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研究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北科大)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4-18

  研究所大学生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北科大)

  来研究所的四个星期,在很多方面到给我很深的感触。

  首先是研究所的学术气氛。与高校的生活相比,研究所的学术氛围更加纯粹。没有更多恼人的课外活动,在研究所的时间里,可以整天沉醉在与学术、科研有关的氛围中。几步路就可以到达的报告厅,频率很高的报告讲座,集中的实验室分布以及只需几步路就可以抵达的生活相关的配套设施。在这里接触到不同领域很酷的老师、师兄师姐,跟进前沿热门的项目似乎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似乎只要有想法,在这里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课题组更深入的了解。课题组与课题组之间的交叉,合作更令人感到兴奋。学术年会使我更快速的了解研究所的老师们的动向、课题以及方向,还有茶歇时间可以有的面对面的交流,都使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开拓了我的眼界。

  其次是实验室的氛围。在来研究所前,我所处的环境是实验室相当分散,即使是同一个实验室同一个方向的同学,也都常不在一个房间。但是在研究所的实验室,讨论问题,需求帮助都会变的异常方便,信息交流的速度与流畅度都令人感到兴奋。老师的办公室也常在附近,再向老师、师兄师姐请教问题,都那么方便。同时,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以及工程师都非常nice,不论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还是休闲时间一起出去吃饭、散步。

  最后是在学习和科研中的收获。虽然在研究所只有短短的5周,但是并不会因为只是summer就会只可以打下手,干一些非常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而是能够做一些虽然简单,但独立的工作,能够有框架的接触一些工作的具体流程。

  在研究所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给了我非常多的收获和体验,也更坚定我要在一个科研机构走science的这条路的想法。

编辑:www.pmceo.Com

篇2: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2)

  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武汉大学)

  此次夏令营结束在即,虽然只有短短一月,但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与氛围。最初听闻研究所的大名是在今年3月多,这时候各大夏令营都启动了报名,而我一眼相中了研究所夏令营,不为别的,就为它独一无二的时长。

  在这一个月时间内,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的生活该是怎样的。研究所地处五环外,不算偏僻也称不上繁华,能够安安静静做科研,也足够衣食无忧。作为一个大三学生,资历比同期summer较长,之前也进过实验室做业余科研,但比起零碎的实验时间,此次夏令营还是我第一次深入感受研究生活。在曹老师实验室的一个月内,我学习了帕金森综合征的基本背景以及小鼠模型的构建,小鼠在looming刺激下的本能行为的机制通路以及许多行为学实验操作等,于我而言陌生又新奇。同时,指导我的刘爱学师兄在实验过程中耐心的讲解、不时的提问也让我学会多记多思、收益颇多。实验室生活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文献了,我之前接触行为实验很少,来到曹lab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行为研究,同时也通过了许多文献的阅读,让我了解了行为调控的环路机制研究的基本流程与常用的工具。

  在曹lab的一个月summer时间虽然短,但是却让我对神经科学更加充满兴趣,想要一探究竟。我相信这一个月的结束并不是我与研究所的终点,因为我已经入选了第一志愿研究所的PTN项目,来年就是研究所学生了哈哈。

篇3: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四川大学)

  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四川大学)

  一个月的summer时光就这么悄然离去,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一个月以来,我已经从偶然间了解到研究所的向往,逐渐的接触,了解,并且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学术自由,师生平等的科研圣地。

  作为本届summer中仅有的大一学生,这一个月的历练带给我太多太多。进入大学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才是科学研究,真正卓越的科研是什么样的,自己到底喜不喜欢科研生活,能不能坚持在科研的道路上走下去。有幸能够到中国最卓越的一批科学家之一的刘清华老师课题组参与科研生活,为我打开了通往问题答案的大门。

