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智能大厦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20

  智能大厦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原材料:

  (1)钢筋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应严格按《采购程序》、《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2)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用于框架梁、柱、暗柱的纵向受力筋要核算其屈强比,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配料:

  (1)钢筋在场外集中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其不同部位、不同种类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结构部位钢筋分级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一般梁板Ⅰ级光圆钢筋30d35d

  Ⅱ级螺纹钢筋35d40d

  全部钢筋混凝土墙、柱及与墙柱相连的主梁Ⅱ级螺纹钢筋40d45d

  (6)钢筋配料前认真核算柱纵向钢筋配筋率,当超过3%时,箍筋应用焊接封闭环式。

  (7)钢筋加工应严格按钢筋料表进行加工,其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加工完的钢筋半成品堆放在指定的范围内,并按我单位《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明码挂牌标识,防止使用时发生混乱。

  3、钢筋连接:

  (1)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对3ф22的水平筋采用锥螺纹连接接头;3ф22的竖向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ф22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2)用于焊接型钢、钢板和Ⅰ级钢筋时,采用[43××焊条;用于焊接Ⅱ级钢筋时,采用[50××焊条。

  4、钢筋接头位置:

  (1)框架梁上筋在跨中L/3范围内连接,下筋在支座处或弯矩较小处连接,且应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

  (2)框架柱钢筋接头断面应按要求错开,其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且不小于500mm。

  (3)钢筋混凝土墙竖向钢筋第一批接头设在距楼地面上36d以上,每批接头距离不小于36d,且不小于500mm,详见图3-1。

  (4)板面负筋在跨中搭接,板底钢筋在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为36d,相邻接头截面间的最小距离345d,且应大于500mm,。详见图3-2。

  5、接头比例:

  (1)框架梁中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机械连接接头不得超过50%,绑扎搭接接头不得超过25%,详见图3-3所示。在受压区绑扎搭接接头不得超过50%。

  (2)框架柱、钢筋混凝土墙中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

  (3)同一截面板筋搭接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数量的50%。

  6、钢筋焊接:

  (1)钢筋焊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7、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前应先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长度是否正确,并按预先确定的绑扎顺序将钢筋运至指定地点。

  (2)钢筋保护层:基础底板为35mm厚,采用50×50×35的混凝土垫块;顶板、楼梯、墙分别为15mm、10mm厚;梁、柱分别为25mm、30mm厚,墙体采用专制硬塑钢筋保护层卡,其他部位均采用混凝土垫块。

  (3)基础底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弹钢筋位置线→铺设底层钢筋→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支架→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铺设上层钢筋→锥螺纹节点连接→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墙、柱插筋→申报隐检→隐检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2)底板钢筋底筋从消防水池、集水坑处开始向四周辐射进行绑扎,上筋自东向西依次进行。

  3)底板采用Ф20、Ф25钢筋,直径粗,重量大,由塔吊运送到底板作业面,边吊运边按线铺放钢筋,布置Ф20钢筋支架,间距为1.2m,确保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在底板四周立钢管,固定钢筋端头定位筋。

  4)钢筋接头:底板下铁接头在跨中,上铁接头在支柱。

  5)为防止墙、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墙、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14临时定位箍固定。

  (4)墙体钢筋绑扎:

  1)墙体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①钢筋混凝土墙钢筋应逐点绑扎,水平钢筋在外,竖向钢筋在内,双排钢筋之间设拉筋和钢筋梯进行绑扎就位。

  ②钢筋混凝土墙水平筋要锚固在框架柱内,锚固长度要符合表3-1要求。

  ③钢筋混凝土墙开洞时,当洞口边长或直径≤300mm时,钢筋不切断而绕洞口而过;当洞口边长或直径在300-800mm或直径≤Ф800mm时,墙筋应切断,洞口周边设加强筋,其面积不得小于被切断钢筋的面积,且每边不小于2Ф18。

  ④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定位筋,墙体浇灌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5)梁、柱钢筋:

  1)在基础底板进行柱插筋施工时,要严格核对图纸,确保钢筋型号及位置准确无误,所有插筋下端平直弯钩均应伸至底板底筋处绑扎牢固。

  2)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过轴线的长度要符合表3-1要求。主次梁相交处,次梁纵筋应置于主梁受力纵筋之上。

  3)为防止柱插筋及甩出上层的搭接筋在浇筑砼过程中位移,柱立筋下端附加Ф12水平筋与底板上层筋绑扎连接,上端用Ф14临时定位箍固定。

  4)梁、柱箍筋要按设计要求及《建筑抗震构造详图》97G329(一)中的有关规定对加密区、搭接长度范围内进行局部加密绑扎。

  5)框架柱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6)楼板钢筋:

  1)工艺流程:核验模板标高→弹钢

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蹄铁→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绑扎上层负弯筋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转入下道工序。

  2)楼板钢筋绑扎技术要点:

  ①楼板负弯筋直径较小,加设铁马蹬间距为600mm,梅花型布置,确保上层钢筋不产生挠度。

  ②板筋遇洞口时,当D<300mm时钢筋绕过洞口不截断;当D=300-600mm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2Ф12的加强筋;当D=600-1000mm时,钢筋遇洞口处截断,每边配置2Ф16的加强筋。

  ③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钢筋上,使钢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④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7)钢筋绑扎完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锥螺纹连接:

  (1)一般要求:

  1)操作工人应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钢筋应调直后再下料,并严禁用气割下料,切口应与钢筋轴线垂直。

  3)锥螺纹连接套应备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进行复检。

  (2)锥螺纹加工:

  1)加工的钢筋锥螺纹丝头的锥度、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的锥度、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2)要认真做好钢筋丝头的逐个自检工作,并抽取10%的试件进行试验。

  3)检验合格的丝头要戴上保护帽,并分类架空码放,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4)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应对正轴线将钢筋用力距板手拧入连接套,确保轴向受力,拧紧值应满足规范要求,严禁超拧。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教学楼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

  教学楼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1)

