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大厦地下室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法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大厦地下室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法

  1 建筑物的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提供的纵、横向两条控制点。采用直角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的主轴控制线,在距建筑物2-5米处,建立矩形控制点(线)网。采用已测控制线先定出扇形对中线,按设计要求采用偏角法定出各条轴线进行校测无误后,用控制桩加以控制。施工测放时,要以各边的两端控制点为准,再校核各桩间距,所有的控制桩都用砼进行保护,架上金属三角架。

  2 建筑物的基础放线

  基础放线前,先检测各轴线的控制桩和定位桩,无误后,根据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建筑物的四大角,四周轮廓轴线和主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线。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边界线、柱位线、集水坑线等然后验线,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应满足国家规范(GBJ203-83)的规定:

  长度L≤30m允许偏差±5mm

  30m<L≤60 m允许偏差±10mm

  60m<L≤90 m允许偏差±15mm

  90 m< L允许偏差±20mm

  3 高程轴线控制

  1控制点的确定

  当主体结构施工到底层地面时,通过建筑物定位测量的轴线控制桩,在底层平面上精确的测设6点,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平行于建筑物的纵横轴线,控制点距离建筑物外框轴线内适当距离1m。

  2控制点做法

  用100×100mm厚10mm的钢板,底面焊有锚固钢筋,埋设于底层砼中,钢板面略高于砼面3mm,在测设时,根据仪器视线方向在钢板表面上刻上"+"字,以示点位标志,局部控制点测定后,再进一步测量检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值和精确丈量三角形各边边长,直角误差不大于±10,边长相对精度不大于1/1000,并绘制控制点平面位置示意图,注名尺寸,备查备用,现场控制点加以保护。在上部各楼层施工中支模板的同时,在内部控制点相对应的位置处,预留观测孔,孔径为150×150mm。对楼层轴线放线,采用激光经纬仪,用天顶法,将底层控制点引测到施工层上,用普通经纬仪进行放样。扇形区域内通过几何计算并用普通经纬仪放出每条轴线及梁柱的边线。

  3高程引测

  ±0.000以下标高控制为控制基础和±0.000以下各层的标高,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四周护坡上涂一条宽10cm的竖向白漆带,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0.000水平线,测出各白漆带上顶的标高,然后用钢尺在白漆带上量出±0.000以下各整米数的水平线,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四周护坡上各白漆带底部同标高的水平线,误差在±3mm以内时认为合格,在施测基础标高时,以白漆带水平线为基准。±0.000以上标高控制主要是沿建筑物外墙柱向上引测,引测前先根据±0.000水平线,再向上准确地测出相同起始标高线(不少于6处),用钢尺铅直向上量至施工层,用水准仪进行校测,误差在±3mm以内认为合格,画出水平线,标定有效值,作为施工层高程测设基准。

  4施工测量设备表

  序号设 备 名 称生产厂家型 号数量用途

  1电子经纬仪苏光TDJ21台投测控制点

  2经纬仪北光J2E2台测设轴线

  3电子水准仪日本SOKAA2台施工层抄标高、测水平

  4钢尺哈尔滨2把标高传递及丈量轴线间距离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幕墙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幕墙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测量放线目的

  1.1根据建施图及交接桩记录,复核土建施工尺寸是否在正常施工误差范围内,掌握土建施工偏差反馈设计修正、补救。

  1.2检查预埋件的埋设情况,无预埋件或预埋件位置不准确要后置埋件,选用300×250×8的埋板、M12×160化学锚栓,植入深度为110mm,以保证埋件能满足幕墙现场安装要求。

  1.2.1测量放线概述

  幕墙工程的施工测量应与主体工程施工测量轴线相配合,使幕墙工程的坐标、轴线与建筑物的相关坐标、轴线相吻合(或相对应),测量误差应及时消化不积累,使其符合幕墙的构造要求。

  按每个施工作业面设置垂直、水平方向的控制线并做好标识。严格控制测量误差,保证垂直方向偏差、水平方向偏差、中心位移等均在规范要求范围内,测量必须经过反复检验、核实,确保准确无误,并做好标识。

