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导航

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8-12-19

  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

  1.现场条件:

  本施工现场四周已建有砖砌围墙,在南面、东面位设置二扇大门。在施工现场场地内西面设配电房,沿围墙周边设电缆沟敷设施工临时用电电缆

  2.平面布置:

  (1)施工道路:在南大门建筑物轴线17轴~20轴之间修筑一条4.5米宽砼硬化道路,作为场内的主要施工通道。在桩基施工阶段,场内采用建筑垃圾或道渣铺设临时道路供车辆通行。

  (2)现有砖砌围墙拆除后改用2.5米高轻质隔墙作现场围护。

  (3)生活、施工用水从东面由市政管网接入,分两条支路沿场区四周布置,总管管径为100㎜,分支管径分别为70㎜和80㎜。

  (4)施工用电由甲方负责提供*台变压器,下设配电室。

  (5)在桩基施工阶段将在场区南面搭建办公区、生活区、钢筋加工棚,在西南角设食堂。泥浆池的布置按场地实际情况安排、东面安放水泥桶和堆放材料。在土方开挖及支撑梁施工阶段各类材料的加工,堆放主要考虑在基坑周边、临时施工平台上进行布置。

  (6)由于场地狭小,在浇捣砼时,泵车主要考虑停放在两大门内的施工道路上。

  (7)沿基坑四周采用钢管搭设0.6m、1.2m高防护栏杆,用脚手片防护,设置警示标志和夜间照明灯。在基坑四周设置上下基坑通道。

  (8)在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阶段拟分别在靠2#楼北面和1#楼东南角装两台塔吊进行垂直运输工作,塔吊基础采用桩承台基础形式,以便在土方开挖前即可安装并投入使用。为防止桩底沉渣过厚塔吊产生沉降,在桩底采用注浆加强处理。

  (9)在桩基、主体施工阶段,采用装配式活动彩钢板宿舍和办公用房,桩基工程基本完成后,在东面拟搭设彩钢板活动房作班组用房。

  (10)基坑施工期间,各类材料的堆放主要考虑布置在南面、东面靠近两扇大门处基坑临边区域,挖土机以及运土车辆主要停放在两个临时施工栈桥上。各区域堆载设计荷载取值分别为:临时施工平台区域20kpa;栈桥区域30kpa;南面、东面两大门之间基坑边侧地面区域设计荷载取值40kpa;其他基坑临边区域地面荷载设计取值均为20kpa。施工期间各类材料的堆载要严格加以限制,严禁超载堆放。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建筑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

  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

  1、总平面规划布置的依据

  根据我司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察勘情况,结合本施工组织设计提出的施工目标和主要施工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平面布置。

  2、主要生产、生活设施的安排

  1)生产临时设施根据工程进度计划要求和业主对建设临时设施的统一要求陆续搭建钢筋加工房、木工房、配电房、材料库房、水泥库房等,并合理布置堆场,减少材料二次运输。生活设施搭建在施工现场内,与生产临设分开,并合理布设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等。

  2)无论生产临时设施,还是生活临时设施,均用砖墙、预应力空心板屋盖,并按防火要求留出一定间距,配备灭火器材,要求布局合理,整齐美观。

  3)主要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搭建面积如下:

  门卫房20m2

  办公室80m2

  食堂60m2

  宿舍600m2

  材料库房90m2

  水泥库房50m2

  钢筋加工房150m2

  木工房30m2

  机具房20m2

  配电房16m2

  厕所 30m2

  浴室 30m2

  3、消防控制管理

  3.1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设立两套消防系统。

  1)现场设一蓄水池兼作消防水池;

  2)利用市政供水管设立消防水柱,配备加压、引水设置,物资、活动消防水龙带。

  3.2加强重点控制,针对库房、材料堆场、配电房加工点等各重点部位增设干粉、泡沫灭火器若干。

  3.3落实消防制度,组成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的义务消防员约5人,接受公司及专业部门的培训,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确保安全生产。

  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略)

篇3:幕墙安装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幕墙安装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一、施场施工条件

  1、施工用水、用电向建设单位申报批准后安装独立水表、电表使用。

  2、施工场地已平整,进入施工场地的主施工道路已修筑完成,可供施工材料、机具器材、设备等堆放和运输的使用。

  3、业主提供施工范围和提供中标人临时用地范围、建筑轴线、坐标、控制基准点等有关需要提供资料,工程使用的施工场地随工程进度需要陆续配合提供。

  4、业主在指定的区域内布置,未经业主同意不得占用施工现场以外的土地、道路搭设临时设施。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计划

