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试题及答案1)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5-1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2分共20分)

  1、信息系统构成的三要素是:硬件、软件和。(C)

  A、教师

  B、学生

  C、人员

  D、科技

  2、下列哪一项不是素质教育的特点?(A)

  A、统一性与差异性

  B、主体性和成功性

  C、基础性与发展性

  D、交互性与层次性

  3、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具有以下哪些特征:(A)

  A、综合性、独立性、实践性、发展性、创新性

  B、综合性、独立性、实践性、发展性、科技型

  C、综合性、独立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

  D、综合性、象征性、实践性、发展性、创新性

  4、下列哪一项不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性?(D)

  A、做人的基础

  B、成才的基础

  C、民族素质的基础

  D、应用的基础

  5、信息技术的知识结构包含两个要素:(C)

  A、一是基本知识,二是知识结构

  B、一是灵活性,二是知识结构

  C、一是最基本知识,二是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

  D、一是最基本知识,二是知识结构

  6、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定义。(B)

  A、英国

  B、美国

  C、中国

  D、日本

  7、范例教学中的课前三分析是指:(D)

  A、课前复习、预习、练习

  B、课前准备、分析、练习

  C、课前选择、练习、分析教案

  D、课前选择、推荐、分析教案

  8、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A)

  A、孔子

  B、鲁迅

  C、孟子

  D、***

  9、根据上课的方式分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类型可以分为哪3种不同类型?(B)

  A、理论课、上机课、练习课

  B、理论课、上机课、实践课

  C、新授课、复习课、检测课

  D、新授课、复习课、上机课

  10、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A)

  A、CAI

  B、CAM

  C、CIA

  D、DIM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范例教学法源自于德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传播。(√)

  2、讲解法是传统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

  3、个别教学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有关现场,像机房、网络中心等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

  4、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再到独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操作的一般原则。(√)

  5、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形成主要靠练习,但练习的效果和练习的次数、时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6、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7、在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教师的奉献精神是基础和根本的。(×)

  8、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中,教师的“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9、现代教育观的精髓与核心,是建立在科学人性观基础上的主体教育思想。(√)

  10、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可以开设信息技术的程序设计语言课。(×)

  11、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教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答。(×)

  12、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平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13、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14、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主线: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单纯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素养教育;从计算机学科本位教育转向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创新教育。(√)

  15、“三维目标”就是三种目标。(×)

  16、“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领会。(×)

  17、教学设计是专门研究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的一门学科。(√)

  18、课堂教学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19、计算机课主要是以课堂上的教学为主,机房操作实验为辅。(×)

  20、“教是为了不教”强调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对板书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教学板书是教学的书面语言,也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板书的基本要求是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字迹工整,精炼醒目,端庄大方。在板书时不要写了擦,擦了写。一堂课上完时,最好把主要内容完整地保留在黑板上。板书的结构要与讲授的内容大体一致,详略得当,有系统性。

  2、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答案要点:

  第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课堂教学的开端,主要是解决收拢思想、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问题。

  第二、创设一个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有物理环境、信息环境和心理环境。前两者是客观因素,带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师一般无法改变,后者则是主观因素,教师可进行自我调节。好的教学环境,即能使学生舒适、通畅、方便,又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轻松、愉快、惬意的事。

  第三、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要让学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所学内容的真正意义,必须让学生进入所学知识的情景。

  第四、要始终贯彻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活动”的作用,是鉴定教学效果的关键。

  第五、要随时注意引导与调控课堂教学进程。教学气氛过于活跃和过于沉闷都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视具体情况而定,随时引导和调节教学气氛。

  第六、要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可以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增强教育感染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什么是讲授法?它分几种具体形式?讲授法的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案要点: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有讲述、讲解、讲演等几种形式。应用原则和注意事项是要的科学性、逻辑性,启发性,突出重点,简明生动,讲解适当,留有余地,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配合等。

  4、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哪些特点?

