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中学教研活动方案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1-10-11

20**年中学教研活动方案

为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同伴合作、互动教学,创设一个教师间群体交流合作共赢的平台,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特制定我校本学期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确立教研主题:

本学期我校教研主题确立为“构建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暨完善提升‘四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二、明确研究问题:

结合教研主题要重点研究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解决好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问题;二完善“四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解决好教师中错误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三强化常规课堂教学管理,解决好教研课与常规课脱节问题。四深化“生生科代表,师师科主任”育人管理模式,解决好小组合作、评价机制、教师认识等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步骤:

教研活动中我们采取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一)、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校在校本教研方面将突出过程管理,首先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培训。重点是如何通过有效研修方式来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如何运用和完善我校的教学模式,如何巧妙利用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如何继续通过生生科代表,师师科主任的全员育人模式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提高理论学习效果和培训层次,我校安培如下学习活动:

1、宫常新主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题讲座(3.12---3.29

2、张守武主任:再读“四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4.12---5.12)

3、郭明伟校长:自主学习

和“生生课代表,师师科主任”育人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反思(4.19---6.20)

4、宫常新主任:如何打造高效课堂(5.12---6.20)

5、教研组长:校本研修专题

(4.26---7.1)

(二)、研究实践。

本学期,我校教研活动共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3月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展示课。学校挑选对白板技术掌握较好的教师为全体教师上展示课。学校将选派数学,英语,语文,化学,地理等学科教师参与研究示范。他们将会根据自身对白板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向教师呈现如何简便,快捷的操作,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2、第二阶段:(4月份)全体教师研讨课。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应用和完善我校推出的“四步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兼顾学科教学与白板技术的整合。要求教师全员参与,教研组长认真组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求在本轮教研之后,每位教师形成一个教学设计,一个教学反思,一个教学案例,并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在组内进行交流。

3、第三阶段:(4月份)名校引领,同伴互助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与市第十五中学开展“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和毕业班复习研讨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名校的新思维,新理念,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管理能力。重点探讨交流如何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4、第四阶段:(5月份)骨干能手和业务领导示范课。结合县教育局对骨干能手的具体要求,我校要求每位骨干能手和业务领导上好一节研究课,通过骨干能手和业务领导的示范引领,带动教师快速成长,形成本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5、第五阶段:(6月份)教研成果总结展示课。本阶段我们将选出一些在教研过程中有新思路,新方法,教学能力上有新突破的典型教师进行讲座或现场做课,希望通过他们的总结反思,能给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四年级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四年级“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教研活动方案

  一、研究主题:

  如何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能力。

  二、参加对象:四年一、二、六、八、九班。

  三、四年级数学教师。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以研促教,在教研中提升教学能力。

  2.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计算技能与技巧。

  3.培养学生计算的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五、教研过程:

  (一)教研组长简述确立本次研究主题的背景:

  针对本年级的实际,结合上学期末质量分析所反馈的情况,大部分学生的计算不扎实、正确率不高,本学期我们把提高学生计算技能为切入口,新教材的使用为研究取向,确立“赏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主题研究,准确地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以提高本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各位教师围绕主题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是怎样进行计算指导的。

  z: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典型错误的题型来进行纠正,避免重犯同样的错误。z:计算教学必须使学生明白算理,每一步是怎么得来的?学生理解了算理,做起来就容易了。z:在自主探究中总结出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规律。z:书写格式必须规范、数位对齐,竖式的数字要稍分开一点。z:弄清计算的顺序,乘法从个位先乘,除法从最高位除起,乘法的难点是进位叠加,除法的难点是试商。

  (三)集体共研。

  一、根据研究主题,我们选择四年级上册第三、五单元中的口算、笔算乘除法集体备课:

  1.备教材———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

  (1)依据《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2)分析教材,结合学生情况,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3)挖掘教材隐性内容,确定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备学生———

  (1)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特点。

  (3)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学的适应性和接受性。

  3.备教法———针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的特点,结合教研主题,确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4.备学法———探讨针对本次活动主题,学生怎样才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会除法笔算方法。

