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冬季施工混凝土测温法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冬季施工混凝土的测温法(测温管是不加水的)

  Ⅰ、测点布置原则:

  梁:测温孔每100m2建筑面积设置一个,孔深约为1/3梁高;

  柱:在每根柱的1/2高度设测温孔一个,测温孔与柱面成90度角,孔深约为1/3柱断面边长;

  剪力墙板:每50m2板面设测温孔一个,孔距地面(或板面)约1/2板高,并距焦碳炉较远处设置,孔深约10cm。

  现浇板:每100m2建筑面积设测温孔一个,孔深约为1/2板厚。

  A、已经浇筑成型的混凝土测温法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尚未初凝前,在其上用φ20的钢筋插出小圆孔即测温孔(适用于梁、板等混凝土测温);对于墙板及柱的混凝土测温,可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埋入φ20圆钢,钢筋的一端伸出模板表面约15cm,便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拔除,钢筋拔除后形成的小圆孔即测温孔。混凝土入模后至其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4Mpa)前,每2小时测取混凝土内部温度一次。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测温间隔时间改为每6小时测取混凝土内部温度一次,所测温度即混凝土养护期间的温度;

  测温方法:

  将玻璃液体测温计插入测温孔,并用保温材料(如:棉花等)将洞口塞住,停留至少5分钟,然后迅速取出,观测其温度,即为混凝土的养护温度。

  测点布置原则:

  梁:测温孔每100m2建筑面积设置一个,孔深约

  为1/3梁高;

  柱:在每根柱的1/2高度设测温孔一个,测温孔与柱面成90度角,孔深约为1/3柱断面边长;

  剪力墙板:每50m2板面设测温孔一个,孔距地面(或板面)约1/2板高,并距焦碳炉较远处设置,孔深约10cm。

  现浇板:每100m2建筑面积设测温孔一个,孔深约为1/2板厚。

  B、混凝土入模温度测温法

  将混凝土测温计直接插入混凝土内部约20cm,停留3分钟所测温度即为混凝土入模温度。

  C、大气测温

  在空旷的室外,距建筑物约10m左右处,选择两个大气测温点(要求通风、向阳,测温箱距地约1.5m,其规格不小于300*300*400mm),一点设在2#住宅楼附近,一点设在公寓楼附近,每24小时读取温度四次,分别记录。测温时间:每天的02:00,08:00,14:00,20:00共四次。

  D、所有测温点应配置相应的平(立)面布置图,各孔按顺序编好号,经批准后实施。测温前,专职测温人员与施工负责人联系,按测温点的平(立)面布置图事先在模板上预留洞口。

  E、测温、保温工作的持续时间

  根据混凝土养护期间所测温度,结合混凝土的龄期,对照混凝土“强度--时间曲线”,估算出混凝土的大致强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以上时,即可停止冬施混凝土测温工作,但仍需进行相应的保温养护,直至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15℃时为止。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混凝土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

  混凝土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一)露筋的预防措施

  浇筑混凝土时,应及时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及时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混凝土振捣时,严禁直接振动钢筋。

  (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按设计要求注意混凝土级配的优化,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砂石要洁净,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控制拆模强度,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

  楼面混凝土浇筑好之后,采取两次抹实压平方法,即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进行抹实压平工作。

  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适当放置加强筋,以防止这些部位裂缝。

  加强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工作。

篇3:建筑企业标准: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企业标准:现浇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一、工艺流程:

  木模湿润→铺设架路→混凝土搅拌→垂直运输→混凝土入模→机械捣固→人工表面抹平→养护8天(屋面抗渗砼15天)。

  二、操作要求:

  1、应提前做好配合比,并根据砂、石实际含水率调整成施工配合比。现场搅拌的砼应将材料过磅正确后搅拌。

  2、首次使用的砼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商品砼应有厂内制作的试块和现场抽检制作的试块。

  3、砼试块的留置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抽取试样应有监理(建设)单位人员的见证。

  4、拌制砼应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应连续浇筑。

  6、砼的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楼梯的施工缝应设置在第三个踏步处(即梯负弯矩筋的末端)。

  7、墙体的抗震构造柱不得与框架结构同时浇筑,应待砖墙砌筑完成后方可进行浇灌;并采用柔性连接。

  8、砼应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

  9、对于普通水泥拌制的砼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有抗渗要求的屋面砼其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10、砼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柱筋、柱模和堆放材料等活动。

  11、在板面铺设水平运输架路时,架路的下方应先铺上一层彩条塑料布,以保证架路下干净。

  12、对砼出现的一般缺陷,可由公司内部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13、对砼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验收。

  14、对尺寸超过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的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15、为保证板面的标高和平整,除了对四周模板内侧弹上水平控制和柱筋上标注水平点外,尚应设置移动灰饼。

  三、允许偏差:

  实 测 允 许 偏 差 表(mm)

国家标准允许偏差值

企业标准允许偏差值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1

轴 线 位 移

10

10

10

10

柱、墙、梁

7

5

7

5

2

±9

±5

±9

±5

±25

±25

±25

±25

3

截 面 尺 寸

13、-8

13、-8

13、-8

13、-8

柱、墙、梁

7、-4

±4

7、-4

±4

4

柱、墙垂直度

4

4

4

4

15

25

15

25

5

7

7

7

7

篇4:建筑企业标准: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企业标准: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标准

