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中外电影经典艺术赏析与评论课题计划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3-04-09

  中外电影经典艺术赏析与评论

  一、基本项目

  课程名称:《中外电影经典艺术赏析与评论》

  课程类型:讲授、影视欣赏及影视评论写作类课程

  授课教师:徐莉

  授课对象:

  教学材料:创编

  授课时间:

  二、课程目标

  以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优秀影片为载体,在组织学生对电影主题、人物进行分析、讨论和写作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电影作品的鉴赏能力。

  1.通过教学,了解电影的发展史、电影的基本特性及其他相关知识的不同表现手法。

  2.通过观看优秀影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电影欣赏,以评论的形式探讨电影作品的主题

  、人物及思想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通过对电影中不同艺术表达方式的剖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程内容

  1.教授教材《电影,挡不住的魅力》

  2.中国电影部分:

  ⑴“东方电影”的经典——《小城之春》赏析

  ⑵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外之喜”——《阳光灿烂的日子》

  ⑶中国新时期电影创作的新篇章——张艺谋的红色经典之《红高梁》

  ⑷一幅宁静、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城南旧事》

  ⑸侠与人,心与剑——《卧虎藏龙》

  ⑹历史的大气与浑厚——张艺谋作品《英雄》、

  ⑺⒀⒁⒂⒃“戏如人生”与“人生如戏”——

  陈凯歌作品《霸王别姬》赏析

  ⑻商业化运作中的奇迹——冯小刚作品之《手机》

  ⑼解读女性电影的精致与曼妙——王家卫、关锦鹏导演之《花样年华》、《阮玲玉》

  ⑽无厘头影片的集大成者——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分析

  变相怪杰,光怪陆离的世界——刘镇伟导演之《大话西游》

  ⑾打开人性枷锁过程中的挣扎与无奈——陈凯歌之《梅兰芳》

  3.外国电影:

  ⑴好莱坞音乐歌舞片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音乐之声》

  ⑵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魂断蓝桥》

  ⑶电影史上爱情文艺片的典范——《罗马假日》

  ⑷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史诗巨片——《勇敢的心》

  ⑸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史诗片——《阿甘正传》

  ⑹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肖申克的救赎》

  ⑺美国社会问题片的经典之作,令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心理分析片——《沉默的羔羊》

  ⑻一部超越常规的黑色喜剧片,一服医治战争创伤的最佳良药——《美丽人生》

  ⑼自我救赎的英雄史诗,重新审视人类生命力的力作——《千与千寻》

  ⑽一部同现实激烈碰撞的质朴伟大的音乐剧,关于执着信念的赞美诗——《黑暗中的舞者》

  ⑾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一部人类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泰坦尼克号》

  ⑿一部令人感动的文艺教育片——《放牛班的春天》

  ⒀一个风靡当年的传说,比音乐更动人,比华丽更震撼的爱情故事——《歌剧魅影》

  ⒁音乐无处不在——《八月迷情》

  四、课程实施建议

  此课程实施过程总共32课时,采取赏与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欣赏中探讨,在探讨中提高。人人都爱看电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开展此课程学习的基础。

  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分中国和外国,按照导演的风格划分欣赏板块,学生整体感悟整部作品,阅读“作品介绍”,选取经典电影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欣赏,让学生以影评的形式反馈欣赏感受,在下一次上课时展开讨论。理论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包括欣赏影片,分组讨论和分组交流等。(本课程需要条件:多媒体

  油印资料)

  每课还安排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写作是它的内核,包括影视改编、

  影视评论、造型思维所闻和DV实践,既充满乐趣又有训练的力度,让学生真正探寻电影艺术的奇妙天地。

  五、教学成果预测

  学生通过赏析电影,每次课写出影视改编或影视评论,下一次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将学生的写作作品最后集结成册。如果有条件,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实践DV拍摄,展示给大家。

采编:www.pmceo.cOm

篇2:电影《大黄蜂》观后感2篇

电影《大黄蜂》观后感2篇

  电影《大黄蜂》观后感

  原创: 东叔的大世界

  沉寂一年之后,又一部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大黄蜂》上映。故事发生背景是塞伯坦之战中汽车人不敌霸天虎后紧急撤离。危机时刻,擎天柱派大黄蜂到地球去建立基地。飞临地球过程中有霸天虎跟踪而至,搏斗中大黄蜂失去记忆。被叛逆女孩查利从旧仓库拾回。从此开启一段新的人生。

