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工程建设造价控制对策分析研究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与对策的分析研究

  从工程建设实施的全过程来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结算超预算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工程建设造价失控,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期发生变化,甚至造成企业亏损。因此,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找出主要原因,采取措施,予以控制。

  一、造价控制的基本条件

  第一,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正确。第二,合理确定投资造价。按照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编制的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

  二、造价失控的主要原因

  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划分、设计的深度不够导致设计漏项。有的设计单位,不能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工作上马虎,不认真审核图纸,导致设计漏项,不得不增加投资的费用。设计不按现行的标准设计,或缺乏对某项具体设计方案的比较导致设计变更,引起费用的增加。

  2、招投标阶段

  注重优选施工单位,忽视项目经理的优选。实践证明,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对完成“投资、质量、工期”三大控制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合同订立不准确、含糊,导致合同造价调整。这种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

  3、施工阶段

  隐蔽工程签证不规范。隐蔽工程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由于它的位置特殊性,分部分项工程一旦隐蔽,就很难查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一般都有多报虚签的事项,若缺乏完备的签证手续,必然造成造价的失控。工期延长。工期控制是建设项目“投资、质量、工期”三大控制目标之一。工期延长致使项目不能按时投产和及时发挥投资效益,从而造成建设费用、贷款利息增加,使造价突破。

  4、竣工决算阶段

  竣工结算时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等。施工单位在办理结算时,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等情况时有发生。如安徽铜陵有色冬瓜山建设项目,某施工单位送审的结算资料10份,送审金额2062万元,经建设单位专业人员审查后核减269万元,核减率达13%。

  三、控制造价的对策

  1、建设单位要严格执行“四制”

  建设单位在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时,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项目建设执行“四制”是实现“投资、质量、工期”三大控制目标的基本要求。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根据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要求,一要选派严以律己、工作能力强的同志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二要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中的各项管理规定;三要制定奖惩规定,对实现各阶段造价控制目标的要予以奖励。工程建设监理制。要优选监理单位,严格执行监理规范,落实对建设项目“投资、工期、质量”三大目标的控制任务。负责造价控制的监理人员要有责任心,要深入现场如实做好经济签证和工程款支付证书的签认。招标投标制。择优选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着重选择业绩好、素质高的项目经理的施工队伍。杜绝在招投标中的各种不正当行为。合同管理制。为了使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和监理单位等依法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实行合同管理制。要制定合同管理办法,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准确把握项目建设各阶段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

  2、设计单位要规范设计提高造价控制意识

  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把握这一关键环节,促使设计单位设计人员规范设计,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意识。提高设计深度,优化设计方案。设计人员要充分地收集和了解各种资料和信息,通过设计招标或方案竞选,运用价值工程等手段,提高设计工作深度,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推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各专业设计文件进行决策。设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懂专业技术,又要懂本专业的概预算知识,要有强烈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精心设计,大胆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设计概预算的审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严格对设计概预算的审查,如果某项设计突破相应的概预算控制标准,则必须返工,重新进行设计。

  3、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

  施工单位的工作直接决定工程建设成本和质量、进度。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是对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进度网络计划,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要从技术、经济上分析对比,使之满足“投资、质量、进度”三大控制目标的要求。严格设计变更。任何设计变更须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原设计单位批准,不需变更的坚决不予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前,要进行造价增减分析,因变更造价突破总概预算的,须原审批部门审批,并对原概预算调整。规范隐蔽工程签证。隐蔽工程一旦被隐蔽后就很难查验,就会增加结算的难度。因此,一定要制定完备的隐蔽工程签证制度,即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要以有效的隐蔽工程签证作为编制工程结算的依据。严把工程结算关。工程结算将是核定工程造价和固定资产的重要依据。施工单位要实事求是,按规定办理结算。但目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中普遍存在着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等现象。要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预决算专业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结算认真审查,尤其是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部分的工程结算要重点审查,严防工程造价失控的情况发生。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包括决策、规划、设计、施工、招投标及竣工验收阶段,通过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各阶段造价之间存在着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只有依靠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合理的管理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内,使投资和控制目标能够实现,确保每一阶段的造价都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取得真正的较好投资效益.

  1. 决策项目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大,达到80%-90%.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项目规模的合理选择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工程造价合理与否。

  2. 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工程造价前期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l%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积极开展设计招标,通过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择优选用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这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第一步.