  二、课堂教学展示。

  (1)、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让五位老师各上一堂展示课,然后听课教师对所听的课进行评议,肯定好的、可借鉴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等。通过评议,使执教教师认清自我,受到启发和教益,听课老师也在这样的学习研讨机会中得到学习和提高。在课堂交流后,组织学科组的老师讨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分析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和对策的合理性,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互动研讨时,充分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二练”z老师在“一练”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摆小棒的方法和竖式写法的结合,用课件演示更加深学生的印象。

  (3)、“三练”z老师在前几位老师教学的基础上;注重摆小棒的方法和竖式写法的结合,明白算理。教学中重学法指导,利用学生典型错误的题型来进行纠正,很好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教学。

  五、活动设计简析:

  《新课程标准》把数与计算方面列为重要的一部分,乘、除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特别设计了这次教研活动,发挥团队精神,各抒己见,让每个教师从确立主题、收集资料、集体备课到互动教学都全程参与,最后以“一课多磨”的形式将教研主题展现出来,将理论还原于课堂,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加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非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平时可采用每节课的课前几分钟训练,长期坚持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提高。

篇3:X小学五年级语文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某小学五年级语文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期中考试过后,我们发现,每个班总有少数语文学习困难生,他们不太喜欢上语文课,也不喜欢阅读,导致语文成绩越来越差,基本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我们想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来激发这些学困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切实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终身发展有所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让学困生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们确立了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的课题。

  二、介绍我们眼中学困生的有关情况

  (1)本期前几次考试成绩。成绩长期在50分以下;在语文学科中成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确定为学困生

  (2)平时作业阅读题基本不做或错误率较高;

  (3)阅读题基本不得分。

  三、我们组确定的帮助措施

  1、上课前督促其进行预习,可通过读课文、写生词、圈画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加以理解,使学困生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以便课堂更好地阅读。

  2、上课时要加倍关注学困生,时刻关注其课堂情况,尽量与其形成互动,教授其听课、记笔记、作注释的方法。

  3、课外多多关注学困生,教授其阅读的方法,帮助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使自主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对于要求背诵的重点课文、段落,教师应条分理析地讲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容易背诵;要督促学困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如《唐诗》《宋词》《上下五千年》《寓言故事》《成语词典》等,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基本的文学素养。

  4、针对学困生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发现其点滴进步。

  四、具体安排

  时间:双周二下午

  地点:实验室

  参加人员:四-六年级组语文老师

  主持人:z

  中心发言人:z

  记录人:z

  主持词:

  首先感谢大家参与我们高年级组的教研活动,众所周知,我们迁安的小学数学课改经教研室大力推进了一个半学年,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为了让大家对教研室推进的课改新教学模式有了大致的感受,我们特意录制了z老师做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下面先请朱老师为大家展示一下这节录相课。

  感谢朱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一堂精彩的录相课,下面请各位老师结合这节课及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以上是各位教师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下面请我们各位特邀嘉宾各抒已见吧。(领导谈想法)

  刚才各位领导、老师说得都非常好,直言不讳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才使我们的研讨活动如此生动,才使我们本次教研活动有很大的收获。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老师在课改的道路上都不断探索,构建出快乐而高效的数学课堂。

  活动安排

  一、主持人主持,活动开始

  二、朱老师播放视频

  三、各位老师谈想法

  四、与会领导做指导意见

  五、主持人做总结,活动结束

篇4:E小学数学学科村小教研组评价方案

  E小学数学学科村小教研组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研组是教师从事集体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加强教研组各方面的工作是推进新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快我校村小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实施校本研修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本评价方案。

  二、评价等级: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

  三、评价方式:采用量化评分形式,分四块计算,取前五名为优,总分不足 60分为不达标,其余为达标。

  四、1、教研组建设(23分)

  (1)组长履职:组长工作认真负责,教研组有发展规划和研究方向,按学校校本培训要求认真履行职责,把培训计划落实到位。(8分)

