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践行弟子规汇报课--春风化雨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4-21

  践行《弟子规》汇报课

  春风化雨——践行《弟子规》促进师生和谐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小学

  周慧美

一、自然情况

  禾,男,11岁,上五年级

二、问题及表现情况

  他不合群,没有人喜欢跟他玩,一次上体育课,我见他使劲地拉着别人,原来,没人和他玩,他就硬拽着别人和他玩。他爱打人骂人,尤其爱欺负弱小,而对明显比他厉害的人,他则不敢动,典型的欺软怕硬。他学习不好,纪律不好,还喜欢拿别人的东西,总之,你找不到他的优点,哪个老师都烦他。你一批评他,轻则梗着脖子翻白眼,不服气;重则叫来家长对你拍桌子、瞪眼睛、脏话随口出,吵闹不休;即使不吵闹,也要告到领导那儿去,让你心气不顺。这一项项举动,让人烦不胜烦。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听说,孩子的妈妈很“厉害”!禾未上学时,妈妈就是远近闻名的“恶人”,哪家孩子跟禾打架了,别看只有几岁,定会遭到他母亲的责骂,有时甚至一巴掌扇上去,和孩子一起痛揍那位小孩,扬言这是为自己的儿子报仇。因为有此名声在外,所以很多家长严禁孩子和禾在一起玩。没人和他玩,这可能也就造成了他不会与人正常交往。

  上学后,告他状的非常多,次数多了处理不过来了,我就说:“他老打你,你不会不跟他玩?离他远点儿!”渐渐地,谁也不喜欢和他玩了。

  放学站队,他经常捣乱,要么绕着队伍后面转圈,要么捣乱、说话,一次,体育委员让他站5分钟,没有5分钟呢,家长领着孩子闯进办公室,破口大骂:“*****,给我说一说,凭什么让我儿子站?我儿子又没犯错!”我耐着性子给她解释:“体育委员可以作证,你的孩子是在说话捣乱!”又是一串脏话:“******,谁敢作证,我他妈的剁了他,敢说我儿子!”你瞅瞅,就这种素质。

  课堂上,他不听,还捣乱别人,使他座位一圈的人都听不成课,大家很烦,集体来找我,要求换座位,往哪换,哪儿就一群人来找,不换,家长就会前来说情,没办法,只好让他坐在讲台旁边。禾的家长就找校长来了,我给他安排同桌了,不久,又一群人来找,唉,我没办法,又把他放在前头了。其母愤怒地来找,说:“凭什么让我儿子坐在前面,这不公平!你这样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赶快给我们换座位!”我说:“不行,放哪里都影响别人!”其母大怒,拍着桌子耍赖:“你今天必须给我换,让他和***坐在一起!”瞧瞧这素质,简直不可理喻。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的确不错,像这样的家长和孩子,哪位老师愿意惹麻烦呢,就睁只眼闭只眼吧!于是,给他找了一个比较厉害的同桌,班里的打架能手,委以重任:听着,他不动你,你不动他,他若动你,影响你听课,收拾他!别说,以恶治恶还真管用,老实了!虽然依旧招人烦,但总算是解决了座位问题,累呀!以后,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纪律上,尽量不去招惹他,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一概装没看见。你不让管,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四、诊断及措施:

  从孩子和家长的表现看,家长的溺爱以及管理教养的方向偏差,家长不懂得尊敬老师,孩子也不懂得尊敬老师,根源在家长身上,在育人环境上,也在于我没有教育好孩子和家长,与家长的沟通不够。要在原来,我才不选这样的孩子做个案呢!费力不讨好。可是自从学习传统文化,践行《弟子规》以后,我改变了想法。

  采取的措施:

  1、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让孩子感受到爱。转变观念,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做好孩子的转化工作。

  2、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到正确的做法,并愿意围绕《弟子规》说的去践行。

  3、在班里创造和谐的氛围,改变不良的做法,学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事情先找自己的不足,改变育人环境。

五、实施过程:

  按照《弟子规》上讲的,先背诵,背完后再践行,一句句去践行。切实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叫很快答应,父母让干的事情快速去干,父母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听,顺从地做。只有这样反复实践,才能养成习惯,将孝做到实处。真的在实践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榜样作用很重要,老师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去做,孩子们才会做得更好。在学习活动中,经常提醒孩子们“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在孩子们犯错的时候,讲一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的道理;当孩子打骂别人的时候,告诉他“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践行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能着急,王琦老师说:“急不得,急,就不得。”我牢记住这句话,刚开始,每星期只践行半句,也就是“父母呼

  应勿缓”。我发现班内很多孩子就像没长耳朵一样,老师叫了,还在凳子上坐着,懵懵懂懂的,不知道该干什么。像这样的孩子,在家里肯定是十声八声喊不应,习惯了,在教室里也这样。第一个星期周一,就宣布践行“父母呼,应勿缓”,于是,整整一个星期,就告诉孩子,每天父母一叫你,赶紧答应,养成习惯。星期三,早读时让孩子说一说自己做得怎样,周末,家长评价孩子的表现。为了不使教育显得枯燥,我利用班队会和思品课时间给学生播放孝亲的故事,讲解弟子规中句子的意思,有时还播放《母亲》、《父亲》等歌曲,让学生在多种形式中感受父母亲的不易,学会用行动回报。

  关注学习生活中的细节,不放弃教育的机会。眼保健操和广播操前,我通常都要念“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并带头认真做操;学生有了过错找借口时,我则念“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立刻会意,反省自己的过错。

  孩子们在光盘上和我这里听到的最多的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发现问题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先问自己,找自己的过错,这样就不会生气或者发牢骚了。这样的强调,让很多孩子改变了埋怨他人、推卸责任的做法。在这种氛围中,禾,也发生了变化。

  家长不好,孩子也不好,这是我原来的想法,现在我转变想法,孩子不好,是我这四年来没教好,不会跟家长沟通,这是我的错。所以,改变观念以后,对这个孩子从说话的语气上以及面对的心态上就有了变化。记得践行《弟子规》第一周,他站队捣乱,体育委员让他站出来,他不出来。他见我来了,就愤愤地出来了,直拿眼睛翻我,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还掉下来泪。我走近他,不带任何火气地说:“快别哭了,天这么冷,冻着了。”还伸手温柔地拭去他的泪水,“别哭,男子汉,有错就改,否则你父母又该担心你。”我这么一说,他的表情立刻变了,很温顺。我说:“知道错了吧,快归队吧,怪冷的,走吧!”以后再站队,看他站好了,我就冲他笑笑,他也自豪地报以微笑,他再也没有违反站队的纪律了。

  第二周,教数学的张老师告诉我:“这个禾真讨厌,我放在教室讲桌上的手套,他给我拿走啦!”禾顶嘴:“是我捡的。”张老师不悦:“我放在讲桌上,夹在教案本里,你在哪儿捡的?”我背对着张老师,低声说:“禾,你说实话,你做得对不对?”他看我没有生气,很平静,就说:“不对。”我追问:“错在哪了?”“我不该拿张老师的手套。”“该怎么办?”“我弄丢了,我给张老师再赔一副?”由于拿不准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我没有紧紧追逼,就说:“好,态度很好,照你说得去做吧!”第二天,张老师说:“还是你说话管用,禾给我把手套拿来了。”我找来禾,表扬他:“不错,是男子汉,说话算数,记住‘借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他点点头。

  元旦过后,一天下午放学时,学生来告诉我,禾把一个女生踢哭了。我说:“禾,你去办公室,对照一下《弟子规》,看看哪儿错了?”不一会儿,那个女生来了,说:“老师,你别批评禾了,是我错了,我不小心先碰着他了,他才踢我的。”我感到自己的心柔柔地动了一下,说:“很好,你能这样说,我很高兴,我不批评他,只是让他找找自己哪儿有错。”女生这才朝我深深鞠了一躬,放心地走了。禾又掉眼泪了,对着《弟子规》找到了“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为什么知道这有错?““因为我在制造斗闹场,所以不对。”

  “还有吗?”

  他木呆呆的,看样子困难,我说:“我们一起找。你瞧‘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你明白了什么?”