  女主角因父亲去世,无法走出阴影,大黄蜂因失忆忘记使命。两人走到一起,结下深厚友谊。故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一起面对邪恶敌人才是主线。不管途中发生多少变故,变形金刚系列最后总是汽车人战胜。战斗结束,小女孩与大黄蜂的友谊总会到终结的时刻。作为战士的大黄峰,还要继续他的使命。小女孩亦有她的人生,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要那段经历刻骨铭心就好。

  变形金刚动画改编成真人版大电影后,开始两部故事主线大多基于原着,故事与特效都非常精彩。后面几部虽然仍以变形金刚为主角,不过故事的情节就和原版脱离太多。之前老是纠结在情节中,无法好好欣赏汽车人变形的那种快感。

  随着时光变换,电影主角换来换去也是必然。不管陪伴你多久的朋友,总是有分开的那一刻。分开不意味着断绝联系。只要友谊尚在,不管分开多久,重新见面的那一刹那,就会感觉从未离开。

  变形金刚动漫和电影从少年时代陪伴到现在。也许情节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就像一个旧时的朋友,并非一定要活得如你想象那样才开心。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无怨无悔就好。经过多年后还有那种默契,还能像汽车人那样吼叫“汽车人,变形出发!“,一起砥砺前行,那就是情怀吧!

  《大黄蜂》电影观后感(含剧透)

  原创: 小不高兴

  这是一部影评反馈与是否有娃直接挂钩的电影

  这是一次探索大众流行与小众限定边际的尝试

  故事情节非常老套。基本是把大黄蜂的外壳套在斯皮尔伯格的ET之上重来一遍。镜头运用与切换并不复杂,没有酷炫到让人印象深刻的转场(特别是对比同期的《海王》)。

  在片头五分钟类似游戏过场动画的CG让老粉丝高潮迭起之后,温情的故事娓娓道来。没有过于残暴的打斗镜头,没有好莱坞大片常见的男女激情——从内容来讲,绝对是老少皆宜了。

  当然,注意细节的朋友还是会发觉一些情节上的断档。比如,闪电怎么就在两个三变追踪高手之前找到大黄蜂?找到他为何不通知其他霸天虎?擎天柱怎么就在霸天虎的围攻下脱身来到地球?威震天到底跑哪去了?当然,这些也都可以成为外传或是单个人物英雄传的题材被后续作品进一步解释展开。总的来说,如果你是带着一颗童心来看故事的,应该不会失望。但千万不要有过多的奢望。

  和爆炸贝的超近景运用和大规模与现实场景互动的战斗爆炸场景不同,这次的《大黄蜂》最激烈的战斗画面基本都集中在开篇。塞博坦上的激战基本就是用来给老G1粉丝刷情怀的——让这些步入中年的大孩子们享受一把熟悉的卡通角色走上大银幕的快感。可以说开篇五分钟之后,(www.pmceo.com)很多变形金刚硬核粉丝已经无欲无求了,之后的观影时间基本就是为一些致敬的小细节激动和思考什么时候二刷的问题了。

  过去,当我们说到真人电影对过往变形金刚作品致敬的时候一般都指最为经典的初代卡通(G1)。但是这部《大黄蜂》开始,爆炸贝的前五部电影俨然以一副老前辈的形象被各种致敬。可能其中也有爆炸贝继续以制片人身份在这部作品中出现有关吧。

  变形最为酷炫的毫无疑问是霸天虎的两个三变战士——也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真人电影中这种相对复杂机甲结构存在的必要性。

  试想一下,一个形态过于G1卡通的巨大机甲是很难在银幕上做出让人信服的变化成为一台现实中的载具的。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爆炸贝的前五部,特别是第一部电影也是为变形金刚世界的机甲设定拓宽 hTtp://wWw.pmceo.cOm/ 了可能,找到了目前拍摄技法可实现的也许是最合理的整体骨架属性。

  当然,影片中还是有些比较生硬的部分。比如,不知道飞过山得罪了谁,在一个对故事发展并无明显推动作用的场景,他就这样被手刃为两半。太惨了吧!

  再有就是大黄蜂的战力爆棚,与G1的反差过于强烈。而且有着几乎不可理喻的主角光环,比如开篇不久与外形酷似红蜘蛛的闪电的交战,还有后来与两大三变战士的缠斗,让我不禁感慨——霸天虎还追踪个什么劲儿呢,找到了、追上了,你们又打不过,何必呢?