  测量放线应同时从正向和相反向进行,以防止误差积累造成超出设计要求的偏差。

  1.2.2准备工作

  测量放线之前,首先必须熟悉和核对设计图纸中各部分尺寸关系,了解施工顺序安排,从施工流水的划分、施工进度计划及各部分幕墙结构的特征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测量放线的先后顺序、时间要求。同时,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图和施工放线的需要,对各立面幕墙分别选择合适的点位坐标,做到既能全面控制幕墙安装,又有利于长期保留应用。

  1.2.2测量方法

  1.2.2.1三级复核

  按幕墙工程布置图、主体结构轴线、标高进行全面的测量放线。同时将各种偏差数据反馈与设计人员;存在较大误差时,由设计人员提出处理意见(方案),报业主、监理及土建施工单位,以便及时协调处理。

  1.2.2.2幕墙工程项目测量

  ①水平及垂直方向引测

  水平方向的引测:

  根据施工图及交接桩记录,使用水平仪、钢卷尺、线锤等进行引测。

  垂直方向引测:

  为了保证满足标高向上传递的准确性,本工程采用悬吊钢尺传递标高。

  ②主控点的确定

  本工程的四层以下平面图类似长方形,在长方形平面的四个角点上选择结构轴线作为主控点,四层以上为"凹"字形,北东立面和北西立面的四个角点上选择结构轴线,再取四个点作为主控点,作为放线测量的基点。

  ③控制单元的确定

  为减少安装尺寸的积累误差,有利于安装精度的控制与检测,将大楼分别分成九个控制单元,即1~18轴面、B~H轴面、18~1轴面、HB轴面、1~1/2轴面、HE轴面、1/2~1/16轴面、E~H轴面、1/16~18轴面共九个控制单元。从测量放线到结构安装调整,面材安装调整定位都应按每个单元两端的轴线作为基准点来进行尺寸控制。

  ④放线

  以确定好的控制点为基准在各控制单元分别放控制线。

篇3:办公大楼测量放线工程施工方案

  办公大楼测量放线工程的施工方案

  一、场区概况及施工流程

  本工程位于南通市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地块东南部,总建筑面积2082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6340m2,地下建筑面积4485m2(人防7987m2),建筑高度38.15m,地上9层,地下1层。1#、2#、3#楼地下部分为一整体,平面形状为矩形东西方向长155.05m,南北宽56.25m。±0.000相对绝对标高为3.750米,室内外高差0.450米。

  施工流程:

  二、施工测量准备

  1) 测量仪器准备

  本工程所应用的测量仪器均经有关法定计量检测单位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所采用仪器如下:

  日本产GTS301D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2ppm;

  天津产莱特自动安平水准仪LETAL3200,测量精度为1㎜/km。

  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

  2) 水准、坐标控制点的交接

  工程开工时,对业主(规划部门)提供的坐标、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核水准、坐标控制点是否符合有关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坐标、水准控制点均不能少于二个。

  三、施工测量内容

  定位测量:按图纸、测量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定位测量,并报请监理认可,作为施工测量放样依据。

  楼层测量:每施工段楼层测量均报请监理验收。

  测量应遵守: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施工测量放线内容

  施测项目施测单位使用仪器、工具

  建筑红线、轴线定位,引标高勘测院

  定位桩返线施工单位全站仪

  轴线投测施工单位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

  高程投测施工单位水准仪和钢尺

  垂直度施工单位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

  四、工程轴线的定位

  为便于测量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控制网布设遵循以下几点:

  控制点之间视野应开阔,通视良好。

  控制点布设在安全地点,尽量防止有外来损害的威胁。控制点的具体位置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在地质坚硬,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长期保存的地方。埋设深度超地面底层≥0.5M或加固保护:采用素砼1.50m×1.50m砌筑并埋置深度超过冻结层(图示)