  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1)在满足施工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的投资;

  (2)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3)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文明施工标准》的规定进行临建搭设,确保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2、施工总平面布置计划

  为便于工程文明施工管理,结合本工程现场条件,将生产区、办公区及生活区严格分开,各区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依据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和各施工阶段的用地需求,施工平面布置拟分三个施工阶段分别考虑:施工准备阶段;钢结构安装及幕墙支撑系统安装阶段;玻璃板块安装及注胶收尾阶段。

  (1)项目经理部办公室、材料仓库、工人宿舍及加工区等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设,应先绘制平面布置图、立面图报甲方或总承包方批准后进行。

  在临时设施的搭设过程、工程施工过程应特别注意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设施的加固措施。

  (2)为确保实现文明施工及安全生产,项目经理部办公室、材料仓库、工人宿舍及加工区场地夯实后,上浇筑C10 的细石混凝土,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

  (3)根据施工现场提供的幕墙公司用地为确保满足加工、住宿、办公、材料存放及文明施工的要求,项目经理部办公室、材料仓库、工人宿舍及加工区场地等区域面积均做详细的规划。

  (4)主要功能区的搭设及文明施工管理标准

  A、办公区

  现场临时办公室、会议室全部用油漆刷涂。

  大门整洁醒目,形象设计有特色,五牌一图齐全完整。

  办公室门口设置绿化地带。

  办公区公共清洁派专人打扫,各办公室设轮清洁值班表,并定期检查。

  施工现场设立卫生医疗点,并设置一定数量的保温桶和开水供应点。

  B、宿舍区

  宿舍管理以统一管理为主,制定《宿舍管理条例》,每间宿舍排出勤表,每天打扫卫生,以保证宿舍的清洁。宿舍内不允许私拉私接电线及各种电器。职工宿舍牢固、安全符合标准。室内保持整洁,并设置生活柜、卧具摆放整齐,换洗衣服干净、晾挂整齐。对宿舍要定时消毒,灭蚊蝇、老鼠、蟑螂措施到位。

  C、食堂区

  施工现场的食堂应符合《食品卫生法》,明亮整洁,设置冷冻、消毒器具,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蝇设施完好。食堂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进行体检合格有健康证后方能上岗操作,证件用铝合金镜框悬挂。并保证食堂清洁卫生、无杂物、无四害。食堂墙面粉刷清洁,地面铺贴防滑地砖。

  D、厕所区

  厕所内外要求清洁,墙面铺贴白瓷砖,地面铺贴防滑地砖,现场冲水厕所,粪便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并派专人打扫,以保证厕所卫生、清洁。

  E、钢结构拼装区

  钢结构拼装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按指定位置进行,材料堆放严格遵守安全文明施工守则。

  三、施工现场平面的管理

  1、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总原则

  根据施工总平面设计及各分阶段的布置,以充分保障阶段性的重点施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为目的,在施工实施前,制定详细的各吊机使用、进退场计划,材料生产、加工、堆放、运输计划,以及各工种施工队伍进退场调整计划。同时制定以上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严格依照执行标准、奖罚条例,实现施工平面科学、文明的管理。

  2、施工现场平面管理计划的确定

  施工平面科学管理的关键是科学的规划和周密详细的具体计划。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和基础上形成材料、机械、劳动力的进退场,垂直运输、安装网络计划,以确保工程进度、充分均衡的利用平面为目标,制定出合乎实际情况的平面管理实施计划。

  3、施工现场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及调整情况,分阶段发布平面管理实施计划,包含时间计划表、责任人、执行标准、奖罚标准。计划执行中,定期召开调度会,以充分协调、研究后,发布计划调整书。

  4、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办法

  (1)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总负责,由项目管理部、材料管理部、机械设备管理部、综合办公室实施,按平面分片包干管理措施进行管理,建立保卫保安制度,生活区落实区域责任制。

  (2)施工现场建立文明、安全、用电、卫生、消防等管理制度,大门入口处,设置"五牌一图",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全部佩带胸卡,由保安人员确认后方可进入。

  (3)在施工现场生活区显眼处放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志及操作规程,消防设施齐全有效,所有施工人员均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场地硬化、平整无积水,并作好明沟排水排污措施。