  刘清华老师课题组致力于研究睡眠的分子机理等问题。在这里,大家步履匆匆,穿梭在一个个实验台和细胞房里面,从早上到晚上,孜孜不倦的研究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分析着一个又一个的实验。不仅师兄师姐们热情高涨,努力探索,刘老师本人也坚持着早上8点到研究所,晚上9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离开的时间表。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兄师姐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样才是真正的科研热情,什么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之中。虽然是一名在睡眠和RNAi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但是刘老师完全没有权威的架子,非常平易近人,对学生十分尊重,每次我去请教的时候都十分认真专注地聆听我的问题,每天离开的时候一定跟大家说一声明天见。我想,这样一位彬彬有礼,孜孜求知的学者,是值得我尊敬的榜样。

  在刘老师的课题组,有着最为自由活跃的学术氛围。大家都能够独立思考问题的答案,但同时也积极借鉴其他人,甚至是其他实验室的思路和技术。为了在小鼠中敲除和高表达之前发现的一些关键蛋白质,我们实验室新使用了AAV作为载体来将质粒转染到小鼠的脑部里面来观察小鼠的表型;为了更好更方便地监控小鼠的睡眠与觉醒,李祺师兄编写了程序使得我们得以通过视频来记录和分析小鼠的睡眠情况,替代了昂贵复杂的EEG/EMG。为了不仅能够从小鼠个体层面,也能够从神经元的细胞和亚细胞层面来观察关键蛋白高表达和敲除的表型,李祺师兄,周亮师兄等师兄师姐们还在主动摸索神经元提取和培养的方法。在这里,你不必担心自己的idea被技术所限制,你能够向众多实验室和辅助中心的,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领域的优秀老师和同学们借鉴和学习。在这里,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和进步。在这里,不同的想法和思路激烈交锋,碰撞出最灿烂的思想的火花。从繁忙的实验室到热闹的饭桌,一个个精妙的想法不断地碰撞和被打磨。

  同时研究所能够为真正专注科研,渴望探索未知的科学家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硬件保障。宽大的实验室,十二个高水平的辅助中心,先进的仪器设备,专业的动物培养设施,还有不得不提的美味的餐厅,都为研究所的师生提供了潜心科研,做出世界最顶尖成果的保障。

  要论研究所一年一度的盛会,那一定是研究所的年会了。在这里,辛勤工作了一年的PI,从各地来的学者,还有研究所的优秀学生和毕业生们,齐聚在中家鑫园温泉酒店,展示自己过去的工作和近期进展。年会上高潮迭起,PI们精彩而严谨的科学报告让我们叹为观止,各地来的学者的报告也令我大开眼界,还有我们的师兄师姐们将自己的辛勤成果做成poster,摆满了报告厅前的空地。这一场科研盛宴极大地扩宽了我的眼界和见识,让我进一步看到了生命世界的异彩纷呈,还有生命科学为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刘老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一次讲座中讲到的“要想清楚什么问题最重要,我想要做什么问题,而不是说我能做什么。想清楚了要做什么,什么approach都可以用”。这让我从对科研的误解中脱离了出来,矫正了我的认识。我想,支持我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最重要的不竭动力就是我对这个世界无穷无尽的好奇心,我渴望去探清生命科学现象背后的机理,为人类拨开自然界的无穷奥秘的雄伟工程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在聆听实验室研究方向和问题的时候,我感到了自己对于钻研和解决问题的科研热情,也坚定了我从事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决心。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是我所感兴趣的,什么样的问题是值得我去解决的。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李祺师兄向我讲述了实验室的课题方向,并且带我做了PNC的提取培养和小鼠睡眠的视频分析,史可见师兄带我做了准备腺病毒转载的质粒的制备,酶切验证PCR等实验。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师兄师姐,他们都在我探索和求知的道路上为我指点迷津,让我的求知之路更加容易和顺畅。祝愿师兄师姐们能够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做出一个又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在科研的大海里乘风破浪!

  最后,非常感谢研究所和刘老师能够给我这次宝贵的机会,也非常佩服研究所为中国科研发展,为科研人才培养作出的巨大贡献。希望这个专注科研的净土能够不断蓬勃发展,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迈向新的高度!

