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实施方案(2)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9-18

  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确定“送教”方案,全力保障残疾儿童教育平等性。我旗深入贯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自治区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0**年)实施意见的通知》(内政办发[20**]68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并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送教上门”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教学内容可结合残疾儿童少年的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和安排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主要针对残疾儿童少年的具体情况,采取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原则上学生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6课时,每学年不少于32课时,家长课堂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每学年不少于4次。

  (一)“送教上门”工作三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在旗残联、旗教育局通力合作下,提供残疾儿童年龄、名单及家庭住址等联系方式,在核实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确定

  “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确定“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现状,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在旗残联和旗教育局的组织下,旗特殊教育学校组织教师深入调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区域,旗特殊教育学校相关负责老师对服务对象逐一入户家访,制定教育康复计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正式启动“送教上门”工作,由旗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走进残疾儿童家庭,实施一对一教育康复服务课程。

  (二)“送教上门”的具体方案和主要措施

  1.建立特殊儿童档案,客观反映学生情况

  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发展评价资料,教学过程资料,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等。通过首次入户家访,了解学生的病史、原有的教育水平、康复状况、生活自理情况等,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如家庭经济情况、家长以及抚养人的教育水平等。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需做好教案、每课的教学反思、每月总结等教学过程性资料。

  2.定制“送教”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开设选修课与必修课,实施教育与康复双向服务,保证教学康复效果。课程设置方案充分考虑了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构成。学生选课模式为“2+2”,即每人每学年可选择两门必修课和两门选修课。

  必修课主要着眼于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智力技能,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开设的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能力课程。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能力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选修课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开设的课程有:第二语言、音乐、绘画和手工、感觉统合课程、精细运动课程、言语课程、认知课程等。每位学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特长选择以上课程,或是依据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从缺陷补偿的角度选择课程,从而达到居家康复的目的。

  第二语言——在学生已有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学习第二语言,如: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普通话以及简单的外语等;对不能使用语言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或沟通辅具。

  音乐——通过音乐欣赏课程,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

  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教育康复训练(感觉统合、精细运动、言语、认知)——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觉、认知、言语、思维、心灵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教学过程全记录,加强教学效果的督导

  为了确保学生的教育、康复质量,加强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班主任每月需整理各任课老师的每课教学反思和每月教学总结,了解每位学生本月的教育康复情况,做好每位学生的档案工作并与任课老师、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将学生的总体上课情况反馈于家长,并解答家长在家庭辅助训练过程中的问题。

  4.设立“家长课堂”,开展家庭辅助训练指导

  家庭辅导和训练是完成学生教育康复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每一个残疾儿童教育康复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家长要能理解教育康复的内容,积极参与自己孩子教育康复计划的制定。其次,能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最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向老师提供信息和检查教育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而制定下一阶段的教育计划。但是,我们大多数的家长并非教育工作者,也非康复治疗专业人员,面对自己的孩子的各种问题,总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送教上门”方案中,专门设置“家长课堂”,把知识不仅送学生,更送给学生家长。家长课堂每月不少于1次,根据家长时间以及授课内容,采取单独授课和集中授课两种方式。课程主要帮助家长学会观察、理解和安抚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行为及心理解析,同时掌握基本的康复操作方法。

  二、“送教”新模式立足实际,亮点多,工作开展稳健、扎实

  “送教上门”具体实施工作以我旗特殊教育学校为核心,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辖区的学校老师为补充,针对每个残疾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真正实践医教结合,实施教育与康复双向服务。这样的“送教”模式是经过实地考察、立足实际,最终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送教上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平凡而又艰辛,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关注于心,关爱于行”,用实际行动切实保障这些特殊儿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体验到受教育的幸福,从而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生命的花开向何处?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敢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学校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桑植县启智学校“送教上门”实施方案

  依据《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0**年)》精神,为贯彻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残联印发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为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根据省领导指示精神,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育工作。现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桑植县启智学校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纳教育”理念,落实《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40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我省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在我县残联部门登记的,确实不能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根据我县文化不发达的实情,年龄在省定基础上延迟一年,限于7-15周岁。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

  四、实施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满足具有接受教育能力而又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是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关心特殊教育”,以及贯彻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残联印发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为确保“送教上门”工作的落实,学校根据在我县残联部门登记入册的儿童名册,在综合研究7-15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人数、残疾类别、家庭现状的基础上,确定具体对象作为我校“送教上门”的实施对象,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三)提供保障,确保落实。开展“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学校将针对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和家庭情况,确定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设立“送教上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交通补助和误餐补助,以及教育教学设备的配备。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相关的档案。

  (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1.加强管理和指导。“送教上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加强管理,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相关制度,保证“送教上门”服务工作落实到位。

  2.保证“送教上门”服务时间。各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服务对象的残疾类别和发展现状,保证“送教上门”服务时间,每个服务对象每周1次,每次1个课时,或是二周1次,一次2课时。每学年不少于40个课时。“送教上门”的课时数计入任课教师工作量。每月组织一次送教上门对象的集中授课活动。

  3.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结合家庭与家长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对家长的方法指导与训练,切实搞好家校互通与联动工作。

  (五)实施过程。

  1、调查摸底,确定服务对象。

  根据我县残联部门登记的儿童名册,下乡入户摸底,对学生的认知感知、语言表达、生活自理、动作协调、家长期望方面进行详细了解。

  2、制定送教计划、选好送教内容,做到个别化教学。

  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里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运动、感知、语言能力方面的训练。

  3、入户送教,一人一案。

  精心选好送教内容进行备课,入户进行送教,有计划的对送教对象进行能力训练,教学过程不求完成教学任务,只求孩子有进步。

  4、建立档案,定期考核。

  将送教上门对象列入学校学籍统一管理,送教上门老师及时跟踪、建立和整理送教上门服务台帐,做好送教档案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能力发展评价、教学过程资料(照片、视频)、个别化教育方案、训练记录、家长反馈等。学期结束后,相关资料由教导处单独装订成册存档。

  工作小组对送教教师进行不定期抽查和考核,考核包括工作小组对送教情况的督查情况、成果展示考核、评奖。教老师送教工作纳入教学工作总量,同时参加学校教职工目标管理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社会反响好、家长评价高的老师,学校进行单独奖励。

  五、20**年秋季送教领导及工作小组名单

  1、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