  他说:“我做了错事,让父母蒙羞了。”

  我补充:“是呀,现在是放学的时候,你该回家了,妈妈见你还没有回去,肯定担心了,让妈妈担心,就是不对。”

  就这样,我找一句,他对照一句,找到了“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他边说边流泪,找完之后,我说:“知错了,如何改呢?”

  “道歉。”

  “道歉还不行,还要做到‘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犯了,才叫真正地改错。”

  他答应了,并恭敬地鞠躬后才轻轻地离开。

  整个批评过程中,没有翻白眼,没有怒火攻心,没有厉声呵斥,他恭敬地接受了批评,自己也感觉平和。要在往常,肯定是我火冒三丈,他一百个不服气了。

  做到这一步,他的事情还不算处理完,第二天早上,还要讲述这个事情的经过,点评那位女生的做法,宽容大度,遇事情先找自己的不足,令禾感动地流下泪水,为下一步的改正错误,增加了催化剂;禾能够带着恭敬心听取老师的教导,对照《弟子规》找自己没有做好的地方,明白了道理,改正了错误。这两个孩子都是好学生,因为“过能改,归于无”都值得表扬。在全班热烈的掌声中,他们鞠躬还礼。至此,这件事情才算圆满解决,既强化了他俩正确的做法,又为今后的纠纷树立了正确解决的榜样。

  从第三周开始,我们的值日班长开始学着王琦老师的班,早上向每一位进入教室的学生老师鞠躬问好,而且一直坚持着。刚开始,大家笑嘻嘻的跟开玩笑一样,有的怪声怪气,有的回礼,有的不回礼,后来见我也恭敬地给值日班长回礼,大家才严肃恭敬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彬彬有礼,互相感觉来自对方的尊重,没做的时候不知道,做了之后才知道其中的好处。恰恰也把学校的明礼教育做到了实处。

  春风化雨,春风在哪里?就在《弟子规》中,在自己的心里,在一步一步践行的过程中。

  践行《弟子规》的这几个星期,不只是禾,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转变。进入元旦后,继续下来的践行使复习也变得比原来踏实了许多,从“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以及“字不净心先病”的渗透,学生的读更专心了,字也有了一定的改观,即使有了问题,也能在互相找不是的过程下和解。

  从老师这一方面来说,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了,因为知道要看更多的阳光。原来只是盯着缺点,不停地指责、批评,越批评越生气,孩子们也呆着个脸,一副不悦的情景。现在进来教室,先表扬值日班长,早上来那么早,很恭敬地鞠躬问好,接着表扬值日生,卫生区打扫干净,其次表扬前一天观察到的好事,看到的很多默默为集体奉献的事情……自己越说越高兴,孩子们的笑颜绽放,小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大家都开心。总之,早上就提起孩子们的恭敬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诚赞扬、关注,一天的劲就提起来了。老师少了很多说教、指责,只有提醒,遇到不顺的时候,先自我检讨,让学生少了很多对立的情绪,课堂上心平气和的交流多了。原因很简单,“春风拂面,春风化雨”,践行《弟子规》的春风,改变了我的心态。因为心态的变化,我不再为学生的不会而火冒三丈了;因为心态的变化,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因为心态的变化,我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这学期的前三个月,我经常头晕,身体不适,这两个月,我快乐轻松了很多,这才发觉,很多烦人的事情来自于自己的心,这真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呀。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方案

双茨科中学

新教师汇报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新岗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有生力量,尽快提高他们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针对我校新岗教师逐年增多的现状,我们把提高新岗教师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本次活动通过汇报课的形式,旨在检阅新岗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能够独挡一面,高效优质地承担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二、参加对象:

双茨科中学本学年新进教师

三、活动目的

1、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搭载青蓝工程的学习平台。

2、加强师徒结对工作考核,完善传帮带评价激励机制。

3、增进教师课堂文化交流,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

四、具体要求

1、新教师和本组教师共同参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全过程。组长辅佐和把关,新教师要认真对待,虚心请教。同组教师积极参与,充分体现各备课组团结协作的精神。组内成员主评,组长记录活动过程。(每学期至少一节)

2、合理采用现代教学手段,熟练、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要体现实效性和高效性。

3、在教学内容方面既把握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教学过程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科知识信息要准确无误,教学方法在灵活多样。

