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 自防水混凝土

  地下室顶板、底板(包括承台)、外墙及水池侧壁为刚性自防水混凝土并考虑抗渗要求,应掺入高效防水膨胀剂;防水剂应符合(十)条说明,即应为高效复合防水膨胀剂,抗渗等级0.8MPa。自防水混凝土应严格按配合比下料,为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和达到设计要求,本工程基础底板(包括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浇混凝土前必须对施工缝清除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清理冲洗和灌浆处理,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工缝处后浇的混凝土必须在铺设的与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初凝前浇筑。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落在模板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各项原材料需经检验,防水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2 地下室施工流程

  土方开挖(外运) → 浇混凝土垫层→ 砌砖模→ 砖模抹灰→ 防水层→扎钢筋(底板承台地粱) →浇混凝土→壁板钢筋及柱筋→壁板模及→ 拉模→拉模及墙混凝土浇筑→±0.00 梁板安模→扎钢筋→±0.00 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采用分层浇筑,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39s 为宜,还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

  在初凝前用平板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地下室续建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室续建工程的施工方案

  1、凿除施工

  1.1 对施工图中需要凿除的部分采用机械凿。

  1.2 采取合理的凿除方式,不破坏原建筑的结构。

  2、新增梁板模板

  新增梁板支模前,根据施工图放出的中心线和边线。然后按边线定位模板。要求模板的支撑必须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压力造成模板移位,形成梁板弯曲等缺陷。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空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模板安装完毕后,项目部及时对模板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复核,模板安装工程的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见主体工程。

  3、新增梁板钢筋

  3.1 钢筋制作、焊接同主体工程制作与焊接要求。

  3.2 由于梁钢筋较多、密集,所以梁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直径≤22cm采用闪光对焊),具体要求见直螺纹连接专项方案。

  3.3 绑扎

  放样弹线,经复核无误后,进行梁板的钢筋绑扎。钢筋采用机械搬运、人工绑扎的方法,绑扎时分析受力情况,注意钢筋的位置与绑扎顺序。

  3.4.1 钢筋网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形扎牢,但应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对于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全部钢筋交叉点均扎牢。

  3.4.2 钢筋网绑扎时,各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4.3 钢筋弯钩朝上绑扎,不要倒向一边,对于双层钢筋的上层钢筋弯钩朝下绑扎。

  3.4.4 为保证柱钢筋位置准确,拟采用插筋,同时插筋的箍筋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为保证浇捣混凝土插筋,同时插筋的箍筋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为保证浇捣混凝土插筋不产生位移,在插筋放置准确后,采用将插筋点焊牢固。地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40mm。钢筋绑扎完毕后,及时进行检查验收,要求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扎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弯钩朝向正确。钢筋允许偏差项目检验方法与允许偏差见主体工程。

  4、混凝土施工

  根据本工程特点,地下室部分砼拟采用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的方法,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同时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4.1 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很重要,在确定配合比时,还应考虑施工时的气候条件,另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型外加剂,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粗滑料优先选用5-40mm 石子,在满足可泵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砂率骨料中针状和片状(15%重量比)的含泥量<1%。

  4.2 混凝土浇筑布置及泵车、搅拌车数量配备

  4.2.1 应根据本工程施工条件,以减少温差、薄层连续浇筑,不出现施工缝为原则,混凝土的供应速度大于混凝土初凝速度,确保混凝土在斜面处不出现施工缝。为保证施工顺利,并根据现场特点配备一台混凝土输送泵,根据经验数据确定混凝土泵送平均产量30-35m3/h。

  4.2.2 混凝土浇筑时,对每个出料口配备3 台振动器,其中二台用于施工,一台备用,振动棒为6 根,长度为6m,每根固定配备2 名振动手,3-4 人接管、拆管、翻管,2 名翻锹手,1 名管理人员,所有人员按劳分配班制配备(8 小时/班)。

