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水暖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水暖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提高工程质量,清除质量通病,满足顾客的需要,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特别制订本措施。

  一、给排水卫、安装工程

  (一)1、管道支架设置不当

  措施:

  ①严格按规范,标准要求设置管道支架,技术员明确交底,严格按交底施工,并认真检查其间距,位置,确保合格。

  ②支架安装,必须牢固,按规范,标准要求,预留(打洞)孔洞,孔洞深度必须满足要求,并将支架尾端开叉,用高于砌筑砂浆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补洞堵塞密实。

  (二)、排水管道灌满

  现象:

  管道在通水试验时,承插口上部位有返潮、渗漏,严重影响使用功能。

  原因分析:

  ①管道承插口处,有裂缝,造成渗漏。

  ①管道承插口填料(粘接)不符合要求,甚至用水泥砂浆抹口(或油灰抹口)。

  ②操作人员不认真,打口粗糙,甚至只捣不打,造成填料不密实。

  ③承插口对口不严,有偏移现象。

  ⑤捻口后养护不及时,造成干裂。

  预防措施:

  ①使用前认真检查管件,是否有缺陷,检查方法是仔细观察,并用手锤敲击,有不合格的不准用于工程。

  ②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管一般用石棉水泥和油麻作填料,先将油麻拧成股状,均匀打入承口打入深度,不大于承口深度1/3,且环隙均匀,再用3:7的石棉水泥,加适量水拌均,加水量以手捏成团而不松散无水渍为宜,分层打入承口,要均匀密实,填料以与承口平齐为宜,严禁用砂浆(油灰)抹口。

  ③认真做好养护,一般一天二次撒水,冬天注意保温,防止冻裂。

  (三)、给水管道丝扣连接渗漏

  现象:

  管道通水,丝扣渗漏。

  原因分析:

  ①丝扣加工不合格,锥度太大或有断丝缺丝现象。

  ②管件产品丝扣不紧且不顺直,接口不牢。

  ③麻丝缠绕不匀,不抹铅油。

  ④不做水压试验。

  预防措施:

  1、钢管套丝时绞板应对正所标刻度,套满丝后逐渐松动板牙,保证丝扣有适当锥度,丝扣保证整齐,缺丝断丝不超过丝扣10%,管件拧紧后,外部应留有2-3扣余丝,不准上绝且保证紧密牢固。

  2、不合格的管件拒绝使用。

  3、丝扣密封所用铅油炼丝(或胶带),应均匀缠绕,保证均匀密封,上好的管件严禁回转,以免造成丝扣松动导致渗漏。

  4、严格按规定做好水压试验。

  (四)、给排水管道结露

  原因分析:

  给排水管道无防结露措施,或选用材料不当。

  预防措施:

  ①对可能产生结露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做防结露处置。并选用合适的材料,如设计无此要求,应会审图纸时,提出建议。

  (五)、给排水管穿楼板处渗漏给排水管周围楼板潮湿、渗漏。

  原因分析:

  ①预留孔洞不准确,导致乱凿孔,孔洞扩大,破坏结构;

  ②孔洞堵塞方法不当,不凿毛,不清洗、不做浆与原砼结合不严密;

  ③细砂含水率过高,收缩率大,振捣不密实,不分层浇灌,一次成活,吊

  板不严,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

  ①按设计坐标,密切配合土建施工,搞好预留,预留孔洞尺寸必需符合规范要求;

  ②堵洞时,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标准,凿毛、清洗干净,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做浆,保潮,保证与原砼的结合性;

  ③严格控制细砂配比,不得超量加水降低标号,分二次捣固,第一次填至板厚2/3待其有一定强度时再将破墙平,浇灌时必须振捣密实,吊板应与楼板、管道吻合,不漏浆;

  ④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

  (六)排水管道堵塞

  原因分析:

  ①管道安装过程中未及时封堵管口,杂物排入管内造成堵塞;

  ②管道及卫生器具,安装前未清理管道及器具内杂物。

  ③管道坡度太小或无坡度。

  预防措施:

  ①临时中断安装的管口,必须加以临时封堵,封堵必须可靠不能敷衍了事。以免杂物掉入;

  ②管道安装前必须认真清理管腔及器具内杂物保证管内清洁;

  ③管道安装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七)、大便器安装不牢、渗漏

  原因分析:

  ①冲洗管不正,与大便器中心不一致,接口不严,导致渗漏;