  (2)组内互助: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关心青年教师成长,开展“拜师结对”活动,指导青年教师有计划,有措施,有明显成效。(7分)

  (3)以教研室登记为准, 教研组会议、教研组集中学习出勤率100%的加4分,80%以上加3分,79%-60%加2分,不足60%计零分。(4分)

  (4)档案建设:每学期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各项活动有详细记载,资料齐备、内容详实、档案完整。(4分)

  2、教学常规(25分)

  (1)未及时上交常规材料(计划、总结、教案、反思、学习笔记等)。每项材料缺1 人次扣0.5分,扣完为止。(8分)

  (2)在学校期终常规大检查中,本组优秀率90%以上(含90%)加9分,80%以上(含80%)加7分,70%以上加5分。(9分)

  (3)、满意率测评(8分)

  该组满意率测评平均值在90%以上(含90%)加8分,80%以上(含80%)加6分,不足80%的记零分。

  3、教研活动(27分)

  (1)参加学习研讨:全组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详细记录。(8分)

  (2)校本教研:教研组有校本教研课题,且主题明确,有针对性,取得实效。(8分)

  (3)学科活动:积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学科活动。活动有方案、有总结、有过程记载。(5分)

  (4)课题研究:积极申报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按计划开展研究,有阶段性研究成果,组内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包括小课题)(6分)

  4、教研实绩(实行累计加分)

  (1)参加省、市、县、校教学比武和各种制作比赛,该组有获省级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7、6、5分;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5、4、3分;获县(校)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3、2、1分。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奥赛、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作文大赛、音体美专项比赛获省级以上奖励加3分,获国家级的加5分,此项累计加分。

  (2)教师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分别加5、4、3分(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核心期刊加5分),同一篇取最高级别计分,获奖论文按相应级别发表的论文下调一个档次加分。有校本教研课题方案,实施计划,校本教研经验总结的教研组加6分。

  (3)高考、学业水平考试单科成绩排名列全市1、2、3、4、5、6、7、8名的,分别给该教研组加4、3.5、3、2.5、2、1.5、1、0.5分。

  五、实施与操作

  (1)教研组活动情况由各教研组组长提供原始材料,教研室进行核定。

  (2)教学常规执行情况以及满意率测评结果由教务处提供。

  (3)教学比武、指导获奖情况由教研室提供。

  (4)教研组工作等级的评定,由主管教学教研的学校领导主持,学校领导、教务处、教研室共同考评确定工作等级。

  六、奖励与惩罚

  (1)被评为优秀的教研组,按每期每人100元的标准奖励给该教研组。该教研组组长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组长,学校另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2)被评为达标的教研组,按每期每人80元的标准奖励给该教研组。

  (3)被评为不合格的教研组,该教研组全校通报批评,连续两期被评为不合格的教研组,该教研组全体人员年终考核在同等条件下作为评优否决的依据之一。

篇5:区第一小学语文教研教改方案

  区第一小学语文教研教改方案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大部分教师已率先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育。以此观点对照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目中无“人”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那种把学生当着等待灌输的容器的“满堂灌”、“填鸭式”且置之不论,就是那些所谓“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人呢?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积极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师生只是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小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也需要尊重;学生需要爱,教师也需要爱。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才是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

  2、组织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对于教学来讲,合作学习的假定是:“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只有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得好。从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看,其情意色彩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争。同学之间通过提供帮助而满足了自己影响别人的需要,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当学生们在一起合作融洽、工作出色时,他们学到的就会更多,学得也就更加愉快。

  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互动方式加以科学利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教师尽可能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培养小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上的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学生由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参与评价。课堂上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教师评价。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和情感体验的特点,因此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重视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成绩与进步。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和情感。教师在评价时要善于抓住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语言表达或合作意识和技巧等方面的优点加以表扬。