  07年真人电影第一部上映时,受变形金刚影响最大的80后基本也是与片中男主近似的状况——满脑子拯救世界的宏图之志,而且又是荷尔蒙爆棚的派对年纪。所以在机甲极为颠覆的形态背后是与片中人类角色的共鸣感。

  到了20**年,变形金刚的老一辈粉丝很多已经有了自己温馨的小家庭,一些已经处于疯狂晒娃的阶段。这个时候,为人父母的迷友走进影院,颇有种自身爱好得以理解和传承的仪式感。于是乎,朋友圈里对电影好评点赞的多是有娃一族;而另一边,思想行为更为独立化暂时并未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体验的群体从这部影片中感受到的更多是过于缓慢节奏下的沉闷和过于贪婪的大IP使用——毕竟在相当一部分迷友眼中,属于自己的小众爱好才是真正舒适的空间。将其推向大众之后,反而有种过于制式化的情感抵触。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对这部电影颇为两极化的评论。

  说了这么多,一个人对电影的评价往往是很片面、很主观的。比如,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下面一个人物的出场就再无所求,只剩狂欢了~~

  那么你们怎么看这部《大黄蜂》呢?一起来聊聊吧~

篇3:电影《狗十三》观后感:阳光下的悲剧

电影《狗十三》观后感:阳光下的悲剧

  阳光下的悲剧

  ——观电影《狗十三》有感

  原创: 禾边鱼

  刚看完《狗十三》这部电影,在看的过程中,我不断审视自己的学生时代,也不断审视自己作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心有戚戚,强烈的观感涌上心头,于是述诸笔端。

  《狗十三》的主角叫李玩,一个十二岁的小女生,刚上初中,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同住。母亲在她幼时离家,父亲再婚与继母生了个弟弟。父亲焦虑着该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儿的到来,却意外因课业起了争执,为此父亲决定买一只小狗哄劝女儿。热爱物理学的李玩将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为爱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难过不止,家人为此也不得安宁。为了安抚李玩,家人将另一只同品种的小狗代替爱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压力之下,李玩越来越沉默。继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让李玩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当家人称呼新来的小狗为"爱因斯坦",她开始发现自己无法逃脱成人世界为她编织的谎言。

  观影过程中,我从教师的视角看到了一个叛逆、任性的学生。李玩的叛逆、任性,我的学生身上都有,电影中父亲的那种无奈、伤感,我是绝对能体会的。但是更触动我心灵的不是李玩的叛逆,而是眼睁睁看着一个本充满个性的女孩,变成一个成年人眼中的"乖乖女".

  李玩因为她的狗——"爱因斯坦"——走失而内心悲伤,进而耍性子,(www.pmceo.com)可是在父亲的"爱"的教育下,变得收敛,妥协。爸爸说的话"爸打你,是因为爱你""我这是为你好""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这些台词不都是现在中国家庭里面最常见的吗?在这样的教育之下,李玩变得越来越"乖",越来越"懂事",甚至最后在街上见到了走失的"爱因斯坦",她也不愿相认,还害怕"爱因斯坦"认出她来。为什么李玩不敢认"爱因斯坦"?电影没有交代,但是我们都能读得懂那一刻的李玩,因为她害怕!

  因为害怕,所以要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害怕,所以要自愿或者被动地拔掉身上的刺;因为害怕,所以要杀掉曾经不符合"规矩"的自己。这是多么残忍的现实!这样的悲剧,每时每刻都能在中国的家庭里上演,都能在我的学生身上重现,而且这样的悲剧都是在阳光下 日常写作好助手【教师范本吧】http://www.pmceo.com/ 发生的。

  看完后我是悲哀的,原因三点:一是自己的某些教育行为正在扼杀学生的"个性",二是我竟无能为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三是我也是这种教育的牺牲品。

  我非常疑惑,究竟怎样才是正确的?李玩充满个性,向往自由,这本身没有任何错误。可是李玩父亲教给她的生活道理,也没有错。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有的人会说,找到平衡点,可事实上真有一个平衡点吗?李玩最终的屈服妥协才是最后的平衡点吧?

  我班上有一个小女生,从七年级到现在九年级,她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状态就是好动。我跟她谈心,她要东张西望;我批评她,她仍旧不能安静下来。可是她知道自己行为错误的地方,每次有老师或者同学向我"举报"她,我就非常头疼。于是我非常狠的批评她,直到把她说哭,可是她依然不改。后来了解到,原来她有一个暴力的父母,但凡是不符合"规矩",解决的方式一定会有"武力"的存在,甚至某天她到我这里哭诉,要状告她母亲"家暴".那一刻,我是又心疼,又无奈,之后我便很少甚至不跟她父母讲她在校不符合"规矩"的事情。从那之后,貌似有些好转,但仍然错误不断。

  我想这个小女孩的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她本天性活泼,而父母希望看到一个合乎"规矩"的文静女孩,所以每天"教育"她,然后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就用成人世界所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做,但是效果只是让孩子变得"不像自己".