  1 工程概述

  ****大学**校区**工程中用到的钢材型号有HPB235(一级钢)、HRB335(二级钢)、HRB400(三级钢)三种型号。

  符号钢筋强度设计值fy(N/mm2)焊条

  ΦHPB235210E43××

  ΦHRB335300E50××

  ΦHRB400360E50××

  备注: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筋的使用量约1350 吨。

  钢筋采用的连接有搭接连接、双面焊接及滚轧直螺纹连接。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使用在工程中的部位见下表:

  接头形式使用部位备注

  滚轧直螺纹直径大于等于20mm 的所有钢筋连接及所有框架柱、梁、基础梁的主筋连接采用。

  搭接连接直径小于20mm 的钢筋连接及非框架柱、梁、基础梁的主筋连接采用。

  双面电弧焊滚轧直螺纹接头现场取样后的钢筋连接采用。

  2 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由于有直螺纹连接形式,因此后台钢筋加工人员除配备一般的加工人员外,还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特殊工种必须有上岗证直螺纹套丝工人。钢筋工要求绑扎熟练,并配备专门的经过培训的螺纹套筒连接工人。

  (2)机械准备

  后台加工机械在钢筋加工前调试到位,由机械员专职进行维护,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及精确度的调整;施工工人配备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小型工具。

  (3)材料准备

  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炉号和试验报告单,并且质量证明书必须随钢筋一同到场(此部分由物资公司提供),钢筋进场后要进行外观检测和力学性能复试。

  (4)材料管理

  二级、三级钢筋由于在外观上不易分辨,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加工料场时,二级钢与三级钢分开堆放,加工,标识。为避免进场后二级、三级钢筋在堆放及施工中混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现场钢筋堆放场地将二级、三级钢筋分开堆放,并在现场设立钢筋规格、型号标识牌。

  钢筋在进场时严禁二级、三级钢筋使用同一车辆运送。

  钢筋在吊装过程中由专人将钢筋吊装至指定地点,并标识明确。避免在倒运过程中混淆。

  钢筋加工成品在堆放场地明确标识规格及型号,吊装过程中钢筋上挂标识布条,保证在施工中能够正确使用到结构施工中。

  钢筋堆放场地购置足够的塑料布,防止雨、雪天气造成钢筋锈蚀。

  (5)技术准备

  土建技术员及钢筋放样员详细阅读结构总说明,梁、柱、板说明及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和图纸会审记录,详细审图,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院协商解决。

  对于绑扎(搭接)钢筋,受拉区钢筋接头按25%错开,且在跨中1/3-1/4 之间的位置;受压区钢筋接头按50%错开,同截面钢筋接头的数量不得大于50%;

  对于直螺纹连接,钢筋接头位置按50%进行接头,同时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

  钢筋放样单必须经过项目部土建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加工。

  3 钢筋后台加工

  (1)钢筋调直

  对一级盘圆钢筋,用调直机调直钢筋时,注意控制钢筋的冷拉长度不能大于4%,也不能过小,太小和太大都不能使钢筋起到冷拔的效果。要根据钢筋的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并正确掌握调直模和压辊的压紧程度,调直模的偏移量要根据其磨耗程度及钢筋品种通过试验确定。

  (2)钢筋除锈

  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锤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3)钢筋切断

  经过项目技术、试验人员确定钢筋的出厂合格证和复试试验报告结论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后,通知下料人员进行钢筋下料。下料之前,由项目专业技术人员根据配筋图和划分的施工程序,给出结构各部位的各种形状和钢筋大样图并编号,分别计算出其下料长度及根数,填写料单,申请加工。

  (4)切断质量要求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或弯起现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钢筋(例如:顶模撑钢筋)不得有毛刺等现象;钢筋的长度要求准确,允许偏差±5mm(顶模撑除外)。

  (5)钢筋弯曲

  一般规定:一级钢筋末端做180 度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控制在钢筋直径的2.5 倍,对箍筋、拉结筋的弯钩平直部分长度应为10d;梁、柱、剪力墙箍筋弯钩构造如下图:

  梁、柱封闭箍筋 拉筋紧靠纵向钢筋并钩住箍筋二、三级钢筋需做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控制在钢筋直径5 倍,135度弯折时平直部分为10d;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半径为5d。

  弯曲成型工艺:根据钢筋料单的要求,将钢筋的尺寸标识在定位板上,钢筋弯曲时,根据定位板上的尺寸,用粉笔将各弯曲位置划出,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轴心直径应是钢筋直径2.5 倍。成型轴配有偏心轴套,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

  钢筋弯曲成型后,角度正确,弯钩长度满足要求,箍筋要方正;同种箍筋大小一致,弯钩长度一致,角度一致,并且将定位撑码放整齐,同时贴好标识签,注明使用部位、数量等;同种规格、尺寸的钢筋成型后要求钢筋长短一致,弯钩长度一致,角度一致,并贴好标识签后分类码放整齐,注明使用部位、数量等。

  4 钢筋绑扎

  4.1 井桩钢筋笼绑扎

  工艺流程:内箍上划桩竖向钢筋位置线 → 内箍上焊接第一节桩竖向钢筋 →在箍笼上绑扎第一节钢筋笼外箍钢筋→ 内箍上焊接第二节桩竖向钢筋 → 在箍笼上绑扎第二节钢筋笼外箍钢筋→ 钢筋笼运输、就位 → 吊装第一节钢筋笼→第一节钢筋笼调整保护层及钢筋笼固定 →吊装第二节钢筋笼→第二节钢筋笼和第一节钢筋笼的钢筋对位绑扎→第二节钢筋笼调整保护层及钢筋笼固定。

  施工要点:

  (1) 内箍上划桩竖向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在内箍上划桩竖向钢筋位置线。

  (2) 按划出的钢筋位置线,内箍上焊接第一节桩竖向钢筋。

  (3) 在箍笼上绑扎第一节钢筋笼外箍钢筋, 钢筋绑扎时,盘条不进行调直,滚动箍笼使盘条绕箍笼螺旋环绕,调整间距并全部绑扎钢筋交叉点。

  (4) 内箍上焊接第二节桩竖向钢筋:做法同第一节钢筋笼

  (5) 在箍笼上绑

扎第二节钢筋笼外箍钢筋:做法同第一节钢筋笼。

  (6) 钢筋笼运输、就位:绑扎完的钢筋笼由人工运输到挖成型的井孔旁,钢筋笼底部对准井孔且离井孔约1 米处。

  (7) 用塔吊吊装第一节钢筋笼:钢筋笼放入前先绑好砂浆垫块,按设计要求为70mm(钢筋笼四周,在主筋上每隔3~4m 左右设计一个直径20mm 耳环,作为定位垫块);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空位,直吊扶稳、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8) 第一节钢筋笼调整保护层及钢筋笼固定: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立即调整保护层并固定钢筋笼。