  答案要点:

  (1)实践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来源虽可以从理论上建构,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实践经验,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其作为工具的性质显而易见。

  (2)耦合性: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的方式和教的方式在行动上取得一致的效果。

  (3)多样性: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组成丰富的“方法库”。

  (4)发展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教师为提高教学实效,历来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积累了相当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有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5、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把知识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2)支持学习者发展对问题或任务的自主权

  (3)设计真实的活动

  (4)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

  (5)给予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际,谈谈当前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案要点:

  当前合作学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研讨的问题缺乏思辨性,学生没有选择的自由,缺乏吸引力,失去探究的价值。

  (2)分组单一。不管讨论什么问题,都是同桌、前后桌分为一组。不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小组结构。所以研讨效果不能保证。

  (3)教师指导调控不够,导致探究过程不完整,探究过程自流化。缺乏科学要求,老师当牧羊人,放弃了指导和参与。学生缺乏研讨、探究的规范训练,放了羊。

  (4)独立思考的时间被削弱。

  (5)交流探讨时间得不到保障。

  (6)学生参与不均衡,参与面小,讨论不起来,总是程度好的学生主宰发言。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

  (1)讨论前,让个人做好讨论准备,每个人都有话可说。讨论中,组长要尽可能给有差异学生参与的机会,说自己的思考意见,给别人提建议,或点评或补充。讨论后,鼓励说反思体验,或代表小组在全班作交流发言,让优生作补充发言。这样能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2)探究的问题分出层次难易,让不同差异学生有所选择。或干脆放手让其自由选择。对感兴趣的问题肯定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合理分工,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抓住时机,诱导思考方向,思维方法等。

  (3)对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常识交待,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

  (4)指导学生在个动——谐动——个动进行探究活动。在律动中,师生一般注重“谐动”——研讨探究互动。要指导学生做好个动,即对个动与谐动交替互动过程的反思和体验,整合建构,这是收获程序,这个程序抓好了,反过来能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高质量参与个动与谐动,使合作探究形成规律性良性循环。

  2、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怎样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答案要点:

  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首先,要顺次展开三个层次: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所以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和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及其他学科的整合。

  其次,要落实四项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训练,即观察能力的训练、操作能力的训练、表达能力的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以四项训练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功能

  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基本功能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可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效果。本文对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物理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功能;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功能

  初中物理每节开始都有引入新课的事例,并提出了本节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若平铺直叙的引入,学生兴趣不会很大,而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则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机械运动》引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再现飞行员在空中抓子弹的动画,并闪现“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的字样,学生学习兴趣就会很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不弄清楚不罢休的状态,有意注意就会长期指向和集中于学习内容上。又如在《压力和压强》一节的教学中,压强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很茫然。在引入新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在雪中艰难行走的步行者与滑雪者轻松前进的动画,学生定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新课引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二、模拟实验情境的功能

  物理学科中有些知识是抽象的,所用的术语也很抽象,例如,“分子运动论”理论、“力”的概念、“磁场”的概念、电压的概念等过程都是抽象难懂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分子运动论”,学生是看不到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的,因此难以理解,可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分子运动和碰撞的过程;气体的扩散现象比较快,学生也能理解,但对于课本中提到的“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所发生的扩散现象,需要几天后才能看到现象,至于固体的扩散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这时,如果运用信息技术,加上“特技”,就能把这两个实验的现象很快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该模拟实验能使学生很直观地知道其中的原理,而无需教师反复讲解

  三、展现宏观或微观的物理现象的功能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具体形象的成份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许多物理知识不仅仅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象涉及到一些宏观或微观的自然现象和高科技的现代物理知识,就不能用演示实验来展示。如果靠老师平铺直叙的讲述物理事实和现象,由于初中生的知识、经验有限,又常常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容易固执已见,怀疑一切,他们对你讲的内容因为不明白,所以不相信,知识就难以掌握。此时若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宏观或微观的现象,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教学中,有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的内容,你直接说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学生疑惑,不能接受。但你若采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学生能观察出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地球上出现了阴影,就是日食。由于模拟了具体的形象,学生看得明白,自然知识就会牢记不忘了。