  控制网图形要简单,控制点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在平面图上根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确定出控制点的位置,图解法得到其点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根据甲方提供的初始控制点在现场测设出其位置,埋好控制桩。再用全站仪观测各点的距离、方向,进行平差,得到各控制点的平差坐标和点位精度,如果控制网的精度不能满足施工需求,必须增加观测数据的测回数,提高观测精度,重新平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以此作为工程施工的定位依据。

  基础施工阶段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即控制点布设在建筑物的外部,网点的布设以不妨碍日后的工程施工为前提,尽量布设于在施工过程中能相互通视的地方。

  主体施工阶段采用多流水段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为了保证轴线投测的精度,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内控网的布设:

  布设纵轴及横轴几条主轴线,对边、角值进行校测,边角的各项精度必须符合附表中的规定。

  精度要求

  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21/15000

  制作内控基准点:采用10㎝×10㎝钢板制作,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埋设在底板内。对同一个施工流水段,至少传递三个控制点,以作相互检核用。

  留置测量口:各层楼板的内控基准点正上方板砼浇筑前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孔洞(激光束通孔)。注意检查不要留偏了。

  轴线投测方法:

  仪器采用苏州产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将J2JD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底板的内控基准点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面的相应预留洞口,将最小光斑的激光束投到接收靶的"十"字交点处。

  将检定合格的经纬仪架设在接收靶上,依次投测出主轴线。

  激光光斑圆的直径允许偏差(指接收靶上的允许偏差)

  投测高度(m)允许偏差(㎜)

  50 5

  50~100 10

  100 15

  五、高程投测

  为保证施工进行,除了建立平面控制网,还要建立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水准网布设成一闭合网。

  为施工方便,再在基点的基础上设立若干施工水准点。基点是永久性的,既要满足施工要求,又要满足变形观测时永久使用。而施工水准点仅用于施工阶段,尽量靠近施工点。按规范,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施测,通过平差得到各水准点的高程平差值。

  将城市高程网点标高引到周边固定建筑物墙体上,每间隔一定的时间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检校。对检测后的数据采用PC1500电算,电算成果须作一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现场高程根据这两个点进行投侧。待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作为布设三个高程的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 3㎜内为合格),标注" "红色油漆标记和建筑标高。

  利用首层红" "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传递,并用红" "作好标记,然后使用S3水准仪往返检测合格后(误差在 3㎜内为合格),将该层标记作为向上层引测的标记。丈量时使用钢尺的1m对准基准线,拉力要适当,配合弹簧测力器。每层的墙、柱模板拆除后,采用水准仪和钢卷尺在墙、柱上放出该楼层1m结构线。

  在施工过程中,用水准仪来控制建筑物的钢筋、模板、砼的标高,当首层完成后,还需要将高程传递到上层,需用钢尺、水准仪配合施测,每个流水作业段至少传递三点,以作相互检核用。

  六、建筑物垂直度控制

  采用J2JD激光经纬仪及接收靶做轴线投测的过程,同样也是控制建筑物垂直度的过程。

  七、细部放样

  首先校测轴线控制桩,经闭合校核后,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放样法将主控轴线投测到基础防水的保护层上。由于底板底的标高比较低,如果仪器直接架在控制点上,就可能看不到放样点。所以一般要在坑边测一转点(采用测回法进行,需要比放样的精度提高一级),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不允许采用连续转点的方式进行,以防止误差累积。所有的转点只能从控制点转测一次。

  在保护层上根据投测的主控轴线,用经纬仪、钢卷尺进行细部加密测设,分出墙体和柱子边线、墙柱边50线、集水坑线、门窗洞口线,用墨线弹出,用红漆标识,便于施工队施工。经自检、

互检合格后,主管工程师验线。验线合格后,把主控轴线投测到基坑以外围墙及其他固定物体上,并挂轴线牌标识。

  为了保证墙体、柱子插筋、集水坑位置正确,在底板钢筋绑完后,把轴线控制线投测到底板钢筋上铁网上,经过闭合校核后,把墙边线、墙边50线、集水坑线、门窗洞口线及坑边线做在底板钢筋上铁网上,用红漆标识,上下对照。

  基础底板砼浇筑完毕后,按上述步骤测放、标识主控轴线、墙边线、模板边线、墙边50㎝线、门窗洞口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验。

