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2-02-13

20**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本三篇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一)

按照会议安排,我认真学习了xxx“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在学习过程中,使我对“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了新的提高。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以同志为xxx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也是对治国理政实践的新总结、认识的新境界、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总遵循、总抓手、总方略。“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都有各自丰富的思想内涵,各个“全面”之间又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另外三个“全面”是重大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二、努力落实好“四个全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的要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小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就城镇化而言,我市是45%,全国小康目标是城镇化率60%,我市的城镇化率到20**年还要提高15个百分点,必须大力推动全市城镇化。为此,我市制定了全市推进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20**年主城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行动计划和百姓安居工程行动计划,主城区实施“两环、两桥、**路、**口”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区实施“一街、一路、一镇、一社区”改造工程,建设实力县城和风情小镇。结合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乡村面貌。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xxx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习xxx开宗明义的这一要求,是真抓实干、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的又一动员令。目前我市主城区正在进行城市管理事权下划的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不少事项已落实到位,必将有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

(三)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诸多考验。无论是推动保障科学发展,还是有序推进改革;无论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都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四)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

从严治党,还必须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牢固树立章程意识,自觉用章程规范言行,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作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历史已经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比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慎用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自身做起,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xxx及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xxx“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正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增强使命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xxx“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大学生深入宣讲“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首先,要深刻学习和领会“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将“四个全面”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要以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的政治责任感,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再次,要深入开展“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研究工作,形成好的研究成果,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坚持以“立德树人”,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思想,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是事关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高校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主题,引导大学生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三、坚持主流舆论导向,为“四个全面”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适应新时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要求,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和思想展示好,消除消极负面的“杂音”,为“四个全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贯彻落实这一布局,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中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必须以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了这一实际就会盲动、躁动甚至乱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正是我们党基于这一客观基点做出的战略布局。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从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做到一切依据客观存在明确路线,确定方针,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中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认识到精神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现出巨大的能动作用。无论是我们刚刚结束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是我们正在着力推进的全面从严治党,无论是我们党始终强调的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还是我们正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都旨在进一步凝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气神”,汇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这正是习xxx所指出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中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我们着力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发展。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就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在这一进程中,无论哪个“全面”,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绕不过、躲不开的“硬骨头”、“深水区”,我们必须勇于直面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敢于担当,善于解决,正如习xxx指出的“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是运动的而不是静止的,是普遍联系的而不是单一孤立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增强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驾驭和处理复杂局面与问题的本领。习xxx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四个全面”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整体,需要我们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与方法来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两条“根本路径”,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在这一进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纷繁问题与复杂局面中把握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一般与特殊、“两点论”与“重点论”等等一系列关系,辩证分析,才能学会“十个手指弹琴”,推动我们的事业健康顺利向前发展。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本

  20**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本

  第一篇:关于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四个全面”是**xxx提出的重大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治国方略上开拓提升出的新版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其理念、框架、具体安排和主攻方向展现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新型方法特征。

  一、整体协同的系统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反映的是国家治理的四个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但是,它们构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层面的系统性。在第一个层面上,这四个方面中任一方面都是一个整体系统,都由不同要素和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之间都有机关联和互相影响,都需要统筹兼顾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第二层面上,这四个方面也构成一个整体系统,也需要整体协同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学者指出它们之间是目标、手段、保障、主体四大要素的关系,四者缺一不可,其运作必须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这里讲的实际上就是国家治理的这种整体协同的系统性。

  二、远近结合的制度设计

  “四个全面”最为重要的内在筋骨在于制度。仅从表述就可看出,其中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内容都是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提出:到二0二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两次全会的决议清晰说明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目标和着重点是制度建设。实际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也包括大量制度建设内容。“四个全面”中的制度建设既是为“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也是为更为久远的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提供可依赖的路径。也可以这样理解,当前工作中的一些政策、手段、方法、措施可能随着时间的演进、条件的变化而取消或放弃,但制度建设却既有当前的现实功能,也具有极为长远的未来意义,因而是更为根本和深层的工作。