  建设单位首先可以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通过报刊、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介发布公告,吸引设计单位参加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以获得众多的设计方案;然后由专家评定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建设节能及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各设计方法。

  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在同一个建设项目,不同的设计方案,就会产生不同的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参与价值工程,就可以避免设计过程中只重视功能而忽视成本的倾向,在明确功能的前提下,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精神,提出各种实现功能的方案,取最合理的方案.既保证了用户所需功能的实现,又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同时积极推行限额设 计按照设计任务书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进行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概算造价限额进行施工图设计,按施工图预算造价对施工图设计的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所以限额设计是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设计人员与经济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做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考虑经济支出,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达到动态控制投资的目的.

  3.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在项目经理工程成本责任制落实下,项目即进入了施工阶段.施工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合同条款及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及安全、环保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后,由施工企业移交给建设单位。主要造价控制考虑以下几点

  3.1 工程变更

  由于工程建设的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应重点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设计变更,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如果必须对设计进行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方法解决,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3.2 材料价格和消耗管理

  加强劳动力、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住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一般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60%-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

  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在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应努力争取最低价,及时掌握建材市场价格变化规律,

  制定材料价格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活可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对资金占用额大、采购较困难的大宗材料给予重点管理,使材料总费用降到最低水平.提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掌握市场行情,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购进材料.

  3.3 施工进度的网络计划管理

  通过小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以求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这种方法得到了公认,在施工过程的各工序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决定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便于计划管理者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确保工期,避免盲目施工;能够从许多可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利用网络计划中反映出的各项工作的时间储备,可以更好地调配人力、物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总之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过程控制管理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因此,为了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靠的不单单是某一环节因素,而是需要综合协调,严格项目管理和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实现较为理想的投资效益.

篇3:讨论建筑工程预算存在问题对策分析

  讨论建筑工程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预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后续的正常开展、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按期高质量完工和及时竣工结算。因此本文从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解决策略,对适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实现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构建统一的、完善的、高效的、科学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对策分析

  1 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1.1 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笔者在设计广西机电学院三个住宅楼的建设工程时,经多方查阅相关资料及工程实例后发现,预算定额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借用定额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充分的说明建立一套包罗万象、来源于实际的完整预算定额体系势在必行。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使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待提高。通常来讲,预算管理工作由各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部门、成立的机构专门人员来负责完成,进行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与调控。而据笔者了解,我国除了一些大型建设单位配备了相关专业人才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外,多数中小企业却极度缺乏工作胜任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管理人才,常常准备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才开始组建人员、熟悉业务,而随着工程竣工的完成,此项工作业务则立即终止,而刚刚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又会将预算工作搁置。另外,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缺乏对预算管理人员的政策激励、成绩肯定也是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无法热情的投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根本原因。

  1.3 综合管理意识不强、确定方法滞后。在完成了南宁市凤岭园艺场、消防支队战勤保障用房等建设项目后笔者又客观的发现,目前,我国多数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均处在阶段性的子项目管理上,很难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政,而工程监理部门则只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很少参与到决策分析与投资管理中。虽然,预算管理包括单位预算及工程概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控制,因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大多停留在静态、滞后的层面,没有跟上时代的形式作创新的调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日益变化的扩张需求。

  2 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的对策分析

  2.1 引入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一成不变的预算定额只会反应出建筑市场应对策略滞后、发展缓慢、科学创新性不强的落后格局。因此,随着市场调节的大幅增加,物料、原材料、人工费、场地费、机械设备运输管理费用的上涨,我们应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对预算定额做动态、实时的变更,使之缩短与其他行业的差距。我们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进行定额调整,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地域环境差异等因素增加相应的难度系数,从而使基本键设尽可能多的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机制的管理中我们还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引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预算定额,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综合考虑引起市场波动的因素,科学的将变化反应到工程造价中,切实有效的使预算编制依据明显、标准合理、造价真实。

  2.2 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即是加强与设计单位、建设部门、施工单位、银行机构、行政机关的紧密联系,杜绝信息孤岛的现象发生,使良性的互动、积极的交流合作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有关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对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各项法规政策的完善与实施,对申报预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审查,对报批成功的项目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管理。接着,设计单位应严格的按照相关出台的政策、标准,来源于实际的编制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而建设单位则要根据初步批准的预算进行招投标定价工作,及时的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预算管理工作做实时跟进与管理,杜绝临时部门、临时工作现象的发生。最后施工单位则应根据自身的建设情况切实按照预算计划安排开展紧锣密鼓的施工,以发挥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的服务价值。