  (9) 吊装第二节钢筋笼:做法同第一节钢筋笼的吊装。

  (10) 第二节钢筋笼和第一节钢筋笼的钢筋对位绑扎: 第二节钢筋笼和第一节钢筋笼两段钢筋笼连接时,采取搭接绑扎,接头处按50%错开,同时确保钢筋位置正确,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11) 第二节钢筋笼调整保护层及钢筋笼固定:第二节钢筋笼和第一节钢筋笼两段钢筋笼连接后,及时调整第二节钢筋笼保护层并固定钢筋笼。

  4.2 剪力墙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竖向钢筋位移调整 →绑扎墙体竖向定位梯子筋 → 绑扎墙体竖向钢筋 → 绑扎墙体水平钢筋 → 绑扎拉钩 → 调整钢筋 → 验收。

  施工要点:

  (1)当墙、柱变截面时钢筋按1:6(见下图)调整到位,满足保护层的要求,保证墙体钢筋垂直。

  (4)绑扎墙体钢筋:先绑扎墙体竖向定位梯子筋,竖向定位梯子筋间距为1200--1500mm 一道,排列均匀,遇到暗柱间距小时,可以视情况放在两个暗柱中间,定距框间距与水平筋间距相同,顶模撑上中下各一道,刷防锈漆,比墙厚小2mm,一侧各小1mm;要求梯蹬筋高度一致。绑扎墙体水平钢筋间距依据竖向定位梯子筋的梯蹬拉通线进行绑扎,第一道起步筋距顶板面50mm,同时保证搭接段有三根水平筋,要求扎丝长度一致,无毛刺。扎丝绑扎时,从对面绑扎,保证丝头甩在墙体钢筋内。最后在墙体顶部加水平定位框:定位框间距与墙体竖筋间距相同。(梯子筋、定位框具体见下图)

  (5)拉筋间距500mm 梅花型布置;

  地下室外墙双层钢筋网间梅花状拉结钢筋为φ6@00。

  (6)地下室外墙节点做法:

  4.3 框架柱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套柱子箍筋 → 连接受力竖向筋(吊线垂进行绑扎) → 划箍筋间距 → 绑扎箍筋

  工艺要点:

  (1)绑扎柱子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连接筋上,然后立柱子主筋,钢筋连接采用直罗纹,每个接头用搬手拧紧。

  (2)连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钢筋连接位置距地必须大于500mm,吊线垂保证柱子主筋垂直于地面。

  (3)划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柱箍筋绑扎:

  ①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正反扣绑扎,扎丝缠在柱子内。

  ②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采用正反扣绑扎。

  ③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按50%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④柱箍筋端头弯成135 度,平直部分的长度为10d(d 为钢筋直径)。

  ⑤柱筋保护层厚度要求:主筋不小于25mm 且大于主筋直径,垫块绑在柱子箍筋上,厚度最小为25mm 且能保证主筋保护层,尺寸为50*50mm,间距600*600mm。

  ⑥梁柱交接处,保证柱子的截面尺寸。

  4.4 顶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

  划板筋位置线→绑扎底铁下层钢筋→绑扎底铁上层钢筋→垫垫块加马凳→拉通线绑扎上铁下层钢筋→拉通线绑扎上铁上层钢筋→调整墙体钢筋的位置→清理干净→报验监理。

  施工要点:

  (1)钢筋绑扎时,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方向见下图),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钢筋搭接范围内,除交叉点外,应在搭接部位的两端和中间另加三道丝扣进行绑扎;

  (2)摆放顶板塑料垫块,厚度25mm,按每800mm 距离呈梅花型摆放,垫块摆放好后应保证横、竖、斜一条线;一层板马凳使用Ф16 钢筋1000mm-1200mm 间距,二层以上板马凳使用Ф12 钢筋500mm-800mm 间距,马凳要求摆放均匀,整齐。

  (3)顶板钢筋锚固于墙或梁内;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顶板钢筋绑扎完毕后,调整柱竖向钢筋,并用柱子定距框定位,确保钢筋保护层正确,钢筋不位移、不超高。

  (5)双向板(异形板)下铁的放置,短向置于下层,长向在上层;

  (6)各板角负筋,纵横两向必须重叠设置成网格状;

  (7)凡在板上砌隔墙时,应在墙下板内底部增设加强筋2Φ14;

  (8)板内埋设管线时,所铺设管线应放在板底钢筋之上,板上部钢筋之下,且管线的混凝土保护层应不小于30mm;

  4.5 梁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梁底模预检合格→模板上画线→穿箍筋→梁主筋连接→绑扎箍筋(1)绑扎前清扫模板上刨花、碎木、电线管头等杂物。

  (2)从本层的楼板上将轴线及上部结构定位边线用线锤引到梁底模上。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用红色墨线弹出每两根主筋的线,依线绑筋。

  (3)按弹出的间距线,先摆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4)用直螺纹套筒将梁主筋连接牢固,并逐一进行检查验收。

  (5)根据划好的箍筋位置线绑扎梁箍筋,采用"八"字绑扎,并保证绑扎丝头朝向梁截面内部。

  (6)梁内纵向钢筋的接头位置:下部钢筋应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应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

  (7)对交叉梁,在相交处每根交叉梁两侧均附加加密箍筋,且较长跨交叉的下部筋置于较短跨交叉梁的下部筋之上。见下图。

  (8)当主次梁等高和次梁截面大于主梁截面的情况按下图节点处理。

  (9)在梁主筋下部垫大理石垫块,侧边箍筋上加设塑料定位卡,保证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10)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 时,梁的两侧设置纵向钢筋(见下图)。除图中注明者外,