  八、基础部分平面及高程控制

  1)平面控制

  各施工段施工时,对地面上有控制桩的控制线可直接由地面投测到工作面上,对没有控制桩的控制线采用中间挑线法将控制线投测到工作面上,挑线必须左右盘取中,控制线投测误差应不大于1.5㎜;放细部线前应对控制线进行校核,控制线间距误差应不大于3㎜,然后根据控制线测设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各部位放线的允许误差要符合要求。

  控制轴线传递:在施工地坪场地控制桩上架设经纬仪对地下每层进行轴线投测,投测点应为永久,牢固,便于整个楼层的观测,在控制桩位上用红小三角表示。

  2)高程控制

  根据业主或规划部门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利用附合测法校测靠建筑物最近两个标高控制点,在基坑内引测3个标高控制点S1、S2、S3作为高程传递的依据,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向上传递的方法,到±0.00部位后应与水准控制点进行闭合校核,标高的传递误差应符合如下规定:

  项目允许误差(㎜)

  每层3

  总高5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核自标高控制点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其相互校差应小于3㎜,并依三点的平均点抄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模板拆除后,应在每层弹出0.5米控制线(50控制线标高为每层板的建筑标高+500),作为装修、安装的依据。

  墙体模板拆除以后,及时在墙体上弹出50控制线,以便待该层楼板施工时将50线往上返弹出楼板模板的标高控制线来控制楼层的标高。

  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墙柱主筋上测设标高控制点,用油漆标识,要求每个开间四角必做,以此来控制门窗洞口及顶板高度。

  九、主体结构部分平面及高程控制

  1)平面控制

  主体结构将采用内控点直接投测的方法。内控点布置在首层楼地面上,精密设置保证内控点误差在±3㎜以内,以上楼层放线均由各段内控点引出,内控点引测至施工层后必须进行闭合复核,其测量误差必须符合有关测量规范的规定,然后作为楼层轴线、墙、柱边线的放线依据。

  首层放线:首先校测控制桩,无误后在控制桩上架经纬仪,等精密对中后,以盘左盘右取中法,把轴线控制点和圆心控制点投测到首层板面上,并进行闭合校核,闭合差符合测角中误差±2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范围内校核无误后,进行细部点加密,用1㎜细墨斗线弹出墙边线、50㎝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验。验线完毕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图做出楼内的控制桩点,作为竖向控制的基点。

  首层放线完后,将控制线再精确地延长到建筑物以外适当的地方。并妥善保护起来,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也作为外控的依据。

  内控控制点引测:当首层顶板浇注完毕,进行内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分别设置于纵横控制轴线交点处组成封闭轴线网,并在该点予埋钢板,作为永久控制点,并在中心位置刻上标记,然后在各层顶板上该垂直方向予留150×150㎜的予留洞,在各层用5kg线锤引测该点作为该层的控制轴线的交点,然后连接四个交点放出该层控制轴线。

  2)高程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在首层引测3个标高控制点SM1、SM2、SM3作为高程传递的依据,SM1、SM2、SM3标高均设置为±0.00,并相互校核。高程传递采用钢尺一次直接向上传递的方法。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核自首层传递上来的两个标高点,其相互校差应小于3㎜,并依两点的平均点抄测水平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模板拆除后,应在每层弹出0.5米控制线(50控制线标高为每层板的建筑标高+500),作为装修、安装的依据。

  在首层已拆外墙墙体上根据±0.00标高在大角处用钢尺沿竖直方向量取标高,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 各层的标高线均由下层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

  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顶板标高抄测时水准仪加在下段已拆墙体"T"字墙的断面上,校测由下层传递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3㎜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做校核。 在建筑物的大角点及中间设置几个标高的基准点,利用该点向上用钢尺量距,在向上投测后,用水准仪进行校核。看是否满足要求。