  三、互相渗透的设计安排

  作为一种战略安排,“四个全面”必须顾及长远和当前、整体和局部、理论和实践等多种社会层面,这就要求其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其内在的关联和深层的逻辑。结合中央的各种文献和**的多次论述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近期目标和愿景,全面深化改革是手段和方法,全面依法治国是途径和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领导主体的建设。这四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在实际工作中既融为一体,又各有偏重。比如,全面从严治党中当然包括深化改革的内容,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变化就是一种典型的改革。再比如,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重要目的就是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人民福祉毕竟是所有工作的指向。从总体上看,“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螺旋递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动态体系。

  四、基于实践的主动创新

  毫无疑问,“四个全面”的提出基于当前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对这一实践的政治总结和理论升华。这充分表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主动创新的态势和动能,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不墨守成规、勇于开拓、善于创造的勇气和能力。“四个全面”的每个方面都是我们党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寻求全面解决社会难题的探索。基于此,**xxx多次对各级党委、各个部门和领导干部提出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要求。比如讲到“从严治党”时他说,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也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通过发挥自己工作的主动性为从严治党做出贡献。

  基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每一个执政党都具有自己治理国家的方法体系。面对今天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局势,在总结三十余年gg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的治国理政的方法系统,“四个全面”的表述反映了一系统继往开来的特征。

  第二篇:**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范本

  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年10月**xxx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年12月xxx在江苏视察时首次把全面从严治党与上述三个“全面”并列。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就形成了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实现党的目标的重要战略布局,同时,这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宏大设计,更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新时代的历史坐标。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着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下,只有这样“五位一体”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为人民群众欢迎和期盼的发展,才是让人民群众越来越感觉到亲近和温暖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成功实现这样的发展呢?在中国经济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快速发展30余年之后,能够有效推动“五位一体”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办法只有改革,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着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扫清体制障碍。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目标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步伐,使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社会的治理方式都尽快纳入法治的轨道,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保障党的持续执政和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需要党坚强有力的科学领导。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目标愿景;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更是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才有资格和能力适应全面建从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方向引领者、顶层设计者和基层创新的组织与推动者。唯有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党才能承担起起顶层设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正如**xxx所说,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

  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之间是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党领导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也反过来对执政党、对执政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今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这是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目的所在。

  更值得期待的是,这“四个全面”良性互动的过程,必将是经济新常态发展条件下,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更加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和巩固的过程,是执政党越来越在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中越来越得到中华人民支持拥护的过程,而由此开创的则是为世界越来越敬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锦绣愿景。

  早在1940年1月,*同志就庄严提出:我们共产党人,“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956年,他还强调,党要有能力领导人民把我们的国家建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觉得可亲。在历经了几十年的曲折探索之后,***同志站在全新的时代高度指出,“我们的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制度”。

  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党领导中华人民在政治上成为自己的主人的话;那么,中华民族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制度文明傲立于21世纪的世界民族之林,便是历史庄严地交给这一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了。十八大以来以**为xxx的党中央所做出的一系列令人鼓舞的重大决策,特别是“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使我们越来越真切、越来越振奋地感受到了这样的历史担当,感受到了越来越清晰走进的梦想和希望。

篇3: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精编两篇

  20**年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精编范本两篇

  【篇一】

  决胜千里之外,离不开运筹帷幄;实现宏伟目标,重在战略谋划。

  当今时代,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行动能力的深度角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同志为xxx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方略更加完善,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党带领人民向着宏伟目标的伟大进军又迈出重要一步。

  “四个全面”总方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gg开放伟大实践到“五位一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到“全面从严治党”——正是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不断完善中,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中国以势不可挡的雄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短短30多年,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实现如此逆转,“中国为什么能?”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围绕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适时提出反映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目标任务,把总目标化作总方略,把总方略变为具体的谋篇布局和任务落实,形成战略优势,取得战略成果,不断切近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把xxx提出的“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力。

  现在距离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让我们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总方略的重大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xxx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全面”总方略上来,增强政治定力,提高执政水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接力奋斗实现宏伟目标的历史进程中绽放时代精彩,书写历史荣光。

  【篇二】

  xxx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首次提出的“四个全面”,是其治国理政方略的顶层设计,是中国复兴伟业的战略路线图。“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有着很强的学理支持和经验支撑。理解“四个全面”,是读懂中国故事,读懂中国复兴的重要窗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代国家转型的必要前提。由担任起草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并确定了时间表,即到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古籍上就有“小康”的说法,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今天,中国执政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中国未来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考量。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首先是一个“小康”之国,即中产之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使中产阶层普遍化,成为社会阶层的主流。