  4.2.3 在浇筑过程中,应遵循"同时浇捣、分层推进,一次到顶,循序渐进"的成熟工艺。振捣时重点控制两头,及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振动点振动定时,不能漏振,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4.2.4 高频振动棒要垂直插入下一层5cm 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砼振捣延续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成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时间过短,混凝土不易振实,而过长,引起离析。

  4.2.5 混凝土表面用平板振动器来回振动两次,混凝土表面处理,应做到"三压三平",先按板面标高用板揪压实,长刮尺刮平,再在初凝前用滚洞粘压数遍,滚压凭证,最后在终凝前用木抹打磨压实、抹平,以防裂缝出现。

  4.3 混凝土养护养护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温度陡降,以防止混凝土发生温度裂缝。为保证养护质量,并从经济角度考虑,本工程养护拟采用草袋加塑料薄膜。

  4.4 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钢筋砼结构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是混凝土内产生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时的温度应力,因此在实际施工时有必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内外温差,防止梁板出现结构裂缝。

  4.4.1 选用中低热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砼的温度升高。

  4.4.2 粗骨料选用粒径5-40㎜连续级配5-16㎜,20-40㎜双级配碎石,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2.5左右的中砂。严格控制骨料的泥含量,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黄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如果含泥量大的,不仅会增加砼的收缩,而确会引起砼抗拉强度的降低,多砼抗裂不利。

  4.4.3 掺入一定量的磨细粉煤灰,发挥"滚珠效应",以改善砼的和易性,提高砼的可泵性,并因此取代部分水泥含量,降低砼的水化热,从而使得砼的温升减少。

  4.4.4 切实做好砼的保温养护工作,缓慢降温,充分发挥砼的徐变特性,减少温度应力。

  4.5 结构砼施工质量、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4.5.1 由项目经理组成一个砼浇捣领导和施工生产班子,负责砼施工的全过程,确保砼浇捣顺利进行。

  4.5.2 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石子、黄砂、粉煤灰、外加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

  4.5.3 根据设计要求、配合比要求,塌落度要严格控制,严格任意加水。

  4.5.4 质量部门分三班巡回检查,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督促整改。

  4.5.5 按浇捣方案,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是每一个操作工对技术要求,砼的下料方法,每道步骤等做到心中有数。

  4.5.6 砼浇捣前只有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到位,现场各项验收工作顺利通过,最终由项目工程师下达浇捣令,砼才能开泵进行浇捣。

  4.5.7 砼的浇捣必须连续进行,操作者,管理人员轮流交替进餐。

  4.5.8 在搅拌时,需随时掌握混凝土的需用量,控制好搅拌的速度,基本做到砼浇捣速度相同,齐头并进。

篇3:综合办公楼地下室施工方案

  综合办公楼地下室施工方案

  一、概况

  1、人防地下室工程计两层地下室,防护等级为六级,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约7900 平方米。

  2、结构层外围为S8 抗渗混凝土,采用结构防水为主。

  二、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

  地下室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使用功能,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禁遵循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防水做法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进行施工。

  1、施工准备

  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技术管理系统,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以及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准备工作。

  ②.进行原材料检验,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备足材料,并妥善保管,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注意防止骨料中掺混泥土等污物。

  ③.将需用的工具、机械、设备配备齐全,并经检修试验后备用。

  ④.进行防水混凝土的试配工作,试验室可根据设计抗渗标号,提高0.2N/mm2 进行试配,在此基础上选定施工配合比。

  ⑤.做好基坑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要保持地下水位在施工底面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30cm。以避免在带水或带泥浆的情况下,施工防水混凝土结构。

  2、模板

  ①.模板应平整,且拼缝严密不漏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吸水性要求,以金刚模、木模为宜。

  ②.模板构造应牢固稳定,可承受混凝土拌合物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且应装拆方便。

  ③.固定模板的螺栓(或铁丝)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以避免水沿缝隙渗入。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采用滑模施工。