4、要能够灵活驾驭课堂,师生互动自然。熟练的控制时间,张弛有度;教态自然,仪表大方;语言规范、清晰、简练、富有亲和力、感染力;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晰。

5、新教师汇报课向全校开放,本学科教师必须参加听课,其他学科老师在没有教学任务时参加听课活动,并做好听课记录与评析。

6、授课教师在讲课的次日,把汇报课材料交到教导处。

双茨科中学

20**年3月

篇3:高中语文《胡同文化》汇报课心得体会

  教《胡同文化》的心得体会

  语文组

  李健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能够有这样一次在全校老师面前上汇报课的机会,我感到十分幸运。在许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我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公开课,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树立了信心;但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许多缺点和不足。以下便是我对本次汇报课的一些浅显的心得体会。

  教学目标的确定

  《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讲的是序言,因此,要抓住这一点进行教学。但与此同时,这篇文章又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序言。从题目来看,“胡同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甚至可以写成一本书。但作为一部摄影集的序言,作者仅用了几千字,足见作者对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确定为:通过阅读,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学习在既定主题下对材料进行适度收放的散文技巧。

  此外,从作者的经历来看,汪曾祺先生祖籍虽为江苏高邮,但久居北京,也算是个老北京了。因此,作者对老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都有着深厚的情感。而对这种情感,作者并不是直接地表达出来,而是通过老北京人特有的慢条斯理、不火不愠的劲头和老北京人特有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二确定为:品位文章清新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份怀旧与超脱的情感。

  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语文组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大体设计为:"胡同——文化——情感"三个阶段,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全文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为后面划分文章段落层次设置良好的铺垫。在每个阶段中,我首先提出问题,接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去分析问题,最后在我的引导之下由学生通过总结、概括来解决问题。在每个阶段的教学中,我适时地注意了横向的联系,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与此同时,我还注意了每个不同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从纵向的角度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脉络。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流畅性。除此之外,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不但在课前设计了以“记忆中的建筑”为核心的导语,还在第一阶段中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北京胡同的FLASH动画,让学生对北京胡同有一个直观、形象的感受和了解。在本节课的最后,为了能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份对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怀旧与超脱的情感,我为学生们播放了一首反映新旧北京风貌、人民生活变化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并根据歌词内容配上了相关图片,让学生们通过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去感受北京的变化,进而更深层次地领会作者对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情感。整节课也在大家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并共同达到高潮时结束,这样利于学生在课后对北京的胡同和胡同文化仍有深深的思考和回味。