  2.3 开展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督与校审。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阶段性的工作成绩评定给予优秀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并鞭策那些后进的员工迎头赶上。另外,我们还应积极的拓宽员工再培训、再提升的机会,为他们制定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特别是对预算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监督校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提升。在工程预算中,监督与校审的工作能有效的防止人为错误预算的发生,因此,在校审中我们首先应确认阶段工作的重点,制定完备的校审程序,明确在预算环节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职业道德防止表面校审、应付了事等不良行为。最后在监督与校审人员的选择上,我们应充分把握工作人员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有效的激励、严格的制度

规范他们负起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力。

  3 结语

  为了使建筑工程顺利有序的开展,我们只有充分注重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探究的精神、勇于实践的魄力,与时俱进的完善预算定额,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用动态的管理机制完善构建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最终使建设资金用到实处、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根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荣木。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J].科技资讯,20**(2)。

篇4: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在实践中存在问题原因对策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合同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必须要做到全过程、系统性、动态化管理。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建筑施工企业强化合同管理、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的现代社会中,合同和合同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成败,是建筑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的管理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应该由阶段性、单一性、常规性的管理模式向全过程、系统性、动态化转变。

  一、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很到位。建筑施工企业不少从业人员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对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后,就将施工合同束之高阁,全然不顾合同履行过程也就是实现权利义务的过程。

  (二)传统意识较浓。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意识。工程发包人认为,只要工程合乎要求,成本控制到位,签字程序上,则能签的就签,不能签的就以后再说,造成合同履行程序和时限上不严谨;承包人认为,应该报送签字的择机报送,暂时签不了的以后再做工作,时限不重要,只要求最后结算不亏就可以了。

  (三)风险意识不强。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成千上万的交易中,建筑施工合同应属于较为复杂的市场交易形态,在实际合同履行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时常出现。一些风险意识淡薄的承包人,认为自己在承包工程方面经验丰富,也具备化解矛盾的能力,因此,对一些蕴含法律纠纷风险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如不按合同规定报送资料、提出索赔和签证事项以及签收施工记录等,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不言而喻。

  (四)法律意识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时常不按合同法律订立和履行合同,合同文本书写和施工合同签署等较随意,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这给企业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合同制度缺失。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一套严谨的合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和各类原始记录表格等,合同管理没能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合同管理制度不适应合同管理的客观要求。

  此外,从客观角度来讲,承包人与发包人地位失衡,社会诚信欠缺,以及个人工作态度、能力、责任心等方面也是导致建筑施工合同出现问题的原因。

  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现代人才管理观念,推动合同管理人才工作创新,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将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一是要做好合同管理人才使用工作。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做好合同管理人才的挖掘、使用工作。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没市场。二是要大力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合同管理人才的激励,对有特殊贡献的合同管理人才予以重奖,激发合同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有关部门要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制度,强化工资的激励功能,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引导合同管理人才有序流动,实行一人多责、一人多岗制,让合同管理人才得到锻炼、培训和提高,使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不断趋于合理。四是要制定优秀合同管理人才培养选拔办法,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途径,加快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包括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思想觉悟水平、业务能力和文字水平等。

  (二)建立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

  一是要建立完善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成立类似于合同管理办公室的机构,统一管理企业日常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需要配置专职专员,将合同管理覆盖到合同所涉及到的每个层次、每个角落。

  二是要建立完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制度。并针对合同管理薄弱环节和制度空白地带,不断加以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合同管理也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原已建立的合同管理制度,适时改进,顺势而为。

  三是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必循。执行制度与制定制度相比同样重要,难度更高,而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则更为困难。制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原则,但合同管理制度一经形成,执行就必须严格,切实维护制度在规范管理中的权威性。

  四是要把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进行分解。企业合同管理具有系统性特点,先进的企业合同管理是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按照职能分工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去遵照履行自身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概括为:“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此种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合同管理真正管到位,责任履行真正得到落实。

  五是要加强合同管理制度执行监控。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做到服务与监控并重,监控与指导并重,通过实地监督检查与采集信息分析监控相结合,不断完善丰富监控措施。通过严格监控、有效监管树立制度权威。