  ④.当必须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时,应在预埋套管或螺栓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直径及环数应符合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止水环直径一般为8—10cm,且至少一环。

  3、钢筋

  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钢筋及铅笔均不得接触模板,若采用铁马凳架设钢筋时,在不能取掉的情况下,应在铁马凳上加焊止水环,防止水沿铁马凳渗入混凝土结构。

  当钢筋排列稠密,以致影响混凝土正常浇筑时,可同设计人员协商,采取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混凝土搅拌

  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每种用料,投入搅拌机,外加剂应均匀掺在拌合水中投入搅拌机,避免直接投入。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略长,一般不少于120s;若掺入引气型外加剂,则搅拌时间约为120~180s。适宜的搅拌时间,可通过现场实测选定。为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匀质性,不宜采用人工搅拌。

  5、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及坍落度和含气量的损失,同时要防止漏浆。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灌,常温下应于半小时内运至现场,于初凝前浇筑完毕。运送距离较远或气温较高时,可渗入缓凝型减水剂。浇灌前发生显著泌水离析现象时,应加入适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浆复拌均匀,方可浇灌。

  6、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木屑、铅丝、铁钉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使用钢模应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

  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筑,以防产生石子堆积,影响质量。

  在结构中若有密集管群,以及预埋件或钢筋稠密之处,不易使混凝土浇捣密实时,应改用相同抗渗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以保证质量。

  在浇筑大体积结构中,遇有预埋大管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其下部的倒三角形区域不易浇捣密实而形成空隙、造成漏水,为此,可在管底或金属板上预先留置浇筑振捣孔,以利浇捣和排气,浇筑后,再将孔补焊严密。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夏季可适当缩短。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不应采用人工振捣。机械振捣能产生振幅不大、频率较高的振高,使骨料间的摩擦力、粘附力降低,水泥浆的流动性增加,由于振动分散开的粗骨料在沉降过程中,被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砂浆包裹,同时挤出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气泡,以增强密实性和抗渗透性。

  机械振捣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的有关规定依次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欠振。

  7、混凝土的养护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终筑后4~6h)即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d。因为在湿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缓慢,不致形成早期失水,有利于水泥化,特别是浇筑后的前14d,水泥硬化速度快,强度增长几乎达28d 标准强度的80%,由于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物将毛细孔堵塞,切断毛细通路,并使水泥石结晶致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均能很快提高;

  14d 以后,水泥水化速度逐渐变慢,强度增长亦趋缓慢,虽然继续养护仍然有益,但对质量的影响不如早期大,所以应注意前14d 的养护。

  8、拆模板

  由于对防水混凝土的养护要求较严,因此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5℃,以防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拆模时应注意勿使模板和防水混凝土结构受损。

  9、防水混凝土结构的保护

  地下工程的结构部分拆模后,应抓紧进行下一分项工程的施工,以便及时对基坑回填,这样可以避免因干缩和温差引起开裂,并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抗渗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减轻渗水对工程的危害,起一道阻水线的作用。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容重等指标。同时应做好建筑物周围的散水坡,以保护基坑回填土不受地面水入侵。

  混凝土防水结构浇筑后严禁打洞,对出现的小孔洞应及时修补,修补时先将孔洞冲洗干净,涂刷一道水灰比为0.4 的水泥浆,再用水灰比为0.5的1:2.5 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三、地下室防水砂浆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1)刚性多层抹面水泥砂浆防水层

  1)原材料及要求

  ①.水

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膨胀水泥,亦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低于325 号。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所用水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②.砂:一般以粗砂为主,砂的粒径应在1~3mm 之间,大于3mm 的砂,在使用前应筛除,砂的颗粒要坚硬、粗糙、洁净。

  ③.水:一般能饮用的自来水和天然水,均可使用。

  2)配制

  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防水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方法确定,可参考下表:

  水泥浆与水泥砂浆配合比

  材料名称配合比稠度(流动性,cm)水灰比配制方法

  素灰水泥和水拌合70.37~0.4将水泥放于容器中, 然后加水搅拌

  水泥浆水泥和水拌合0.55~0.6将水泥放于容器中, 然后加水搅拌

  水泥砂浆水泥:砂=1:2.57~80.6~0.65宜用机械搅拌,将水

  泥与砂干拌到色泽

  一致时再加水搅拌

  3)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十分重要,是保证防水层出不穷和基层牢固结合、不空鼓和密实不透水的关健。主要包括基层处理、浇水、补平等工作,须使基层表面保持潮湿、清结、平整、竖实粗糙,利于与防水层粘结牢固。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混凝土应不低于C10。

  ①.新建混凝土工程,在模板拆除后,立即用钢丝刷将表面打毛,并在抹面前浇水冲洗干净。

  ②.旧混凝土工程,应先用凿子、剁斧、钢丝恻将表面凿毛,清理整平后再冲水,并用钢丝刷刷洗。

  ③.无论新旧工程,当遇有混凝土基层表面凹凸不平、蜂窝孔洞等现象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如凹凸不平处的深度大于10mm 时,先用钻子剔掉,用钢丝刷刷后浇水清洗干净,抹素灰2mm,再抹砂浆找平层,抹后将砂浆表面横向扫成毛面。

  如深度较大时,待砂浆凝固后(一般间隔12h)抹素灰2mm,再用砂浆抹至与混凝土平面齐平为止。

  如基层表面有蜂窝孔洞时,应先用钻子除掉松散石子,将孔洞四周边缘剔成斜坡,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2mm 素灰、10mm 水泥砂浆交替抹压直至与基层齐平为止,并将最后一层砂浆表面横向抹成毛面。待砂浆凝固后,再与混凝土表面一起做好防水层。如蜂窝麻面不深,且石子粘结较密实,可用水冲洗干净,再用1:1 水泥砂浆用力压抹平后,将砂浆表面扫毛即可。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施工缝处剔成斜坡槽,槽深一般在1cm 左右,斜坡长度各为2.5cm。剔后浇水并用钢丝刷洗干净,在斜坡内抹素灰2mm,然后用1:2 水泥砂浆找平,将砂浆表面扫成平面。

  ④.基层处理完后,必须浇水充分浸润。

  4)施工要点

  施工时,务必做到分层交替抹压密实,以使每层的毛细孔道大部分切断,使残留的少量毛细孔无法形成连通的渗水孔网,这样才能保证防水层具有较高的抗渗防水性能。

  ①.混凝土顶板及墙面四层与五层做法(见四层抹面法表)。

  四层抹面法

  层次水灰比操作要求作用

  第一层素灰层

  厚2mm0.4~0.51. 分两次抹压,基层浇水润滑后,后均匀刮抹1mm 厚素灰作为结合层,

  并用铁抹子往返用力刮抹遍,使素灰

  填实基层孔隙,以增加防水层的粘结

  力,随后再抹1mm 厚的素灰找平层,

  厚度要均匀;

  2.抹完后,用湿毛刷或排笔蘸水在

  素灰层表面腑次均匀涂刷一遍,以堵

  塞和填平毛细孔道,增加不透水性防水层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厚

  4~5mm4~0.45 水泥:砂

  =1:2.51. 在素灰初凝时进行,即当素灰干燥到用手指能按入水泥浆层1/4~1/2 时进行, 抹压要轻, 以免破坏素砂层,但也要使水泥砂浆层薄薄

  压入素将层约1/4 左右;

  2. 水泥砂浆初凝前,用扫帚将表

  面扫成贡条纹起骨架和保护作用

  第三层素

  灰层厚2mm0.37~0.41.待第二层水泥砂浆凝固并具有一定强度后(一般隔24h),适当浇水润滑即可进行第三层,操作方法同第一层,其作用也和第一层相同;