  ②胶皮碗绑扎不符合要求,不牢,造成渗漏;

  ③预埋螺栓不牢,螺栓与器具孔不同心为找正,造成螺栓松动。

  ④不按规范要求设橡胶垫。

  预防措施:

  ①冲洗管甩头时必须与大便器冲洗口保持同心,不得歪斜,保证接口严密;

  ②胶皮碗及卫生器具配件,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胶皮碗绑扎,必须用2道16〃铜线反正扣绑扎;

  ③固定大便器的地脚螺栓必须准确,严禁用锤左右打动找正,保证其牢固;

  ④所有与陶瓷接触的金属配件及坐便器底部,均须设橡胶垫。

  (八)地漏积水,排水不畅及渗漏

  原因分析:

  ①地漏安装完成,应严格按预留管孔的方法,认真封堵孔洞并处理好杯口周边缝隙,必要时用防水材料密封;

  ②与土建设密切配合,定准地面标高,确定地漏标高,严禁地漏高于地面,以低于地面3-5㎜为宜,保证地面不积水,及时从认真清理水封内杂物,保证

  地漏排水畅通。

  (九)卫生器具安装不牢.不平整影响观感。

  原因分析:

  ①、安装器具时,不做定位控制,组装后不进行校正找平;

  ○2、支架与器具连接不严,不配套,造成松动。

  预防措施:

  ①安装器具前必须先按器具设计确定标高、坐标弹出控制线,组装后用水平尺校正其平正度;

  ②支架木砖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埋置深度及方法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严禁用木塞代替;

  ③支架必须选用与器具配套的规格品种,且安装牢固与器具接触吻合严密。

  (十)、阀门等配水件渗漏

  原因分析:

  ①阀门为劣质产品,不合格;

  ②末做检验,即用于工程;

  ③安装不慎,阀门损坏;

  ④接口不正,对口不严。

  预防措施:

  ①对进场材料,严格检验,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

  ③在使用前,必需对阀门进行抽样检验,确认合格后可用于工程,检验

  ④容为水压试验,折体检验;

  ③安装施工中,注意用力均匀,紧固适当,不可用力过猛;

  ④管道与器具对接必须准确,平正、防止硬搬,硬扭。

  (十一)、管道横管倒坡

  原因分析:

  ①立管甩口时,与器具的接口标高不一致,预留出适当坡度;

  ②支架埋设不平正,没按要求找准坡度;

  ③工序倒置,先按管后做支架,做支架时未测量坡度标高。

  预防措施:

  ①管道甩口时,必须按器具或设计标高计算出坡度值,确定甩口标高;

  ②安装支架时,需先按设计标高,确定支架位置,然后根据设计坡度,计算出坡度值,确定支架标高。

  ③安装时必须先根据确定的标高弹线,定位安装支架,再安装管道,不可工序倒置。

  二、采暖工程

  (一)管道煨弯不标准

  原因分析:

  不使用专用工具。直接在压力钳上压制,导致管子弯扁,角度太小。

  预防措施:

  ①煨制弯管时,必须使用专用弯管器,严禁在压力钳上或其它台具上随意压制,大管径的弯管需用液压弯管器。

  ②热熔时,必须灌砂,砂须灌实并制作专用胎具,保证弯管的标准。

  ③采暖管道严禁使用冲压弯头。

  (二)散热器安装支架不全,固定不牢

  原因分析:

  ①操作人员未按规范施工,支架设置不符合要求。

  ②支架埋设不平正,位置不当,埋设深度不够,固定不牢,支架与散热器接触不实。

  预防措施

  ①埋设支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严禁漏设或不设。

  ②埋设支架时,先按散热器型号确定支架位置,划出十字控制线,找准位置,保证理置深度。用高标号泥砂浆固定牢固,并与散热器接触落实。

  (三)管道刷漆不均,漏刷,色泽不一致。

  原因分析:

  ①刷漆前清理不彻底。

  ②背部与底部施工难度大。

  ③油漆不是一次调制,配比不好掌握。

  预防措施:

  ①刷漆前先进防除锈、打磨、清理,合格后方可涂刷。

  ②管道背部与底部用布条蘸漆涂抹保证刷严。

  ③按工程量计算油染使用量,一次性调制,保证色泽一致。

  ④施工中注意防护,防止造成交叉污染。

  (四)、散热器组装连接渗漏

  原因分析:

  ①散热器组装来做单体试验,丝扣不紧,垫子不合格。

  ②支管活接对口不严,胶垫不平整,连接不严。

  ③内接丝过松,丝扣不合适,密封不严。

  预防措施:

  ①散热器安装前,必须做总体水压试验,确保无渗漏方可组装。

  ②支管与散热器连接应平正,对口严密平直,不得偏口硬别,胶垫必须平正,连接严密。

  ③内接丝、管件丝扣必须适宜,过紧或过松均不得使用,并缠绕适宜铅油麻丝,保证丝扣严密。

  (五)散热器安装坐标不准确

  原因分析:

  ①安装散热器时,没按要求对窗口进行分析定位。

  ②

  埋设支架时未按窗口分中定位、支架距墙距离控制不好。

  预防措施:

  埋设固定支架时,应按窗口中心线弹出十字线接散热器片数分中定位,支架埋设时控制外露长度,保证距离尺寸。

  三、电器安装

  (一)钢管暗配弯曲半径不符合要求,有弯扁现象。接头方法不正确。

  原因分析:不用专用工具弯管,弯曲半径无控制措施,接头方法不按规范施工。

  预防措施:

  ①配备专用弯管器,所有弯管必须使用弯管器制作,并制作专用胎工具控制弯曲半径及弯扁现象。

  ②所有钢管均采用分管连接,套管长度必须大于管径的1.5倍,并焊接牢固,所有接头、接线盒处均设φ6.5钢筋做跨接线,并焊接牢固。

  ③加强检查控制力度,防止不合格工序。

  ④进入箱盒必须使用锁母,牢固固定,管口需用元锉打磨毛刺,以防线皮损伤。

  (二)塑料管材质不合格,保护层不够,连接不牢,接线盒乱开孔。

  原因分析:

  ①采购时控制质量不严,图省钱,材质不合格。

  ②塑料管暗敷剔槽深、宽不合适,不能满足保护层厚度。

  ③接头时套管不配套,不使用粘合剂。

  ④接线盒使用不当乱开孔。

  预防措施:

  ①严格采购程序,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杜绝使用;

  ②②沿竖管剔槽时,必须保证剔槽深度宽度,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保护层厚度;

  ③按头套管,必须为合格配套产品,连接时必须使粘合剂粘接牢固。

  ④按线合,进管必须为一孔一管,正确使用,不准随意乱开孔,多管进一孔。

  (三)、管内穿线,过多接法不对,导线不分色

  原因分析:

  ①不按规范施工,接头缠绕不足,焊不均匀,未采用焊接式压控,包扎不严,操作马虎;

  ②进料时未考虑相色或采购数量不足。

  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回路敷管,如设计失误应与设计联系采取补救措施,严禁自行连路;

  ②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所有接头,均采用焊接成套管压接,操作认真,线

  头包扎严密;

  ③采购导线时按相色备足,满足需要。

  (四)、器具安装质量差

  原因分析:

  ①元木固定不牢,元木将导线压历;

  ②灯具安装不平正,与楼面,棚面接触不严;

  ③开关插座标高,坐标不一致,超过允许范围;

  ④导线连接不当相线交错;

  ⑤配电箱配线混乱,箱体安装不平正。

  预防措施:

  ①元木安装必须予埋木砖,木砖埋没牢固,固定元木的螺钉,必须符合要求,且拧紧

,导线必须合理盘放在元木中间凹槽内;

  ②灯具安装必须平正,与棚面接触严密,安装时严格检查控制安装质量;

  ③安装开关插座时,须先弹线定位找平;

  ④导线严格区分线色,接线时,认真该对相线;

  ⑤配电箱进场,严格检查配线情况如不合格应重新布线,安装时应用水平尺找正。

  (五)、接地极,接闪器引下线,安装量不符合要求

  原因分析:

  ①原材不合格有锈蚀;

  ③接地板打入,埋置深度不足;③接闪器支架高度不一致,敷设不顺直,焊接不标准;

  ④测试卡螺栓不合格垫圈不合格;

  ⑤该地线与该地极连接不牢,焊接不符合要求,利用柱筋时,焊接不符合要求。

  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打入深度,不得截断;

  ②所用材料必须镀锌,且无锈,妥善保管;

  ③安装支架及接闪器时,须拉线找平并用钢尺测量定位;