  (4)建筑材料分类、分规格堆放,并作好标识,现场构件保管,将依据标准的性质采取必要的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爆、防损坏等措施,机械布置整齐有序,保持道路畅通;现场的排水,厕所、厨房的排水、排污应埋设排水管。

  四、临时设施布置图(略)

篇4:高层住宅群施工总平面布置(1)

  高层住宅群施工总平面布置(1)

  本工程建筑规模较大,参建单位和参建人员众多,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要求高。同时从现场环境考虑,该工程地处市内重要街区,需要特别注意环保施工、绿色施工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我们将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结合工程实际,高标准地进行场区建设创造人文、环保、和谐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生活环境。在现场设置硬路面、绿化带等,做到场区"黄土不见天,尘土不飞扬"。

  第二、在常规"三通一平"的基础上,做到"四通一平",即增加信息网络的畅通,保证现场有关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便于沟通和联络。

  第三、在管理上,突出"程序控制,日常管理",使上述目标得以有效实行和最终实现。

  1、平面和临时设施布置准备

  1.1 交接

  进场后,及时与建设单位办理相关交接手续,主要包括现场水源、电源,道路接口;标高、平面控制桩以及地下管线等。并同时做好保护工作。

  对现场提供的水源、电源进行标识,为进一步做好现场的水、电布置做好准备工作。同时组织相关材料、机具进场。

  根据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提供的地上、地下管线位置,绘制详细图纸并经有关部门进一步确认。在此基础上,协助甲方及有关部门进行管线迁移(拆除)工作,重点对现场内的地上、地下管线做好保护工作,设置明显的标识以及必要的警示标志。

  对道路接口进行复测和标识,对周边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收集一手资料,为施工现场道路的设计作好准备。

  对给定标高、平面控制桩进行复测,无误后进行控制桩的保护和标识工作,作为现场原始的基准点。

  1.2 方案的深化设计

  进场后,结合具体情况立即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的进一步深化设计工作,形成正式文件后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经审定后组织具体实施。

  在这一期间,还要着手进行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施工等各种方案的二次深化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详细准备工作。

  1.3相关手续的报审着手进行现场临建的消防审批,市政排水等相关手续的准备工作,为正式开工做好外部的协调工作。

  1.3.1消防审批:进场后,立即进行临建等的二次深化设计以及消防报审等相关资料的准备工作,报至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审批,经设定批准后才能开始临建的搭设等工作。

  1.3.2保卫:进场后立即进行现场施工人员的登记注册工作,向当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办理暂住证等相关证件和手续。

  1.3.3环保、环卫:进场后立即进行相关材料的准备工作,向当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经批准后按规定实施。

  1.3.4市政排水:进场后立即进行相关措施的制定以及书面材料的准备工作,向当地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经批准后按规定实施。

  1.3.5施工许可证:进场后,着手进行相关材料以及手续的办理准备工作,确保在正式开工前办理完毕。

  1.4前期施工的工、料、机准备

  根据二次深化设计以及审定后的方案,进一步组织相关施工作业人员、材料和机具进场,保证前期工作能够尽早完成,为工程的正式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按照相关工程量计划,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项工作。

  2、平面和临时设施布置的基本要求

  2.1布置依据

  2.1.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施工现场总平面图等。

  2.1.2招标文件

  2.1.3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相关规定

  2.1.4本工程施工需要、施工总进度计划、资源需要量、工程量参考资料等

  2.1.5拟建工程的位置、规模、场地情况、周围资源情况等地区资料

  2.2布置原则

  施工现场布置和临时设施设置应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招标文件的规定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场地总平面图、现场临时设施参考位置图,针对本工程施工需要,进行相应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设置。本着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设置合理有序,统筹考虑各施工阶段的用地协调,保证材料、机、具供应的连续均衡性,按照施工段流水的最小需求量设置各区域的最小使用面积;合理布置施工道路和加工场区,保证施工和运输的方便通畅,减少二次搬运;施工区段划分和场地的确定符合工艺流程,减少施工中的相互干扰;各种临时设施的布局和设置满足整个施工期间的管理和生产的需要,同时满足业主对安全、环境、交通和消防、保卫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规划合理、整洁美观。

  本工程施工场地布置的具体原则是:

  2.2.1施工总平面布置上坚持阶段性、适用性、灵活性。

  2.2.2 施工场地作为施工组织的重要部分,必须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提供的施工条件和施工地点,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安排,作到合理可行。