  实在没有头绪,我不想看着在阳光下再发生这样这样的悲剧。可问题是我解决不了,除非是整个国家教育制度,民族文化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确解决不了,但是我可以在今后改变自己的某些教育行为,找到一个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学生能有能张扬个性,也能让他们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让孩子真正享受阳光,生活最终都是一部完美的喜剧。

  任重道远······

篇4:电影《邓稼先》观后感

电影《邓稼先》观后感

  观《邓稼先》电影有感

  初21班肖罗辉

  丝尽蚕亡,毕生奉献;烛泪成灰,不言 HttP://WWW.pmceo.COM/ 回报;忤视冷风,初心依旧;视死如归,心系祖国……

  ——致邓稼先

  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于他有多少财、权、势。而在于他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做出了多少牺牲和贡献。而邓稼先正如其言所说……

  邓稼先1924年6月24日出生于安徽,1948年10月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去美国留学,1950年8月回国,回国后1956年加入共产党,1980年当上了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专修物理系,逝于1986年7月29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邓稼先一迈入核弹所,那就成了他单身二十几年的,绝对保密的生活之地,二十几年的风霜雨雪,二十几年的苦苦追寻,二十几年的不卑不亢,在他们眼里,仿若一夜幻梦;而在常人眼里,确实难以想象的遥不可及。也许这就是科学家们那种令人敬畏的坚韧不拔之志向吧!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志向小,见识短浅的人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满足后容易死人产生一种惰性,有了这种惰性就失去了继续努力前进的理由,而邓稼先不着眼于现在,更放手于未来,远行于世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有了今日的丰功伟绩,才有了今日的永垂不朽,才有了今日的流芳千古。

  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邓稼先深知他肩上的责任很大,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心怀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意志,时刻紧绷着心弦,不放松,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愈加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时的社会,中国因闭关锁国而落后于其它的国度,他始终告诫自己,不能落后人家太远,始终在奋斗,始终在努力,一次核弹试验,因许久未见有反应,邓稼先不顾万人阻挡,只身一人去检查,因为发生了核泄漏,邓稼先的身体状况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身体越来越差,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邓稼先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而死的,他毕生为国家做出了数不尽的贡献,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篇5:电影《刘胡兰》观后感

电影《刘胡兰》观后感

  电影《刘胡兰》观后感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红色电影——《刘胡兰》。看完后,我不禁被刘胡兰的勇气与智慧所折服,当她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时,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抗日时期又折损一位中华英雄儿女而感到惋惜。

  这部影片主要介绍了年青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她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乡亲们的生命安全,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慷慨就义,牺牲时年仅15岁。

  刘胡兰英勇就义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乡亲们,敌人的枪、刺刀,没有让我们屈服,今天我死了,以后有很多的人会替我报仇的,不要哭,不要难过,更不要低头,我们在日本鬼子手里就没有低过头!国民党*派算什么,他们活不长的,我们的队伍就要打过来了,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多么令人感动的一段话,就是因为这段话,中国站起来了千万个“刘胡兰”,他们与帝国主义战斗到底的精神已植根在了每一位革命战士的心里!他们踏着先烈的血迹,掀起了战斗的狂澜,为了中华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世界的和平,他们坚持不懈,丝毫不放弃抵抗。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也过不上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好生活,他们却毫不抱怨,可想想现在的我们,有多少人能够为父母分担家务,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学习,勤恳工作,又有多少人遇到困难和挫折从不气馁……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文静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革命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依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当她昂首走向敌人的屠刀时,是那么从容不迫,视死如归。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撒娇、享受着无忧无虑地生活!可是,刘胡兰却在敌人屠刀下死去,一个美好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伟大的领袖XX曾为她挥笔写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的一种赞扬!与刘胡兰对比之下,我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平时就知道向父母撒娇、要钱,碰到一点点困难,遇到一点点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叫苦叫累……再看看当今社会上的有些人,事业失败了或者感情受挫后,就轻率地放弃自己的生命,跳楼自杀……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做不仅会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养育自已的父母,真是不应该啊!

  作为生长在这个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我们都是时代 日常写作好助手【教师范本吧】http://www.pmceo.com/ 的幸运儿,大家被父母宠着、惯着,过着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生活,虽然我们不用像刘胡兰那样要上阵杀敌,但我们可以向她学习,学习她那公正无私,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品质;学习她不畏困难、不怕险恶的革命意志;学习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一定不能辜负革命先烈们的期望,从小就要好好学习,练好本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深圳市星河学校六(3)班 张家敏)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