  教学后的反思和领悟

  (一)打好基础,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语文学科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工具性。在《胡同文化》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了这篇课文虽是一篇序言,但它同时也是一篇结构严谨且颇具韵味的散文。因此,我觉得在本课的教学中应以本篇为例培养学生阅读散文和写作散文的基本技能。本文结构严谨,作者分“胡同——文化——情感”三部分,层次非常清晰;每一个自然段的首句多为此段的中心句,交代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其他各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的;全文第5自然段为过渡段,作者由建筑学意义上的胡同联想到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进而联想到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最终非常自然地过渡到北京的胡同文化。以上这些特点对于学生阅读、写作散文都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学生在阅读散文时,要通过寻找过渡段和过渡句来理清文章结构层次,而通过抓住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来快速地掌握各段的段意。学生在进行散文写作时,散文的结构要先从全篇入手做好整体性的构思,而后安排好各个自然段的中心,最后用过渡句或过渡段将各个自然段自然、流畅地衔接起来。通过《胡同文化》这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阅读和写作散文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从根本上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二)扩展视野,强化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在《新课标》中强调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学科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的特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胡同文化》是一篇具有人文底蕴的文章,它涉及到的文化背景及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态度都是很好的人文教材。因此,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本篇课文的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没落让我们对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建筑、文化等都存有几许叹惋之情,进而使学生树立保护具有民族古典特色事物的观念。从作者对老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留恋之情中,我们学到了要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没落正是在gg开放的商品几经济大潮之下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必须要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也只有用这样辨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我们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事物内涵和外延,进而为下一步顺利地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理念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堂应“以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是语文课堂的主角,而只是一位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方式的学习。在《胡同文化》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力图通过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问题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阅读、相互讨论来共同分析问题,最终,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自己完成总结和概括,并找到答案。关于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情感的问题,我尝试给学生比较自由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看法。对学生们不同的看法,不要武断地给以肯定或否定,而是通过与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引导,来使学生学会如何全面地、辨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我努力克服自己语言不够简练的老毛病,力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北京胡同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熟悉,是因为很多的学生都从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北京胡同有所了解;说陌生,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去过北京、看过北京的胡同,所以对北京胡同的印象多是比较模糊的。在进行《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北京胡同有一种形象、具体的感性认识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尝试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赏图片和影像资料,来形成对北京胡同的感性认识。在本学期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到了其突出的优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的密度和效能。但同时,我也意识到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往往会出现影响自己思路的现象。甚至有时课件做的华而不实,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我在制作《胡同文化》课件时,坚持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本着“简洁、实用又不失观赏性”的原则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自己为本,把课件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去运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作为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我在走上讲台的这四个月中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直观、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在许多老师的帮助之下,我也在逐渐地进入角色,逐渐地成长。尤其是这次汇报课,不但使我得到了难得的锻炼机会,而且使我在一定程度增强了信心,更有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但与此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平淡,缺少激情;声音比较缓和,缺少抑扬顿挫的变化;肢体语言比较僵硬,表现力不强;教学语言不够严谨,表达不够简洁;知识体系不够完备,有些知识不够准确等。这些缺点和不足需要我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每天每节课上踏踏实实的努力来不断改正、完善。真诚感谢校领导给我这次锻炼机会,感谢众多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将成为我永远勉励自己的话语。

篇4: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走近算盘成果汇报课教案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题目:

  走近算盘——成果汇报课

  科目:综合实践活动科

  类别:教学设计

  姓名:刘惠芳

  单位:

  茶山镇第二小学

  走近算盘

  ——成果汇报课

  一、活动介绍

  (一)活动背景:

  算盘是在东汉时期由汉族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几千年来一直为汉族普遍使用。珠算不但能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还能计算土地面积和各种形状东西的大小。由于它运算方便、快速、功能多样,还被传到了日本、朝鲜、印度、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算盘的出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计算器的重大改革。英国学者李约瑟称“算盘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的盛行,算盘在我们身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老一辈人个个都会使用算盘,但我们年轻一代对算盘的认识却很贫乏。算盘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吗?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算盘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完全取消了。理由是,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还可减轻学生负担。现在,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有《认识算盘》一课。其中对算盘最基本的知识点进行了介绍,让学生知道算盘及来历,并知道它也是一种计数或计算工具。算盘是很有趣的工具,仅仅的这一点知识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图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算盘

  算盘除了具有相当的文化意义外,还能提高人的智力、记忆力、反应力、注意力集中度等,华师大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奠宙表示:“我认为,中国的数学教育不能没有珠算。我们应对珠算做新的定位,使它的当代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算盘有哪些用途,在哪些方面运用到了与算盘相关的知识,比如:算盘文学、算盘工艺品等等。

  (2)了解算盘的种类知识,认识有趣的、特别的算盘。

  (3)学会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如何进行加减乘除。

  (4)了解珠心算的计算原理和对发展小朋友的智力的作用。

  (5)系统认识算盘的发展历程,解关于算盘的传说、故事、历史名人。

  (6)认识算盘的制作材料和一般制作过程。

  (7)初步学会收集信息的各种基本方法,尝试运用调查、考察、收集等基本信息工具和信息方法,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和采访稿。

  (8)能够对收集的信息或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学会运用e*cel处理和分析数据。

  2、能力目标

  (1)利用互联网、图书馆以及社会资源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2)培养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3)掌握基本的采访方法和要点。

  (4)学会分工,学会分享,善于合作。

  (5)能够以书面和口头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述活动的结果、体会或思想情感。

  (6)提高调查和采访的设计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能力。

  (7)通过调查访问,收集整理资料,分析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8)通过对不同人群的调查,培养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丰富多彩的算盘,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宝物的情感。

  (2)培养自主性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3)丰富学科及课外知识,培养热爱学习的品质和勇于探究、挑战的科学精神。