篇4: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青岛科技大学)

  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青岛科技大学)

  初次来研究所是在去年冬天,那时只当研究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多少多少大牛,出了很多很多成就。后来来到了研究所,我越来越发现,这里最珍贵的品质在于,学术自由。这也是我一直苦苦追求并且求而不得的。

  怎么说自由呢,曾经也跟老板聊过一些,老板问我研究生想做些什么,我说跟老板做一些课题,锻炼自己的能力吧。老板很认真的给我说,研究所的理念在于,你想做什么,研究所可以提供条件,去做你想做的。那时候我真的很诧异,后来仔细想来,对,这才是科研,真正的科研。

  讲第二点自由呢,在于研究所允许你去犯错。我觉得这点真的是很奢侈。无论从传统还是教育来说,我们一直信奉的理念在于,犯错就要挨打。允许犯错就允许了更多的可能,科学研究的道路其实也是不断的去犯错不断的去尝试然后不断的去更正的过程,当你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哪怕最后也是失败的,但是我们去尝试过了,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这也算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在研究所不会因为怕犯错而畏手畏脚,实在是难能可贵。

  研究所提供了最好最好的条件,无论是饮食,住宿等诸多方面,让人没有后顾之忧的全心全意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世外桃源。

  前几天刚刚通过了所里的面试,觉得自己很幸运,终于找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自由,如果幸福有形状,一定是自由的模样。

篇5: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所大学生夏令营暑期训练心得体会总结(南京农业大学)

  把科学的故事讲好,把科研的情怀传承好

  研究所是一个让我相信科研浪漫的地方。

  王晓东所长曾提及他回答过的一个问题“研究所为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哪些贡献?”。答案惊艳到我,“我不知道什么是重大需求,什么是贡献,但研究所为中国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安安心心放下实验台的地方。”

  静心,是研究所给我的第一个关键词。生命科学园远离闹市区,生活与科研融合而又独立。每天实验的进展都为生活增添快乐,将科研乐趣融进生活。研究所优质的生活服务使每一位科研人员即能安心做好自己的课题,又能在科研之外拥有独立而完整的生活。

  “在研究所要做原创的卓越科学” 是人们相互鼓励的话,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理念,更是研究所人的科研情怀。“在研究所不怕失败”是研究所人做原创科研的最大底气。把追求学术突破、科学进展作为共同目标。晓东所长以“研究所ome”命名新发现需要何种的情怀。

  学术平等是研究所的又一大特点,晓东所长说“在这里没人把我当所长”确实打动人心,研究所的午餐也将这一点完美呈现。没有单独的教师餐厅,各位PI和研究生面对面在一张桌子吃饭,分享生活乐趣,交换学术思考。不同方向的主流研究方法和思路相互碰撞,所谓跨领域交流,拓展思路。学术交流氛围的浓厚不仅体现在所内,也在年会报告中,邀请各科研单位杰出PI做报告,报告人不限于研究所热门研究领域,但同在生物学背景下,PI各抒己见,请教、建议、评论,相互借鉴思路。

  如果说在年会中各位PI的报告是一场学术的盛宴,那么晚会和各类体育运动比赛展现的是研究所人的生活另一面。年会诠释了“生活不是科研”,还有人文情怀,既能把科研做好,还能把歌唱好,能把球打好,见到学术严谨PI的可爱另一面。

  在实验室的管理张弛有度,既有严肃的学术探讨,又有轻松的交流打趣。从课本理论走向实际操作,在实验的细节中体会科研的细致严谨。一个月时间的感谢师兄师姐们的照顾和包容,在不断犯错中锻炼成长。此行的收获不仅在于从师兄师姐那里学着提过几次DNA、了解流式细胞术、观摩CHIP和冷冻切片的操作、尝试农杆菌转化和Western等,更在于感受这里的文化氛围,喜欢实验室温暖的师兄师姐们,爱上研究所令人安心的科研环境,带着对科研的尊敬与热爱,逐渐相信生命科学的浪漫。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