  ④测试卡塔接长度必须满足规定,制作时严格控制,连接搭柱为φ10以上,并平垫弹簧垫齐全;

  ⑤接地极焊接搭接长度,必须大于6d,且双面焊接,焊缝平整饱满,利用柱筋作引下线时,其接头应焊接牢固且4根主筋利用箍筋焊接,保证连接系数。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1、预防钢筋材性缺陷的措施

  (1)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构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2)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万分检验。

  (3)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操作或沾染油污。存放在加工区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厘米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入。

  (4)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2、预防梁、板的受拉钢筋有效高度减小的措施

  (1)梁、板底受拉钢筋下要用规定厚度的预制水泥垫块垫稳,不得用石子、碎砖代替,也不能用两块薄垫块合成一块使用。

  (2)严格控制梁、板的截面高度、特别是悬臂板根部的截面高度。

  (3)负弯矩钢筋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板内负弯矩钢筋可用撑筋,也可用铁丝吊在楞木上;负弯矩钢筋必须扎牢、放稳。

  (4)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弯矩钢筋之下、弯矩钢筋之上。

  (5)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布置以及板内主、副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尽可能做好标记,避免产生差错。

  (6)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必须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仔细检查弯矩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复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如有移位、变形。浇混凝土时不准移动钢筋。

  3、预防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移位的措施

  (1)下柱伸出柱顶部分钢筋应加一道箍筋,箍筋尺寸应比上柱箍筋小,使上柱钢筋正好在外侧与下柱筋联接,再用木框或铁框卡住,牢固下柱伸出钢筋的位置。

  (2)上柱钢筋与下柱伸出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上柱与已移位的下柱伸出钢筋联接时,应保持上柱钢筋的设计位置。

  (3)柱身钢筋应按要求每隔800mm左右用带铅丝有凹槽的水泥垫块扎牢,紧贴柱模板,固定位置。柱子纵筋与箍筋应按要求扎牢,经检查无误后,再封柱子模板,柱子纵筋应保持顺直。

  (4)浇捣混凝土时严禁拆除柱顶的固定框架及临时箍筋,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注意保持伸出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得用震动器强行撬震柱子纵筋,防止绑扎松动及水泥垫块脱落。

  4、预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措施

  (1)水泥垫块

  ①施工前准备好水泥垫块,水泥垫块应按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②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的钢筋不下垂为准。梁、柱的垫块应垫在纵筋处,板、槽的垫块应垫在钢筋交叉处。

  ③垫块应垫稳,柱中的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

  ④浇捣混凝土前要检查水泥垫块等措施是否完好,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使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2)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的施工误差不大于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3)混凝土保护层也不得超厚,否则将产生有效高度减少的缺陷。

  5、预防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歪斜不齐的措施

  (1)箍筋要通过计算确定只数和间距,摆箍筋时应先在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摆开。

  (2)梁钢筋穿好以后,一般可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避免骨困歪斜不齐。

  (3)梁受拉区有两排以上钢筋,可用短钢筋在两排钢筋之间,使上排钢筋位置正确,控制上、下排钢筋的间呀。

  (4)认真交底,特别是箍筋间距有变化时要交代清楚。

  (5)认真操作,纵筋在两端处要对齐,间距均匀分布;板内纵横两个方向均应先划线,然后摆开钢筋,进行绑扎,两层钢筋间距应加撑筋,保持间距。

  6、钢筋接头和锚固的缺隐的措施

  (1)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2)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3)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品种、规格与筋配合为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工准确。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

  7、预防节点处钢筋布置不合理的措施

  (1)现浇肋梁楼盖主次梁、板的节点处上部钢筋的布置应力:主梁负弯矩钢筋在最下面,次梁负弯矩钢筋在中间,板钢筋在上面,双向板较小跨度方向钢筋一般受力较大,应放在较大跨度方向钢筋下面。连接梁中间支座或框架中间节点外的上部钢筋应贯穿支座或节点,不得在支座或节点内截断接头。框架梁端节点处上部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伸过节点中心线,需要弯折时要保证其水平段长度,弯折后长度不应小于10d。

  (2)现浇上、下柱纵筋搭接头,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框架顶部节点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较大,在柱内锚固有困难时,可弯折锚固在梁、板内。

  (3)锚固筋的长度、插入节点深度,不仅配筋时注意不要搞错,绑扎安装时也要按规定仔细检查。

  (4)所有应在节点处增加的箍筋、吊筋,均应按要求绑扎牢固。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离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