  高程引测:进行各层50线控制,并在予留钢筋上做上标记,随时进行校核,在墙体浇注完毕后,在墙体上弹出0.5米水平控制线,对予留洞和顶板标高进行控制。

  3)垂直度控制

  本工程采用在首层用激光铅垂仪观测的方法,在已完成楼层每隔3层进行垂直观测。垂直观测的方法采用内控法,在各层的大角内的相同位置进行预留100×100预留洞进行观测。

  十、标桩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控制点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受到损坏,故需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重要而易受损坏的基准点进行拴桩保护。万一基准点有所损坏,可通过拴桩点迅速恢复。栓桩点采用基准点的结构形式或用红油漆在一些永久建筑物上作红三角标记。

  对于本工程现场的测量控制桩采取围护及设防护标志来保护。

  十一、测量监控及验线

  1)监控制度

  测量人员具有有效的岗位证书,并报监理备案。

  所有测量仪器具有有效的检定证书,使用过程中按《计量法》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并报监理备案。

  做好原始点位的保护工作,以便在施工中进行校核。

  2)验线制度

  每道测量放线工序完成后,必须进行预检,由验线员、质检员、工长及放线人员共同参加,预检合格后填写《预检工程检查记录》,并填写《楼层测量记录》,一并交监理报验。报验应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十二、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基坑周围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不少于三个水准基点,与图纸上给出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度。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

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点位置设在建筑物的四角、中间、大转角处。根据结构施工图图纸设计沉降观测点布置如下:

  2)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

  根据结构总说明,本工程沉降观测按三等水准测量,沉降观测应在基础施工后进行第一次观测,施工到±0.000进行第二次观测,以后每隔一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第一年内每隔两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四月观测一次,至满足沉降停测标准,并及时提供测试数据。

  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

  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决定观测周期。

  3)观测数据处理采用电算,PC-1500或E500电子手薄记录载体为随机纸带。

  观测成果提供沉降成果表,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并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反馈测量成果。

篇4:测量放线施工方法

  测量放线的施工方法

  1.标高控制:±0.000以上的标高控制,主要是沿结构外墙边柱向上竖直进行。本工程由四处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互校核及分段施工,引测步骤为:

  (1)用水准仪根据±0.000水平线,在向上引测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

  (2)用钢尺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自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量取,高差超过一套钢尺长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3)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3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3.轴线控制:在4~6层裙房部分,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建筑物主体部分采用天顶准直法,用激光铅垂仪将轴线投测至施工层,所以在施工中各层顶板预留孔洞,孔洞尺寸200mm

  ×200mm,在首层地面相应位置留预埋件(图2-2)。

篇5:办公大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4)

  办公大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四)

  一、测量仪器的准备

  J2JD 经纬仪2 台、SD3 水准仪2 台、5m 钢卷尺5 把、5m 塔尺5 把;

  以上设备应预先进行检验,以确保测量用具的精度;激光扫平仪两台。

  二、建筑物定位轴线测设

  根据建筑平面图上建筑物位置关系以及招标单位提供的坐标点,以先整体后局部的方针,采用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的主点、主轴线,经校核无误后,定出现场的平面控制网。

  根据主轴线的平面控制网,在地质坚固、便于通视、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设置轴线控制桩点、红三角标志。

  1.竖向控制

  本工程轴线竖向传递使用“外控制法”,即用经纬仪根据控制桩点和红三角标志,把轴线投射到每层结构面上;各层墙、柱等现浇构件的垂直度,通过使用铅锤控制模板的垂直度来实现;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全高竖向测量偏差不超过3H/10000,且不大于±10mm;层间竖向施工允许偏差不超过±8mm,全高竖向施工偏差不超过H/1000,且不大于±30mm。

  2.标高控制

  以招标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为依据,与设计图中所定的±0.000 的绝对高程相比较,换算出相对标高;±0.000 以下的基础标高用水准仪和塔尺直接引测控制,为±0.000 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楼层标高主要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传递,再用水准仪提供所需的标高线;

  一般至少由3 处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互较核和适应分段施工的需要;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超过±3mm,建筑全高标高测量偏差不超过3H/10000,且不大于±10mm;层间标高施工偏差不超过±10mm,全高竖向施工偏差不超过±30mm。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