  梁腹板高梁宽①②

  Hw=450b≤3002Φ12Φ8@400

  450<hw≤650b≤4504Φ12Φ8@400

  650<hw≤850b

≤5006Φ12Φ8@400

  850<hw≤1050b≤5508Φ12Φ8@400

  1050<hw≤1250b≤60010Φ12Φ8@400

  注:当梁宽大于表中数值时,纵向钢筋直径应加大为:

  (11)悬臂梁端部做法:

  (12)水平折梁转折处做法:

  4.6 楼梯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划位置线 → 绑下铁钢筋 → 绑分布筋 → 绑踏步筋

  施工要点:

  (1)在楼梯底板画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依据设计图纸中梁筋、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绑扎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板筋要锚固到梁内,然后绑扎主筋再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休息平台施工缝处必须加马凳,马凳脚部垫垫块;楼梯梁用顶梁撑顶住.

  (3)下铁筋绑完,绑扎踏步钢筋,然后再支踏步模板。

篇3:教学楼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2)

  教学楼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方案(2)

  5 直螺纹工艺

  5.1 施工准备

  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由专业钢筋连接公司场外预制,场内连接的施工方式,所有的钢筋均采用场内加工。对进场的现场加工人员,要求进行培训,结束后对工人进行现场考核,合格人员项目发上岗证,施工人员凭证上岗,严格禁止非专业人员操作。

  5.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下料→套丝→抽检10%用螺纹规检查→(合格后)戴塑料保护帽→分类堆放→运到现场备用→用套筒对接钢筋→用搬手拧紧定位→检查套筒两端外露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扣→现场检查和记录。

  操作要点:

  (1)钢筋下料要求端部平直,不得有马蹄形。

  (2)套丝工人均应相对固定,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套丝工人应逐个目测检查套丝质量,并抽检10%丝头,用螺纹规进行检查。

  (3)套丝时必须加润滑液进行套丝。

  (4)加工的钢筋丝头的直径和长度应用螺纹量规检查,保持在规定的波动范围内。

  (5)现场连接钢筋时,应使套筒两端钢筋相互顶紧,并保持套筒的居中位置,两端外露扣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

  5.3 钢筋连接

  (1)检查套筒与钢筋的型号是否一致,检查丝扣是否完好无损,清洁,并做除杂和除锈处理。钢筋连接时,注意二根钢筋顶紧,使外露的牙型不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施工完成后,并将已验收合格后的接头标注红油漆标识

  (2)底板钢筋连接按50%考虑搭接,下铁接头位置尽量避开支座弯矩最大处;

  上铁搭接尽量避开跨中最大弯矩处;接头连接完毕后,专人进行接头检查。

  (3)梁钢筋连接上铁在跨中1/3 区段,下铁连接在支座1/3 区段;连接完毕后,专人进行检查。基础反梁则相反。

  (4)柱子钢筋连接:柱子钢筋连接接头位置距地大于500mm,两接头位置相互错开35d。钢筋连接完后专人进行检查。

  (5)钢筋接头试验在现场取样,取样时保证取样的质量和代表性,确保接头合格率100%。

  5.4 直螺纹接头的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检查方法: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2)对套筒的要求:

  套筒表面无裂纹和其他缺陷;

  外形尺寸包括套筒内螺纹直径及套筒长度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套筒两端应加塑料保护帽。

  (3)对丝头的要求:

  筋丝头检验合格后应尽快套上塑料保护帽,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雨期或长期堆放的情况下,对丝头进行覆盖防锈;

  丝头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保护,避免雨淋、遭受机械损伤。

  (4)接头的强度必须合格,不足500 个也作为一批,每批做3 根试件作拉力试验。检验方法:检查接头拉伸试验报告。

  (5)钢筋的规格、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不大于50%。检查方法:现场观察统计。

  5.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钢筋在套丝前 ,必须对钢筋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如发现钢筋端头弯曲,必须先进行调直处理。

  (2)钢筋套丝操作前应先调整好定位尺的位置,并按照钢筋规格配以相对应的加工导向套。对于大直径钢筋要分次车削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

  6 钢筋的保护层的控制

  墙体、柱、梁侧面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钢筋塑料垫块,墙体结构放在外侧的水平钢筋上,梁、柱结构放在箍筋上。

  楼板、梁底面使用砂浆垫块,砂浆垫块可以根据钢筋规格做成凹槽,使垫块和钢筋更好的联合在一起,保证不偏移。结构各部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使用垫块形式见下表:

  结构各部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部位保护层厚度

  井桩70

  地下室外墙外侧(迎水面)30

  内侧25

  基础梁30

  各层楼板(室内且含梁)25

  屋面25

  雨蓬25

  结构各部位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形式

  部位垫块形式

  梁、柱侧面塑料垫块

  墙塑料垫块

  板、梁底砂浆垫块

  7 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lE=ζLaE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55 ζ1.21.4

  注:

  1)搭接长度按相互搭接钢筋的较小直径计算.

  2)HRB335、HRB400 钢筋在直径>25mm,其锚固及搭接长度均乘以修正系数1.1。

  3)HPB235 钢筋端部应另加弯钩,弯后平直段长度≥3d(d 为钢筋直径)。

  4)d≥20 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

  5)依据结构设计总说明,钢筋锚固长度均为35d(d 为钢筋直径)

  8 钢筋成型质量标准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和片状老锈,经除锈后留有麻点的钢筋,严格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4)缺扣、松扣、漏扣现象不能出现。

  (5)弯钩的朝向应正确,搭接长度满足的要求。

  (6)箍筋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起步筋为50mm(考虑与水平筋相交处可调整为30mm),弯钩角度为135 度,弯钩平直长度为10d,弯钩方向一致,角度一致,平直段长度一致,箍筋间距一致。

  (7)水平筋的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墙体起步筋为50mm,与箍筋冲突时,箍筋降低到距地30mm;墙体绑扎钢筋时简易脚手架,施工人员不得蹬踏墙体钢筋,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

  (8)下层伸出的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先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保护层偏移时按1:6 进行调整(水平段长度为1 时,竖向弯曲段长度为6),然后再进行绑扎。