  四、对学生进行知识检测的功能

  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信息技术正好可发挥其强大的交互性和多媒体对感官的刺激性,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多方面、多兴奋中心的刺激,达到培养兴趣、增强记忆、加深理解的目的。但具体使用过程中,绝对不是课本习题的搬家或是利用了大容量的特点搞什么“题海战术”。而应采用适宜的声音、图像、图形、视频等模拟出较为真实的物理现象,并利用其交互性,展开教师与学生、正确与错误的对话和反应。如在《惯性现象》一节复习检测中,可设计一题:先切入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再闪现“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的问题。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对将惯性知识用于实际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再看飞机在目标上空投掷物质产生后果的动画。

  五、转换观察空间的功能

  初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原子、电子,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把宏观的天体微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行过程;也可以将微观的原子、电子宏观化,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促进理解。例如,“人造卫星从地球的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如何?”学生对于这个情境没有生活的体验,如果通过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就能直观地看到人造卫星在运行时速度的快慢,从而准确地作出判断。

  六、控制实验速度的功能

  很多物理运动过程都是瞬间发生、稍纵即逝,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很难细致全面。计算机动画技术能很好地重视某些物理现象,且可按需要随时进行控制,或化快为慢,或暂停,实验清楚,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比如,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时候,为了观察小球运动的曲线,采用“频闪摄影”技术,能够很好的展现小球运动的全过程。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理解更透彻,掌握更牢固。

  七、展现思维过程的功能

  很多物理方法、物理思维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不能用实验演示,仅用语言又难以描述,可以用多媒体来辅助表达。例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学生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没有生活体验,而教师又不能通过实验进行演示,这时,利用计算机协助制作一个小球由摩擦力从大变小,直到摩擦力为零,全过程小球的运动速度的变化。这样就将抽象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生动形象的过程描述出来,学生容易接受。

篇3:烹制信息技术教学私房菜

  烹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私房菜”

  ——浅谈口诀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义乌市尚经小学

  楼苏珍

  【内容提要】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载体,教学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作为媒介才能充分得以体现。发展跨世纪的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所要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的高度,重新审视教学方法。我尝试着寓口诀于教学中,收获了一些喜悦,也客观面对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激起了自己对信息技术课新理念的尝试热情。本文是针对自己的平时实践,对口诀教学所作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生

  口诀教学法信息技术

  一、“哑巴IT”现状的分析

  “哑巴英语”这个词是上世纪90年代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身为人师的我们身上发生过的事情,它不是指零英语基础的人,而是特指学习了几年以上的英语,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听说能力很差或根本不会的情况。在两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感觉我们学科的教学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在听课与讲课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口语”:“先按‘开始’,再按‘程序’,点一下……”,许多信息技术老师和学生可能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描述,但如果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也成了“哑巴IT”的践行者了。特别是四、五年级教学中涉及了网站、因特网、网址、下载等专业术语,我再一次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我们课堂中的这些词。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信息技术涉及的专业术语与其技术发展的速度一起在更新。对于刚开始接触电脑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新事物已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面对计算机专业术语,他们更是如同看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很多教师出于担心学生听不懂便把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口语化”,采取一些学生能明白的口语方言来代替专业术语,以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导致他们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忽视了语言思维的训练。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状况:学生手上进行的是娴熟的操作,口中却说出了“点开始”(单击“开始”按钮)、“按那个小叉叉”(单击“关闭”按钮)等蹩脚的“口语”;学生们在展示自己作品时,经常不知如何说清其创作意图、创作方法……可以说,这些现象与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用语的不规范是不无关系的,与教师中存在的重操作、轻讲解、重结果、轻过程的认识不无关系。学生们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下才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表达习惯,表达方式。怎样才能实现既能让学生听懂又得让学生学会用专业术语描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二、初次尝试,收获颇丰

  上学期教授word操作题部分时,有给文章排版的操作,一直给同学们强调:“字体和段落都要调整”可是总还是有同学记不住。有一天真的气大了,脱口而出:“文字对齐五姐妹,段落缩进四兄弟。格式段落灵活改,整齐美观才第一……同学们先是一阵沉默,继而都在小声的重复我刚刚的话。心中一动,再仔细观察学生做此类题时,似乎都注意到要点了。无心之举,竟有如此好效果!

