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主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主体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承受上部包括施工荷载在内的全部荷载,模板工程所用材料必须认真检查选用,模板应具有制作、安装、拆除方便,牢固耐用、运输整修容易等特点。

  模板工程安装及拆除前,应在下达任务书的同时,由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生产,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根据翻样图交代清楚轴线关系、尺寸、标高、预留洞及预埋件等,所用模板材料及支撑的规格等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或拆除,施工顺序及工序搭接操作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等施工注意事项。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连结成整体,竖向结构模板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水平结构模板应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连接,对木支撑纵横方向应加强钉拉杆,采用钢管支撑时,应把钢管扣成整体排架。

  a、支撑系统

  全现浇钢筋砼梁、板、支架用Φ48脚手钢管,结合门架早拆支撑,同时也作为柱墙的水平支撑,对于梁高小于Φ800,钢管排架沿梁两侧设置立管,间距@700-1000,当梁高大于800时须作单体设计(根据钢管抗压f=205N/mm2和扣件抗滑移Ne=6KN/只进行设计计算),每一道中间设纵横方向剪力撑一道,对于厚度小于200时,排架钢管主杆间距纵横向可≥1000且顶部承横管与立管交叉处加托扣件,立管下加垫板,每排独立架必须设置斜撑,实现"自我稳定",相邻斜撑的间距不得大于6M,必要时设置连续斜撑,异型柱、墙体的支撑与板的支撑联结牢固,

  b、柱模板工程

  立模前应弹出中心线和两边线及轴线检验线(即校核线)弹出柱子边线,校对标高,模板下应先用砂浆找平,模板内清扫干净。

  (1)柱模:柱模采用钢框覆膜合板,此模板尺寸校钢模准,刚度好,在柱中设对拉螺栓夹紧模板,模板包箍和对拉螺柱高度分布,间距为600,最下一道距板面150mm,最上一道低于砼面200mm,异型柱的模板施工与墙板的施工相同,每个异型柱的支撑必须与满堂脚手形整体性。

  异型柱模板施工时,应检查各边的垂直度和整体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将支撑拉牢,通排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或作为中间柱模板施工依据,柱模除各柱自身固定外,还应设剪力撑彼此拉牢,也可采用整体排架式支撑,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偏斜。

  圆柱模或异形柱模,宜用竖直狭条木料和圆弧档分半拼,要求平整度较高时,模板内可衬钉铁皮,也可采用薄钢板。

  在柱模顶端距梁或板底50mm范围内,为确保柱与梁板接头不变形不漏浆,所有接头处模板应制作认真,拼缝严密,严禁乱拼乱凑和用废纸、破布堵塞。当用组合钢模板时,接头处非模数段可用木模塞,拼缝应严密、牢固。

  (2)梁模板:梁模采用侧包底的支模法,便于拆除侧模以利于周转,保留底模及支撑有待砼强度的增长,达到规定强度时拆除。

  当梁宽小于500时,用50厚木板做成梁底模,当梁跨度≥4M时,跨中应按规范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的1/1000-3/1000,梁较高时还应考虑钢筋绑扎的需要,必须要事先立一侧模板,另一侧待钢筋绑扎好后再安装。

  圈梁模采用挑扁担法,在圈梁底面下一砖沿墙身每隔800-1000留60×120砖洞,穿50×100方木,支立两侧模板用夹条及斜撑支牢,其形式参见图。

  c、立模注意事项:

  (1)柱模板安装时,应根据砼浇筑程度和高度,决定其竖向尺寸是否开门子洞。

  (2)柱模板安装时,其截面应按允许负值差控制,夹板尺寸应符合模数便于拼装、墙、柱角部可配置阴阳角模。

  (3)接头处模板,梁柱板交叉处模板,应认真配置,防止产生烂根、移位、胀模等不良现象。

  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到各构件轴线位置、结构标高、几何尺寸准确,立模要按详图施工,保证模板的严密性、可靠性,使构件成型尺寸准确。

  (4)、砼浇捣完毕后,及时拆除模板,将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但拆模过早会影响砼结构的质量,非承重的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承重模应当有与结构同样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拆模砼要达到强度值表如下:

  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砼的最低强度

  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砼达到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的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集中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拆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及时运走、整理。

  (2)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3)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撑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模板清理,模板及支撑拆除后,应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拆模区域,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所有非一次性使用模板拆除后应及时修补、整形、涂刷脱模剂。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厂房车间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厂房车间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⑴模板材料选用

  根据本工程结构跨度大、层高大,根据结构特点及工程规模,所有构件按清水构件要求制作,模板拼缝处采用胶带纸封闭或泡沫胶带塞缝,防止漏浆。

  模板材料选用如下:

  ①方柱:

  为确保质量拟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及60mm×80mm杉木枋制成的定型清水模板,柱模均采用双排钢管进行加固,沿高度方向@500。柱模板按2m间距设12#槽钢柱箍与支模架相连,以确保柱轴线及垂直度。

  柱支模见下图:

  ②楼盖:

  梁板模采用18厚胶合板,大梁下加设刚性支撑,穿梁螺杆采用PVC套管,拆模后,用膨胀水泥砂浆灌实。

  楼盖支模图见下图。

  ③楼梯间:

  楼梯间支模采用半封闭支模方式。

  楼梯间支模示意图见下图。

  ⑵、支撑材料选用:支撑采用Φ48×3.5钢管、扣件和带丝杆的顶撑头,配充足的支撑材料用以周转。

  ⑶、支模方法

  梁板:用Φ48×3.5钢管、扣件和带丝杆的顶撑头支撑方案,立杆间距定为1.0×1.0m,步距定为1.5×1.5m,支模系统散装散拆。

  柱:采用清水工艺,用12#槽钢做柱箍,散装散拆,螺栓紧固。

  楼梯:用钢管扣件支撑,胶合模板散装散拆。

  ⑷、支模允许误差

  ①、构件的截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的规定要求;

  ②、支模允许偏差值必须符合工程质量评定表的规定,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

  ⑸、模板拆除

  柱侧模:柱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会受损时拆除。

  本工程大跨度构件较多,梁、板底模及其支架拆除严格按照下表中规定执行: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篇3:综合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综合楼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①本工程模板选用915*1830*18的胶合板,对4.5m以下的结构,模板支撑材料选用Ф56的钢顶撑,4.5m以上用Ф48的钢管搭架,枋条用50*100的杂木,木模用木板拼装,可调钢支顶作斜撑。

  ②组织工人熟悉图纸,由木工施工员取料设计,充分考虑施工中各种荷载的影响,并对复杂的模板放出施工大样,制定出安装顺序。

  ③按图纸大样制作好木模和梁模,并按尺寸编上号码,刷好隔离剂,堆放整齐,以便查找和安装。

  ④根据图纸内容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⑤根据制模方案,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全体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落实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保证施工顺利,按计划展开。

  (二)操作工艺

  ①承台及地梁模板:采用木模,应先在垫层砼上弹出地梁和承台边线及中心线,再把预制好的模板进行拚装,安装时侧面对准边线校正,用水平尺检测模板的水平和垂直情况,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从外部撑牢。

  ②柱模板放施工:按图纸尺寸加工好柱侧模板后(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模板厚),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柱模,用铁支顶临时支撑后套上柱箍,每道柱箍间距为500mm,在柱模加固的过程中,对垂直度和柱子的方正进行调整。

  ③梁模板安装:先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确定梁的位置及水平标高,再钉柱头模板,并搭设好钢管架,在柱头模的梁口外,拉绳调整梁底钢管架的标高,铺上枋条及梁底模板,当梁跨大于4米时,按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3‰,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首层钢管架支承在土基上,应先夯实后加木垫板,支顶间距:主梁为600-800,次梁为700-900,底模校正后,安装上侧模板、钉上压脚,枋木条和斜撑。

  ④楼面模板:根据模板的排列方向搭设钢管架,钢管架间距为1000-1000mm;将顶架上排钢管按楼板的标高找平,再铺设龙骨,龙骨间距为400-600mm,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边模和角位模应设通线钉固。板模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顶是否牢固,缝隙是否大于0.5mm,然后将板面清扫干净,扫上脱模剂,施工下道工序。

  (三)质量标准

  ①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钢度、强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份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安装在土基上时,土基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木模板和夹板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②基本项目: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不大于25mm、优良不大于1.5mm;模板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措施,涂刷隔离剂。

  ③允许偏差:单层与多层的基础、梁、柱、墙等轴线位移允许偏差5mm,标高为5mm,基础的截面尺寸为±4.5mm,每层垂直度为3mm;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多层的表面平整度为2mm,单层为5mm;预埋件、预留孔中心允许位移3mm;预留洞允许偏差为-0、+10mm。

  (四)模板拆除

  柱、墙、梁侧模板不需承重,在砼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即可拆除(一般12-24小时后),跨度大于2m,小于8m和小于2m的悬臂构件,砼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除,已拆除模板及支撑的构件,当施工荷载比使用荷载产生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设立支撑。模板拆除后,清理架空堆放整齐。