  (9)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调整,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

  (10)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要求,同一截面上钢筋搭接位置必须高度一致。

  9 成品保护措施

(1)柱子钢筋绑扎后不准踩踏,不准在柱子主筋上施焊。

  (2)楼板的负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钢筋绑扎成型后,搭设跳板专门供施工人员走动。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筋位置的正确性。

  (3)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4)钢模板内涂抹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5)安装电线管、暖卫管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6)半成品钢筋进入绑扎现场前,作好防锈保护措施;有锈蚀的钢筋,在后台先进行清理,清理干净,经过预检以后,才可以进入绑扎现场;

  (7)钢筋绑扎前,钢筋工先检查钢筋加工的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有疑问时,及时向项目有关人员进行反映,然后检查钢筋加工的外观质量,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破坏情况,如果有及时向有关人员提出。

  (8)钢筋绑扎过程中,搭设架子进行绑扎,一次绑扎到位;钢筋成型后,严禁进行蹬踏;

  (9)水电施工过程中,严禁踩钢筋进行施工,必须搭架子进行施工,有破坏钢筋的情况出现时,土建施工队有权进行制止,并反馈到项目部,项目部将对有关队伍进行处罚;

  (10)水电施工时,严禁在钢筋主筋上施焊,严禁随意烧钢筋,穿套管时,钢筋移位后及时进行调整;

  (11)浇筑混凝土结束后,及时对钢筋进行清理、调整。

  (12)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10 安全环保措施

  10.1 施工安全

  (1)进入现场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2)绑扎外墙外侧钢筋时,外架必须到位,防护齐全并安全牢固。

  (3)施工时注意用电安全,六级以上大风及雷雨天气严禁施工作业。

  (4)在高空作业时,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5)不得直接在钢筋上踩踏、行走。

  10.2 材料存储

  (1)合理选定钢筋堆放、加工场地,尽量减少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对外界的影响。

  (2)钢筋堆放场地应硬化,分规格排列堆放并加标识。

  (3)现场应清除易燃材料,消防道路应保证畅通。

  (4)施工工具应存放于指定地点,并有专人看管,及时检修。

  (5)成型钢筋分类堆放。

  10.3 环保要求

  (1)操作人员在施工时应佩带手套。

  (2)运输车辆出场应对轮胎进行冲洗。

  (3)钢筋加工场地及时派人清扫,防止铁锈随水污染环境。

  (4)各种化学物品如机油、润滑剂等,需存放在指定位置,废弃部分也应放置在指定地点。

  (5)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浮皮、铁锈等应及时清扫,并堆放在指定位置。

  (6)钢筋搬运、加工时应轻拿轻放,严禁随意乱扔乱放,废弃钢筋头应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

  (7)钢筋绑扎所用的铁丝、工具不得乱扔乱放,必须存放在指定地点。

  (8)钢筋绑扎如需调整应轻轻敲打,严禁乱打乱砸。

  (9)混凝土垫块应堆放在指定地点,严禁乱放。

篇4:厂房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厂房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1 钢筋的进场验收和存放

  1.1 钢筋原材料统一按材料计划组织进场,进场钢筋必须要有出厂质量证明。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的验收,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 吨。

  (1).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突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和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钢筋每1 米弯曲度应大于4mm 。

  (2).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面三刀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拉伸、冷弯、反弯试验试样不允许进行车削加工,计算钢筋强度采用公称横截面面积。反弯试验时,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应在10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30 分钟,经自然冷却后再进行反向弯曲。如有一项试验不符合要求时,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的试样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全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场。并严格做好见证送检和监督抽检,达到力学性能要求方可使用。

  1.2 钢筋在场内存放时,不同级别不同直径的钢筋要分开堆码,并用标牌标识清楚,标牌上写规格、型号、厂家、进场数量、和检验试验情况等。堆码时必须要下垫枕木或卷边槽钢,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少于150mm,枕木或槽钢的间距不得大于2m。

  2 钢筋的翻样

  (1).本工程结构构件的主筋保护层按设计

  (2).钢筋锚固: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规定

  (3).钢筋接头

  ①.纵向受力钢筋优先采用焊接接头。

  ②.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受力较小处,接头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 倍搭接长度范围内;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 倍且不小于500mm 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

  接头形式受拉区受压区

  绑扎接头25%50%

  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50%不限

  ③.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规定

  (4).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

  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发生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设计图纸中进行放样,必须了解对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①.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外包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列表如下:

  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

  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0.5d0.85d2d2.5d

  钢筋的度量方法见下图:

  ②.弯钩增加长度

  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弯钩。其中半圆弯钩是一种最常用的弯钩;直弯钩只用于附加钢筋中;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按下图所示的的计算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10d),其计算值为:对半圆弯钩为13.25d、对直弯钩为10.5d、对,斜弯钩11.9d。

  ③.弯起钢筋斜长

  弯起钢筋斜面长计算简图如下: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h0 为弯起高度)

  弯起角度α=30°α=45°α=60°

  斜边长度s2h01.41h01.15h0

  底边长度l1.732h0h00.575h0

  增加长度s-l0.269h00.41h00.575h0

  ④. 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包尺寸而定。

  箍筋调整值

  箍筋量度方法箍筋直径

  4~56810~12

  量外包尺寸

  量内包尺寸40 8050 10060 12070 150~170

  (3).钢筋下料表

  钢筋下料由钢筋工长负责,必须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并结合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搭接要求和锚固等规定填写加工料表,提出加工申请,加工料表包括钢筋的根数、规格、形状简图、加工尺寸等内容。下料表必须要经过技术部门的审批方可交给工人进行钢筋加工。

  3 钢筋的加工

  在钢筋开始加工前,先对各种钢筋加工机械设备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加工钢筋时,先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污、泥土、浮锈,调直的钢筋不得有弯曲、死弯、小波浪形。

  加工时,先按料单放样,试制合格后再成批生产,所有加工的半成品均要按规格、数量、分类堆放,钢筋加工棚设专人对加工完的半成品挂牌登记,统一发放,严禁长材短用。钢筋加工的质量标准执行有关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各种加工方法的应注意事项如下:

  3.1 钢筋除锈

  钢筋表面要求洁净,油渍、漆污和用外向锤敲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洗干净,清除干净焊点处的水锈,除锈方法可采用机械除锈(电动除锈机)与人工除锈(用钢丝砂盘)相结合。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氧化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蚀钢筋截面,或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剔除不用或降级使用。

  3.2 钢筋调直

  利用卷扬机拉直设备拉直钢筋,但其调直冷拉率对I 级钢筋控制在4%以内。

  3.3 钢筋切断

  (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低损耗。

  (2).断料时应避免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积误差。为此,断料时钢筋切断机安装平稳,并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和设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3).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安装刀片时,螺丝要紧固,刀回要密合(间隙不大于0.5mm);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回的距离:对直径≤20mm 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大于20mm 的钢筋宜留5mm 左右。

  (4).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断口有劈裂、缩头、严重弯头或断口呈马蹄形时必须切除。钢筋加工人员如发现钢筋硬度与钢种

有较大出入时,要及时反映,查明情况。钢筋切断长度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为±10mm。

  3.4 钢筋弯曲成型

  (1).弯钩弯折的有关规定

  ①.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2.5 倍,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②. 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 倍;平直部分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③.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 倍。

  (2).钢筋弯曲可分为机械弯曲和手工弯曲,手工弯曲一般只能弯直径比较小的钢筋。本工程采用机械弯曲和人工弯曲两和方式。

  (3).弯曲成型工艺

  ①.划线:弯曲前,根据料表尺寸,用石笔将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

  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端进行,如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以从一端开始,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②.钢筋弯曲成型

  钢筋在弯曲机上面型时,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 .5 倍,成型轴宜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的需要。弯曲细钢筋时,为了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加铁板调整)。弯曲时应控制力度,一步到位,不允许二次反弯或重复弯曲。

  ③.钢筋加工的质量要求

  钢筋弯曲成型后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钢筋弯起点处不得有裂缝,为此,Ⅱ级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允许偏差:全长±10mm,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4 钢筋的连接

  本工程拟采用的钢筋连接方式有闪光对焊(水平钢筋)、电渣压力焊等。

  4.1 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可以分为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等三种工艺。

  (1).对焊参数

  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器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

  ①.调伸长度:是指焊接前,两钢筋端部从电极钳口伸出的长度,调伸长度的选择与钢筋品种和直径有关,应使接头能均匀加热,并使钢筋顶锻时不致发生旁弯。调节器伸长度取值:Ⅰ钢筋为0.75~1.25d, Ⅱ级钢筋为1.0~1.5d;直径小的钢筋取大值。

  ②.闪光留量与闪光速度:闪光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中,闪光金属所消耗的钢筋长度,闪光留量的选择,应使闪光过程结束时钢筋端部的热量均匀,并达到足够的温度闪光留量取值:连续闪光焊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之和,另加8mm;预热闪光焊为8mm~10mm;闪光~预热~闪光焊的一次闪光为两面三刀钢筋切断时刀口严重压伤之和,二次闪光为8~10mm(直径 大的钢筋 取大值)。闪光速度由慢到快,开始时接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达到1.5~2mm/S。

  ③.预留热量与预留频率:预热程度由预留热量与预留频率来控制,预留热量的选择,应使接头充分加热。预热留量取值:对预热闪光焊为4~7mm,对闪光~预热~闪光焊为2~7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预热频率取值:对I 级钢筋宜高些;对Ⅱ级钢筋宜适中(1~2 次/s),以扩大接头处的加热范围,减少温度梯度。

  ④. 顶锻留量、顶锻速度与顶锻压力: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结束时,将钢筋顶锻压紧时因接头处挤出金属而缩短的钢筋长度,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钢筋焊口处完全密合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顶锻留量宜取4~6.5mm,直径大的钢筋取大值。其中有电顶锻约占1/3,无电顶锻约占2/3,焊接时必须控制得当。顶锻速度应越快越好,特别是开始顶锻的0.1s 应将钢筋压缩 2~3mm,使焊口迅速闭合不致氧化,而后为断电并以6mm/s 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

  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分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中挤出。而且还要使邻近接头处(约10mm)的金属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

  ⑤.变压器级数:用以调节焊接电流的大小,钢筋级别高或钢筋直径大,其级次就高。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当电压降低5%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1 级。

  (2).对焊缺陷及防止措施

  项次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防止措施

  1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强烈的爆炸声(1) 变压器级次

  (2) 减慢烧化速度

  2闪光不稳定(1) 清除电极底部和表面氧化物

  (2) 提高变压器级次

  (3) 加快烧化速度

  3接头中有氧化膜、末焊透或夹渣(1) 增加预热程度

  (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 确保带电面锻过程

  (4) 加快顶锻速度

  (5) 增大顶锻压力

  4接头中有缩孔(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项锻压力

  5焊缝金属过烧或影响区过热(1) 减少预热程度

  (2) 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6接头区域裂纹(1) 检验钢筋化学成分

  (2) 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7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1) 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 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8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 修理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

  4.2 电渣压力焊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本工程Φ20及以上的柱Ⅱ级竖向钢筋拟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1).焊接工艺:包括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

  ①. 引弧过程:可采用直接引弧法或铁丝球引弧法。

  直接引弧法是在通上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之间的距离为2~4mm 引弧,这种过程很短,当钢筋端正头夹杂有不导电物质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再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铁丝球引弧法是将铁丝球放在上下钢筋端头之间,电流

通过铁丝球与上下钢筋端面的接触点形成短路引弧。铁丝球采用0.5~1.0mm 退火铁丝,球径不小于10mm,球的每一层缠绕方向应相互垂直交叉,当焊接电流小,钢筋端面又比较平整或引弧距离不易控制时,宜采用此法。

  ②.电弧过程:也称造渣过程,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浇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熔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

  ③.电渣过程: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将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打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到2000℃,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地熔化。其中,上钢筋端头熔化量比下钢筋端头熔化量大一倍。经熔化 后的上钢筋端面呈微凸形,并在钢筋的端面上形成一个由液态向固态转化的过渡薄层。

