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方法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0-07-19

  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方法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在正确使用安全检查表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问"、“看”、“量”、“测"、“运转试验”等方法进行。

  1.“问”。主要是指通过询问、提问,对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的应知应会抽查,以便了解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2.“看”。主要是指查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和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例如:查看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的持证上岗情况;现场安全标志设置情况;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现场安全防护情况;现场安全设施及机械设备安全装置配置情况等。

  3.“量”。主要是指使用测量工具对施工现场的一些设施、装置进行实测实量。

  4.“测”。主要是指使用专用仪器、仪表等监测器具对特定对象关键特性技术参数的测试。例如:使用漏电保护器测试仪对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漏电动作时间的测试;使用地阻仪对现场各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使用兆欧表对电机绝缘电阻的测试;使用经纬仪对塔吊、外用电梯安装垂直度的测试等。

  5.“运转试验”。主要是指由具有专业资格的人员对机械设备进行实际操作、试验,检验其运转的可靠性或安全限位装置的灵敏性。

  (案例见光盘)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条文共22项,18张检查评分表,168项安全检

  查内容,575项控制点。安全检查内容中包括保证项目(85项)和一般项目(83项)。保证项目为一票否决项目,在实施安全检查评分时,当一张检查表的保证项目中有一项不得分或保证项目小计得分不足40分时,此张检查评分表不得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是以汇总表的总得分及保证项目达标与否,作为对一个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综合评价依据,评价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中各检查表检查项目的构成如下: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汇总表》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手架、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三宝”及“四口”防护、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塔吊、起重吊装和施工机具10项,所示得分作为对一个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的综合评价依据。

  2.《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活动、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工伤事故处理和安全标志10项内容。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安全教育6项内容为保证项目。

  7.《“三宝”、“四口”防护检查评分表》是对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使用和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口、通道口及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情况的评价。检查项目包括: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楼梯口电梯井口防护、预留洞口坑井口防护、通道口防护和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7项内容。该检查评分表中没有设置保证项目。

篇3: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防范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安全隐患的防范

  掌握基础工程安全隐患的防范

  基础工程施工容易发生坍塌、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类型生产安全事故,坍塌事故尤为突出。

  一、基础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

  1.挖土机械作业无可靠的安全距离。

  2.没有按规定放坡或设置可靠的支撑。

  3.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安全可靠性不够。

  4.土体出现渗水、开裂、剥落。

  5.在底部进行掏挖。

  6.沟槽内作业人员过多。

  7.施工时地面上无专人巡视监护。

  8.堆土离坑槽边过近、过高。

  9.邻近的坑槽有影响土体稳定的施工作业。

  10.基础施工离现有建筑物过近,其间土体不稳定。

  11.防水施工无防火防毒措施。

  12.人工挖孔桩施工前不进行有毒气体检测。

  二、基坑发生坍塌以前的主要迹象

  1.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

  2.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

  3.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

  4.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

  5.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

  6.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等。

  三、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1.挖土机械作业安全。

  2.边坡与基坑支护安全。

  3.降水设施与临时用电安全。

  4.防水施工时的防火、防毒安全。

  5.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防范。

  四、基坑(槽)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二)基坑(槽)开挖前的勘察内容

  (三)基坑(槽)土方开挖与回填安全技术措施

  1.基坑(槽)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允许进行其他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或逆坡挖土。

  2.土方开挖不得在危岩、孤石的下边或贴近未加固的危险建筑物的下面进行。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沟内,以免发生边坡塌方。

  3.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和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坑边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土质良好时,要距坑边lm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m。

  4.基坑(槽)开挖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放坡。施工时应随时注意土壁的变化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进行加固支撑或放坡,并密切注意支撑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当采取不放坡开挖时,应设置临时支护,各种支护应根据土质及基坑深度经计算确定。

  5.采用机械多台阶同时开挖时,应验算边坡的稳定,挖土机离边坡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塌方,造成翻机事故。

  6.在有支撑的基坑(槽)中使用机械挖土时,应防止碰坏支撑。在坑槽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计算支撑的强度,必要时应加强支撑。

  7.在进行基坑(槽)和管沟回填土时,其下方不得有人,所使用的打夯机等要检查电器线路,防止漏电、触电,停机时要切断电源。

  8.在拆除护壁支撑时,应按照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更换护壁支撑时,必须先安装新的,再拆除旧的。

