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范文 导航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成为像他们一样英雄

编辑:物业经理人2017-04-28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英雄

  70年前,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华人民铭记、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

  虽然未生于那个年代,经历那个年代的过往,但只凭着历史的记叙和祖辈的口口相传,脑海中浮现的是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便对战争的残酷、杀戮、耻辱感到捶胸顿足,也因此不难想象当吹响抗战胜利的号角的那一刻,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欢呼雀跃。如果生在那个年代,也许那一刻我们都会感动的流泪,这用鲜血和坚持换来的胜利。而我们幸运的生活在革命前辈用鲜血铸成的新中国,我想我们该有魄力和勇气用自己的方式成为他们一样的英雄。

  当我翻开历史的画卷,走在各个抗战纪念馆中,观看一部部抗日题材影片时,不禁攥紧了拳头,那是一段血与泪的岁月,是一部沉重的灾难史,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是抗战的胜利,却是中华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华美的篇章。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在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中华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牺牲。

  历史充分说明,中华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抗战时期,有一军人对记者表示,对于中国最后的胜利是确信的,记者问:“那抗战胜利后,你打算做什么?”该军人回答道:“那时侯,我已经死了。在这场战争中,军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看了这个故事,你会不会也一样心脏微微一震,然后湿了眼眶。这一句“那时候,我已经死了。”凝聚了太多的力量和决心。就像我们的国歌唱的一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这是誓死守护国家的决心,这种撼动人心的力量足以击溃日本敌军,击溃任何侵略。

  华夏儿女是打不死、吓不倒、压不垮的民族。虽然历史已成过往,但在这抗日战争胜利70年之际,我们重温历史,与抗战英雄一起并肩作战,为他们自豪,向他们致敬,怀着敬畏的心,在各自家庭的位置里,工作的岗位上,社会的责任中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英雄。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建设公司抗战征文:岳麓山上古炮台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岳麓山上的古炮台

  建军节的清晨,是一个晴朗周六的开端,约好二三好友,齐聚岳麓山门,选择林中小径,穿梭而行,夏季的阳光早早撒进林海,沿着叠起的青石板一路往上,岳麓书院、爱晚亭、烈士墓,通向了无数的精神与灵魂的栖息地,一股燃烧着生命激情的火焰慢慢腾起,整个心灵与思想也逐渐与这座充满纪念和故事的名山联系在一起。

  我们的脚步依旧在半山的古炮台上停了下来,大学的时候也多次登上岳麓山,满山寻找传说抗战中喷吐“天火”的炮台阵地,与同学反复论证这火炮如何如何摆放,如何如何隐藏

  再次来到当年争论未果的地方似乎好友心中都有了更有力的论据,却迟迟都不愿意先拿出来给伙伴们评论,也许是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让大家一改往日的滔滔雄辩,安静下来,眺望北去湘江和林立高楼,沐浴在今天和平强盛的朝阳下仿佛听到并未远去的炮火声,是呀,七十多年前日寇给国人带来的那场灾难,作为有热血的中国人在这样的纪念碑前怎能不愤慨万千,站在前辈们曾经战斗的地方,也许炮台不是脚下的炮台,但是肯定是脚下这片山岚,唱响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凯歌,至于古炮台位置上的偏差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一年,第十军、第七十四军等中华儿女精华部队在这里血肉相搏、抗击日寇,薛岳、王耀武、李玉堂、葛先才在这里挥斥方遒、保家卫国;那一年,是岳麓山上这古炮台一次次激射出怒吼的炮火,飞越湘江,将韭菜园、黄土岭、湘雅路等地的入侵者炸的溃不成军;那一年,是长沙会战的胜利激昂了同盟军在太平洋战争失利后的斗志,是长沙会战让美英等国废除了对华不平等条约,是岳麓山上的古炮台给陷入困境的反法西斯战争添上了振奋人心的一笔。

  抚摸古炮台上的石墩,精神与灵魂共鸣的振聋发聩,回望那段民族的浩劫,时刻让我们警惕东瀛的祸烟,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无数的国民党人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才将侵略者赶出神州大地。历经沧桑,我们终于走出一条强盛复兴的道路,但是我们依然要铭记历史,发奋自强。正是:

  山河重整,兆姓招魂,烈士牺牲辉宇宙,华夏同仇,抗日先驱孰敢忘?民族复兴,大展宏图,中华崛起傲寰球,百年圆梦,兴邦重任我争担!

