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导航

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关键岗位作业指导书

编辑:物业经理人2020-04-14

直接挤压型膨化食品关键岗位作业指导书

  生产人员一律从消毒室经更衣室洗手消毒后进入生产岗位

  第一、制粉工序每次制粉50kg

  第二、混料工序首先校正磅秤,检查原料是否齐全然后进行配料混料,称取面粉40kg大米粉10kg倒入搅拌机中,取水0.5kg开启搅拌机,缓缓将水加入搅拌机,搅拌3-5分钟即可第三、挤压膨化程序

  膨化机温度控制范围:一区80℃±2℃二区120℃±2℃三区150℃±2℃

  膨化机速度控制范围960-1100转/分钟

  膨化机运行正常后向下料斗内缓缓加水100ml,然后投放混料面,开始生产

  第四、整形切断:速度控制范围1000-1200转/分钟

  第五、调味

  校正磅称后取棕榈油70kg,白砂糖30kg,香料1份先后倒进混料机,开启电源30分钟-40分钟使白砂糖充分溶化后即可使用,称取饼胚15kg倒入八角桶中,称取混合辅料3kg后开启八角桶的电源缓缓流到八角桶内的饼胚上,搅拌2-3分钟使其辅料均匀即可。

  第六、烘烤工序

  炉温达到120℃±2℃,网速800-1000转/分钟

  将经调料后的饼胚倒在网带上,摊放均匀,使其均匀受热

  第七、冷却网带速600转/分钟

  第八、杀菌网带速500转/分钟紫外线灯全部通电

  第九、定量包装经紫外线杀菌的产品用白色食品袋存放,校正使用的电子秤,取经紫外线杀菌的包装袋(紫外线杀菌,杀菌时间为0.5-1小时),用自封包装机包装。要求装箱整齐,封箱平整,外观干净,生产日期清晰

  第十、入库

  物品摆放整齐,准确填写本批次的品名规格及数量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物业公司内审作业指导书

  物业公司内审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规范内部质量审核(以下简称内审)活动。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内审的组织和实施。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按计划和追加审核的需要组织进行内审,审批有关文件,对内审员审核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批准审核组人员的组成。

  3.2品质部负责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

  3.3内审组及其成员负责独立进行内审工作。

  4.0程序要点

  4.1审核计划

  4.1.1品质部负责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

  4.1.2追加审核时,审核的范围由管理者代表决定。

  无论是例行审核还是追加审核,品质部均需在审核实施前至少3个工作日,下达《内部质量审核通知》,并确保受审部门、审核组成员在上述时限内收到审核通知。

  4.2审核准备。

  4.2.1审核准备工作由审核组长及其成员负责,受审部门也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2.2审核组的准备工作包括:

  a)审核组长召集审核组成员会议,分配各内审员审核范围,讨论审核重点、关键和注意事项;

  b)收集与审核领域相关的信息、文件和记录;

  c)审核组长根据审核领域相关信息、文件和记录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内部审核检查表》,在审核进行前至少1个工作日取得受审部门负责人的确认,审核组长可根据受审部门负责人的意见或建议,在不违背规定的审核日期的前提下,对《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内部审核检查表》作适当修改,否则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d)准备审核用《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体系审核会议签到表》等空白表格。

  4.3审核实施

  审核实施的过程如下:首次会议--现场检查--内审组会议--向受审部门负责人通报审核结果(审核组长认为必要时才进行)--末次会议--现场审核结果。

  4.3.1首次会议。

  a)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受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参加会议的人应签到,会议由审核组记录。

  b)首次会议的程序为:

  --宣布首次会议开始;

  --介绍审核方法;

  --确认审核日程安排

  --强调审核抽样的特点及风险;

  --通知末次会议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散会,立即转入现场检查。

  4.3.2现场检查。

  a)检查方法:内审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顺查法、逆查法或交叉查法。

  b)检查方法:查、问、看,必要时召开小型座谈会:

  --查:应该有的是否有;应该做的是否做;以及不应该做、不应该有的是否存在;

  --问: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及进行的依据;应该知道、清楚、明白、懂得的是否知道、清楚、明白、懂得;