篇3:模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模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公。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2)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3)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4)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浇伤柱钢筋。

  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高度超过4m,应采用Φ10~12工具式拉筋,用花蓝螺栓收紧,邻近柱模板之间可用水平连杆、剪力撑、或交叉拉筋相连。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

  (3)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4)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檀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3、标高不正确的预防措施

  (1)楼梯模板踏步标高应根据楼梯粉刷层及上、下平台楼地面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防止起步、收步与其他踏步高度不同。

  (2)正确进行水准测量,严格控制柱、梁、楼板的标高。

  4、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1)柱模外应设围檀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柱边中部加拉螺栓。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

  (2)木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檀兼作楼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时,围檀下应加设短柱或短撑木。

  (3)对拉螺栓应垂直于模板表面,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而失去作用。对拉螺栓的拧紧程度应适当,拧得太松,模板在受力后即外凸,起不了固定模板位置的作用,拧得太紧,易造成滑牙,最终也失去对拉螺栓的作用。

  (4)扣件的拧紧程序,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拔能力。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

  (5)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器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撞、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竖向构件应分层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

  5、楼梯底板厚度不足、底模板胀模预防措施

  (1)为确保楼梯板厚度的正确,应提高锯齿形外帮板的制作安装质量,减少误差。同时,在安装踏步侧板时,应在踏步侧板下口垫上与混凝土板厚相同的小木块。当混凝土浇捣到该处时应随手将它取出。

  (2)楼梯模板下面,应根据受力大小,合理设置搁和支撑系统。支撑不仅应与牵找垂直,也应与搁栅垂直;支撑下部用对拔榫固定,相邻支撑必须用水平拉杆连接,支撑下面地基土必须预先整平夯实,并加设垫板,地基土不得有积水,以防因支撑下沉、换稳而造成模板变形或胀膜。

  6、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

  (1)立柱必须置于平整的坚实土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或铺设垫板。

  (2)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不小于4m时,安装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7、漏浆的预防措施

  (1)木模板拼缝和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2)边柱及外侧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

  (3)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从而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

  (4)板底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板底模板也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这样即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膜。

  8、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

  (1)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Mpa;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2)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残浆强度低,立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泖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

  (3)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拆模顺利,则不易发生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现象。

篇4: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1、预防混凝土实际强度低于设计标准值的措施

  (1)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图纸,掌握不同层次、部位、不同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或标号,并用表格形式记录在案,便于核对查考。

  (2)现场试验人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和塌落度、按标准方式制作、养护试块,及时进行试压,试块组数必须按验收规范规定数量制作,并提供系统的强度资料,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

  2、防混凝土在运输、浇灌中离析的措施

  (1)用车辆运输混凝土时,工地道路面层必须平整,每班有人保养,保持运输平稳。

  (2)混凝土从拌和机卸料经运输到入模浇灌最大允许延续时间,气温25℃以下为90~120mim,25℃以上为60~90mime。

  (3)混凝土在水平与垂直运输中要尽可能减少转载次数。

  (4)混凝土的坍落度由配合比设计确定。

  (5)混凝土的浇灌高度,自由下落高度应小于2m。

  3、预防混凝土养护不符合要求的措施

  (1)编制施工方案时,要列入养护技术要求、技术间隙时间规定、材料储备要求、特殊部位养护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在全体施工管理人员中加以宣传教育和贯彻。

  (2)在施工准备阶段,对所需养护材料、设备、水源等应事先编制技术供应计划,以做好充分准备,满足养护要求。

  (3)对特殊部位如屋面、楼地面、路面及构件断面较小的受力件等,要特别强调养护的重要性,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

  (4)在混凝土浇捣12小时后,应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小于7昼夜。

  4、预防蜂窝的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正确,拌和均匀,时间大于90秒。

  (2)要控制混凝土的卸料高度,否则要设溜槽或串筒等措施,以防混凝土离析。

  (3)浇捣竖向结构时,混凝土浇筑时,应用同标号砂浆或减半石子的混凝土作接浆处理(5cm);侧模设大于30cm的浇灌孔;柱要分段分层浇灌。

  (4)插振移动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为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的粘结效果,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cm左右;平板振动器在振动平板时宜压力3~5mm,以防漏振。

  (5)振动时间控制,一般以被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无明显下沉,充满四周,不呈现气泡为宜。