  (2)、学生互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并教会学生如何互相评价。

  (3)、自我评价。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即:(1)从服从他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评价;(2)从重视行为结果的评价发展到重视行为动机乃至动机与效果统一的评价;(3)从偏向评价他人发展到评价自己;(4)从片面性的评价发展到全面地进行评价。只要遵循评价发展的规律,就一定能使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1、朗读法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把文章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让他们去细细品味。除了范读外,还可让小学生自己进行朗读。学生朗读使教师与学生跟教材的距离均衡,通过分角色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齐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贴近教材,感受文章节奏。

  2、想象法

  人的思维力、想象力非常奇妙。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对知识的接受,又点燃了学生热情的火花。在教师有表情的朗读同时,让学生闭目,发挥想象、调动听觉、嗅觉、味觉来感知课文中的景色美、人情美、意境美。使学生“入其境”,进而“会其意”,培养了小学生的创造思维。

  3、表演法

  让小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亲自感受课文的情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生动、直观的理解。通过表演法不仅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且,运用动作、语言、表情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帮助记忆。

  4、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就是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也就是求同辨异法。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让学生找出同类型不同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和不同点,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开拓思维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

  5、悬念法

  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悬念所造成的这种“急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

  6、故事法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接受生动有趣的东西。挑选一

  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既丰富课文内容,又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7、音乐法

  音乐能提高人的鉴赏水平,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推动人们奋发向上,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小学生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注意问题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体现语文课的特点。有些教师用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取代朗读,课堂上听不见琅琅的读书声。而《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读达到对语言的理解、品味和积累,获得情感的熏陶。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实效性。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还未轮流发言完就草草收兵。合作学

习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更重要的是给予时间上充足的保障,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活动要有一定的比例。有些教师课堂上过多地让学生活动,最终导致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有困惑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思维,并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但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

  4、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标强调学生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探索精神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5、课堂上学生展示课前预习学习成果的时间要适当控制。学生展示课前预习学习成果必须为本课学习任务服务。如果安排展示课前预习学习成果的时间偏长,反而影响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所以,应把激发兴趣作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避免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

  三、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以前,在小学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是被灌输的器皿,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课文阅读不外就是知道里面所讲意思,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比比皆是,学语文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语文标准课程》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教师也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体精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就首先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能够了依据;其次,通过对教师定期培训,大部分教师都能实现了三个转变,即(1)师生关系的转变,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朋友关系。(2)教学关系的转变,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知道者;评价方式的转变,出现了教师、学生、自我等不同的评价方式。这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保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用价值:1、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由原来的“要学”变成“会学”。2、能够引导小学生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只要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乐意去学。如果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自主锻炼思维,拓展思维,使思维素质产生发散和迁移。3、可以小学生培养审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境……。小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之所以对课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腾起崇敬之情,对祖国山河的壮美为之赞赏,对不幸人们的同情……都是为情所驱动而产生的体验。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4、能够锻炼小学生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阅读一向是语文教育的重头戏。阅读文章时,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工具书,及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查阅各种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所带来的满足感及成功感,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从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自然上升到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多层次、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使教学效益立竿见影!

  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及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因此,在1----2年级,除了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话等教学外,侧重在低年级(1--2年级)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口语交际教学,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以及文明的态度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作文教学中的评议、修改)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二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

  第二阶段培养中年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求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语文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对个人的独特见解、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中年级(3----4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判断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正常的阅读、习作、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同时,侧重对中年级的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训练。

  第三阶段培养高年级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速度快捷、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和传播媒体的飞速发展,要求

每位合格公民都要具备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新变化,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源,拓展视野,获得选择、判断信息的技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标准5--6年级)”,“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阅读。(标准5--6年级)。”语文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还应从生活出发,把生活和课堂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需要课前作一些准备,从书籍、电脑等媒体中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所以,教学中,教师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应侧重对5----6年级学生培养在准确认识和理解信息的基础上,正确地处理、运用信息,并重视信息的表达形式和表现结果的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应当重视陶冶学生的情趣和情操,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将小学生还原为“自由生长的生命”的人,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