  2.施工时如第二层表面析出有游离氢氧化钙形成的白色浆膜 ,则需要用水冲刷干净后,再进行第三层,以免影响二、三层之间的粘结,形成

  空鼓防水作用

  第四层水泥砂浆层厚

  4~5mm4~0.45 水泥:砂

  =1:2.51.配合比与操作方法同第二层水泥砂浆,但抹完后不扫纹,而是在水泥砂浆凝固前,水分蒸发过程中,分用铁抹子压5~6 遍,以增加加密实

  性,最后再压光;

  2.每次抹压间隔时间应视施工现场湿度大小、气湿高低及通风条件而定,一般抹压前三遍的间隔时间为1~2h, 最后人抹压到压光, 夏季约10~12h, 冬季最长14h, 以免砂浆凝固后反复抹压,破坏了它表面的水泥结晶,使强度降低而产生起砂现象由于水泥砂浆凝固前抹压了5~6

  遍,增加了密实性,因此不仅起着保护第三层素灰和骨架作用,还有

  防水作用

  五层抹面法主要用于防水层迎水面,背水面用四层抹面法。五层抹面法与四层抹面法的区别就在于多一道水泥浆,前四层与四层作法相同。当第四层砂浆抹压两遍后,毛刷均匀地将水泥浆涂刷在第四层表面并随第四层抹压压光。

  ②.施工时应注意素灰层与砂浆层应在同一天内完成。即防水层的前两层基本上连续操作,后两层(或后三层)连续操作,切勿抹完素灰后放置时间过长或次日再抹水泥砂浆,否则会出现粘结不牢与空鼓等现象,影响防水层质量。

  ③.切实作好素灰抹面、水泥砂浆揉浆及收压三道并键工序。

  素灰抹面:素灰层要薄而均匀,不宜过厚,抹面后不宜干撒水泥粉。

  水泥砂浆揉浆:揉浆的作用是使水泥砂浆与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要先薄薄地抹上一层水泥砂浆,用铁抹子来回用力压实,使其渗入素灰层。

  如果揉压不透则影响两层之间的粘结。在揉压和赶平砂浆的过程中,严禁加工水。

  水泥砂浆收压: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待收水70%(即用手指按压上去,有少许水润出现而不易压成手迹)时,就可以进行收压工作。收压是用铁抹子平光压实。收压时需掌握三点:即砂浆不宜过湿;收压不宜过早,但也不迟于初凝;用铁板抹压而不能用边口刮压。收压一般二道,第一道收压表面要粗毛,第二道收压表面要

细毛,使砂浆密实,强度高且不易起砂。

  四、地下室防水

  1、构造防水

  地下工程中因施工操作和结构设计的需要常会留设沉降缝、伸缩缝或施工缝,人们习惯称为地下工程中的“三缝”。这“三缝”既是必须的但又是最容易产生渗漏水的薄弱部分,所以必须选择合理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沉降缝、伸缩缝和施工缝处的防水性能。

  (1)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由于施工缝处容易渗水,因此施工中应尽量不留施工缝。但当混凝土浇筑受开挖、支模以及施工设备等条件限制,无法连续施工一次浇筑完毕时,在施工方案中应考虑在预定位置设施工缝。施工缝位置不应留设在剪力最大处并尽避开底板与边墙交接处。

  地下室剪力墙分段支模及浇筑。在墙体根部及剪力墙暗梁底留置施工缝,施工缝预埋止水钢板(详见下图)。

  垂直施工缝一般不允许单独留设,垂直施工缝的划分应尽量与变形缝一致。必须留设时,应在施工缝中间埋设橡胶或塑料止水带,也可埋设钢板或紫铜板止水带。水压不大时也可做成企口缝或阶梯缝,但必须在支模时于缝的两侧预留出宽度不小于20cm、深度3cm 的凹槽,以备作不防水抹面或膨胀水泥砂浆抹面。施工时应将原混凝土施工缝凿毛冲洗干净,然后刷一道水泥浆,随后浇捣新混凝土。