  --看:看状态、看标识、看客观证据;

  c)现场检查应基本按照检查表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现场随机抽样进行,当超出审核范围时,应经审核组长同意。

  d)现场检查基本上应按《内部审核检查表》审核排定的时间进行,内审员应具有严格的守时观念。

  e)做好现场检查记录,记录应客观、公正、详实、具有可追溯性。

  4.3.3审核组内部会议。

  a)现场检查结束后,审核组长应准时召开审核组内部会议。

  b)内审组内部会议的内容为:

  --各审核员通报现场检查情况;

  --报告发现的不合格项,向受审核方提交的不合格项报告应经审核组长同意并确认;

  --拟定对受审核方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内审员起草确认的不合格报告。

  4.3.4与受审核方负责人的沟通。审核组长认为有必要时,审核组可向受审核方负责人通报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及审核评价。

  4.3.5末次会议。

  a)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会议的范围可较首次会议扩大,会议仍需由审核组负责签到和记录。

  b)末次会议的程序为:

  --宣布会议开始;

  --重申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

  --再次强调审核抽样检查的特点;

  --由各审核员逐项报告“不合格报告”;

  --征询对不合格报告的异议;

  --提出纠正措施的要求;

  --对受审核方的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

  --受审核方的负责人简短讲话;

  --散会,宣布现场审核结束。

  4.4审核报告

  4.4.1现场审核结束后不超过3个工作日,审核组长应编制完毕《质量环境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出。审核报告的发放的范围为: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公司其他部门负责人、品管部以及受审核部门和相关的责任部门。

  4.4.2管理者代表应确保将内部质量环境审核的实施及其效果提交管理评审。

  4.5纠正措施及其验证。

  4.5.1受审核方负责人根据审核报告的要求和内审组提交的不合格报告,按《不合格纠正、预防标准作业规程》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4.5.2品管部应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进行检查验证。

  4.5.3审核报告下达,相应的一次内审结束。

  4.6内审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为参加内审的内审员填写内审员审核经历记录。

  4.7品管部负责建立并长期保存下列记录。

  4.7.1内审员证书复印件。

  4.7.2内审员任命书复印件。

  4.7.3内审员审核经历记录。

  4.7.4内审员清单。

  5.0记录

  5.1《内部审核通知》PG/QEW06-06-R1

  5.2《内部审核实施计划》PG/QEW06-06-R2

  5.3《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PG/QEW06-06-R3

  5.4《质量环境体系内部审核报告》PG/QEW06-06-R4

  5.5《内部审核检查表》PG/QEW06-06-R5

  5.6《内部审核签到表》PG/QEW06-06-R6

  6.0相关支持文件

  6.1《不合格纠正、预防标准作业规程》。

篇3:物业公司内审作业指导书(2)

  物业公司内审作业指导书(2)

  1.0目的

  规范内部质量审核(以下简称内审)活动。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内审的组织和实施。

  3.0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按计划和追加审核的需要组织进行内审,审批有关文件,对内审员

  审核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批准审核组人员的组成。

  3.2品质部负责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

  3.3内审组及其成员负责独立进行内审工作。

  4.0程序要点

  4.1审核计划

  4.1.1品质部负责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

  4.1.2追加审核时,审核的范围由管理者代表决定。

  无论是例行审核还是追加审核,品质部均需在审核实施前至少3个工作日,下达《内部

  质量审核通知》,并确保受审部门、审核组成员在上述时限内收到审核通知。

  4.2审核准备。

  4.2.1审核准备工作由审核组长及其成员负责,受审部门也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

  4.2.2审核组的准备工作包括:

  a)审核组长召集审核组成员会议,分配各内审员审核范围,讨论审核重点、关键和注

  意事项;

  b)收集与审核领域相关的信息、文件和记录;

  c)审核组长根据审核领域相关信息、文件和记录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内部

  审核检查表》,在审核进行前至少1个工作日取得受审部门负责人的确认,审核组长可根据

  受审部门负责人的意见或建议,在不违背规定的审核日期的前提下,对《内部审核实施计

  划》、《内部审核检查表》作适当修改,否则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d)准备审核用《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体系审核会议签到表》等空白表格。

  4.3审核实施

  审核实施的过程如下:首次会议--现场检查--内审组会议--向受审部门负责人

  通报审核结果(审核组长认为必要时才进行)--末次会议--现场审核结果。

  4.3.1首次会议。

  a)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受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参加会议的人应签到