  想想也是,口诀工整押韵,朗朗上口,多么便于记忆啊。看来我得多下点功夫,把多些枯燥的知识用口诀整理出来,再教给学生!

  没想到一次小小的尝试,就让我和学生对口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上个学期开始,我慢慢尝试利用具体感性的口诀结合到教学中,让学生边念边操作,在实践过程中,尝到了一些甜头,也渐渐说服自己继续利用口诀来开发学生思维的任务设计,挖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途径。面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也激发了自己对口诀运用进行全方面的认真思考。

  三、“口诀”教学法的作用

  “口诀”二字其实并不陌生,就是将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再创造成简单易记的句子,具有知识性强、趣味性浓、概况性强等特点,它是我国古老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早有各行艺人常用口诀形式传艺授徒,今有众所周知的“乘法口诀”、汉语拼音口诀、谚语、民谣、五笔字根口诀等等,在教学当中运用普遍,但在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用的却很少。那口诀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到底适不适用呢?从理论上讲,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口诀教学法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

  (一)口诀记忆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创新欲望,教师应时常借助像这样的工具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考、理解、吸收新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课要上的有趣,能激发学生的情趣,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口诀记忆教学法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二)口诀记忆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规律

  “世界比我们伟大,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我们比世界渺小,必须遵守它的法则。”“智者顺势而谋,愚者逆理而动。”这些名家所谈及的都是理解掌握规律对认知的重要性。可见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是何等的重要,那么如何掌握事物的认知规律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故科学的认知方法有利于把握事物的认知规律。我国流行这样的谚语:“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这段口诀深刻揭示了把握季节规律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学其实就是传承前人的经验的同时发扬现代文化,这样把握知识规律能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文化。

  (三)口诀记忆教学法有助于学生长久记忆知识

  知识转变为能力是我们的目标,但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科目众多,有些知识一时之间难以理解,故记忆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将所需要的知识点长久的记忆下来才有助于以后更好的理解,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对有些人来说实属困难,口诀的运用,则是教学中落实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欲毕其功,先利其器”,运用得好,可以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也就有利于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并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四)口诀记忆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是人的智力的核心,是人智慧的集中体现。然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非天赋神授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后天培养训练开发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中外教育家总是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赫钦斯说:“教育不能复制学生毕业所需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致力于培养思维的正确性。”口诀记忆教学法能使学生联想性思维得到训练,这种思维是根据当前感知到的事物、概念或现象想到与之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思维活动。

  四、魅力口诀,何时来用

  通过实践,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口诀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大致可以运用在开课前、开课时、上课中和结课前四个阶段,于是我将口诀分为明路型、开路型、指路型、总结型和放松型。

  (一)明路型

  这种方式的口诀主要用于开课前以及小组合作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根本目的。信息体现技术性、科学性的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文化与道德信息。比如我们的学生一进电脑室,就如同小猴子进花果山一般,好动,淘气,置老师的话不理。再比如学生的倾听习惯、对待任务的态度、对待游戏的痴迷等等,都是最让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头疼的问题。

  那如何让他们静下心来,潜心钻研学习任务?我们不妨编写几句口诀,让学生在开课前诵读,就如同上课前的起立、排队时的整队,能将学生的心拉回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坚持每节课在上课前都让学生读一遍。

  上课前,洗洗手,轻声慢步机房口;无关物件不携带,有序进入按位坐。

  课堂上,专心听,不乱讲话不乱走;别人电脑不乱碰,自己电脑拆不得。

  有问题,先举手,轻声合作多交流;电源插头请远之,安全永远牢记心。

  不乱写,不乱画,纸屑丢进垃圾桶;爱护机器和环境,鼠标键盘要轻击。

  下课后,快站好,关好机器放好凳;老师检查方可走,善始善终好习惯。

  比学习,讲礼貌,文明公约我遵守;掌握探索再创造,人人争当小能手!