篇3: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敲响历史警钟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敲响历史的警钟

  1945年9月2日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上,曾经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民无条件投降了。这不仅是中华儿女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一百年来屡屡遭受列强蹂躏的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了反抗外来入侵的完全胜利。

  为了纪念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同胞,为了让世人铭记民族的耻辱,为了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国家将每年的9月3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一天,警钟长鸣,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似乎战争还没结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70年过去了。70年,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变得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70年,足以让昔日的小毛孩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七十古来稀嘛!70年,又有几代人出生了,他们所受的伤痛在减弱,时间可以淡化一些东西,但不能消逝它们。民族的伤痛始终留在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伤痛可以痊愈,但伤疤仍在。

  日本侵略者给中华人民带来的伤害太大了,杀害中国同胞,掠夺中国资源,那种惨绝人寰的行径罄竹难书。翻开历史书籍,查看历史资料,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不由得展现在我们面前。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在不到六个周的时间里,就有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惨遭杀害,骇人听闻的是两个日军少尉还进行罪大恶极的杀人比赛来取乐。

  从1939年开始,臭名昭著的日军“第731部队”等利用中国人进行活体实验,研究使用细菌化学武器,给中国老百姓造成极大的伤害,有些地方到现在仍存在隐患。

  日军抓获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充当劳工,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强征的劳工有超过300万人之多,他们大部分被繁重的劳动折磨致残致死。病了不给医治,驱赶至荒野,任他们活活饿死病死,于是,一个个万人坑出现了。那一具具支离破碎的尸骸向着日本侵略者做着无声的控诉。更有难以计数的女同胞被强征做“慰安妇”,受到非人的虐待。

  日本军国主义者这些兽行众人皆知,无需多说。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反思曾经的罪恶,向曾经的受害者道歉。然而日本没有,到现在,安倍政府及其幕僚对历史事实闪烁其辞,纂改历史教科书美化那场侵略战争,企图掩盖历史。日本大和民族是优秀的,但缺乏正视历史的勇气和胆量。这与曾经同为轴心国的法西斯德国比差远了,当年,德国总理在波兰犹太人纪念碑前历史性一跪,换来了世界人民对德国的谅解。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安倍政府的事,可是,倘若没有大部分日本国民的支持,安倍及其幕僚如何上台执政。

  中国对日本持很大的宽容,战后,以博大的胸襟免除了日本的赔偿。我们都知道,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经济突飞猛进,曾一直占据世界前三的位置。倘若没有中国免除日本战争赔偿,它又如何发展这么快。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日本以怨报德,不仅不承认反思历史,纂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还修改宪法意欲扩军行驶霸权,在钓鱼岛问题上同中国发生争端,在南海问题也是推波助澜,甚至在东南亚的一些投资项目上也是竭尽全力企图压制中国。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这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70年过去了,那些死去的同胞长眠于地,无数冤魂期待着为他们昭雪。幸存的受害者也渐渐老去,他们千辛万苦所做的种种努力却换不回来日本政府一句诚挚的道歉,只能怀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人世,到死也不会瞑目。请问,那些自诩“日本是唯一追求道义大国”的政客们,你们的良知何在?请问,你们的同胞也曾遭受他人蹂躏,这种痛楚你们忘记了吗?请问,你们考虑本国人民和周边其他国家人民的感受吗?

  中华儿女的胸襟博大宽容,为了两民族间的永久和平,我们以德报怨,原谅了日本之前犯下的种种罪行。但是原谅不代表中华人民的软弱,不代表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不代表否认了侵略者的罪行,不代表我们可以容忍日本政府纂改历史教科书参拜供奉罪魁祸首的侵华刽子手的靖国神社,不代表我们可以放弃弹丸之地的中国固有领土的钓鱼岛,寸土必争,不代表我们任由日本人胡作非为破坏中国海外利益……。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曾经拥有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也不可怕,怕的是在安乐中忘记了历史,忘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国家现在是比以前繁荣昌盛了。有了丰厚的经济基础,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我们欢喜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航母出海,欢喜歼20、歼31起飞。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国家并不太平。国内各种矛盾加深,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还有广大地区没有富裕起来。和周边国家还有着各种领土争端,边境恐怖主义肆虐,还屡屡深入中国境内搞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择手段加紧封锁围堵中国,而周边那些小国在微小利益诱惑下,在美国的淫威下,甘愿做对抗中国的马前卒。包括俄罗斯,中国的难兄难弟,一方面同中国合作,一方面又向同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印度越南出售先进武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在盛唐贞观之治时期,魏征力谏太宗居安思危,这个道理到现在仍有着深刻的意义。一个民族,即使已经强大,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心存忧患意识,不要被现在取得成绩迷失了眼睛。否则,这个民族有着灭亡的危险,这在历史上早有多次验证。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我们牢记历史,在即将来临的70周年抗战胜利纪念日上,再次敲响历史的警钟,让这肃穆激昂的钟声响彻中华大地,传入每一个中华儿女耳中。