  2.2.3 根据各施工阶段情况,合理布置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尽量贯通,以保证材料运输道路通畅,施工方便;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和材料堆放、加工场地,不准影响施工。

  2.2.4 符合施工流程要求,减少对各专项工程和专业工种等方面的干扰。

  2.2.5 根据施工总体安排的需要,充分利用规划用地,施工临时用地以满足施工、生产和现场办公需要。

  2.2.6 科学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运输道路、临时用水、临时用等,立足紧凑性和灵活性,线路主次及模块分明,以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进行阶段性调整,为各专业分包提供服务场地,最大限度地减小临时设施占地对其他分项工程的影响,做到投入最低,收效最大,经济适用。

  2.2.7 根据交叉施工原则,进行分阶段布置。同时,现场机械将根据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进行布置,以满足整个现场和整个施工过程的需要。

  2.2.8 除按照方案和计划进行布设和调整外,将无条件服从建设单位对总体施工安排,将随时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对施工区域内临时设施进行相应调整,优先保证施工需要。

  2.2.9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的搭建不得损坏测量控制网以及其他需要保护的警示标志,且不影响测量的通视条件。

  2.2.10 本工程施工时需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并进行日常维护,防止对周边路面造成污染,做到工地临时排水措施畅通有效,达到"晴雨畅通无阻"的效果。

  2.2.11 充分考虑市容与环境保护,且满足安全消防,劳动保护的要求,尽全力减少扰民,尽量不占用施工场地,便于施工。做到设施布置经济、合理、实用、安全。

  2.3平面布置的设计步骤

  引入场外交通道路→布置仓库、加工区等→布置内部施工道路→布

置临时房屋→布置临时水电管线网和其他动力设施→绘制正式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4 布置要求

  2.4.1 场外交通道路的引入与场内布置。

  本工程附近有永久性道路,可直接为工程服务,但应恰当确定起点和进场位置,考虑转弯半径和坡度限制,有利于施工场地的利用。并与加工厂、仓库的位置结合布置,使场内外道路连接,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4.2仓库的布置。

  一般应接近使用地点,其纵向宜与交通线路平行,装卸时间长的仓库应远离路边。仓库的大小应考虑阶段施工的最小需求和最大场地占用要求,以及材料的最小(或者最经济)采购批量。

  2.4.3

  加工场的布置。

  总的指导思想是应使用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小,保证起加工能力满足工程进度的需求,一般按照最大施工段的需求量设置,有关联的加工厂适当集中,形成加工过程的流水,且相关的加工环节间的加工能力要相互匹配,保证每个加工环节间的等待时间和半成品积压为零,加工产品的末端应接近使用地点。

  2.4.4 内部运输道路的布置。

  提前修建永久性道路为施工服务;临时道路要把仓库、加工厂、材料堆放场地和施工作业区域贯穿起来。按货运量大小设计环行干道或单行支线,道路末端要设置回车场。路面一般为混凝土路面。尽量避免临时道路与施工作业区、加工区交叉,若必须交叉,其交叉角宜为直角,至少应大于30°。

  2.4.5 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布置。

  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必须隔离设置,实行区域管理。生活、办公设施应统一规划、整齐划一、搞好绿化,符合有关安全卫生的规定。

  2.4.6 临时房屋的布置。

  临时房屋采用活动房屋。现场行政办公用房宜设在工地入口处。工人生活用房,宜设在工人较集中的地方。工人宿舍一般单独设置活动区域,并避免设在低洼潮湿地及有烟尘不利于健康的地方。食堂宜布置在生活区,也可视条件设在施工区与生活区之间。

  2.4.7 临时水电管网的布置。

  提前修建的永久线路。临时总变电站应设在高压线进入工地处,避免高压线穿过工地。管网一般沿道路布置,供电线路应避免与其他管道设在同一侧。主要供水、供电管线采用环状,孤立点可设枝状。管线穿过道路均要套以铁管,并埋入地下0.5m以下。过冬的临时水管须埋在冰冻线以下或采取保温措施。排水沟沿道路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50m,距拟建房屋不小于5m,不大于25m,距路边不大于2m。各种管道间距应符合规定要求。

篇5:高层住宅群施工总平面布置(2)

  高层住宅群施工总平面布置(2)