  (四)基坑工程的监测

  基坑工程的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监测和周围环境的监测。

  (五)基坑施工的安全应急措施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

  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2.如果水泥土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时,应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做好位移监测,掌握发展趋势。如果位移持续发展,超过设计值较多时,则应采用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加大垫层厚度和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3.如果悬臂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值时,应采取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时,应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也可以

  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

  4.如果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墙背土体沉陷,应采取增设坑外回灌井、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5.对于轻微的流砂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砂。对于较严重的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进行处理。

  6.如果发生管涌,可以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间进行注浆。

  7.对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控制一般可以采用回灌井、跟踪注浆等方法。对于沉降很大,而压密注浆又不能控制的建筑,如果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的,则可以考虑采用静力锚杆压桩的方法进行处理。

  8.对于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增设回灌井、打设封闭桩或管线架空等方法。

  五、打(沉)桩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打(沉)桩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邻近的原有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有影响的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或隔离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六、人工挖孔桩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1.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方案规定的程序组织施工。

  2.桩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3.每日开工前必须对井下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l0m时,应配置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

  4.孔口四周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通行应远离孔口。

  5.挖孔桩各孔内用电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电压。

篇4: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脚手架搭设安全隐患的防范

  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脚手架搭设安全隐患的防范

  脚手架搭设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架体倒塌等类型安全事故。

  一、脚手架搭设作业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

  1.作业人员违章。

  2.作业现场未设安全警戒区。

  3.架体结构未经严格设计。

  4.架体基础不实或承载力不够。

  5.架体的构造尺寸过大。

  6.架体连墙件设置过少,连墙点以上自由高度过大。

  7.未按要求设置剪刀撑与其他整体拉结杆件。

  8.架体立杆垂直度、水平杆水平度不够。

  9.架体节点构造和连接安装不符合规定要求。

  10.悬挑式脚手架挑支件、撑拉件和挑支构造的制作或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

  11.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和整体提升脚手架的提升构造和设备不符合设计要求。

  12.任意混用不同规格和材质的钢管扣件。

  二、一般脚手架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一)一般脚手架作业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

  1.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确定搭设(包括拆除)施工方案。

  2.施工方案内容主要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件设置位置、连接方法、拆除作业程序、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并绘制施工详图及节点大样图。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二)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

  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施工,必须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

  2.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三)脚手架主节点杆件的设置

  1.脚手架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2.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

  外伸长度不应大于杆长的0.4倍,且不应大于500mm。

  (四)脚手架扫地杆的设置

  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3.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五)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

  1.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

  2.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3.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六)脚手架拉结点的设置

  1.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2.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3.50m以下(含50m)双排脚手架连墙件应按3步3跨进行布置,50m以上的脚手架连墙件应按2步3跨进行布置。

  (七)一般脚手架搭设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架上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并站稳把牢。

  当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作业。

  (八)一般脚手架拆除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1.拆除作业应按与搭设相反的程序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每层连墙件的拆除,必须在其上全部可拆杆件均已拆除以后进行,严禁先松开连墙件,再拆除上部杆件。

  3.凡已松开连接的杆件必须及时取出、放下,以免作业人员误扶、误靠。

  4.分段拆除架体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5.拆下的杆件、扣件和脚手板应及时吊运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抛掷。

  6.当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拆除作业。

  (九)脚手架的检查验收程序

  1.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施工、技术、安全、作业班组长等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技术规范、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有关技术文件,对脚手架进行分段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2.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大雨后。

  (6)寒冷地区土层解冻后。

  (7)停用超过1个月。

  (十)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

  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4.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5.架体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

  三、挑、吊、挂脚手架搭设作业的安全控制要点

  1.挑、吊、挂脚手架搭设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搭设和拆除作业。

  2.挑梁、挑架等悬挑支承构架应采用机械吊装方式进行安装,挑梁、挑架与结构的附着必须固定牢固。

  3.用杆件组装方式搭设挑架子构造时,上架人员必须具有安全作业的条件。

  4.搭设过程中要及时装设整体性拉结杆件。

  5.拆卸应严格按方案拟定的技术措施按顺序进行。

  6.整体安装和拆除的脚手架,在安装和拆除之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

  四、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的安全控制要点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作业要针对提升工艺和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要包括设计、施工、检查、维护和管理等全部内容。

  2.安装、搭设作业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定程序进行,安装后经验收并进行荷载试验,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3.在进行提升和回降作业时,架上人员和材料的数量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并尽可能地减少。