篇4:建设公司抗战征文:烽火铸青春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烽火铸青春

  在昆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有一纪念馆,记载着一所在中国现代史上短暂存在却享誉世界、业绩丰伟的大学——西南联大。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先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三校复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制取消。

  这所在抗战中颠沛流离、辗转四处组建的大学,虽只有短短八年校史,却为民族解放和复兴培养了众多的大师与精英。这里走出了李政道、杨振宁华裔诺贝尔奖得主;邓稼先、周培源等“两弹一星”奠基者。更有一批投笔从戎、热血卫国的学子从这里走上抗战一线。

  回忆这段烽火岁月,可谓艰苦卓绝。学生们在茅草屋搭建起的简陋校舍中上课,在日寇飞机的轰炸间隙中忘我的进行实验。战乱时期物价飞涨,当时的津贴常常满足不了吃饱肚子,遇到雨天教室往往泥泞不堪。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学成报国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绷上心弦。“刚毅坚卓”的校训渗透到他们的心智与风骨中。

  今天很多教学研究者通过各种形式研究这所大学对现代教育的借鉴意义,以求学术之进步。重读这段历史对于领悟抗战精神、培养坚毅品格、树立正确成才观念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古往今来,那些有大作为者,多是在逆境中脱颖而出,这归功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出超乎平常的意志、品格、体格、视野。华为公司在人力资源规划纲要中形象总结艰苦的基层锻炼对于人才的重要性,“将军实际上是打出来的,没有艰苦的战争磨难,不会产生将军。吃得大苦耐得大劳,方能成为担得大任的将军”。

  作为水电施工企业,国内项目往往都远离城市,交通闭塞,设施简陋。国际项目亦多处于不发达国家,地区政治比较复杂,甚至一些地区卫生水平十分恶劣。但这里是青年学子们锤炼品格的大熔炉,也是提升能力的快车道。在恶劣的气候面前,在严峻的社会治安面前、在匮乏的医疗卫生条件面前,甚至在危险的战争面前锻炼了我们不畏艰苦,敢于担当、严格履约的刚毅品格。同时在这种历练中青年员工肩上的担子重了,承担的责任也就大了。当生活给了我们困苦时,请想一想革命先辈们烽火成才路,或许我们要报之以歌。

  危机意识。“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危机意识牢牢地烙在西南联大的学子们脑海中。当今企业逐鹿市场,亦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惶者生存才是法则。短短几年时间曾经叱咤风云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就轰然倒在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难逃被收购的命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够在安稳的当下敏锐的洞察情势的变化,甚至是松松垮垮得过且过,最终将会葬送未来。

  近年来国内水电市场萎缩。公司领导准确提出了水电、非水电及国际的市场结构划分,构造了“大土木”的发展思路以及“进城融城”的发展战略。在后水电时代给公司发展指明了道路。这充分体现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增强危机意识,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多用底线思维去考量坏的结果,前瞻性的思考好的对策。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增强危机意识就是要于歌舞升平处多思发展的短板与漏洞,莫要好大喜功躺在过去创造的荣誉上。多学习标杆企业的先进方法。查找工作流程的不足,持续的进行改进。

  学无定所,学有所用。“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非大楼之谓也”。梅贻琦校长的这句论断成了当代大学教育建设的精髓。当今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成为热门。快速更新的知识已经将学习与工作融入一体。谈及学习本身,只是一个汲取知识,释疑解惑,增强本领的过程,其认知多少与所处环境等硬件设施关联不大,只与师资力量的配备和个人的认知程度、努力程度有关。学习只是劳动的准备过程,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通过学习能够提升人力资源水平、释放人力资源存量。近年来,公司针对行业特点,创新培训模式,通过导师带徒、朝阳工程、组建讲师团等方法加强企业培训工作,学习蔚然成风。企业应继续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建设一套员工自学引导体系,引导员工自觉学习。通过实地测评,认知变化及行为观察等方法检验学习效果,增强培训有效性。信息社会学习更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资源无处不在,各种移动工具,客户端等让知识的摄取变得异常便捷。员工可根据自己的短板及规划定制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同时更要注重发生在工作中特殊案例的剖析学习及公司文件的学习,领悟高层的智慧精华。