  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1施工用水和排水

  3.1.1施工用水

  3.1.1.1现场水资源特点

  本工程现场西侧有1路DN100水源,管路在施工区域内以环网为主,枝网为辅进行布设,在水源处和建筑附近设加压泵房,供水到指定地点,供水点和消火栓合一布设,供灭火时使用。

  3.1.1.2基本要求

  a.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

  在整施工场地内设置足够多的供水点,以确保施工场地任意一点至就近供水点的直线距离小于50米,供水管线要求干管直径大于等于100mm,支管直径大于等于50mm,以确保所有其他承包人使用,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负责施工用水的维护管理,确保整个施工场地的水源通畅可用。

  b.有关规定和要求

  施工用水除需要满足正常施工生产、生活以及消防要求外,还应本着节约的原则进行。施工中,首先要进行用水量的测算,确定管网中各组成部分的规格,然后结合现场实际布置管网。

  施工现场的给水进口处按照要求砌水表井,挂表计量,埋深不小于50cm,在冬季,水管裸露部分应当采取苫盖,围裹等保温措施。现场应当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饮水设备、淋浴、消毒等设施;厕所应当采用水冲式;所有废水的排放必须经当地排水主管部门同意,按要求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饮用水应符合卫生要求,使用固定盛水容器的应设专人管理。

  建筑30m以上的建筑物必须随楼层设置消防水源管道,用直径50mm以上立管,设置加压泵,每层应留有消防水源接口。严禁消防器材挪做他用。

  施工现场的用水必须设专人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确保使用方便,经济,畅通无阻。

  3.1.1.3施工用水需求

  本工程临时用水包括施工现场一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生产用水包括混凝土养护用水、砂浆和混凝土现场搅拌用水,装修用水,给排水用水、空调调试工程等用水以及现场环境保护、喷淋用水等。

  生活用水包括人员饮用,食堂、卫生间、洗浴用水等。

  消防用水主要由消防管网用水和消防水池用水等

  3.1.1.4 施工用水平面设计说明

  ①.给水及消防设施

  a.室外总体给水系统:

  由市政接入点DN100mm处引出上水总管DN100mm,并设置水表,埋管深度为防冻线以下(不小于500mm),水表以下干管管径DN100mm,总体管线呈环状敷设,部分采用枝状布设,管径DN75mm。

  室外消火栓和给水点共用,间距不大于50m。

  b.室外给水管线、给水点布置:

  给水支管管径为DN50,从给水干管分出。间距不大于50m布设,其中1#楼区给水点2个、3#楼2个、4#楼2个、8#楼2个、9#楼2个、16#楼3个,其他(办公区等)2个给水点共计15个,每个给水点配有DN50的接口和阀门控制,上面设有明显标志。每个给水点砌筑直径800mm水井一座。

  另在场区门口设置冲洗设备专用给水点4个,下面设沉淀池,收集后进集水坑,坑内设手自两控加压循环泵和开启泵,便于循环利用和实时控制。

  c.建筑物内给水管线、给水点布置:

  给水管线:

  总体干管在进入建筑物以前,设加压和储水泵房,兼作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管线出泵房后,进入建筑物内,提供主楼及其他区域的给水及消防供水。

  加压和储水泵房,每个尺寸为3×5×3m,储量45m3。

  室内给水管道采用直径DN75mm钢管。呈立体环状布置。

  给水点:

  给水点间距按不大于50m考虑。每层设置一个总给水点,配置专控阀门进行控制。

  d.管道埋设及保温要求

  临时水管的埋设采用暗管,为保证冬季正常供水,埋设深度500mm以下,给水管道做20mm厚岩棉保温,外缠玻璃丝布防腐。管线上方过车部位进行硬化处理。管井内添加锯沫保温。

  室内给水管道采用30mm厚岩棉保温。

  ②.临时消防设施设置

  a.消火栓随给水点设置,配备相应栓口和30m水龙带1条。

  b.建筑内每层配灭火器10支,水泵房、库房、机房按要求配2~4个灭火器。共180 个灭火器。

  c.现场配灭火斧、灭火铲各50把,灭火桶50个。

  d.每个办公室配灭火器1支;木工房、库房配灭火器2支,其余部位按区域配备灭火器。

  e.施工现场必须在易燃易爆重点危险源点设置明显的禁火标识。

  3.1.2现场排水

  施工现场排水主要有雨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等三部分。

  3.1.2.1基本要求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设施。现场进出口处应设置长度不少于30m的混凝土路面和车辆冲洗设施。施工现场内道路应采取硬化铺装,坚实畅通,且两侧有良好排水系统,严禁乱泼乱倒生活垃圾、污水。厕所必须采用水冲式,设专人清扫。严禁旱厕和随地大小便。