  在小组活动中,当有学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要告诉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有礼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就可以利用这个口诀:

  小组讨论声音小;开口之前先想好;

  别人发言认真听;意见不同我不吵;

  他人不会我帮助;为组争光集体好;

  无论对错要谦虚;团结互助共进步。

  (二)开路型

  开课时,针对教学内容可以先给学生一个简要的、完整的概念。比如在讲解三年级第一课《初始计算机》的时候,可以请学生念念这首儿歌:

  计算机叫电脑,

  硬件软件不可少,

  硬件设备分分类,

  键盘鼠标来输入,

  运算控制cpu,

  存放信息存储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

  软件设备用途多,

  系统软件windows,

  应用软件flash,

  金山画王ppt,

  我们观察真仔细,

  全都记在我心里。

  听了之后,学生都感到这种计算机非常神奇,并知道怎么区分硬件和软件。再根据每次课堂教学内容,分析小结相应的句子。慢慢积累,一个单元下来,学生已多数能将口诀背诵下来,更重要的是,帮助了孩子们记住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三)指路型

  指路型也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对操作具有指导和强化作用的口诀,这样的内容相对就很多。如针对四年级上册第2课《感受千变万化》的内容安排,根据以往学生的操作难点,很多学生初学时经常忘记先选中,于是自行编写的一段:

  段落缩进四兄弟,文字对齐五姐妹。

  格式段落灵活改,整齐美观才第一。

  设置之前先选中,相应框中再点选。

  文章段落调行距,也要将他先选中。

  当学生再一次遗忘时,我提醒口诀的几个字,学生马上就会反应过来。口诀中,也包含了字形、字体、字号、行距等几个专业术语,通过背诵口诀,学生自然记住了。

  (四)总结型

  每堂课,我们都会留时间给学生总结整理,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利用口诀,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放松型

  其实我们的信息课堂还是具有强烈的操作性的,而且长时间的目视屏幕和鼠标键盘操作,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其中,我们可以穿插一些放松式的活动,让学生动动手指,伸伸懒腰,和同桌问个好之类的活动。

  我和同桌面对面,伸出手来问个好。

  大拇指哥哥弯弯腰,小拇指弟弟啦拉钩,

  食指中指跳个舞呀(当兔子耳朵),无名指妹妹点点头。

  做完运动坐端正,不忘开启智慧门。

  配合口诀的运动,可以及时让学生收回放松的心,保证课堂不至于因此而乱开。

  五、魅力口诀,使用提醒

  (一)口诀与讲解结合

  教学概念不是硬背出来的,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更不是背出来的,必须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口诀不能完全代替讲解,而讲解可以补充口诀不足。因此教师一定要做详细的讲解,“画龙点睛”,指导学生如何记忆,再如何将记忆中的具体感性口诀运用到具体形象操作行为上。

  (二)口诀与学生实际结合

  口诀的运用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学生的年龄、基础和接受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有部分学生可能早已熟练掌握一些知识技能,那就不一定让学生遵循口诀要求来操作,而可以更加灵活富有个性。并且一些三四年级适用的活动口诀在五六年级就不一定适用。

  (三)口诀与教学媒体结合

  生动形象的口诀能起到直观效果,如果再恰当地与形象生动的课件配合,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记忆。

  (四)运用口诀要掌握时机

  口诀运用的时机选择,应考虑口诀内容和教学的需要。如教学开始阶段采用口诀,可以给学生一个简要、完整的动作概念;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口诀,要起强化或分化的作用;在小结中运用口诀,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技术操作的理解。总之,运用时机恰当,收效就大。