  (2)变形缝的留设和处理

  伸缩缝的宽度为5cm 应在地下室顶板施工时预留好,然后严格按照设计详图施工。

  沉降缝的宽度为7cm,沉降缝设有多道防水,在混凝土中间埋设了橡胶止水带,在施工过程中应嵌固牢固,止水带周围混凝土捣固应密实。止水带正确就位和周围混凝土捣固密实后,在迎水面用高级嵌缝胶嵌缝,并加贴高分子防水卷材, 以确保室外沉降缝不漏水。

篇4:地下室水池防水施工方法

  地下室及水池防水施工方法

  1、本工程地下室防水应满足广东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技术规程》粤建科字[1997]118 号的规定;

  2、本工程地下室防水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施工时应满足侧壁混凝土抗渗标号≥S8,底板混凝土抗渗标号≥S8;

  3、混凝土选用的外加剂应满足抗渗,减水、膨胀、密实、抗裂等性能要求。

  4、附加防水层侧壁设置在迎水面,由内到外做法:

  1)300~400 厚钢筋混凝土侧壁;

  2)20 厚水泥砂浆找平;

  3)3 厚合成高子防水卷材;

  4)30 厚聚苯板保护层;

  5)回填土分层夯实(避免大块硬质废料在回填过程中对附加防吕层的破坏)。

  5、底板设置在背水面做法:(由上至下)

  1)50 厚C30 细石混凝土面层;

  2)130 厚C20 混凝土;

  3)2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4)15 厚1:2 水泥砂浆找平;

  5)600 厚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

  6)30 厚中等防腐蚀水泥砂浆找平(配比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500021-94 中表13-4-1 防腐蚀等级为中等腐蚀做);

  7)100 厚C10 混凝土垫层。

  6、地下室顶板防水做法:(由上至下)

  1)40 厚C20 细石混凝土内配双向Φ4@150;

  2)聚脂毡隔离层;

  3)2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4)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5)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

  7、生活水池防水做法:

  1)池壁1:a. 250 厚钢筋混凝土主体墙

  b. 一道沥青隔离层

  c. 200 厚钢筋混凝土主体水池壁

  d. 15 厚1:2.5 水泥砂浆嵌平补实

  e. 7 厚聚合物水泥砂浆

  f. 无毒、防霉、防菌涂膜防护五道

  2)池壁2:a. 钢筋混凝土水池壁,15 厚1:2.5 水泥砂浆嵌平补实

  b. 7 厚聚合物水泥砂浆

  c. 无毒、防霉、防菌涂膜防护五道

  3)池壁3:a. 250 厚钢筋混凝土主体墙

  b. 15 厚1:2.5 水泥砂浆嵌平补实

  4)池底1:a. 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

  b. 一道沥青隔离层

  c. 200 厚钢筋混凝土主体水池壁

  d. 15 厚1:2.5 水泥砂浆嵌平补实

  e. 7 厚聚合物水泥砂浆

  f. 无毒、防霉、防菌涂膜防护五道

  5)顶板度1:(自上而下)a.钢筋混凝楼板

  b. 20 厚1:2.5 水泥砂浆嵌平补实

篇5:地下室顶板楼板模板施工方法

  地下室顶板楼板模板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1)材料与主要机具:

  ①.模板采用木模板,也可采用钢木组合,可增加木模板的刚度及便于连接。

  ②.支架系统:

  a、WDJ碗扣式满堂架。

  b、模板配料:L50×5角铁、10×10方木、7.5×10方木、铁钉等。

  c、主要机具:锤、斧、锯、电钻、水平尺、撬棍等。

  (2)作业条件:

  ①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确定流水段划分;确定模壳的平面布置,纵横木楞的规格、数量和排列尺寸;确定模板与次木楞及其它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同时确定模壳支架系统的组合方式。验算模壳和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详见第三章第二节模板工程)