  所有废水的排放必须经当地排水主管部门同意,按要求经沉淀等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严禁污水直接排放市政管道或江河。

  3.1.2.2雨水

  鉴于本工程施工场地面积大,总体分为四个排水区域,以排水沟为中心进行雨水收集。

  排水沟采用暗管方式,在每个区域道路两侧设置,管沟坡度取0.1%,埋管深度为防冻线以下。

  3.1.2.3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为厕所和食堂污水。

  a.排水管网

  本工程面积较大,因此在现场内的排水管网采用直径600mm水泥管布设,管道坡度2%左右,埋地深度不低于700mm。

  建筑物内排水管采用焊接钢管,总干管管径DN200mm,主管管径DN150mm,支管管径为DN100mm。

  所有污水排水管均接至污水井,经收集后进入化粪池。然后引入现场排水管网,集中排入市政管网

  b.污水井和化粪池

  本工程办公区、生活区设污水井2个,厕所设置化粪池1个,收集区域内生活污水及各用水点废水。

  3.1.2.4 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车辆冲洗废水、地下施工降排水等。

  沉淀池:场区视需要在出入口、常设混凝土泵附近及邻近地下室处设置沉淀池。本工程计划设置6个沉淀池。沉淀池采用砖砌,尺寸主要为1.0×2.0×1

.0m,内表面抹刚性防水,见沉淀池剖面图。

  沉淀池剖面图

  3.2施工用电

  3.2.1现场资源特点

  本工程现场将提供变压器2台,分别为500KVA、400 KVA的施工用电。

  3.2.2施工用电需求

  本工程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现场一般施工用电、生活用电、和临时供电。

  根据工程规模、建设工期、施工高峰期参加施工的单位及人员数量、大型机械设备的配备等情况,确定工程建设期间不同时期的主要用电量,尤其是施工高峰时的用电量。

  3.2.3有关配电布置的要求

  3.2.3.1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

  在整个施工场地内配置足够数量的配电箱,以确保施工工作场地任何一点至就近配电箱的直线距离小于50m,以确保所有其他分包人的需要,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负责施工用电的维护管理,确保整个施工场地的电力畅通可用。

  3.2.3.2 相关规定和要求

  ①.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a.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b.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c.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②.电气设备防护

  a.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置,其防护等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b.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做防护处置。

  ③.接地

  a.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b.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c.接地装置的设置应考虑土壤干燥或冻结等季节变化的影响,并应符合相关规定,接地电阻值在四季中均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但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只考虑在雷雨季节中土壤干燥状态的影响。

  ④.防雷

  a.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欧米区域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接地装置,但在配电室的架空进线或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b.施工现场内起重机、井架、龙门架等机械设备,以及钢脚手架和正在施工的在建工程、临时设施等的金属结构,应按有关规定安装防雷装置。

  c.机械设备或设施的防雷引下线可利用该设备或设施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

  d.机械设备上的避雷针长度应为1~2m。塔式起重机可不另设避雷针。

  e.安装避雷针的机械设备,所有固定的动力、控制、照明、信号及通信线路,宜采用钢管敷设。钢管与该机械设备的金属结构体应做电气连接。

  f.施工现场内所有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30欧姆。

  ⑤配电室

  a.配电室应靠近电源,并应设在灰尘少、潮气少、振动小、无腐蚀介质、无易燃易爆物,能自然通风、道路畅通的地方。

  b.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

  c.配电室的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3m,门向外开,并配锁;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⑥.自备电源--230/400V自备发电机组

  a.发电机组电源必须与外电线路电源连锁,严禁并列运行。

  b.发电机组应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和独立设置TN-S接零保护系统,其工作接地电阻值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c.发电机供电系统应设置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

  ⑦.架空线路

  a.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b.架空线导线截面的选择、相序排列应符合相关要求。

  d.架空线的档距不得大于35m。在一个档距内,每层导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条数的50%,且一条导线应只有一个接头。

  e.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300m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500mm。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f.架空线路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的1/10加600mm,回填土应分层夯实。电杆应采用拉线或撑杆固定。

  g.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

  ⑧.电缆线路

  a.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截面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规定。

  b.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c.埋地敷设宜选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防水、防腐。架空敷设宜选用无铠装电缆。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700m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

  d.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道路时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e.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f.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m。装饰装修工程或其他特殊阶段,应补充编制单项施工用电方案。电源线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和电火措施。

  g.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⑨.配电箱及开关箱

  a.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

  b.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c.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d.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