  ,会议由审核组记录。

  b)首次会议的程序为:

  --宣布首次会议开始;

  --介绍审核方法;

  --确认审核日程安排

  --强调审核抽样的特点及风险;

  --通知末次会议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

  --散会,立即转入现场检查。

  4.3.2现场检查。

  a)检查方法:内审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顺查法、逆查法或交叉查法。

  b)检查方法:查、问、看,必要时召开小型座谈会:

  --查:应该有的是否有;应该做的是否做;以及不应该做、不应该有的是否存在;

  --问: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及进行的依据;应该知道、清楚、明白、懂得的是否知道

  、清楚、明白、懂得;

  --看:看状态、看标识、看客观证据;

  c)现场检查应基本按照检查表的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现场随机抽样进行,当超出审核

  范围时,应经审核组长同意。

  d)现场检查基本上应按《内部审核检查表》审核排定的时间进行,内审员应具有严格

  的守时观念。

  e)做好现场检查记录,记录应客观、公正、详实、具有可追溯性。

  4.3.3审核组内部会议。

  a)现场检查结束后,审核组长应准时召开审核组内部会议。

  b)内审组内部会议的内容为:

  --各审核员通报现场检查情况;

  --报告发现的不合格项,向受审核方提交的不合格项报告应经审核组长同意并确认

  ;

  --拟定对受审核方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评价;

  --内审员起草确认的不合格报告。

  4.3.4与受审核方负责人的沟通。审核组长认为有必要时,审核组可向受审核方负责人

  通报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及审核评价。

  4.3.5末次会议。

  a)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会议的范围可较首次会议扩大,会议仍需由审核组

  负责签到和记录。

  b)末次会议的程序为:

  --宣布会议开始;

  --重申审核目的、审核依据、审核范围;

  --再次强调审核抽样检查的特点;

  --由各审核员逐项报告“不合格报告”;

  --征询对不合格报告的异议;

  --提出纠正措施的要求;

  --对受审核方的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

  --受审核方的负责人简短讲话;

  --散会,宣布现场审核结束。

  4.4审核报告

  4.4.1现场审核结束后不超过3个工作日,审核组长应编制完毕《质量环境体系内部审

  核报告》,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出。审核报告的发放的范围为:总经理、管理者代表

  、公司其他部门负责人、品管部以及受审核部门和相关的责任部门。

  4.4.2管理者代表应确保将内部质量环境审核的实施及其效果提交管理评审。

  4.5纠正措施及其验证。

  4.5.1受审核方负责人根据审核报告的要求和内审组提交的不合格报告,按《不合格纠

  正、预防标准作业规程》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4.5.2品管部应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进行检查验证。

  4.5.3审核报告下达,相应的一次内审结束。

  4.6内审结束后,由管理者代表负责为参加内审的内审员填写内审员审核经历记录。

  4.7品管部负责建立并长期保存下列记录。

  4.7.1内审员证书复印件。

  4.7.2内审员任命书复印件。

  4.7.3内审员审核经历记录。

  4.7.4内审员清单。

  5.0记录

  5.1《内部审核通知》PG/QEW06-06-R1

  5.2《内部审核实施计划》PG/QEW06-06-R2

  5.3《内部审核不合格报告》PG/QEW06-06-R3

  5.4《质量环境体系内部审核报告》PG/QEW06-06-R4

  5.5《内部审核检查表》PG/QEW06-06-R5

  5.6《内部审核签到表》PG/QEW06-06-R6

  6.0相关支持文件

  6.1《不合格纠正、预防标准作业规程》。

篇4:ISO14000相关资料: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的编写

  ISO14000相关资料:

  文 件 名:环境管理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的编写

  ●环境管理作业指导文件的作用和内容

  (1)作用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指导文件是侧重于操作性岗位或某一局部活动的规定,它是对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的展开、补充和细化,一个程序文件可有若干个作业指导文件来支持。其目的是指导具体的岗位特别是重要环境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使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内容

  作业指导文件包括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各种管理规定、标准和方法、工艺流程图表、技术说明等,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格式也不完全统一,组织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如果使用原有的各项操作惯例和规章制度作为环境管理体系作业指导文件(第三层次文件),则应将文件统一进行编号,纳入体系文件之列,以保证体系文件形式上的完整和统一。