  (4)在活动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5)能对自己进行“反思”,

  尊重他人想法与成果。

  三、活动过程:

  用途组主要活动过程:

  1、第四周:在各自的家中上网查找关于算盘用途的资料或到东莞图书馆查找有关算盘的书籍,从以下方面寻找:算盘实际用途、珠心算、算盘文化、算盘工艺品等。

  2、第五周:全体组员在组长卢梓尧家交流并总结算盘的用途。

  3、第六周:查漏补缺,郑景标和卢梓尧在采访社区中的老人家关于算盘的用途和知识。

  4、第七周:全体组员在卢梓尧家中整理、筛选资料,刘志浩电脑输入,然后郑景标和刘立荣负责精选一些算盘文化或知识,制成算盘知识竞赛问答卷。

  5、第八周:刘志浩和卢梓尧在卢梓尧家中制作有关算盘工艺品的课件,郑景标负责制作有关珠心算和算盘使用方法及口诀等的手抄报。

  6、全体组员在第四周——第八周内各自请教长辈,学会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种类组主要活动过程:

  1、第三周:在各自的家中上网查找关于算盘种类、有趣的算盘的资料。

  2、第四周:全体组员在组长刘淑欣家交流并总结收集到的资料。

  3、第五周:全体组员在组长刘淑欣家讨论整理、筛选,刘淑欣负责电脑输入和打印。

  4、第六周——第八周:刘淑欣和刘诗琪负责制作课件,杨晓莹和刘诗琪做手抄报,全体组员制作宣传算盘或珠心算用途、好处的宣传标语和写一份建议校长开设学习使用算盘课的建议书。

  制作组主要活动过程:

  1、第三周:在各自的家中上网查找关于算盘制作材料、制作方法过程的资料,比如:制作过程图片、制作方法解说、制作过程视频等。

  2、第四周:全体组员在组长卢雅雯家交流并总结收集到的资料。

  3、第五周:全体组员在刘海珊家讨论整理、筛选,刘颖诗负责电脑输入,刘海珊打印。

  4、第六——第七周:刘颖诗和卢雅雯制作有关算盘制作知识的课件,全体组员设计“我心中的算盘”。

  现状组主要活动过程:

  1、第三周:在各自的家中上网查找关于算盘发展现状的资料,比如:珠心算的推广(珠心算学校、幼儿园)等;

  2、第四周:全体组员设计面向学生和成年人的调查问卷,吕慧琳、林美婷和卢佩婷设计面向数学老师、幼儿园、会计师的访问稿。

  3、第五——第七周:全体组员在社区内分组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

  4、第八周:全体组员合作撰写调查报告。

  历史组主要活动过程:

  1、第三周:全体组员在各自的家中上网查找关于算盘历史、名人、书籍、典故的资料。其中,刘锡荣找关于算盘历史的资料,卢淑仪和卢颖妍找关于算盘名人的资料,刘俊生和刘佩欣找关于算盘书籍的资料。

  2、第四周:全体组员在刘俊生家中交流并总结收集到的资料。

  3、第五周:全体组员在刘俊生家中整理、筛选资料。

  4、第六周:全体组员在刘俊生家中讨论设计关于算盘起源的小品和经典算盘故事会,并且组内推选演员和旁白。

  5、第七周:刘俊生和刘诗敏制作关于算盘历史发展的课件

  二、成果汇报课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算盘知识,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宝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发现探究、信息整合的能力。

  3、通过展示课件、视频、小组比赛、报告会等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通过多种展示形式,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表演能力、宣传能力、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变得更加自信。

  (二)活动准备

  1、老师准备:电脑、投影仪、无线翻页笔、小蜜蜂扩音器、评价表

  2、学生准备:

  各小组的课件、视频、研究报告、手抄报、建议书、绘画作、表演服装等。

  部分资料来源:

  算盘百度百科

  算盘

  神墨算盘博物馆

  算盘之最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以《走近算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成五个活动小组,分别对算盘的种类、历史、用途、制作和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同学们研究的怎样?有什么收获?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算盘世界,一起来展示分享活动成果。