  六、“口诀”教学法好处多多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口诀教学法慢慢得从被学生接受到深受喜欢再到参与编写,给我们的信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清新、明快、顺口的语言既准确、形象地表达了课堂要点,又有利于学生听得懂、记得牢和用得上,有的放矢,真正起到“点窍”和“节时”的作用。

  (一)口诀教学法活跃并丰富小学生的文化生活。

  (二)口诀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口诀概括性强,韵律悠长和简单易记的特点与小学生年龄特征相符合。

  (三)口诀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较多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加深理解,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四)运用口诀能避免学生在学习时信息超载,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

  (五)口诀教学法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创新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适当的参与编写,既巩固了知识,又训练了思维。

  (六)口诀教学发还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总之,口诀教学法的诸多优点还需要我们继续挖掘和利用。

  七、总结和体会

  运用“口诀”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说,学生是运用“口诀”教学法的最大受益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口诀”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多学习、多钻研,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信息技术的教学一定会变得举足轻重。可以说,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发展时间还不长-,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完善教学体系,才能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聂万春;;浅谈口诀记忆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年11期

  2、杨朝霞;谈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诗化口诀的应用[J];甘肃科技;20**年04期

  3、高志强;;浅谈“口诀”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年07期

  4、薛辉冒;;泡排序的口诀教学法;陕西教育(高教版);20**年05期

篇4: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和平镇中学

  王彪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这对传统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我校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优势,谈谈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教学感想。

  一、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连学习的兴趣都没有,怎么会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呢?怎么能够在有限的时空、有限的能力局限下有所创新呢?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在兴趣、爱好的促使下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尽管自己的阅历还浅、知识还贫乏、能力还低下,但他们会努力去追求,努力地去完善自我,甚至会干出不平凡的惊人的事情来,这是被实践早已证明得出的结论。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创设成功教育情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剪辑、制作,使课件展示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桥之美》,先向学生展示多媒体画面“桥”,画面上呈现出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的景象,描绘桥的优美诗句在音乐声中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课件演示结束,老师随即提出问题:吴冠中的文艺性说明文又是如何描绘桥的呢?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兴趣正浓的进入《桥之美》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揣摩、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很不费力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1、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词析句能力,首先教师要优选范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要求,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训练目标的词句。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于电教,创造一种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语表达内容的匠心所在。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

  2、对于语文中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遥远环境,如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形式,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克服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3、对于一些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将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用浅显的比喻或幽默的类比,配以三级论的方法加以解说。比如采用FLASH动画或三维立体图等形式加以说明,以克服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

  我在讲《木兰诗》时,把卡通片《花木兰》部分精彩内容剪辑到课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激情。然后就提出问题,“在封建社会女子一般是不允许抛头露面的,而花木兰为何要去参军,并且为何要替父从军,又为何立下赫赫战功后而不受禄?”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背景资料,电影片段,反复研读课文,找出答案,并抒发自己的感慨。

  这些简单的课堂演示,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我们课题组的几位教师在认真参加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后,转变思想,革新方法,采用以“主体———主导”为中心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搞好探究式学习,做好课堂上的互动。

  为了彻底改变这种情形,我在本学年开学之初,就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研究性题目:“欣赏与赞美”