  “全面深化改革”是破除分利集团的有力武器。在*党史上,十一大以来的历次三中全会均被赋予了改革色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议,正是在向外界宣示,引领下的中国将是一个空前改革的时代,一个负起历史担当的时代。*的成功、中国道路的成功,最大的密钥便是保持改革的常态。改革必然触及利益,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那么,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无疑,来自人民的力量,来自实现中国复兴的力量。突破既得利益,让改革落地,需要有决心、有担当。无论是十八大以来的铁腕反腐,还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利益再分配,都显出中国执政党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坚定决心,以及最高领导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个人担当。

  “全面依法治国”是良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是*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史,法治和人治问题是每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题,渗透着等领导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入思考。亲身经历了“*”劫难的等领导人,深知如果国家没有法治,人人都无安全感。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许多都是涉及利益关系调整的“硬骨头”。法治领域的改革与政治改革密切相连,改革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特别需要自我革新的勇气。然而,法治改革关涉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关涉良治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关涉中国复兴能否到来,意义非凡,必须下死决心。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复兴的政党力量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是去年10月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讲话时正式提出的。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曾专门安排了党建内容,在讲话中指出“要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党内潜规则盛行,政治生态受到污染,从政环境不够纯洁,根源在于没有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在的认知里,中国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党内,苏联亡党的最大教训便是治党不力。只要把这个党管好、治好,中国的现代化就有了强有力的政党力量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大有希望。

  当前,党内一些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廉洁从政、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这说明,全面从严治党是非常必要的、非常紧迫的。在中国的政治体系里,如果没有政党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现代化。因此,全面从严治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这个角度说,能否从严治党,关系到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关系到能否使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可以说,“四个全面”是一份庄严的政治承诺,背后隐藏着深层的中国复兴逻辑。相比西方政党政治的空头支票,*的政治承诺给人印象深刻,是执政治理的一大基石。*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党、最大的执政党,有着一份强烈的历史担当,那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治理下的国家,如果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那么,世人的制度偏见、政党非议当可休矣。

篇4:党员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党员学习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xxx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gg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新飞跃,必将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因循,成为人们自觉的精神动力,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确保我们从一个胜利迈向又一个胜利。

“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xxx要求我们:“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究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它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批判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四个全面”既是***“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顺利实现的确保,又超越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落脚点,而是指向了完完整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个全面”自觉践行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生命线。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xxx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四个全面”思想正是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中萌芽,并逐渐形成、丰富与完善,由“三个全面”升华为“四个全面”。正因为“四个全面”思想是群众路线的结晶,所以一经正式表述,就立刻获得全国人民的共鸣。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经过gg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基本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xxx以一个革命家的高度责任感,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深入了解研究基础上,对国家与民族发展战略问题再次进行了审慎的思考,提出的“四个全面”的伟大思想,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他对真理认识的不断探索精神,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xxx“四个全面”的伟大思想,既是对中国发展深刻思考的理论成果,更是立足中国国情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四个全面”是以**xxx为代表的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结晶,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系统的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理论指南。只要我们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这一理论指南,我们的事业就必将代代传承,似火炬接力,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篇5: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三维十度体系学习心得)

全面深化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学习三维十度立体评价体系心得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盼;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必须优化学习负荷;必须优化教学方法。

双有效: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

双有效课堂评价体系:三维十度课堂评价体系,是在实践层面落实“双有效”课堂要求、构建和谐新课堂的典型的较为成功的路径和模式。

二.三维十度立体评价管理体系

三维十度立体评价管理体系以“和谐教育”为核心,以“双本”教育思想(教学管理以师为本、课堂教学以生为本“为理论支撑,形成了全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内容体现:教的基本模式、学的基本模式和评价的基本模式

校长观:充满理想、思想新颖、人尽其才、公正公平

教师观:师德高尚、充满激情、业务精湛、育人教书

学生观:充满活力、习惯优良、善于沟通、关爱他人

课堂观:激发学能、以学定教、学习有效、教学有效

教的重心在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是不是形成了;学习的兴趣、动力、意志等是否得到激发而形成自身的品质。

三.践行教学改革,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线教学改革的目标

传统教学的利与弊:

传统教学中,多轮教学与反复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容及应用得到了训练,学生机械的重复过程得到了熟练;但在学生自身接受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的意识、质疑和进取心却受到了遏制,缺少了批判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改革的目标:1)让每个学生都进步,都学会学习;2)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路径和知识认知结构,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品质;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机、意志等学习动力系统。

三维十度引领的学习方式:学生充分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案,一次完成一下学习任务:读书感悟、构建知识结构、练习寻疑、答惑解疑、展示创新、梳理总结学习成果。

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的目标,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优化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学生,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实现教学改革的关键就是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

现代教育对新课堂的要求:

1)进一步确立全面的质量观、人才观;

2)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着眼于课堂教学文化的创新建设

现代教学课堂的目标:

1)是学生学到扎实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地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以学习为中心,以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

四.三维十度立体评价管理体系

所谓三维,指的是评价和谐课堂的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引领作用和课堂文化(师生、生生互动的体现方式)。

所谓十度,是将和谐新课堂的三个维度分为十个观察评价视角并能具体的进行考评。

三维十度的综合展现:

对于学生学习维度设置六个观察视角:预习程度、合作参与度、学习有效度、思维创新度、课程标准转化度和情感价值体现度;

对于教师引领维度设置两个观察视角:导学巧妙度和教学有效度;

对于课堂文化设置两个视角:课堂氛围学习度和综合能力发展度。

预习程度的表现指标:

1)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2)小组展示预习成果

3)检查完成情况

合作参与度的表现指标:

1)全体学生(小组各成员)参与活动的次数和时间(记录时间的意义何在)

2)学生之间有相互学习的时间和活动

3)合作、交流、学习是否有效

学习有效的表现指标:

1)学生感悟知识,经历学习过程

2)课堂学习内容由学生生成,有自学、互学、对学交流的学习过程

3)有拓展、创新、练习、提升

思维创新度的表现指标

1)学生有主动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有思维感悟并能呈现出来

3)师生、生生思维有碰撞

课程标准转化度的表现指标:

1)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2)关注差异生的学习目标

3)学习目标由学习活动推动完成,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实现课程标准的转化。

情感价值体现度的表现指标:

1)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生命活力得到释放

2)教师有享受学生成长的欣喜感,学生有收获知识的成就感

教师导学巧妙度的表现指标

1)教师导语准确,巧妙引导课堂环节

2)课堂生成的问题引导得当

3)教师精讲、少讲,答疑解惑、指导点播及时准确

教学有效果的表现指标

1)学习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预习情况整合而成的

2)有问题和知识生成

3)教师提供有效的自学和交流学习的方式,创设感悟知识生成的情景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课堂氛围学习度的表现指标

1)形成以学习为中心的有序课堂氛围,实现教围绕学

2)共享利用学生错误,只教学生不会的

3)师生、生生之间有互评互赏,实现师生、生生、人与文本的和谐

综合能力发展度的表现指标

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口才展示能力

2)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学习策略的改进

一.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善于预习,往往流于形式,表现为:粗略浏览,看不出问题和疑点;过于简略,没有深度;照抄照搬,缺乏创新和质疑。

解决方法: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评价,创设师生、生生交流预习成果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分享成果、展示个性、表现自我、体验成功喜悦的舞台,让自己的劳动得到大家的认可,从而刺激学生深入预习,开动大脑,寻疑找惑。

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等。

二.学习方案、目标的设定

三维十度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读书,教会学生读教材,并能从教材中找到自身感兴趣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

预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一定的知识,更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必须和常规教学有机结合,而要做到这种结合,必须有规定性的、一定形式的载体,这种载体通常称之为学案。

编制学案常采用五步教学法,即:第一:读课本;第二:找重点、难点;第三:尝试做基础练习;第四:创新和质疑;第五:预习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在课前可以预设学习目标,学生已经达到的和不能自己实现的学习目标,需要教师精细的引导。即:教学生不会的东西)

编制学习方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差异性。

三.各学科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实现

对导学案的批判

从学生视角看,导学案存在的弊端:

1.导学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2.导学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3.导学案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个性学习的自由