  ●环境管理记录

  (1)常见的记录

  ①关于适用的环境法律与其他要求的信息;

  ②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记录;

  ③环境培训记录;

  ④有关供方和承包方的信息;

  ⑤投诉记录及处理决定;

  ⑥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跟踪记录;

  ⑦运行控制记录和产品信息(如成分和性能参数);

  ⑧应急方案的检验报告和事故总结报告;

  ⑨监测数据;

  ⑩检查活动、仪器校准和设备维护记录;

  11遵循法律、法规情况的定期评价记录;

  1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

  1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记录;

  14管理评审记录。

  (2)组织应建立并保持有关环境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 、收回和处置的文件化程序。应在相关程序中列出所需要的记录并规定保存期限,必要时可编制环境记录清单。

  (3)环境记录的要求概括如下:

  ①环境记录本身要求字迹清楚,能够识别并且有明确的追溯线索将记录所记载的信息和相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联系起来。这是记录实现其证据功能的基本要求。为此,记录的名称和内容应能反映相关的运行和活动,有明确的标识和日期等追溯信息,以便在需要时澄清有关法律责任、查找事故原因等。

  ②记录的保存和管理要便于查阅,为此可以考虑采用统一的编号、分类等措施。

  环境记录可以集中保存,也可以分散保存,但应提供适宜的场所防止人为的和意外的损坏和遗失,如雨淋、虫蛀、霉变、失火等。环境记录的保存期限标准没有统一的要求,组织应视需要自行决定。

  ③记录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电子媒体的形式。

  ④应汇总所有重要记录的表格,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校审,应从环境管理体系的整体 性出发,关注所采用的各种表格的内在联系,应确保记录的协调统一和内容的完整。

  由于组织的规模、性质、机构设置和重要环境因素不同,其作业指导文件和相应的环境记录 也各不相同。

篇5:住宅小区游泳池安全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

  住宅小区游泳池安全卫生管理作业指导书

  此指导书旨在规范小区泳池管理,确保泳池在开放期间安全、卫生、有序,使其在小区文化和业主生活中起到健康积极的作用。

  安全管理、水质管理(循环、加药、清理、检验)是泳池管理的关键,既要保证池水洁净又要保障泳客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泳池管理经营规范有序。

  一、前期准备

  1、每个泳池在正式开放前,须到卫生局办理《卫生许可证》,所有从业人员须持有卫生防疫站颁发的〈健康证〉救生员上岗证。

  2、泳池开放时间:每年的四月下旬至十月下旬,具体日期可根据当年的气温变化情况而定。

  3、泳池在开放期间,必须配备一名持证救生员,负责泳池的救生、吸尘加药及水循环管理等工作。

  二、游泳池水消杀消毒管理:

  1、正常开放的泳池,应每天投放消毒药(也可根据不同药的效能不同处理),用量为每1000 立方水加40~50公斤漂白水(次氯酸钠),或每立方水2~3克三氯异氰尿酸片剂,同时可根据游客多少适度的增量或减量。

  2、每星期投放2~3次聚合氯化铝(沉淀药),用量每1000立方水加5~10公斤。施药应在泳池收场后进行,开循环泵进行循环,并保证有足够的静止时间,第二天早上吸尘。

  3、及时注意青苔的出现,约每半个月加一次硫酸铜。

  4、当PH值偏低时,适量投放碳酸钠(苏打),使PH值合乎水质标准。

  三、游泳池水保洁循环管理

  1、根据池水加药和沉淀的情况,及时(每天或隔天)对池底进行吸尘清理工作,吸尘必须做到细心彻底。

  2、每天清理池边及周边陆地,保证地面无尘,以免污染池水。

  3、每天开循环泵8~10小时(或视池水清洁度),让池水循环过滤。

  4、每次放水后要彻底有效的清理池底。加的新水要特别注意加药清理工作,消毒药、硫酸铜、沉淀药、苏打四药并加,并要足量。

  二、游泳池水检测工作

  每日分几次时间分别检验水质的PH值和余氯值,水质的标准余氯0.3~0.5,PH值7.1~8.0为正常。

精彩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物业经理人 pmceo.com版权所有