5.2支架刷漆

  2.5.2.1支吊架制作完毕,彻底清除焊渣和除锈干净。

  2.5.2.2先刷铁红防锈漆二遍,待底漆干燥后再刷灰色面漆二遍。

  2.5.3支吊架安装

  2.5.3.1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单吊杆在风管中心线上,双吊杆按托杠的螺孔间距或风管中心线对称安装。

  2.5.3.2吊杆根据吊件形式直接焊在吊件上或挂在吊件上,吊架安装前均要除锈刷漆。

  2.5.3.3支吊架的吊杆要平直、螺纹完整悬吊,风管较长时,在适当位置坛设防晃吊架(角铁吊架)。

  2.5.3.4支吊架间距设计未规定时,不保温风管按下表确定,保温风管按表列间距乘于0.85确定。

  支吊架间距

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

水平风管

间距

垂直风管间距

最少吊架数

400mm

1000mm

>1000mm

4m

3m

2m

4m

3.5m

2m

2

2

2

  2.5.3.5支吊架不得安装在风口、阀门、检查孔处,吊架间距缩小不宜放大布置,吊架不得直接吊在法兰上。

  2.6空调水管安装;

  2.6.1冷冻水管道系统应在该系统最高处,且便于操作的部位设置放气阀。

  2.6.2管道安装后应进行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清洁后方能与制冷设备或空调设备相连接。

  2.6.3冷凝水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宜大于或等于0.8%。冷凝水系统的渗漏试验可采用充水试验,无渗漏为合格。冷凝水排放应按设计要求安装水封弯管。

  2.6.4管道支、吊架的型式、位置、间距、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制冷机的吸、排气管道须单独设置支架。

  2.6.5保温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垫绝热衬垫或经防腐处理的木衬垫。

  2.6.6管道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钢制套管,管道焊缝不得置于套管内。钢制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底面平齐,但应比地面高出20mm。管道与套管的空隙应用隔热或其它不燃材料堵塞,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撑。

  2.7通风与空调设备的安装;

  2.7.1设备就位前应对设备基础进行验收,砼基础的平整度、位置、尺寸、标高、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

  2.7.2制冷设备的搬运和吊装,施工单位应有搬运和吊装方案。

  2.7.3通风机的进风管、出风管等装置应单独设置支撑;风管与风机连接时,不得强迫对口;当通风机的进风口或进风管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2.7.4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除应带有垫圈外,并应有防松动装置。

  2.7.5隔振器安装完毕,在其使用前应采取防止位移及过载保护措施。使用隔振吊架不得超过其最大额定载荷量。

  2.7.6消声器安装的方向应正确,不得损坏和受潮。消声器、消声弯管均应单独设支架,其重量不得由风管承受。

  2.7.7空调机组应放置在平整的基础上,基础应高于机房地平面,机组下部的冷凝水排放管,应有水封,与外管路连接应正确。

  2.7.8现场组装的空调机组应做漏风量测试。漏风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2.7.9悬吊的机组其固定螺栓应有防松动装置。当机组使用减震装置时,减震装置应受力均匀,并不得阻碍其减震作用。

  2.7.10风机盘管吊杆应用上下螺母锁紧,排水坡度正确,和供回水管、冷凝水管应弹性连接。

  2.7.11室内机安装后要便于拆卸和维修,排水畅通。

  2.7.12设备订货前,应仔细与土建图纸核对其外形尺寸是否满足现场条件,以免设备进场后无法就位安装。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的设备减震及风管消声措施应切实有效,设备及系统试运转时,应重点观测震动及噪音情况,以免长期运转后,引起设备及相关管路系统损坏。

  2.8防腐和油漆工程;

  2.8.1风管和管道喷涂底漆前,应清除表面的灰尘、污垢与锈斑,并保持干燥。

  2.8.2面漆和底漆漆种宜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应为两底、两面,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特殊要求处理。

  2.8.3支、吊架的防腐处理与风管和管道相同。

  2.8.4空调制冷各系统管道的外表面,应按设计规定做色标。

  2.9保温工作:

  2.9.1支、吊、托架和管道间应采取隔热措施,不得和管道直接接触。

  2.9.2空调风管、供回水管、冷凝水管的绝热层和防潮层必须完整无损、无漏包和绝热材料外露的现象。

  2.9.3绝热层的纵、横向接缝应错开,纵向接缝且不宜设在风管或设备的底面。

  2.10系统试运转及调试:

  通风、空调系统的所有设备应做单机试运转,正常后对系统进行测定、调试,其调试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篇5: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理要点

  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理要点

  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监控要点

  1.1材料质量控制

  1.1.1管材、管件及附件等材料应具有企业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合格证,并持有有关卫生监督部门检验合格报告,质量检测部门的质检报告。管材外表面必须标有规格、公称压力、生产厂的厂名和生产日期。管件上应标明规格、商标。管材、管件包装上应有批号、数量、生产厂名、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

  1.1.2对管材、管件进行外观及规格尺寸、配合公差检查,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1.1.3对工程中涉及到的新材料、新工艺,应在施工前按工艺要求做性能测试,并应具有使用说明书。

  1.1.4阀门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1.2安装质量控制

  1.2.1对于所有的预留孔和预埋管件,安装应与土建专业协商,明确各自的范围与责任。预埋后必须进一步核对轴线位置、标高及管件规格,经土建、安装施工人员互相交接、验收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1.2.2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用防水套管,施工时注意监控套管的封堵措施。

  1.2.3配管应按图纸上管路走向,记录画出管路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小样图,进行断料配管,并和所需的管件预装配,每段做好挂牌,并标明楼号、楼层、东西单元数,以便批量装配。断管工具宜选用切割器或(大口径用型材切割机);小口径管道可用细齿钢锯条断管。断管时,断口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防止偏斜,以免减弱接口长度的强度。应去掉断口处的毛刺和毛边。

  1.2.4埋地和暗装管道必须经水压(或闭水)试验合格,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或保温,并办理验收手续,以杜绝隐患。

  1.2.5支架安装

  1.2.5.1支架宜用成品抱箍式塑料支架和金属固定支架。

  1.2.5.2支架安装位置正确,埋设平整牢固,不得用木榫塞嵌孔洞,也不得使用混合砂浆补洞,塑料抱箍支架应用尼龙膨胀管固定。

  1.2.6检查管道接口质量,复核管路坡度、坡向,并检测。

  1.2.7水嘴等附件及配件安装之前,应先对管道进行冲洗,除去污物,以避免造成堵塞。

  1.3管道试压

  1.3.1给水全部管路系统安装完成后(也可分区、段),应进行系统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标准及检验方法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执行。

  1.3.2水压试验之前,管道应固定,各配水点封堵。检测压力用的压力表应有计量检测合格证,并已安装在被测管路系统最高及最低处二个位置上。

  1.3.3管道系统内缓慢注水同时将管内气体排出,待升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强度试验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不渗不漏合格。

  1.4吹洗(冲洗)试验。

  给水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应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在使用前尚应进行消毒留置及饮用水冲洗,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2室内排水管道安装

  2.1材料检验

  管材、管件等材料应具有质量检验部门的质检合格报告和企业质量出厂合格证,管材外表面必须标有规格、生产厂的厂名和执行的标准号。管件上应有明显的商标及规格标注。包装上应标有批号、数量、生产日期和检验代号。胶粘剂瓶(桶)必须标有生产厂名称、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胶粘剂取样检查应呈自由流动状态,不得为凝胶体,在未搅拌的情况下,不得有分层现象和析出物出现,不宜稀释,胶粘剂内不得有团块及不溶颗粒和其他影响胶粘剂粘接强度的杂质。管材、管件和胶粘剂应由同一生产厂配套供应。管材、管件应进行外观、规格尺寸和管材与管件配合公差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规定。

  2.2安装质量控制.