及常温场所。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e.配电箱布置及导线截面的选择

  用于施工现场临时供电的低压电路电缆及配电箱,应充分考虑其容量和安全性。低压电路的走向可选择受施工影响小和相对安全的地段采用直埋方式敷设。在穿过道路、门口或上部有重载的地段时,可加套管予以保护。在有条件的地方,低压电路可采用双路敷设,确保施工用电。施工现场低压配电箱安装的位置、数量要与施工分区、大型施工设备的分布相结合,并尽可能安装电表,以便分区计量、分区管理,节约用电。

  3.2.4施工照明

  3.2.4.1要求:

  施工区公共通道(包括建筑内公共通道)照明:每50m需设置功率大于1000W的灯,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负责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保持施工区公共通道(包括建筑内公共通道)的照明,以保证施工安全、便捷。

  3.2.4.2有关施工照明的要求

  ①.一般规定

  a.照明器的选择必须按下列环境条件确定:

  正常湿度一般场所,选用开启式照明器;

  潮湿场所,选用密闭型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

  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防尘型照明器;

  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按危险场所等级选用防爆型照明器;

  存在较强振动的场所,选用防振型照明器;

  b.现场照明应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照明光源,一般对大面积的照明场所,应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混光用的碘钨灯等。

  ②.照明供电

  a.一般场所宜选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照明器。

  b.特殊场所、潮湿场所、宿舍及工作面照明必须应使用安全特低电压照明器。

  c.照明系统宜使三相负荷平衡,其中每一单相回路上,灯具和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5个,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5A。

  e.工作零线截面应按有关规定选择。

  ③.照明装置

  a.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相连接,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隔离开关、短路与过载保护电器和漏电保护器.并应符合本相关规定。

  b.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500mm,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并采取隔热措施。

  c.碘钨灯及钠、铊、铟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3m以上,灯线应固定在接线柱上,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3.2.5 布置

  3.2.5.1线路布置

  ①.线路系统布置

  根据现场给定电源,本工程施工用电分两路布置。

  ②.线路规格、做法等

  本工程用电主干线路使用BLV=120mm2铝芯铠装电缆,其余电缆采用BLV35-95mm2不等。埋地不低于700mm,下铺细纱,上盖高强绝缘多层板。并在地面上作明显标示,标明其走向,位置、型号等。

  3.2.5.2 配电室和配电箱

  本工程配电室依给定电源布设,共设1座,配电室内每路进户电路设SL*-01(MD)G配电柜1台。

  配电箱选用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准配电箱,室外选用整体柜式配电箱---HD*-(*L-21F82);建筑物内选用箱式配电箱---SL*-1-2(MD)。位置一部分按塔吊等机械位置确定;一部分以现场其他用电设施的使用确定。配电箱在平面布置的间距不大于50m,在建筑物内的二层设置,水平间距仍然不大于50m。

  3.2.5.3施工照明布置

  ①.工作面

  每座塔吊安装12个高压汞灯,位于塔吊平台上,随塔吊的升高而升高,保证工作面的整体照明,工作面用低压碘钨灯照明。

  ②.场区

  场区四角及个别部位设置灯塔,安放高压汞灯保证夜间照明。

  ③.楼梯间

  楼层内楼梯间设36V低压照明,确保施工期间上下照明的需要。

  ④.施工通道

  施工通道采用36V低压照明,每50米设置功率大于1KW的碘钨灯,并在整个施工期间负责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施工期间通道照明的需要。

  3.3施工道路

  施工期间的运输量很大,对施工用临时道路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道路和交通运输解决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

  3.3.1布置原则

  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应尽可能呈环状布置,以利于运输车辆将施工用材料或设备运至指定地点卸货,缩短车辆滞留施工现场的时间,提高施工道路通行的效率。施工道路的宽度至少应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需要,道路构造应具备单车最大荷载承压的能力,路面选择既要满足道路通行,又要考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需要。主要干道可采用沥青路面、现浇混凝土路面、预制混凝土方砖路面等。为避免其他裸露的施工场地风吹扬尘,可采用水、碎石等表面处理措施予以解决。