  。主要结合《纪念伏尔斯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以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罗丹等的奋斗与成功范例。学生们一开始不知如何着手,我就引导,从而使学生们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都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讨论这个问题,有时还发生激烈的辨论。为了能在辨论中站稳脚,大部分学生在网上查找许多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经过两个星期紧张准备,每位同学都跃跃欲试,有几位电脑基础好的同学还做了些网页。其中有一位同学在其哥哥帮助下利用Flash制作的网页,形象生动地给大家展示出了名人是如何奋斗的,名人又是在怎么样的情况和环境下奋斗,并取得成就的;我们又应该如何“欣赏与赞美”他们?还在网页上设计有“网上论坛”。全班学生在看过之后没有一个不为之感叹、叫好的!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只有一块黑板,而黑板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教师只顾去讲,不去板书,对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舍,最后形成语文知识的积淀。因此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语文,打好语文基础,要建立在广取博览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如教《故乡》一文时,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闰土这一形象的变化,把握作品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我设计复合投影片:先演示少年闰土的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归纳其形象特点,又演示中年闰土的投影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归纳其形象物点,看前后都有什么变化,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学生很快地归纳出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并很快概括出人物变化的原因。这样用直观画面突破抽象文字下包含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通过我们的努力学习、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即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探究式学习,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学生们也由过去不喜欢语文,到积极主动去思考、探索,在探索中提高成绩,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从中我也体会到,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认知作用、激情作用,能促进生生、师生之间进行心的交流,从而使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整体。这种整合了的教学内容,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增进情感体验,并把课文中生动的语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一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见,学生是“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然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所以,教师也是“整合”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我深深体会到,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实现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学校受实际条件的限制,教师在运用计算机教学中还不够娴熟;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缺乏主见,存在盲目性;由于条件限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存在许多障碍。这也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我们会努力把“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整合”这一教学研究做得更好,真正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5:高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

  高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计划

  教学指导思想

  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故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所学新课程标准,并通过不同途径,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使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之具备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挑战。

  教材简析及教学目的要求

  本教材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文字处理软件等共四章。其中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的运用以及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和将来实际工作中都会常常运用到的知识,是该书的重点。而操作系统基础是所有操作技能的前提,因此学好操作系统这一章是学好后面知识的基础。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本期最重要的还在于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

  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担任高一年级五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具体情况如下:

  优势:现在的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而且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加上计算机是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

  不足:由于学校电脑设备比较落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有些学生厌恶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影响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初中时本来就很少有机会接触电脑,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更加不重视,何况又不是高考科目。另外,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强的感兴趣。

  教学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一、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二、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三、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四、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五、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会考标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引导优秀生、特长生帮助学困生转化进步工作。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并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教学进度

  单元

  课题

  单元教学要求

  时间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人类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3、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简介

  4、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学月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2、冯.诺依曼理论体系

  3、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部件功能介绍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信息安全

  1、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2、系统软件介绍

  3、应用软件介绍

  4、目前危害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表现有哪些?

  第二章

  操作系统简介

  1、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

  2、常见的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4、操作系统的分类

  第二学月

  文件与文件目录(含上机)

  1、文件的概述与基本组成

  2、文件命名规则及不能使用的符号

  3、文件的基本属性、文件目录结构

  4、路径、当前目录等概念的理解

  资源管理器(含上机)

  1、资源管理器的组成

  2、利用资源管理器实现文件或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显示属性的设置

  复习

  对各单元理论知识重点进行回顾总结复习

  WINDOWS基本知识及其操作

  信息技术基本知识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及义意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构成要素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5、计算机网络协议

  第三学月

  INTERNET基础知识

  1、INTERNET的起源与发展

  2、中国的四大主干网

  3、普通用户进入INTERNET

  4、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

  INTERNET上获取信息

  1、使用IE浏览器查看WWW

  2、下载并保存WWW上的信息资源

  3、申请并利用电子邮箱收发信息

  4、利用QQ等在INTERNET上交流信息

  第四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一)

  1、文字处理软件简介

  2、WORD2000的启动及介绍

  3、编辑文本的各项操作

  4、段落文字格式设置的各项操作

  第四学月

  第四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二)

  1、图文混排

  2、表格制作

  3、版面设计与输出

  第四学月

  复习

  理论重点知识

  搜集整理相关重点难点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识记并掌握理论,对重点反复强调,划出重点的知识,由学生记忆。

  基本操作

  反复练习并掌握各项操作(适当给予考试指点)

  20**年9月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