  (6)浇捣时要经济观察模板移位、胀模、漏浆等现象,便于及时处理。对散落在模板平台的混凝土残浆必须及时清理。

  5、预防露筋的措施

  (1)凡该设垫块的部位必须在验收钢筋时同时验收。垫块厚度根据规范规定的各种不同构件要求处理,并注意固定好垫块,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100cm。

  (2)振动时不准依靠钢筋传动振幅和频率,也不准把钢筋挤向模板外。在平台上操作时,不能把钢筋踩到板底。

  (3)模板接缝或与其他构件的镶接处必须封严不漏浆;先必须浇水润湿;在柱根部、柱、梁节点处特别注意封严并增设加劲支撑。震动时间要控制适度,看到漏浆应停止震动。

  (4)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要按现场实际材料早请试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改善其可操作性。

  (5)拆模时间要按不同构件类型的试块强度确定,不能过早拆模,以防脱棱缺角。

  (6)对散落在平台模板上的混凝土一律要及时清理,对已经绑扎钢筋的平台,对散落其上的混凝土必须及时性震实。

  6、预防孔洞的措施

  (1)钢筋密集区,要用细石混凝土及机震与人工捣固相结合。

  (2)严禁用吊斗直接下料,坚持分层浇捣制度。

  (3)振动混凝土时震动棒可垂直混凝土表面或成45°倾斜角操作,插点应均匀排列,移动方式有行列式和交错式两种,以防漏震。

  (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必须针对其特点周密安排。强调岗位责任,尤其是浇藻和震动两个关键工序应明确专人操作、专人管理,质量部门现场检查也应以此作为重点。

  7、预防缝隙夹渣层的措施

  (1)在支模前应把接搓处的松动浮面、无强度的水泥残浆清理干净,在混凝土浇灌前必须再次清理各种垃圾并用水冲洗。

  (2)底部模板必须加固、封严,以确保常规操作条件下不胀模漏浆,梁、柱节点板应专门设计,便于装拆和满足密封要求。

  8、预防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梯踏步板与平台面凹凸不平的措施

  质量交底要清楚;严格按楼层标高布料。专人负责平仓拍实,用长括子(长木抹子)抹平;圈梁及踏步板一律以验收后的模板上口为标准,浇灌震实,表面用木蟹(木抹子)抹平;应及时清理浇灌多余材料,不准平摊于浇灌面层,以防超厚,面层不得外露石子。

  9、预防混凝土构件胀模的措施

  (1)模板必须按浇灌方法、速度,在施工前作好模板方案设计,提出支撑拉结体系。

  (2)对模板必须事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的检查验收,并向混凝土浇灌人员详细交底,不能任意去掉模板拉结部件,如必须拆去时,应及时征得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及木工同意。

  (3)浇灌混凝土时,每班必须配备值班木工。指导混凝土操作人员不能任意拆去各种拉和搭支撑。

  10、预防混凝土垂直偏差过大的措施

  (1)模板支撑必须纵横向成为体系,相互牵拉。

  (2)模板就位挂线应认真复核,特别是在模板组织检查验收时要抽查几个有代表性的轴线。

  (3)混凝土浇捣要按建筑体系开头确定顺序和方向,不选用由于浇捣而造成偏差加大的浇灌顺序。

  (4)浇灌混凝土时,不准用吊斗及其他起得物乱撞模板支撑体系,凡经碰撞须及时复测校正,生产加固。

  11、预防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超差的措施

  支模前要详细研究支模方案;固定模板用的螺栓与支撑不能过紧或过松,用套管作为构件厚度的标准;模板安装好以后,应检查模板是否符合标准尺寸的要求,过大或过小必须经整改复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

  12、预防混凝土构件累线位移的措施

  施工前基准轴线要确定,复核手续、测量误差要两人以上签证;施工方案要明确支模要求及混凝土浇灌顺序;起始轴线应事先确定。

  13、预防混凝土构件中预埋件、预留洞、门窗洞口移位的措施

  预埋件固定应工具化;浇灌混凝土及震动时要仔细;增强洞口框模刚度,便于安装与拆除;建立严格的工序交接制度。

  14、预防混凝土施工中的钢筋移位的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注意保护钢筋;垫块、撑脚绑扎要按规范操作

