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 导航

第一医院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7-04-27

  第一医院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清洁处理与消毒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应衣帽整齐,换拖鞋。

  2、工作人员进入分娩室,必须穿手术衣裤,戴口罩、帽子。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3、产房分区明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4、产妇宫口开全,入产房分娩,需穿医院衣裤,并换入室拖鞋。

  5、坚持每日清洁制度,分娩室每日拖地,每晨通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清洁、无血迹。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6、每周大扫除,用肥皂水和消毒液刷洗地面、墙面、产床及其他物品,空调保持无尘,空气消毒机消毒空气。

  7、每月对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监测一次,并有记录。

  8、患者使用过的便器清洗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并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

  9、拖鞋每日、拖布每次用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备用。

  (二)医疗用品的消毒及无菌处理

  1、手刷用后清洗干净并晾干,送供应室灭菌。

  2、无菌产包打开30─60分钟未用,需重新更换。无菌敷料桶一经开封,24小时内有效。

  3、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夹取无菌物必须用无菌持物钳,禁止跨越无菌区。

  4、婴儿脐带结扎线需压力蒸汽灭菌。

  5、碘伏、酒精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氧气湿化瓶每日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正在使用的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水,氧气管专用,用毕重新消毒。

  6、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医院统一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隔离分娩室

  1、肝功能异常或患各种性病的产妇在隔离分娩室分娩,各种污染器械用后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后再刷洗、灭菌。

  2、各种注射用品、敷料及其他废弃物放黄色塑料袋内,密封、标记、统一焚烧。

  3、分娩后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地面、产床等污染物品,关闭门窗臭氧消毒2小时。

采编:www.pmceo.cOm

篇2:游泳场所卫生制度(4)

  游泳场所卫生制度4

  1、游泳场所经营单位必须领取"卫生许可证"后方能营业,"卫生许可证"必须悬挂在场所内显眼处。

  2、新建、改建、扩建或变更许可项目必须报卫生监督部门审核,验收合格并取得卫生许可后方能营业。

  3、经营场所的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必须符合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的要求。

  4、建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和健全卫生档案。

  5、场所入口处有明显"严禁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精神病、性病等患者和酗酒者进入"的标志。

  6、室内泳场有新风供应,新风入口设在室外,远离污染源,空调器过滤材料定期清洗和更换。

  7、更衣室、淋浴室和卫生间保持清洁、排水畅通,设置有效的独立的排气设置。卫生间设座厕者必须使用一次性坐垫纸。

  8、配备有消毒设施和专职水质净化、消毒员,备用余氯检测设施和有检测记录。

  9、配备创可贴、消炎、防暑降温药物。

  10、凡在公共场所发生或者发现传染性疾病、皮肤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经营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须立即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防预控制中心,并立即组织救治、保护、隔离现场、封存可疑物品,控制员工和外来人员外出、接触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篇3:游泳池安全责任制度

  游泳池安全责任制度

  一、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安全保障制度

  1、明确岗位制度

  2、明确安全工作重点

  3、建立游泳池开放安全管理制度

  4、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日志

  5、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和保障重点岗位的安全

  三、安全保障体系

  1、游泳池内各醒目位置摆放各种警示牌、游泳池制度标牌以及公共设施标牌,并向游泳者宣传游泳常识和有关安全知识及规定,提高游泳者自我安全 保护意识。

  2、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和"市游泳场所管理办法"规定,配备足量。合格的专职救护员,持证上岗。

  3、现场救生器材齐全,放置符合要求。

  4、设备安全运行管理配备专业人负责,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操作执行、建立相应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5、应急措施:配备能够现场处置轻微受伤的药物和人员、遇紧急情况采取就地抢救和联系120相结合抢救。

  6、如遇溺水事故,及时上报主管行政部门及相关领导。

  7、保障游泳池水质卫生,池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消毒、净化、并取得卫生监督机构检验合格。

  四、监督制度

  1、游泳池负责人应对游泳池安全管理工作提出整改并检验结果,需记录在案,对各岗位的工作记录应经常检查。

  2、安全管理人员对所负责的岗位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解决,如不能及时解决的应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汇报,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并需记录在案。

  3、严格执行相关岗位制度,实行领导、主管、负责人、岗位负责人的逐级负责制,切实做好安全责任工作。

篇4:游泳池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消毒制度

  游泳池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消毒制度

  1、公共场所使用的用品用具及一次性用品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重复使用品、用具使用前洗净消毒,按卫生要求保管,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2、公共场所必须设有专用公共用具洗消间和洗消设施,并有明显的标志,公用毛巾布草、浴盆、脸盆、脚盆、拖鞋每客人用后必须严格按照一洗二过三消毒的程序进行洗消,并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3、设有毛巾布草供应的公共场所必须设专用布草间(柜)和专用脏布草回收间,干净布草间内设有带门专用布草柜,布草分内存放。

  4、公共场所各内用品用具的运输才用密封的方式进行,分有干净和肮脏用品用具的运输工具和容器。

  5、公共场所有健全的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和保洁制度。

  6、公共场所的各内用品用具数量配备足够能供应周转用,一般不少于满负荷量的三倍量。

  7、公共场所的用品用具符合《公共场所用品卫生标准》(ws205-20**)和相应各类场所的相关卫生要求。

  8、公共场所内用于用品用具清洗消毒的药物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

  9、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篇5:第一医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一)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必须由设备科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二)感染管理科对所购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件进行审核。证件由设备科保存。

  (三)保管员对每次购置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进行质量验收,除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应与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相一致,还应查验每件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内外包装应完好无损,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进口产品应有中文标识。

  (四)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由供应室专人管理,建立帐册,专室贮存,按失效期的先后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由供应室统一发放,不得将标识不清、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到使用科室。

  (五)凡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六)科室使用前应认真检查,若发现包装标识不符合标准,包装有破损、失效、产品有不洁等不得使用。

  (七)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由医疗废物处置专职人员统一回收,按规定处置。

  (八)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使用时若发生热源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做好记录,报告护理部、设备科、感染管理科。造成人身损害或伤亡事故的,医院应在24小时内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九)对骨科内固定器材、心脏起搏器、血管内导管、支架等植入性或介入性的医疗器械,必须建立详细的使用记录。记录必要的产品跟踪信息,使产品具有可追性。器材条形码应贴在病历上。

  附件:有关术语:

  1、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指使用一次后即丢弃的,深入人体组织或与皮肤粘膜表面接触并为治疗或诊断目的而使用的各种用品,分为灭菌的医疗用品和消毒的医疗用品。主要为医疗机构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阴道扩张器、吊筒、透析管、采血袋、导尿管、试管、吸管、手术巾、手术衣、帽、口罩、一次性口腔镜、一次性手套、指套等医疗用品。

  2、灭菌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入人体组织,无菌、无热源、无溶血反应和无异常属性检验合格,出厂前必须经过灭菌处理的可直接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3、消毒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接触皮肤、粘膜、无毒害检验合格,出厂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可直接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4卫生用品:①妇女经期卫生用品:卫生巾(纸、带)、护垫、卫生栓(内置棉条);②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尿裤、尿布(垫、纸)、隔尿垫等;③皮肤、粘膜卫生用品:湿巾(纸)、卫生湿巾(纸)、抗(抑)菌洗剂;④隐形眼镜护理用品:隐形眼镜护理液、隐形眼镜保存液、隐形眼镜清洁剂;⑤其他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纸巾(纸)、化妆棉、手套、口罩等。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