  2.2.1卫生间给排水管道及卫生器具安装要考虑方便维修,给排水管线预留管口的位置和标高,要以业主提供的洁具品牌和安装尺寸为准。地漏水封符合要求。

  2.2.2预制加工:根据图纸要求及结合每楼层预留口位置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按加工草图尺寸配管粘接。

  2.2.3封口堵洞

  2.2.3.1管道穿越楼板层为固定支承点时,管道安装结束,做地面前配合土建支模用C20细石混凝土分二次浇捣密实,第一次浇捣后并涂防漏剂试水不漏后,再行封洞口至楼面,浇筑结束结合楼面层的施工,在管道周围筑成厚度不小于20mm,宽度不小于30mm镘头形的阻水圈。

  2.2.3.2管道穿越楼板层为非固定支承点时,应安装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内径比穿越管径大20至30mm,套管高出地面不得小于50mm,套管内用沥青油膏嵌缝。

  2.2.4管道的支、吊架结构形式及间距合理,并应保证牢固,不得破坏结构安全。中断安装时,必须将留下的管口作临时封堵,防止杂物落入管中造成堵塞。

  2.2.5排水管的伸缩节、检查口的安装位置要正确,检查口朝向符合便于检修。

  2.2.6排水干管、卫生器具横支管坡向、坡度检查符合规范要求。

  2.2.7伸顶通气管离开屋面高度符合上人与不上人的高度要求,

  2.2.8协调好安装与土建装饰工种间的配合,加强半成品与成品的保护,避免施工不当造成的管道堵塞和器具污染损坏。

  2.3闭水试验

  隐蔽或埋地的室内排水管道必须作闭水试验,排水管道的注水高度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雨水管道的灌水高度到立管上部的雨水斗。

  2.4排水管道通水试验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包括卫生洁具),对管道的外观质量和安装尺寸进行复核检查,检查无误后,分层进行通水试验,排水系统按给水系统1/3配水点同时开放,如排水畅通,管道接口处无渗漏,通水试验合格,并做好试验记录,归入质量保证资料以备核查。

  2.5通球试验

  室内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应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3室内给水设备水泵安装监理控制要点

  3.1设备开箱检查:设备开箱时应由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同时参加,并按照图纸检查进场设备规格型号、设备性能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作好开箱记录。按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的出厂合格证,随机附件和设备技术文件:安装图,维护使用说明书等是否齐全。对设备外观检查,查有否损伤、裂纹、油漆剥落等缺陷及包装箱的完好情况,成品防护情况一一作记录。

  3.2设备基础验收

  安装前应对设备基础验收交接,对基础的尺寸、轴线、标高及地脚罗栓孔洞按设计设备基

础图进行复核,并作记录,合格后签字接收。

  3.3泵基础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3.3.1泵基础为减震座时:泵基础的配筋、混凝土标号、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

  3.3.2基础减震器的安装应在基础面或地面抹光,平整后进行隔振器的安装。隔振器的安装位置应受力均匀,不应有偏心或变形现象。

  3.4泵的找正找平要求

  水泵的找平要求: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水平度不应过超过0.1/1000,测量时以加工面为准。小型整体安装的水泵,不应有明显的偏差。

  3.5水泵管路安装

  3.5.1水泵采用水箱水自灌式吸水或室外管网直接供水的吸入管应加装减震式柔性软管,以减除水泵运转时的管路震动力和消除建筑物沉降时对管路的损坏。

  3.5.2水泵出口管除安装控制阀门外,应安装缓闭式消音逆止阀。

  3.5.3水泵配管应在水泵找平、找正稳固后进行,水泵设备不得承受管道的重量。

  3.5.4水泵管路安装前应先安好管路走向支、吊架,进水管路的支吊架应安装在减震软管前面,出水管路的支吊架应安装在减震软管的后面,并管卡固定。

  3.5.5配管法兰应与水泵、阀门的法兰相符,同室管路间距符合规范规定,阀门安装排列整齐,手轮中心成一直线,同径管道标高一致,支吊架的设置不应影响阀门手轮操作的方便。

  3.5.6连接法兰阀门的螺栓方向一致,便于拆卸。

  3.5.7管路支吊架制作、焊缝饱满、安装牢固美观。

  3.5.8管路安装间断或未完的敞口处及时用盲板封堵,以防进入杂物,损坏设备。

  3.6水泵运转调试

  3.6.1通电调试前必须进行盘车,应灵活、正常,无阻滞现象。

  3.6.2检查水泵的各项技术数据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试运转轴承温升是否正常。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