篇4:建设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建设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1、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柱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柱纵或横距尽量一致或成倍数,便于立柱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2、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板钢筋,梁板支模架与浇好并有足够强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体结构拉结牢固。经有关部门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3、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

  4、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柱模板、梁侧模板、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5、一般规定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5)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

  (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8)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9)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10)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11)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12)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48×2.7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13)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6、立柱及其他杆件

  (1)扣件式

  1)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7、水平拉杆

  (1)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2)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水平拉杆如下图示意:

  8、剪刀撑

  (1)扣件式、门式

  9、周边拉结

  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2)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篇5:高层住宅±0.00以下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高层住宅±0.00以下模板工程施工方法

  1 概述

  本工程模板施工主要采用20厚胶合板,钢木混合支撑。为了保证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地下室配备12000平方米的新模板,以备周转。

  因地下室两层楼板均不抹灰,因此楼层梁板模板要光滑、平整、圆顺,接缝处贴胶纸;保证设计尺寸,保证不漏浆,保证位置准确,只有这样,现浇混凝土的产品才能达到质量要求,才能达到混凝土表面光滑、耐看,外在质量好。地下室因人防要求,所有混凝土墙、柱支模用穿墙螺杆均一次性使用,埋设在墙中,不允许留支模穿墙洞。

  模板材料为进口黑模板。

  地梁以及承台采用砖模,见第六章。

  2 剪力墙、柱模

  墙模自身固定均采用竖向木枋(@≤300)和水平Φ48钢管(间距同螺杆)组成,用Φ16螺栓水平钢管对拉以控制截面,螺杆起步间距≤250,横向间距为≤500mm,竖向间距≤500,楼层上预埋Φ20@500的钢筋定位桩以定位并防止墙根部浇混凝土时移位。

  外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顶撑相结合的方法固定,即钢支撑作为压杆,钢丝绳花篮螺杆作拉杆,压杆与拉杆的间距均为1.8m,内墙模板的空间固定采用钢支撑在墙两侧斜向对顶的方法固定。

  为了防止外墙(柱)根部上下层接头位置胀模,上层模板应落下并低于下层楼面不小于300,并支撑于架设在下层墙(柱)顶预埋螺栓上的枋木面上。

  附墙柱用胶合板,自身固定用竖向木枋和水平钢管,Φ16对拉螺杆控制截面(竖向@≤500)。墙柱支模前根据楼层放线先用30宽18厚胶合板条在混凝土楼面上钉出墙。

  柱模板位置,这样既便于墙、柱模板定位准确,又便于加强墙、柱模板根部固定,防止墙柱根部混凝土漏浆。

  具体支撑方法见图14-17。

  3 梁、板模

  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木垫枋和钢管背杠。

  1、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粱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悬桃梁均需在悬臂端起拱0.6%。

  (3)、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4)、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5)、当梁高超过750mm时,梁侧模板要加穿梁螺栓加固,间距@600。

  (6)、对于结构中的弧形线条,可采用先配模后安装加固的方法施工,配模方法为将弧形线条划分为若干小段,每段均用小宽度板条拼成设计形状,再在模板面钉一层镀锌铁皮,然后将配好的各小段模扳运至现场拼在一起,并与其他模板合并加固。

  梁模板支撑方法见图18-20。

  图14柱模板图

  图15剪力墙模板图

  图16柱接头模板图一

  图17柱接头模板图二

  2、楼面模板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问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3)、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4)、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5)、楼板模板安装完成后,用沥青油毡拼缝。

  3、梁、板模支架系统

  第一层支架采用Φ48钢管支架,其余各层均采用钢支撑,立杆间距为:楼层次梁≤800mm,板≤1000mm。对于第一层大截面框支梁,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变形,其下支架立杆搭设三排,其中两侧立杆间距@≤600mm,中间立杆间距@≤900mm,另外,考虑到其上为剪力墙,为保证质量,当浇上层混凝土时若该梁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下支架不得拆除。

  4 楼梯模板图

  见图21。

  5 模板的拆除

  1、墙、柱模板及梁侧模必须在平台、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

  2、宽度≤2.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时方可拆除;跨度在2.0m~0m之间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宽度大于0m的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如果上一层的梁板混凝土未施工,则该层的梁板底模拆除后应加支撑。

  图18梁模板图一

  图19梁模板图二

  图20梁模板图三

  图21楼梯模板图

  3、跨度≤0m之间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时方可拆除;跨度大于0m的梁,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方可拆除(28天后)。

  4、所有悬挑构件均须待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时(28天后)方可拆除底模。

  5、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以后,才允许承受计算荷载,施工中严禁堆放过量的建筑材料。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