  3.3.2场内外道路的特点和要求

  3.3.2.1场外道路的特点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外环线以内,地处天津市重要交通道路旁,周围居住区域密集。因此,施工中,对场外道路的保护,防污染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组织和管理本工程的交通运输工作,对于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3.2.2场内道路的特点和要求

  ①.材料、设备供应量大

  本工程规模大,材料、设备需求量更大,物流管理的工作量随之增加,其中土建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钢筋、钢结构构件及安装工程中的机电设备等均属大宗物资,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种类上而言都远远超出一般工程。顺利完成大宗材料的运输,是本工程交通运输工作的一个重点。

  ②.环保和畅通无阻的要求

  工程总体工期紧张,对主要材料和大宗材料等的供应要求高,现场水平运输的压力大,为此,本工程场区道路必须保证畅通无阻,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3.3场内外交通组织

  3.3.3.1出入口设置

  本工程拟在现场设置二个出入口,采用钢制推拉门,两侧门柱采用红色板材装饰,高4.5m,大门宽8m。入口处两侧设置园林景观及必要宣传设施,提示设施等;入口处设置排水沟,沉淀池,排向市政管网。正对主入口处设置企业标志性建筑物宣传画,悬挂国旗等必要旗帜。一侧设置警卫室和监控设施,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另一个入口为材料运输的主要入口,宽6m,设置封闭实

体大门。入口处浇筑200~300mm厚C20混凝土路面,设置沉淀池和车辆冲洗设备;两侧布置警卫室和材料验收部门办公室,保证材料及时、安全的通过。正对大门入口处,设置醒目标示墙一道,提示车辆等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注意施工安全,服从现场人员指挥等。

  3.3.3.2场内道路设置

  现场设置环行主干道,宽度4m,在对基础做一定处理后,采用C20混凝土浇筑,面层做拉毛等防滑处理,两侧设置路边石,并做好醒目的交通标记,设置一定的交通设施,包括倒车镜、转弯提示镜、限速标志、禁鸣标志等。

  为达到环保要求,道路两侧设置自动喷淋设施,由中央控制室统一进行监控,日常设专人进行清扫、喷淋、维护等。

  3.3.3.3停车场

  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车辆进出频繁,因此为确保场内临时道路的畅通,在现场东侧设置车辆临时停放场地,需在场内停留的车辆,一律集中停放。

  该处场地采用铺设植草砖、辅以绿化设施进行。并设置明显标志,便于提示。

  3.3.3.4车辆冲洗设施

  为避免出场车辆车轮带泥,污染场外道路,在两个出入口位置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设置沉淀池、冲车泵等。

  3.4施工通讯

  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参与单位多、涉及面广,无论是前期现场准备,还是以后的施工期间都有很多工作需及时联系,因此,对施工用通讯应予以重视。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现场施工的需要,现场施工通讯采用厂区广播和经业主批准的、足够数量的对讲机、移动通讯相结合的方式。

  3.5场地平整

  施工场地平整,必须与施工现场临时管线埋设、施工道路布置、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搭建相结合。

  3.5.1方格网布测。

  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占地面积大,其原始地形、地貌高低不平,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施工前首先组织人员对原状地形、地貌进行测量,并绘制方格网, 确定场地平整方案。

  3.5.2确定场地平整度

  施工现场场地平整应与特定的地形、地貌相结合,要与建筑设计、施工需要相结合,并有利于施工现场与外部的通行及施工现场地表水的排放。

  3.5.3掌握现场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

  施工前一定要对现场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进一步的勘查, 出具现场勘察结果报告,在场地平整时做翻槽、人工开挖等适当的处理,对需要保留的地下管线等做可靠的保护,以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

  3.5.4配备适当的人员及机具

  本工程场地平整量大而复杂,而且时间紧。施工前要根据场地平整的特点配备足够的人员及机械设备,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场地平整任务,为工程正式施工创造条件。

  3.6环保及防尘措施

  为达到"黄土不见天、尘土不飞扬"的环保要求,降低粉尘污染,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3.6.1设置不同形式的硬路面:包括混凝土路面、花砖路面等。

  3.6.2设置园林绿化景观:现场将采取不同形式的绿化,在改善人们视觉环境、美化场区的同时,降低粉尘污染。

  3.6.3覆盖:我们将对裸露的部分场地采用石硝覆盖,对堆土区采用旧安全网覆盖的办法解决。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