  ④.电渣压力焊的接头,是利用过渡层使钢筋端部的分子与原子产生巨大的结合力完成的,因此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压力,把焊口部分熔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由于挤压时火电厂口处于熔融状态,所需的挤压力很小,对各种规格的钢筋仅为0.2~0.3kN。,

  (2).焊接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时间等。见下表,其中U1 为电弧过程的电压,U2 为电渣过程的电压;t1 为电弧过程的时间,t2 为电渣过程的时间。

  钢筋直

  径(mm)焊接电流(A)焊接电压(V)焊接时间(s)钢筋熔化量( mm)

  U1U2t1t2

  16200~25040~4522~2714420~25

  18250~30040~4522~2715520~25

  20300~35040~4522~2717520~25

  22350-40040~4522~2718620~25

  25400~45040~4522~2721620~25

  28500~55040~4522~2724620~25

  32600~65040~4522~2727725~30

  36700~75040~4522~2730825~30

  ①.焊接电流:电渣压力焊的热效率较高,其焊接电流比闪光对焊小一半,宜按钢筋端头面积取0.8~0.9A/mm2。

  ②.焊接电压:焊接电压是变化的,当引弧后,进入电弧稳定燃烧过程时,电压为40~45V。当钢筋与焊剂熔化,进入电渣过程时,电压为22~27V。如电压过高,易再度产生电弧现象,过低,则易产生夹渣缺陷。

  ③.焊接时间:是指电弧过程和电渣过程的延续时间,引弧的挤压是瞬间,其耗时可忽略不计,焊接时间的长短根据钢筋直径确定,电弧和电渣打的时间比为3:1。

  (3).焊接缺陷及防治措施:见下表

  缺陷性质 防治措施

  轴线偏移钢筋的焊接端部力求挺直;正确安装夹具和钢筋;及时修理

  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钳口;焊接操作过程避免晃动;

  接头弯折钢筋的焊接端部力求挺直;正确安装钢筋并在焊接时始终扶持端正;焊毕,适当廷长扶持上钢筋的时间;及时修理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钳口。

  结合不良 正确调整动夹头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下送到位;避免下钢

  筋伸出钳口的长度过短,确保熔池金属受到焊剂正常依托;

  防止在焊接时焊剂局部泄漏,避免熔池金属局部流失;避免顶压前过早断电,有效地排除夹渣。

  焊包不均 减少钢筋端部的不平整度;焊剂要装得四周均匀;焊剂回收使用时要排除一切杂质;避免电弧电压过高,防止在焊接时焊剂局部泄漏,避免熔池金属局部流失。

  过热 合理选择焊接参数;减少焊接时差间;缩短电渣过程。

  气孔、夹渣 遵守使用焊剂的有关规定;钢筋端部要清除干净;缩短电渣过程;及时进行顶压过程。

  (4).质量检验

  ①取样数量:外观应每个检查;强度检验时,从每批中切取三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本工程中,每层楼中以300 个同类接头为一批;不足300 个,仍作为一批。

  ②.外观检查:焊包应饱满和比较均匀,钢筋表面无明显浇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钢筋直径的0.1 倍,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 度。

  ③.力学试验按有关规定进行。

  5 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5.1 绑扎前准备工作

  (1).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2).准备好绑扎丝和绑扎工具.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 号铁丝,其中22 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 以下的钢筋。

  (3).准备好水泥砂浆垫块: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 时为30mm×30mm,大于20mm 时为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 号铁丝。

  (4).划出钢筋的位置线:板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钢筋,在两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5).钢筋的运输:本工程因场地较大,建筑物较多,且分布较散,二次转运量较大,计划水平运输采用人工转运,垂直运输采用塔吊运输至楼面,在塔吊无法吊到的范围采用塔吊至最近位置。

  5.2 钢筋的绑扎

  (1)承台钢筋绑扎

  把垫层清扫干净,钢筋工长负责用毛笔把每个区域、每个承台所用钢筋的规格、间距、接头位置写在比较醒目的位置上,再由操作工人负责按要求在垫层上用石笔划出钢筋绑扎位置线。注意承台的底面的短向钢筋一定要布置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2)柱钢筋绑扎

  本工程柱钢筋20 以上拟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在连接柱钢筋时,下层柱竖向钢筋露出楼面的部分,用工具或箍筋将其固定,以利于上层柱的钢筋接长。对于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部位,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进行收进。柱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

  (3)梁、板钢筋绑扎

  当梁的纵向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垫以直径25mm 的短钢筋。梁箍筋的接头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现浇板内正筋,短跨方向钢筋布置在下;长跨方向钢筋布置在上;现浇板内负筋,短跨方向钢筋布置在上;长跨方向钢筋布置在下。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钢筋绑扎接头的钢筋搭接处,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框架梁的钢筋应放在柱的竖向钢筋的内侧。

  (4)楼板钢筋间距保证措施

  板负筋一般直径比较小,施工时不注意易被踩踏变形,偏离设计位置,容易引起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裂缝,特加是雨蓬等悬挑构件如果偏移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引起结构安全上的问题,因此要严格控制负筋的位置。本工程采用马凳钢筋支设板的负筋。同时要注意梁顶面受力筋间净距有30mm。以利浇筑砼。支撑钢筋采用φ10 钢筋,每700×00 米设一个,支撑筋的高度H=板厚-20。支撑筋示意图如下。

  (5)钢筋的锚固与搭接

  钢筋锚固与搭接,接头错开率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在同一构件内的钢筋接头,在同一截面内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对于柱及剪力墙)或25%(对于梁),接头错开的间距不少于500。

  5.3 钢筋的固定与成品保护

  (1).对配有双面钢筋的构件,按设计要求加设支撑钢筋和联系钢筋。

  (2).柱竖向主筋容易在楼面处发生位移,严重者甚至造成柱子偏位,必须及时检查调整, 采取加固措施,坚决杜绝柱筋的偏位。防柱筋偏位措施如下图所示:

  (3).梁纵向钢筋采用双层或多层时,两层钢筋之间的垫筋采用直径≥25 的钢筋制作,并满足设计图纸中的钢筋净距要求。垫筋之间的间距为2m,上下垫筋要错开。钢筋网、钢筋骨架必须绑扎牢固,防止钢筋变形、松脱。梁面二排筋必须吊起以免浇砼时钢筋下滑。

  (4).板面负筋容易踩坏变形, 应在水电管线预埋完成后, 再绑负筋。设置架空通道,下设钢筋马凳,上铺层人员通道。浇砼时砼工站在人行走道板上浇砼,并有钢筋工值班, 随时纠正变形的钢筋。钢筋马凳示意图如下:

  6 钢筋的质量控制程序框图

  本工程钢筋质量控制程序如下图所示:(略)

篇5:中学教学楼主体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中学教学楼主体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对进口钢材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准备充足的绑扎及充裕的劳动力。

  2、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钢筋算量,钢筋算料人员要熟悉图纸、会审记录及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准确的作出下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

  3、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砼设计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甲方、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4、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先后次序,要制定安装方案。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完毕。

  二、钢筋制作

  1、钢筋除锈:

  钢筋表面应洁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水锈应清除干净,油渍、漆污和用锤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切断:

  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切断时应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中产生累计误差。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在断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4、钢筋弯曲成型:

  (1)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变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2)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3)箍筋。箍筋的未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4)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三、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须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成品尺寸、形状是否与下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进行绑扎。

  采用20#铁线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2#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A、柱:

  1、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3、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4、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钢筋之前,先行收分准确。

  B、梁与板

  1、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钢筋相同规格。

  2、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5、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中跨度)。

  6、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砼之需要。

  7、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e、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f、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

  g、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铁撑脚纵横@600予以支撑。

  四、钢筋接长

  按设计要求,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柱、基础、及框架梁的纵筋直径大于25时,宜采用机械接头。

  <一>钢筋闪光焊

  1、对焊工艺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有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闪光-预热-闪光焊。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采用通电热电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1)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

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灭电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2)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衣顶段等过程。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

  预热方法如下两种:

  A、连续闪光预热是使两钢筋端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续闪光来实现预热。

  B、电阻预热是在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冲电流和交替紧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此法所需功率较大。二次闪光与顶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3)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施焊时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时预热闪光焊。焊接钢筋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

  (4)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式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冷后取下钢筋。

  (5)钢筋闪光对焊参数

  1)对焊电流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采用强参数可减小接头过程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淬硬。

  2)闪光对焊参数: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对焊参数。

  3)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

  2、对焊操作要求:

  (1)Ⅱ级钢筋对焊:Ⅱ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因而,其操作关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

  (2)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

  3、对焊注意事项

  (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及切除。

  (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筋特性、气温高低,电压、焊机性能等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

  (4)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焊后趁热将焊缝毛刺打掉,利于钢筋穿入孔道。

  (5)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

  (6)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

  <二>电弧焊

  钢筋电弧焊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

  1、帮条焊:帮条焊适用于Ⅰ、Ⅱ级钢筋的接驳,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其操作要点如下:

  (1)先将主筋和帮条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离端部约20mm,主筋间隙留2~5mm。

  (2)施焊应在帮条内侧开始打弧,收弧时弧坑应填满,并向帮条一侧拉出灭弧。

  (3)尽量施工水平焊,需多层焊时,第一层焊的电流可以稍大,以增加焙化深度,焊完一层之后,应将焊渣清除干净。

  (4)当需要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减少10%~15%。

  (5)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接,但帮条长度要比双面焊加大一倍。

  2、搭接焊:搭接焊只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外,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

  3、钢筋坡口焊对接分坡口平焊和坡口立焊对接。

  (1)钢筋坡口平焊宜要用V型坡口,坡口角度为55°-65°。

  (2)坡口面加工要平顺、污物、氧化铁锈要清除干净,并利用垫板进行定位焊,垫板长度取为40~60mm,宽度为钢筋直径加10mm,坡口根部间隙平焊取4~6mm,操作工艺应注意如下几点:

  1)首先由坡口根部引弧,横向施焊数层,接着焊条作之字开运弧,将坡口逐层堆焊填满,焊接时适当控制速度以避免接头产生过热,亦可将几个接头轮流施焊。

  2)每填满一层焊缝,都要把焊渣清除干净,再焊下一层,直至焊缝金属略高于钢筋直径0.1d为止,焊缝加强宽度比坡口边缘加宽2~3mm为宜。

  (3)钢筋坡口立焊对接:

  1)钢筋V型坡口立焊时,坡口角度约为35°~55°,其中下筋为0°~10°,上筋为35°~45°。

  2)立焊对接垫板的装配和定位焊与坡口平焊基本相同,但根部间隙取3~5mm。

  3)坡口立焊首先在下部钢筋端面上引弧,并在该端面上堆焊层,使下部钢筋逐渐加热,然后用快速短小的横向焊缝把上下钢筋端面焊接起来,当焊缝超过钢筋直径的一半时,焊条摆动宜采用立焊的运弧方式,一层一导地把坡口填满,其加强高和加强宽与坡口平焊相同。

  <三>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1、电渣压力焊接工艺

  电渣压力焊接工艺分为"造渣过程"和"电渣过程",这两个过程是不间断的连续操作过程。

  (1)"造渣过程"是接通电源后,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化,在电弧热能的作用下,焊剂溶化逐渐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池,在形成渣池的同时电弧的作用把钢筋端面逐渐烧平。

  (2)"电渣过程",把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使钢筋端面溶化,在钢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状和熔化层,待钢筋溶化量达到规定后,立即断电顶压,排出全部溶渣和溶化金属,完成焊接过程。

  2、电渣压力焊施工焊接工艺程序

  安装焊接钢筋──安装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接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1)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2)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

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再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接触良好。放下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

  (3)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

  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4)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5)"电渣过程":随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工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

  (6)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7)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

  卸出焊剂时,应将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8)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五、钢筋质量标准

  A、保证项目

  1、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4、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B、基本项目

  1、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3、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C、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

  1、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

  2、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3、冷弯试验(包括正弯和反弯试验)弯曲时接头位置应处于弯曲中心处,冷弯按规定角度进行,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5mm才算合格。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