  4.升降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附着连接和提升设备的状态是否良好,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和采取措施解决。

  5.升降作业时应统一指挥、协调动作。

  6.在安装、升降、拆除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脚手架或爬架)时,应划定安全警戒范围并设专人监护。

  五、井架搭设作业的安全控制要点

  1.井架搭设作业应根据现场工作条件及设备情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设计构造尺寸进行搭设。

  2.架体的基础应按图纸施工,杆件组装前应认真检查地基和垫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3.在第一道缆风装设以前,应设抛撑确保井架稳定。

  4.在装设天轮梁时,一定要搭设辅助作业平台并稳铺脚手板。

  5.搭设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要求设置缆风绳和缆风绳的地锚或锚桩。

篇5: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隐患的防范

  一级建造师考试:掌握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隐患的防范

  现浇混凝土工程容易发生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坍塌、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类型安全事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整体坍塌事故尤为突出。

  一、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模板与支撑系统部分

  1.模板支撑架体地基、基础下沉。

  2.架体的杆件间距或步距过大。

  3.架体未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和扫地杆。

  4.构架的节点构造和连接的紧固程度不符合要求。

  5.主梁和荷载显著加大部位的构架未加密、加强。

  6.高支撑架未设置一至数道加强的水平结构层。

  7.大荷载部位的扣件指标数值不够。

  8.架体整体或局部变形、倾斜、架体出现异常响声。

  (二)混凝土浇筑过程

  1.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

  2.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

  3.用电不符合安全要求。

  4.混凝土浇筑方案使支撑架受力不均衡,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偏心荷载、冲击荷载或侧压力。

  5.过早地拆除支撑和模板。

  二、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1.模板支撑系统设计。

  2.模板支拆施工安全。

  3.钢筋加工及绑扎、安装作业安全。

  4.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

  5.混凝土浇筑用电安全。

  6.混凝土浇筑设备使用安全。

  三、现浇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控制要点

  (一)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1.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的施工程序、作业条件。有关模板和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材料规格、接头方法、构造大样及剪刀撑的设置要求等均应详细说明,并绘制施工详图。

  (二)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

  (三)模板工程施工前的安全审查验证

  模板工程施工前,要对模板的设计资料进行审查验证,审查验证的项目主要包括:

  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

  2.模板设计图、结构构件大样及支撑体系、连接件等设计是否安全合理,图纸是否齐全。

  3.模板设计中有关安全措施是否齐全。

  (四)保证模板安装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1.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及2m以上时,要有安全可靠的操作架子或操作平台,并按照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防护。

  2.施工人员上下通行必须借助马道、施工电梯或上人扶梯等设施,不允许攀登模板或其支撑架体上下,不允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狭窄而又无安全防护栏杆的模板面上行走。

  3.操作架子上、平台上不宜堆放模板,必须短时间堆放时,一定要码放平稳,所堆放模板的重量必须控制在架子或平台的允许荷载范围之内。

  4.高处支模作业人员所用工具在不用时要放在工具袋内,不得随意将工具、装配件等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

  5.冬期施工,对于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上的冰雪应事先清除,避免人员滑倒摔伤。

  6.雨季施工,高耸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装置,沿海地区要考虑抗风和加固措施。

  7.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进行大块模板拼装和吊装作业。

  8.在架空输电线路下方进行模板施工,如果不能停电作业,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9.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10.模板安装施工要注意防火。

  (五)保证模板拆除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

  1.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即可进行拆除。

  (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进行拆除。

  (3)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模板的拆除,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其混凝土强度达到侧模拆除条件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时进行,底模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完毕方能拆除。

  (4)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5)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6)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进行拆除。

  (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1.混凝土浇筑作业人员的作业区域内,应按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设置临边、洞口安全防护设施。

  2.混凝土浇筑所使用机械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装置应齐全有效,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3.交叉作业应避免在同一垂直作业面上进行,否则应按规定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4.用井架运输混凝土时,小车不得伸出料笼外,车轮前后要挡牢。

  5.用料斗进行混凝土吊运时,料斗的斗门在装料吊运前一定要关好卡牢,以防止吊运过程被挤开抛卸。

  6.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输送泵的管道应连接和支撑牢固,试送合格后才能正式输送,检修时必须卸压。

  7.有倾倒掉落危险的浇筑作业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