  一、工艺流程:

  素土夯实→铺设砂石垫层→浇筑混凝土基层→贴灰饼→做冲筋→抹找平层→抹水泥砂浆面层→压光三遍→养护8天→质量检查→产品保护。

  二、操作要求:

  1、位于地面垫层下部的沟槽、暗管等应先施工,待完成后方可进行地面垫层及水泥砂浆的施工。

  2、垫层砼及面层水泥砂浆的试块组数,按每一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于1组。当每层建筑地面工程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1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的制作试块组数。

  3、垫层应铺设在均匀密实的基土上。填土或土层结构被扰动的基土,应经分层夯实后,方可进行垫层的施工。

  4、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垫层的厚度不得少于60mm,其强度等级不应少于C10。

  5、水泥砂浆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砂浆终凝前完成。

  6、浇筑砼垫层兼面层时,应采用随捣随抹的方法。当面层表面出现泌水时,可加干拌的水泥和砂进行撒匀;其水泥与砂的体积比宜为1:2至1:2.5,并应进行抹平和压光工作。

  7、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不应少于20mm,水泥砂浆的体积配合比宜为1:2(水泥:砂),其稠度不应大于35mm, 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

  8、水泥砂浆面层采用的水泥标号不应小于325#,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9、水泥砂浆面层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空鼓、倒泛水和积水等现象。

  10、地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应用2m直尺检查:垫层表面允许偏差10mm;面层允许偏差4mm。

  11、水泥砂浆地面应设置纵、横向缩缝:纵向缩缝的间距宜为3-6m,横向缩缝的间距宜为6-12m。

  12、地面缩缝的做法:可在浇筑砼时将预制的木条埋在混凝土中,并在终凝前取出;亦可采用在砼达到强度后用锯割缝。缝的宽度宜为5-20mm,其深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缝内要灌注油膏或沥青等柔性填充材料。

  13、当水泥砂浆层内有埋设管线等出现局部厚度减薄时,应加设一层钢丝网进行处理,以防止表面产生裂纹。

  三、允许偏差:

  实 测 允 许 偏 差 表(mm)

序号

国家标准允许偏差值

企业标准允许偏差值

1

表 面 平 整 度

4

4

2

踢脚线上口平直

3

3

3

2

2

4

5

篇5: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预控措施

  书面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专业预留、预埋验收

  向搅拌站提出浇筑时间砼用量、砼等级等要求

  准备试模和坍落度筒

  检查脚手架及马道

  垂直、水平运输机械准备

  岗位分工、振捣手操作挂牌

  准备工作

  技术交底

  浇灌混凝土

  养护

  申请浇灌

  木工、钢筋工配合看模板、钢筋

  验收

  混凝土质量预控程序:

  浇筑振捣

  混凝土浇筑质量,是确保混凝土工程内部质量和观感质量的关键工序,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技术交底。

  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合格,做好预检和隐检,检查预留、预埋的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对施工中容易产生漏浆、错台、接槎处夹杂物、门窗洞口变形移位、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者露筋等地方,有专人负责处理,并在浇筑过程进行监视。

  混凝土分层浇筑,由专人负责进行监控,使用标尺杆控制下料厚度,浇筑过程保证均匀布料。

  施工前对持棒振捣的工人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施工中由专人负责对混凝土振捣的监控,切实保证混凝土的振捣时间、振点位置、振捣移动顺序符合要求,不发生漏振、过振或振不密实的现象。是泵送混凝土的,在混凝土振捣完30分钟后,进行二次复捣。

  2、混凝土养护保证措施

  现场由专人负责混凝土的养护、测温,常温下普通混凝土洒水养护七天。抗渗砼洒水养护14天。

  剪力墙砼采用涂刷养护液养护,现浇板采用浇水养护。主体结构在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结构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

  3、混凝土试验

  每次浇筑混凝土时,试验员对混凝土拌合物做坍落度试验,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并及时留制混凝土试块。每次开盘浇筑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每浇筑100m3混凝土,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有抗渗要求的要留置抗渗标养试块。同时按照技术技术交底的要求,留置各种同条件试块,冬施时按冬施方案要求留置。

  现场设立标准养护的实验室,存放标养试块。同条件试块留在施工现场浇筑部位。试验员要及时对所做试块做好标记,不能混淆,并按照技术要求,将试块分类保存,及时送到试验室进行试验,及时向技术部门提供试验结果和数据。

  4、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

  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或石子相应过大。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加强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粘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择相应的石子粒径。

  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钢筋垫块厚度要符合设计规定的保护层厚度;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挠度减少;使用振捣器待混凝土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方可移动到下一点。

  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脱模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应分层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小直径的振捣器并加强振捣。

  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

  预防措施:浇筑前检查柱头、施工缝等部位,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墙柱底部缺陷(烂根)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50mm厚水泥砂浆结合层。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筑混凝土前先浇足50mm厚的水泥砂浆。

  楼板表面平整度差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认真抹平;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轴线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浇筑时受到碰撞移动引起。

  预防措施:模板支撑体系在混凝土浇灌前要认真进行自检工作,拉通线检查,并认真检查支撑体系的牢固程度,检查模板背楞的牢固程度,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稳定可靠。

  缺棱掉角

  产生原因: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在确认不破坏棱角的情况下,方可拆模,另外,拆除时不得用大锤等硬砸硬撬,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