  学习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游离于生活、社会之外,只能是空中楼阁。正如庄子寓言里朱平曼练就的屠龙之术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不唯书,只唯实,自觉地把个人所学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

  “千秋耻,终当雪”,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洗刷了耻辱,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中兴业,须人杰”,继往开来,我们要汲取先辈们高尚的风骨与坚韧的品格,砥砺前行,锤炼刚毅坚卓的品性,用我们不懈的奋斗与坚守将光明输送到千家万户,将一个个精品工程交付给社会。

篇5:建设公司抗战征文:大国文明尺度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大国的文明尺度

  20**年8月15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

  我们的国家似乎早就走出了当年的伤悲,富强昌盛。20**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目睹了现代中国的荣光,而就在前些日,北京又一举拿下了2022年的冬奥会举办权。在这个仍然存在硝烟与战争的世界上,我们这片温柔而广袤的土地上一片祥和。

  我生在东北,那里曾经遭受日本的殖民统治。祖父母那一辈,大多是从黄土地里走出。他们宽容而坚韧。“国家”的意义对于他们,或许没有一顿饱饭更加实际。日本殖民时,外婆还是少不更事的年纪,家庭的庇护让她免受那15年殖民的可怕噩梦的摧残,偶尔从她的话语中,依稀感受得到能够毫发无损的熬过那个黑暗时期是多么幸运。

  而我们的父母,大都出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个更极尽疯狂与理想的年代。对于他们耳濡目染的是*,gg开放亦或是80年代的金融危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抗日战争,也许也少了些憎恨,但谈及日本,大部分的他们会用“鬼子”作为代名词。

  出生于普通家庭的我,没有特别的憎恶日本,也不对其抱有好感。对于少年时的我,日本只是东方的一个国家,与美国,英国的感情没有太大差别。所谓抵日的爱国情怀,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远没有柴米油盐显得重要。

  直到初中,我才开始真正憎恶日本。初中历史书彩页上,狰狞的日本皇军提着刺刀,顶端刺着死婴;高中历史书的插图,来自日本头条,两名日本士兵,比赛刺杀中国人的数量,却因比赛结果太接近而重新再比,中国人的性命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场比赛的指标,手起刀落,再多冤魂也并不会成为他们的梦魇。更不用提后来的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细菌实验,南京大屠杀那30万亡魂,日本右翼依旧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的主权纷争……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谁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苦难和死亡的阴影,却在骨子里,在血液中,恨极了这个嚣张的东方岛国。

  抱着这样的恨,我从初中走到高中,又来到了大学。大学是自由的,没了父母的约束,有更多的时间,更方便的网络,可以更清楚的看这个世界。到后来,知道了春上村树。这个“永远的小男孩儿”在20**年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颁奖会上,发表了那篇《永远站在鸡蛋那边》著名演讲,对于战争,“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作家常有,而鲜明政治立场却又充满善意的作家不常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也听到更多与以往论调不同的媒体的声音。原来1979年gg开放开始,日本政府便对华提供无偿援助和300亿美元巨额贷款,这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也帮助我们迅速从战争和*的摧残中恢复,gg开放那一夜间中国崛起了。到后来,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日本是第一个捐款的国家,金额也达到第二,亦或是后来的云南鲁甸地震,或是前不久的天津塘沽大爆炸,日本网友也纷纷为伤者祈福,为死者默哀……原来我们一直深恶痛绝的这个“恶邻”,也有温柔的一面。

  面对大灾难,面对生命,即使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却可以用同样的标准,同样的声音,作为衡量文明的尺度。也许在我们看来,文明是尊老爱幼,是爱护环境。可当我们检视自己的心灵身处,文明的底线是什么?面对突如其来灾难,我们是选择漠视,还是援助?是幸灾乐祸,还是感同身受?

  十八大召开,习xxx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国的梦想近在眼前。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勿忘国耻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能吸取战争的教训,并为和平而付诸努力。仇恨和敌对只会让我们后退。越来越多的赴日游客为日本民众友好对待中国同胞的事迹奔走相告。大国的姿态就在于,我们走出战争的阴霾,我们宽容日本在历史上犯下的严重错误,并铭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受灾时我们接受帮助,而面对邻国危机之时,我们也愿意施以援手。在生命面前,跨过国界,从心底遥寄善意。这便是大国文明的态度。

  我并不是在鼓吹忘记历史,也并非背叛。在少年中国的成长道路上,我们的确需要中日友好。这个世界上,我们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行走。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