4.导学案容易喧宾夺主,让学生忽视了对教材的研读

5.学生对导学案学习的深度不够,往往浮于表面

6.导学案给学生适应学案的思路、掌握知识带来难度

7.导学案很容易使学生缺乏新鲜感,课堂近似对答案,产生疲劳性厌倦

8.导学案违背因材施教,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

9.导学案违背教育规律

从教师的角度看导学案带来的困惑

1.集体备课与学案处理在时间上有冲突

2.学案对不同教学班的学情有差异

3.学案限制了教学个性的发展

4.导学案的权威性值得怀疑

我个人认为:教师指导学生预习,要有形与无形结合,所谓的有形,就是把教材学习的目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课堂上需要预习的内容告知学生,并提示学生紧张高效的展开预习,将预习中遇到的困惑疑难记录在案。

学生一旦开始预习,教师就不再提示、说话,知识要不停的观察每位学生预习的进展情况,学生遇到的疑问做到心中有数。

有效学习本

教师是学生与书本发生关系的一种媒介,有效学习本就是实现这种关系的载体。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改进

传统的教案设计:要求备课要“吃透两头”,教师备课时实际上就是以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参为教案设计的基本依据,学生只是一种格式化了的抽象。

教师的教学预设,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决定,应当以学生的有效预习为蓝本,应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优化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

三维十度有效预设案,要求教师从备理念、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备课就是备学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就是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

所谓备理念,即为:教师要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准确的定位,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参与者和激励赏识者。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给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来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实践,使学生能富有个性的学习。

所谓的备学生,就是:把握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千方百计地了解学生的学情,落实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所谓备目标,就是将课程标准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实现二次转化,(个人认为就是将笼统的、抽象的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可检测的学习目标)。

所谓备教材,就是变教教材为用教材,首先要熟悉本节课的新课程标准,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充分分析学生、教材、环境、教师及课程内容后,将各种因素进行整合并加以创新。

备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就是针对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教师采取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学互学,有学生自己学习的机会和充足的学习实践和空间。

备教师的引导语言和时间分配:做好导语预设和时间分配,既可以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又可以使学生紧张高效的自主学习和互学,做到有的放矢。

备课堂生成:课堂问题的预设和学生可能的回答及提出的问题。(课堂生成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产生的思想碰撞的火花,是学习者创新灵感的闪现,这才是一个课堂的精髓,课堂生成的问题处理的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说课方案的改进

一.以往说课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说课: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和教学反思等方面来进行。

这种说课形式不同程度的存在“四化”现象:

1.说课过程形式化

2.评课内容表面化

3.评课结论两极化(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否定为主、伤害自尊的评课方式)

4.课堂效果随意化(表面上看,评课从目标、内容、方法、技术手段、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方方面面全方位兼顾到了,实际上是缺乏明确而集中的关注焦点——学生的收获即课堂效果。

二.三维十度课堂下教学目标的拟定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都有自身的特异性和自身的智能,因此,在教学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上,须采取各种手段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高效地引领学生获得求取真知的学习能力。

查有梁老先生曾提出教育的三个原则:生存与发展、适应与超越、继承与创新。

预习寻疑是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体现:现代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合作解惑是学生自身发展与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学习提高的体现,在课堂上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是教学相长、学思结合、开拓创新的必由之路。

三.三维十度引领下观、评课的内容、取向和特点

四.三维十度的反馈及和谐新课堂效果的呈现

和谐新课堂的诠释:以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启发学生思维为目的,营造有利于学生自由想象的民主氛围,通过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自学、互学、合作探究等手段,让学生能够心情愉悦、畅所欲言,在欢快而不失紧张、平等而守护课堂礼仪的情境下,实现师生、生生的和谐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实现和谐教育。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富有激情,朝气蓬勃,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老师欣然地融入到学生当中,和学生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和学生一起感悟知识的真谛,不失时机地拨正学生思想的航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学生的奇妙想象,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在自己的引领下学生点滴成长的喜悦,憧憬着自己培育下的一棵棵小草长成参天大树的辉煌。(有感而发)】

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动脑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提升、生命活力展示、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张扬、充分的自由发展。

三维十度课堂评价体系引领下的和谐新课堂,是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在和谐新课堂上,学生的

“学”在改变:

学生找到了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自己设问自己想办法解决,和同学沟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和谐新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观在变:

和谐新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权威主导的课堂,转变为现在师生平等、民主的课堂,这是教学观念的巨大转变,实现了建立师生新型关系的民主氛围。