  展示之前,我提一个建议:汇报的同学要表现大方,声音洪亮;听的同学要有礼貌,认真倾听。

  下面有请主持人上台主持,大家鼓掌欢迎。

  二、主持人就位

  主持人齐: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女主持人: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展示我们近两个月的活动成果。在这段活动期间,我们有欢笑、有泪水、也有争吵和不解,但更多的是合作与分享。(男主持利用课件展示活动过程照片。)我们的投入和合作,换得了今天的到来。

  三、小组汇报告交流

  1、制作组汇报

  男主持人:首先,有请制组的成员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组长发言: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制作组,我们小组收集了算盘构造、制作材料和方法的文字资料,从优酷网上下载了算盘制作过程的视频,还设计了我们“心中的算盘”,下面请欣赏我们带来的成果。

  两位组长先展示利用课件说明算盘的构造、制作材料和方法,然后播放算盘制作过程的视频给同学们观看,并加以解说。

  最后请组员们展示自己设计的“心中的算盘”。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男主持人:制作组非常用心,带来了视频给我们观看,让我们清楚地知道算盘的制作过程。感谢你们的精彩汇报。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打分。满分10分,一只手指代表1分。

  老师补充:在打分前,思考他们的成果能不能增加你对算盘的认识。

  全班同学进行打分,老师把分数输入到e*cel。

  2、现状组汇报

  女主持人:下面有请现状小组成员汇报他们的调查研究。。

  组长发言: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现状组,我们小组主要是做了关于算盘使用现状的调查。我们先通过上网初步了解算盘的使用现状,然后再通过实地采访和问卷调查,最后利用e*cel来统计分析数据,来完成这个调查报告的。下面,我们来汇报调查结果。

  两位组长开展报告会。

  女主持人:现状组为了全面了解算盘的使用现状真的花了不少的功夫。的确,算盘不应该被淘汰,它在新时代应该有新的发展。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给他们打分。

  全班同学进行打分,老师把分数输入到e*cel。

  3、用途组汇报

  男主持人:下面有请用途组成员汇报他们的成果。

  组长发言: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用途组,我们小组从网上下载了很多关于算盘用途的资料,了解到算盘除了用来计算外,还能用于开发智力、做工艺品等,我国劳动人民还创造了许多有趣的歇后语、谚语。前段时间,我们跟大家分享了算盘的使用方法和其他相关的知识。现在就来考考大家吧。

  开展算盘知识竞赛。(加分环节,答对一个加5分)。

  两位组长利用课件展示介绍算盘工艺品。

  组员展示手抄报。

  男主持人:用途组为我们丰富了不少关于算盘用途的知识。原来,算盘的文化内涵真的很深远。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他们的汇报给他们打分。

  全班同学进行打分,老师把分数输入到e*cel。

  4、种类组汇报

  女主持人:下面有请种类组成员来汇报。

  组长发言: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种类组,我们小组主要是收集有关算盘种类的知识、制作手抄报、宣传标语和写建议书。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算盘种类吧。

  两位组长利用课件介绍算盘种类和算盘之最。

  各组员展示宣传标语、手抄报和建议书。

  女主持人:我们的汇报完毕,我们种类小组的成果很丰富,希望大家能为我们打个高分。

  全班同学进行打分,老师把分数输入到e*cel。

  四、总结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汇报的小组在下节课再来进行汇报。同学们在课后思考一下已经汇报的组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对自己在这次活动的表现满意吗?下节课除了历史小组还要进行汇报外,我们还要对各组和自己进行评价。

  五、活动反思

  (一)老师的点评

  1、在实践中丰富算盘的知识。算盘历程了几千年,使用范围非常广,因此本次活动中学生收集到很多很多关于算盘的知识,比如:算盘之最、算盘谜语、算盘成语、算盘歇后语、算盘工艺品、算盘制作流程视频、算盘的发展历史、算盘的书籍、算盘名人、算盘故事等等,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祖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明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本次走近算盘活动开展的内容很多,如制定小学数学教师、会计师、幼儿园教师访问稿,访问不同幼儿园的老师;分别制定面向家长和小学生的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再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制作“心中的算盘”、手抄报、宣传标语、写建议书、算盘知识汇总和不少的课件;学会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算盘;算盘知识竞赛;算盘故事会等等。因此,整个活动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学生的锻炼机会也多了。