  (三)大力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由于FIDIC合同条款本身严密完善,能减少或避免合同履约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所以FIDIC合同条款才得以在世界范围内通用。随着我国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不断推广和完善,业主和承包商逐步对施工合同文本提高了重视程度。应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有利于降低或消除由于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水平而产生的法律纠纷风险,有利于明确合同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合同争议的解决,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篇5: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浅谈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预算一直是建设项目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虽然投资渠道已向多元化发展,经济效益日渐成为驱动投资的内在动力,但因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故依然不断出现投资失控的问题,这不但给国家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财力、物力浪费,而且影响了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实际上,估算、概算主要由设计部门来承担,设计阶段着手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较之在施工阶段控制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

  1抓好工程投资控制

  工程设计“一线千金”,设计出来的每一种方案、结构和尺寸都涉及到工程量的大小、材料消耗的多少、设备选型以及设计标准,也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投资额,即设计决定了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投资。因此,要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就必须抓好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设计中,首先要把好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关。可行性研究必须按照国家和主管部门规定的深度,以及建设单位对项目功能的要求,在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认真、全面、准确地根据有关规定和估算指标,合理地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保证投资估算的质量。其次,报批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必须经有资质单位提出评估意见。再次,投资主管部门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要对投资估算进行审查,使之达到科学、合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经批准,投资估算就应作为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不得随意突破。

  2推行限额设计

  工程设计阶段是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承担工程设计的单位和人员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推行限额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开始前,设计单位应明确建立项目“控制造价责任制”,把控制工程造价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之一,推行限额设计。要按照设计估算、概算、预算的不同阶段,将工程投资按专业进行分配,并进行考核。哪个专业突破限额指标,就应在哪个专业分析查找突破的原因;问题发生在哪个环节,就解决在哪个环节,并应建立必要的限额设计奖惩制度,优奖劣罚。设计人员首先要树立经济核算的观念,扭转以往存在的设计保守和重技术、轻经济的偏向,以及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与己无关的思想。设计中应认真做好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功夫,改变过去的“画了算”为现在的“算着画”。工程技术人员要积极参与设计各个阶段的评析,注重资料的积累,当预算超出概算时,双方应共同找出原因,提出合理化方案,以达到不突破工程造价限额之目的。同时还需要在保证工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挖掘设计人员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做出最优秀的设计。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强调节省开支,而是务求在最省的投资条件下使项目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少花钱、办好事。

  3加强设计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在于确保设计文件的内在质量。设计方案是设计文件的灵魂,因此,设计文件的内在质量主要取决于设计方案的质量。我们知道,设计质量决定着工程的先进水平,影响着投运后的经济效益。高质量的设计不仅技术先进、工程费用低,而且投运后使用效果好、运营费用低、经济效益高。为保证电力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需要按国家政策的要求,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设计规程、规范,进行多方案的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的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技术先进。从而达到优化所址、路径,超前对预算单价进行预测。特别是对主要设备及装置性材料选型的合理性,要多询几个厂家,解决好量、价、费的问题,择优选用。除此之外,在设计前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搞清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基本条件,收集齐全必要的设计基础资料等,进行认真的分析;设计中,要合理地把设计划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这样既可避免施工中较大的设计变更,又能有效地消除因设计不当造成的二次投资及工期延误等情况,并可较好地满足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委托书要求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深度。这不仅加强了设计的质量控制,而且达到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和要求。

  4实行设计招投标制

  实行工程设计招投标制,有利于设计单位公平竞争、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最佳设计方案的出台。因此,对于每一项工程设计,都应成立专门的招投标办公室,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招投标,由中标者承揽设计。据西方一些国家介绍,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却基本上决定了随后的费用。有些工程在施工招标时,往往设计已经完成,业主才发现工程费用过高,投资不足,不得不停工修改设计,这是由于不注意对设计部门的慎重选择所致,而设计招投标制就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例如,济宁电业局在农网建设改造中,对新建泗水县金庄110kV输变电工程、鱼台县新建谷亭110kV输变电工程实行设计招投标制,由山东省电力工程诚信咨询公司负责招投标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安排组织济宁局农网改造招投标办公室负责制定招标书,标书要求设计单位必须具备设计资格证书才能投标。接到招标书的有多家电力设计单位,大家都能按照要求,积极组织技术骨干力量进行深入细致的现场勘测,按有关技术规范以最优质量、最快速度(20天)做出了初步设计投标书,再经过专家评审,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样中标的方案,在技术经济方面就是较优的方案,能够达到质高价廉的目的。

  总之,应该看到,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是最有效的手段。只要设计人员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设计水平,优化设计方案,进行高起点设计,就会在国家建设方针政策限额投资的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较好地解决目前较普遍存在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问题。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