  ②.柱(角筒)、楼是梯墙及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的再施强度。

  ③.楼面的轴线、水准标高引测到墙、柱上,并办完预检手续。

  2、模板安装的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安装支架→安装主次木楞→调整密肋梁底标高及起拱→安装模壳→质量检验。

  (2)支架系统采用钢筋满堂架,采用18mm厚胶合模板制模。由顶架按梁及板模板设计尺寸进行支模,并在施工中执行模板施工规范。凡设计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应用直角扣件与钢支柱拉接,并与结构柱连接牢靠。

  (3)顶托粗调标高后,安装10cm×10cm主木楞,其间距大约为60~120cm。之后在主木楞上安装75cm×10cm次木楞,其间距为40~60cm。次木楞的间距要根据密肋的间距确定。次木楞的两侧安装L50×5的角铁(可预装)。安装次木楞前要在主木楞上放出模板的边线,即准确地放出密肋的位置线,以使次木楞(即密肋)轴线位置准确。

  (4)次木楞安装完毕后,要认真调整顶托升降,使次木楞顶面符合设计标高(即密肋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并根据设计要设要求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5)按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模壳模板。检查的重点放在模壳自身刚度的保证措施和连接节点的严密性。办理预检。

  3、模板拆除的操作工艺

  (1)操作工艺流程:

  拆除梁侧模→拆梁底模→拆除板底模→拆除支架。

  (2)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10MPa。先将支撑角钢拆除,然后用小撬起相对两侧面中点,模壳即可拆下。密肋梁较高时,模壳不易拆除,可采用气动拆模工艺。

  拆模不可用力过猛,不乱扔乱撬,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3)拆除支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拆模强度,才允许拆除支架。

  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楼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上,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2)基本项目:

  ①.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②.模板接触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隔离措施。梁的模板上粘浆和漏刷离剂累计面积应大于400cm2。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

  单层、多层高层框架

  梁轴线位移53尺量检查

  梁板截面尺寸+4-5+2-5尺量检查

  标高±5+2-5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2用直线或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55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留钢板中心线位移33尺量检查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线33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

  (1)在层高1/2处左右的支架系统的水平栏杆上宜固定一层水平安全网,用于防止人员坠落,同时,拆模板时,拆模板时,使之坠入安全网,保护模板。

  (2)拆除模板壳要用小撬棍,以木楞为支点,先撬模板相对两侧邦中点,模板权动后,依然以木楞为支点,撬模板底脚的内肋,轻问下撬掉模板。切忌硬撬或用铁锤硬砸,也不能使用大撬棍以肋梁混凝土为支点进行撬动,以保护模板和密肋混凝土。

  (3)吊运模板、木钢楞、或钢筋时,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模板,以防模板变形。

  (4)要严格遵循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时方可拆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5%,肋跨<8m时,可拆除支柱;但肋跨>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00%可方拆除支柱。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密肋梁侧面胀出,梁身不顺直,梁底不平:防治的方法是,模板支架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支柱底脚应垫通长脚手板,并应支撑在竖实的地面上;模板下端和侧面应设水平和侧向支撑,以补足模板的刚度;密肋梁底楞应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起拱;支撑角钢与次楞弹平线安装,并销固牢靠。

  (2)单向密肋板底部局部下挠;防治的方法是,模板安装应由跨中向两边安装,以减少模板搭接长度的累计误差。安装后要认真调整模板搭接长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证接口处的刚度。

  (3)密肋梁轴线位移,两端边肋不等:防治的方法是,主楞安装调平后,要放出次楞边线再安装次楞,并进行找方校核。安装次楞要严格跟线,并与主楞连接牢靠。

  (4)模板安装不严密:这是模板加工的负公差所致。认真检查模板安装缝隙,钉塑料条或橡胶条补严。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模板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2)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3)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