;各类插铁必须用电焊固定;起重工不能碰撞钢筋骨架及插铁;临时偏位的钢筋要等混凝土浇完的及时复位。

  15、预防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措施

  (1)对结构薄弱部位,设计应增加构造配筋,板中分布筋排筋排距均匀,绑扎牢固;浇混凝土时,不能踩踏钢筋,应设马蹬脚手板操作,保证钢筋位置正确,使其提高抗收缩能力。

  (2)加强支模工作,底模刚度大,支撑体系稳固,地基不下沉,支垫部位能扩散集中力。

  (3)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保证和减少收缩影响。

篇5:砖砌体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砖砌体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11)

  1、砖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不匀,层高超高的预防措施

  (1)砖墙砌筑前,应对有代表生的基面测出实际标高后,进行统一找平。

  (2)控制砖材分批进场质量,并实测其厚度后,选取9~11mm灰缝厚度,再考虑门、窗、梁、板标高(包括找平,坐灰厚度),正确划出皮数杆,在砖墙角处及距10~15m的内外墙交接处设置,其所立标高经复核相符合。

  (3)操作时严格按皮数杆划出的标高,分皮拉线操作和正确进行门、窗、梁、板施工,使墙体平整,灰缝平直,厚度匀,标高一致。

  (4)每层应认真复测一次层高,便于在允许范围内逐层进行调整。

  2、组砌方法不当的预防措施

  砖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并应按规定统一的组砌方式,如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等进行砌筑,使墙体整齐美观。对砖砌体头皮和顶部最后一皮一律用丁砖砌筑,对狭墙、砖垛应按标准方式砌筑。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对断砖应分散使用,确保搭砌长度大于25mm以上。

  3、砌体接槎处出现空、瞎头缝和摆砖不平的预防措施

  砖砌工程应遵守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所有留槎均应上下垂直、平整,并设拉结筋生层不小于3根,镶砖时必须清理干净,浇水润湿,砌砖平整顺直。

  4、砖砌体头缝不密实的预防措施

  为确保砖砌头缝密实,不留有渗水隐患,并增强砌体的坑剪强度,标准砖砌筑时应尽可能挤浆操作,其他砖材也应采用满刀灰加浆砌筑。所有镶洞(如井架洞、过分洞等)或镶砌空盘等工作操作。都应将接触基面残浆垃圾清除,并浇水润湿,使竖缝、横缝砂浆饱满,粘结牢固,整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5、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小于80%的预防措施

  砌筑砂浆应搅拌均匀燕有良好的保水性能,操作时铺灰不宜过长,一般情况下以500mm为宜,使砖达到良好的饱满度(80%以上),达到规范规定和使用要求。

  6、埋入砌体的拉结筋和抗震柱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预防措施

  (1)砖墙直槎砌筑的拉结筋设置,应由钢筋翻样统一组织备料,并负责督促实施。

  (2)抗震柱支模臆,应对基在垃圾清除干净,并对梁上下加密区钢筋,伸入墙仙的钢筋作隐蔽验收。

  (3)支模夹箍的设置,应能有效地抵御混凝土的侧压力,不使爆壳漏浆,并宜在凸出马牙下角斩成45°角,使柱混凝土密实。留设要求按规范及设计要求决定。

  7、墙裂缝的预防措施

  (1)框架填充墙和隔墙砌筑时对基面应浇水润湿,通过砌筑砂浆与柱面或隔体粘结牢固,外露拉结筋长度为500mm,不漏放、少放,并应平直砌入墙体,其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砖斜砌挤紧。

  (2)温差引起女儿墙及纵墙尽端的裂端、窗角裂缝,可由设施施工图审时,共同研究其合理的构造措施来解决。

  (3)窗角八字型裂缝,也可以从地基基础的设计上考虑,使沉降控制在国家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内,或可采用在窗台下设置过梁的措施。

  8、身弹线偏差、留洞不准与水电坐标矛盾的预防措施

  内隔墙弹线中,应从两羰基线重复校核基隔断位置,使各层隔墙处在同一轴线位置,同时要加强隔墙的砌筑质量,留洞位置与标高要正确。土建与水电施工中,应相互通气,严密配合,并为其创造必需的工作条件和提供一定的操作时间,健全严格的复核制度。

  9、砂浆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预防措施

  (1)控制原材料质量的检验,对水泥要复试。

  (2)申请和实际使用的配合比须经技术部门复核签证。

  (3)试块制作、养护要符合规范要求,对砌体及试块必须及时养护。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