在和谐新课堂中,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老师开始把教教材变成用教材,开始由研究教材转变为研究学情,开始把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一般的教书匠转化为研究型教师。

四.三维十度和谐课堂引领下的学校管理

三维十度和谐新课堂立体管理把道德放在首位

教育质量提高战略对学生的发展要求:

六性:全面性、个体性、专业性、创造性、社会性、协调性。

六维:具体介绍了关于“六性“的内涵:

全面性:包括一德、二智、三体、四美、五劳。

个性:包括个人兴趣和个人特长

专业性:包括专业知识和理论、专业技能、专业和职业基本素质等

创造性:包括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新颖成果

社会性:包括参与社会、社会化程度、社会责任感与贡献等

协调性则是指上述各维度发展的均衡性

双有效三维十度学校管理表解读

一.学生管理

二.教师管理

三.文化管理

把这些管理转化为可操作的、可考评的、细化了的管理目标,形成学校的日常管理规则

教师:只要你能想到的,相信学生就能做到;只有你能想到,才能很好的引领学生;只有你自己在奔跑,才能带动着学生一起奔跑;你的激情会感染学生。

教师的备课程度,可以在课堂上体现的一览无余:

1.知识讲解生硬,学生就会感觉索然无味,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一个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的课堂,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坐姿歪二趔三、精神的在下面窃窃私语、迷糊的在神游天堂,有的同学很是光明磊落,干脆直接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有的老师总是抱怨学生不好好学习,可能有学生意志力的因素,老师不妨也反思一下自己。学生在玩游戏时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子?

2.上课教学目标不明确,上课漫无目的,缺乏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

3.教师由于课备的不太充分,上课时心里发虚,言行拘谨像个小脚丫鬟,自顾不暇,更不用说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了。

4.课堂上处理突发性问题、生成的问题不果断,教师往往被学生绑架。

5.教师上课的随意性不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上课缺乏时间观念,没有了时间观念,课堂就会从一开始就很松散,开始松散、这一节课就很难再紧张起来。而且这会使学生养成一个懒散的习惯,没有足够的紧张度,做什么事情都是拖拖拉拉的。

6.教室上课一言堂:一言堂的内在原因我认为有两个:一个就是害怕学生说话,课堂不能把控,正所谓的给点阳光他就灿烂,那是你的光辉不能足够照耀它的眼睛。这个原因是不自信的表现。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做和尚我撞钟,钟响不响随它去。这样一来,老师天马行空,学生云里雾里。

团结紧张在和谐新课堂中的体现:

和谐新课堂要求教师要有效引领学生高效的自学、互学、合作探究、谈论交流,而不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学生无论自学还是互学、还是谈论交流,都必须遵循课堂礼仪,而不能无视课堂纪律,自己有尊严,别人也有尊严;学生要尊严,老师也要尊严。互相尊重,共同学习。

三维十度和谐新课堂下的课堂教学设计设想:

将课堂分成了三块:

新知识的第一节课,是学生知识框架的形成课,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完成知识框架的初步形成,在这节课上,老师主要讲解本课新知识与以往学过的旧知识的联系和新知识的对以后学习的影响,以引领学生本次学习涉及的旧知和研究的方法,并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在以后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会发表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的体会,通过表述自己的体会在学生自己形成的知识体系中增加血肉,并给学生留下基础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做练习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第二节课就是对新知识的应用过程,老师会给学生制定一些练习题,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基本知识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做练习,然后让学生小组谈论并让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做题的思路、步骤。学生讲的叫透彻的,老师就不再讲解,学生展示不到位的,老师做点评即可。然后让学生对基本知识和知识的应用进行整理。

第三次课(学生的自习课)使学生的限时练习阶段,此阶段主要是每个学生要抽出3-5分钟的时间,温习一下基本知识和应用要求,然后再做限时练习题,做限时练习题时要求高度紧张,过程中不能再翻看任何书籍。老师需要把每一次的限时练习题当作一次考试将成绩做好登记,并张榜公布。

限时练习题的要求:题目针对性要强,做到学什么就练习什么;题目的难易要适中,要有1-2道历年高考题中的中等以下的题目;限时练习题必须由自己选题组编,下载的套题要经过自己的删减。

12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