  3、在实践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每一个大组就是一个团体,为了突出自己的团体,每一个学生尽自己的所能。由于根据各人的能力来分配工作,学生们的特长得以发挥。所谓的差生也容易找到目的地,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并不比别人差。每一个孩子的主意都会得到注意,学生也会变得更加自信。

  4、在实践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在活动中,伙伴间的课余交往多了,同时,在学生间的交流中,孩子们各取所长,真正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比如:讨论到谁的家中开展活动、谁最乐于助人。在这个过程中,个别组员闹别扭,但最后都和好相处,因而学会了与人相处的基本礼节。

  5、在实践中整合各学科的知识。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既有信息技术的展示,又有语言文字的运用,还有集美术、表演等为一体,相依相存,融会贯通,各科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整合,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老师的体会

  本次活动虽能完整地结束,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需要在日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

  1、照顾学生的“工作情绪”,某些组的活动量较多,并且比较枯燥。他们有时会闹脾气,也有时会跟其他组作比较。看来,在跟进学生活动进展的同时,也应跟进他们的“工作热情”。

  2、个别学生不愿意活动、不愿意与其他学生合作。有些事性格问题,一时半刻难以改变,有些是懒惰、依赖性强。在活动中,要多关注他们的情况。

  3、小组间的能力差异比较大,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评选最受欢迎的小组,有两个小组的成果较少,组员怯场,因而得分很低,比其他组少几十分。

  4、没有女生的小组开展工作不够积极。用途组没有一个女生,在活动前期和中期汇报时,被老师和其他组批评。好在后来发愤图强,最后在成果展示中成为最受欢迎的小组。

  5、没有叫各组记录好每次的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和拍照,这是本次活动最大的缺点。在日后的活动开展中一定要提醒自己做好这一点。

  6、学生在中期汇报课时展示的课件做得很差,没有根据教室的投影仪来制作。课后,给了他们做课件的字体要求后就好了很多很多。还要,他们一开始的展示几乎都是课件,经过调整后,就丰富了很多。

篇5:体会落实《弟子规》中的孝道活动心得

体会落实《弟子规》中的孝道活动心得

星期天我们来到可园,由魏队长带领我们入园。这是第二次走进可园,不管大家是冲着免门票参观可园,还是学习,魏队长都希望大家有所收获,最好学习为主游玩为辅这样相辅相成就太好了。

园内集合好魏队长给我们讲解了一下映山红国学组的发展,以后会走进学校、工厂、社区、博物馆、图书馆推广国学传统文化,大家努力学习后帮助别人也成长自己。可园这地方前几期不限人数,但带朋友来的希望报上人数,咨询一下组织者,还有穿志愿服,最好穿长裤(虫子爱新人血,喜嘻)。

我们在园中走着,找到处湖边休闲场合。魏队长让我们一起朗读完《弟子规》,后给我们一同分解“入则孝”篇的大义。孝排在弟子规首位,从父母“呼、命、教、责”中学习了孝的第一步要培训的是敬,这是一切人伦之道的基础。“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没有恭敬心,那养父母跟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冬则温、出必告、事勿擅为,、物勿私藏、力为亲好、柔谏亲的过、亲疾昼夜侍”里讲了对父母身体的关心,杜绝自己生活中给父母带来的担心,永远温和对待父母错,全力服侍病中父母。

最后大家讨论了自己出门在家怎样对父母的关爱?一个问候的电话一句温暖祝福的话语。也反省了我们对父母的不奈烦,和父母吵架对骂,孔子说:“色难。”对待父母,难在永远保持和颜悦色。麦当劳听到这里脸有点红(大家都红吧,不红都是脸皮厚表演不到位,呵!),嗯,愧疚。父母有病,我们有过小时候父母所对待自己的痛爱、照顾吗?感恩,父母!

《弟子规》我们以为是小孩子的读物,“我们错了”总结时大家都同感地说:“《弟子规》是全天下人的第一读书经典范本!”

下周日,在可园学习《弟子规》“出者剃”文化。出门在外,平安快乐。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